《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孤愤之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孤愤之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孤愤之情目 录 论文摘要 关键词 绪 论 本 论 结 论 注释、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盖传奇风韵,明未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确实清代文人创作文言小说的热情丝毫未减,究其原因,清廷的高压政策,尤其是文字狱,严重打击和挫伤了文人的政治热情,使广大知识分子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向学术和创作,“今海内操觚之土,其趋不出二端,曰训古之学,曰词章之学。”当大多数人埋首于故纸堆而穷经皓首却也有人醉心于志怪传奇以抒发感概。“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蒲松龄因此创作出聊斋志异;“文人例有嗜奇癖,心知其妄姑自欺。” 蒲松龄聊斋自志云:“集腋成裘,妄续幽冥
2、之灵,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显然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书”,是蒲松龄“寄托”之所在,其创作心态就是“泄愤”。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社会、现实、孤愤、表达、寄托 绪论: 顺治十五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县、府、道三试,均获第一,从此“文明籍籍诸生间”。当时的主考官施闰章以孟子“蚤起”为题,蒲松龄将其写成颇具小说意味的记叙文章,施大为赞赏:“直足以维风移俗”,“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这给了蒲松龄很大鼓励,其后来屡困场屋可能与此有关。康熙九年,宝应知县孙蕙请其担任幕僚,“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磊块愁”。借助此诗,可知此番游
3、幕并不开心。次年,蒲松龄回家备考,结果名落孙山,他写信给孙蕙说:“君疲牛马身犹病,我困遭逢数亦悭。”孙则回复:“文章憎命,不其然乎?”未料一语未谶,“自是以后,屡设帐缙绅先生家,日夜攻苦,冀得一第”。但“一第”始终未得,“设帐缙绅先生家”竟成为他以后的主要生活。康熙二十六年,蒲松龄因答题“越幅”,被勒令出场。“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康熙四十一年,蒲松龄再次应考,其寄紫庭诗为此写道: 良兽高飞尽,吾鄙数何奇!莫下陵阳泪,三年黍一炊。 不恨前途远,止恨流光速。回想三年前,含涕犹在目。 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五夜闻鸡后,死灰复欲然。 显然,这一次又
4、告失败,他已63岁,经历“三年”也已不少,每次都是“含涕”,每次都是“虚悬”,命运却一直未加垂青,而“死灰复欲然”,说明他还没有彻底灰心。康熙四十八年,70岁的蒲松龄终于结束坐馆生涯。长期坐馆,牺牲的是亲情,母亲不能侍奉,妻子无法安抚,儿子更难以培养,唯有“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寒冷凝冰”;多少次叩击科举之门,多少次被拒之门外,其内心苦痛真是莫可言状!终其一生生活在社会底层,耳闻目睹诸多吏治腐败、民生疾苦,其内心激愤更是难以言说!终于,蒲松龄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认识、良好愿望、深刻思考等熔铸成一个词“孤愤”,在聊斋志异里,他将这种“孤愤”宣泄的淋漓尽致。比如叶生,叶生“文章词赋,冠绝
5、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郁闷而死后,混教人子“中亚魁”;叶生之魂说:“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意足矣。”这是叶生愤懑之极的心声,更是蒲松龄的影子,他也正是将满腹“孤愤”“寄托”在叶生身上。 本论: 一、揭露科举弊端,痛恨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十九岁时就连续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了秀才,并且得到了当时山东学道、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名声大噪。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这使年轻的蒲松龄踌躇满志,他热切地希望能
6、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为了专心准备举业,曾隐居于山中寺庙苦读,在朋友家住读。但功夫偏负苦心人,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举人也没有考中,直到七十一岁高龄时,才被提拔为贡生,五年后,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辞世。在生活上,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他十九岁结婚不久,便因家庭不合而分家,蒲松龄只分得20亩地,五斗荞麦,三斗小米,还有三间老屋。房子墙壁倒塌,门窗不全,透风漏雨,薄产不能自给。随着孩子的一个个出世,生活越来越困难,他不得不靠教书度日。从二十来岁起,他开始在家乡附近的缙绅、官吏家设帐教书,他边教书,边习举业,边创作,直到71岁才撤帐回家。这几十年的科场不遇,
7、生活的穷困潦倒,使蒲松龄产生了无可摆脱的落魄感、屈辱感和自卑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腐败有了很深的认识。于是他把自己的一腔孤愤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之中。 蒲松龄在科举制度中的失败,最痛切的感受就是社会上不懂得爱惜人才。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由于试官的昏庸、贪贿,真才不得录用,而庸碌之辈却能飞黄腾达。因此,他的沮丧、悲哀、愤懑在聊斋志异中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 考弊司一文就勾画出考官昏庸贪婪的面目,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文中写阴间主管考试的考弊司司主虚肚鬼王有个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须割一块脾肉孝敬司主,如贿赂丰厚可以免割。就是这样一位贪得无厌的主考官,在
8、堂上还要挂起“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楹联,用表面的道貌岸然来掩盖骨子里的贪赃枉法,所作所为,恰似人间黑暗的考场和营私舞弊的考官。一边是封建统治者时时标榜的庄严的道德说教,一边是封建统治者时时施行的残酷的吃人现实。怎会不引发蒲松龄的孤愤之感。 司文郎讽刺考官的不学无术、颟顸无能,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文笔幽默。文中写一位盲僧以鼻代目,能嗅出文章的香臭好坏。好的便受之以心,坏得便受之以脾。他在嗅余杭生的文章时,“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可偏偏这位文章臭不可闻的余杭生得以高中,经他鼻闻文章写得很好的王平子却反而落选,让他觉得非常的奇怪。于是,他又去嗅考官的文章,那文章使他“忽向壁呕,下气如雷”
9、,简直嗅得“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于是他气愤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盲矣!”实际这也是蒲松龄对考官们的总的评判,那些考官昏庸无能,埋没了多少英才,又怎能不使蒲松龄产生孤愤之感呢? 贾奉雉一篇,写一个才名冠一时的贾生起初尊奉“学者立言,贵乎不朽”,但屡试却不中,后来他把丢弃的废卷中,选择那些格调卑下、文词枝蔓、乱七八糟的句子,拼凑到一起写成文章,勉强记在心里,再去应试,却意外地考中了。考中后再读旧稿,不禁遍身出汗,重衣尽湿。他因此而羞愧得无地自容,决心“遁迹山丘,与世长绝”,以保持自己的清白。面对这种颠倒的考试制度,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感慨自己的失败“
10、非战之罪也”。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科举考试弊端百出,才华横溢的人屡屡失败,庸俗浅薄之流却能青云直上。这些幻设的讽刺,矛头直接指向科场考官,表达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蒲松龄的孤愤还表现在痛恨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腐蚀和摧残上。为科举而生,为科举而死,是封建社会中儒生最深重的悲哀。蒲松龄一生与科举考试直接相关,对科场集弊有透彻的了解,科举失意之痛,使他有着更深刻的体验。聊斋志异就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科举的罪恶和弊端,也批判了科举制度下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儒生,更是表达了蒲松龄痛恨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和毒害之情。 如王子安就嘲讽了醉心于科举功名的人物。作品写王子安,因为久困场屋,期望甚切,在一次
11、考试之后,临近放榜之时,喝得大醉。醉梦中竟产生幻觉,梦见自己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在迷离恍惚中体验了瞬间的得志,于是一再大呼给报子“赏钱”,还出耀乡里,辱骂长班,显现出种种虚妄而又可笑的丑态,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后急切等待结果时的种种变异的心里情态。其中描写秀才入闱有七似: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似被絷之猱、似饵毒之蝇、似破卵之鸠。这些形象的比喻,具体地刻画出科举制度毒害下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有力地揭露了腐朽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身心的摧残和毒害。 叶生就从压抑和埋没人才的角度揭露了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主人公叶生久考不中,抑郁忧愤而死。死后也要显示自己的才学
12、不凡,不仅将自己的平生所学教给朋友的儿子去中举获得功名,自己也终于中了举人。叶生在死后终于奋迹云霄,衣锦还乡,可面对自己的灵柩,怃然惆怅,扑地而灭。生时冠绝当时,但困顿名场;死后鬼魂终一举成名而扬眉吐气,可自己灵柩的存在让鬼魂醒悟已非为人,“怃然惆怅,扑地而灭”。这最后的“扑地而灭”。足见其屡遭困顿压抑的那种难于磨灭的记忆,及对死后荣贵、于生无补的痛心与灰心。篇中叶生所说的“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让世人了解他一生不中的委屈。这些话就完全是蒲松龄本人的心声。这不正是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毒害吗?作者就是在借助想象,倾吐心中的孤愤之感。 二、抨击黑暗政治,揭
13、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蒲松龄一生坎坷,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有较多的机会体察民间疾苦,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僚集团腐败无能的认识和了解。面对官贪吏虐、豪强欺世的黑暗统治,蒲松龄自然会痛心疾首,形成了他孤愤的第二点。 席方平就是通过阴间来反映阳世。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后仇人又买通冥吏使席方平的父亲遭受酷刑,席方平的灵魂到阴间为父伸冤报仇。然而“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握,颇不直席”。席方平愤恨不已,但没办法,只好进入冥府,认为冥王能为自己伸冤。不料,整个地府被羊收买。他们相互勾结,上下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席方平屈服。然而席方平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面对淫威,毫不屈服
14、,在严刑拷打下也没有退缩,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小说通过二郎神的判词,斥责统治者是“唯受脏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这集中而典型地揭露了那种吃人的社会关系和官吏制度。这幽冥中的断案过程,岂不正证实了人间“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语言,席方平的满腔愤恨冤屈,不就是蒲松龄内心的“孤愤”之言么? 梦狼更是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梦境来揭露封建官吏的吃人本质。百翁的儿子百甲在外地做官,百翁梦见儿子的衙门里到处是吃人的狼,“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庭院之中也到处是血淋淋的人肉和白森森的尸骨,而儿子也变成了磨牙吮血的老虎。百翁醒后,便让小儿子带上自己的亲笔信去告诫大儿子。谁料大儿却说:
15、“黜陡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大言不惭地说起了升官之道。果然,这位不顾百姓死活而只知一味逢迎上司的虎狼之官不久就得到了升迁。其豺狼本性确是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共同存在的。这就使蒲松龄的孤愤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抒发。 小说不仅揭露出一般的官吏,还将矛头指向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名篇促织就是因皇帝喜蟋蟀而引起的一系列悲喜剧,揭露了封建官吏的罪恶。文中叙述了一个名叫成名的人物因官府逼迫交纳促织而导致家破人亡,后其子魂灵化为促织,又得官致富的故事。作为一国之君,而迷于斗蟋蟀,这给大小封建官吏以谄媚和科敛的机会。小小的促织,原不是什么希罕之物,但由于升格为贡
16、品,就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而主人公成名因贡不出一只善斗的促织,被官吏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他好不容易才捕到的一只也被九岁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孩子吓得跳井自杀,夫妇“化怒为悲,抢呼欲绝。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幸亏儿子的魂灵变成了一只善斗的促织,成名将它献给县宰,县宰将它献给抚军,抚军将它献给皇帝,举天下所贡促织都斗不过它,它又能“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使得龙心大悦,层层封赏,成名也由此入庠当秀才,家中也得到了极高的赏赐。“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以致“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连那抚军
17、、县宰都得到了好处。这篇小说围绕一只促织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细致地刻划了成名一家的忧喜,然而,忧也罢,喜也罢,都是用九岁孩儿的生命所换,这是对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的有力批判。所以,作者要在篇末言“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公孙夏中写王子的门客公孙夏,于督抚有故交,劝说一位太学生行冥贿,图阴官的荒诞故事,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肮脏交易做了讽刺性的揭露。梅女中写一个典史,因为收受了小偷三百钱的贿赂,就颠倒黑白,包庇小偷,诬陷被害者,逼得无辜的梅女含冤自缢。蒲松龄借人物之口怒斥典吏道:“汝本浙江一无赖贼,买
18、得条乌角帯,鼻骨倒竖矣!汝居官有何黑白?袖有三百钱,便而翁也!”这些足以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鞭挞了无恶不作的贪官。 三、歌颂真挚爱情,抒发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蒲松龄生活在婚姻必须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氛围里,早已厌倦了那些所谓“忠孝节义”、“三从四德”等礼教的规范。还有他长期在缙绅人家坐馆,受雇于人,一年中只在节假日返家小住几日,他曾在题为家居的诗里感慨说:“久以鹤梅当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独自生活的寂寞,使他不免充满幻想编织出种种理想的人生伴侣,成为他孤独愤懑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书中通过一系列花妖狐魅同人的恋爱故事,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也是作者对封建礼教不满产生的一
19、种叛逆精神。还有他身为文人,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封建思想的侵蚀,使他产生出了到花妖狐魅的世界里去寻找知音的念头。因此,在他的笔下,女主人公爱上的全是书生,这种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爱情模式,寄托了他的爱情理想,即心灵契舍得知己之爱。 香玉中的黄生独居崂山下的清宫,偶遇一神秘女子艳丽无比,黄生心生爱慕,也感动了香玉,两人感情日增,“一日之去,如千里之别”。怎奈“天有不测风云”,香玉原身被人挖走,“日就萎悴”,此时黄生方悟香玉原来是牡丹花精。但黄生不以花妖见弃,作哭诗五十首,“冷雨幽窗,苦怀香玉,辗转床头,泪凝枕席”,展现了其一往情深的至情。此情感动了花神,使变为花鬼的香玉回
20、到了黄生的身边。二人执著的爱,加上黄生的细心培植和呵护,终于使香玉可以复生。作者对此评论说:“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其后,黄生与香玉“款洽一如从前”,并定下了生死的盟誓:“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十余年后,黄生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化为无花牡丹,陪伴香玉左右,从此可以和妻子、友人日日夜夜相守相伴。对于黄生而言,这样的死又有何哀?所以,他欣然面对死亡,把死亡说成自己的“生期”。这段神奇的想象,诗意而美妙,不由令人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事,使爱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但这并不是结局,而是小道士将无花牡丹斫去之后,“一去而两殉之”,牡丹花香玉和耐冬绛
21、雪也因伤心憔悴死去。这生死不渝的爱情,不正是作者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吗? 阿宝写一个家庭贫穷却为人诚朴的孙子楚,爱上了一个富商的女儿阿宝。论门第和容貌,他都不可能娶貌美而家富的阿宝为妻。但他真诚执著地追求阿宝,情志专一。女告之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谁料一句戏言,真的使他用斧头砍去了一个多余的指头,虽“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而不悔。以致后来,他又魂托鹦鹉,飞达女室,飞到阿宝的身边,朝夕不离。阿宝终于为他的真情所感,同他结成美满的婚姻。他们对爱情如痴如醉的坚韧追求,不正是蒲松龄所要歌颂的一种可以生,可以死,死又可以复生的真挚爱情吗? 莲香写鬼女李氏和狐女莲香都真挚地与桑生相爱,为了实现美好
22、的爱情,鬼女借尸还魂,由鬼变成人,同桑生结为夫妇。狐女莲香则为桑生生了一子后死去,转世投胎为人,十四年后也同桑生实现了结合。鬼女和狐女是一对情痴,她们为了爱情,可以生,可以死,可以由生到死,也可以由死而复生。作者深有感叹地说“嗟乎!死者求其生、生者又求其死,天下所难得者,非人身哉?奈何具此身者,往往而置之,遂至觍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这是批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还不如狐女和鬼女那样多情。这也说明蒲松龄所创造的情痴的形象是有感而发的。 连城一文就是反对封建势力对爱情婚姻的干预,歌颂乔生和连城互为知己的执着的爱情故事。文中写史孝廉之女连城征诗择婿,乔生的诗被选中,但她的父亲嫌乔生贫穷,将女儿
23、许嫁给盐商之子王化成。不久连城病,需割男子胸肉一钱作药引,被选作女婿的王化成不肯捐肉,乔生却“自出白刃”割肉救人。连城信守忠诚,在盐商逼婚时忧愤而死。乔生前往吊唁,一痛而绝,相从地下。他追索连城的托生地,想继续追随,结再生缘。他们的痴情感动了一位在阴司掌权的好朋友,给他们争得复活的机会。经过生死相从,经过许多波折,连城、乔生在阴司完成了自主婚姻。他们为了爱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成为超越贫富之别的知己之恋。这也是以两心相知为基础,而不以金钱、门第和才貌为条件。正如乔生所说“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 瑞云一篇所写的知己之爱,则主要表现在“不以妍媸易念”上。瑞云是一个名妓,“色艺无双”,红极
24、一时。贺生很穷,却十分爱慕瑞云,得到了瑞云的理解和热情的接待。后来当瑞云变得丑状如鬼遭人鄙弃时,贺生不忘旧情,仍然一如既往地热烈地爱着她。他对瑞云说:“人生所重者知己,卿盛时犹能知我,我岂以衰故忘卿哉!”这种以心灵的契合为基础打破了门第、金钱、才貌等世俗观念的束缚的真挚爱情,已经初具现代爱情观念的色彩,就是在今天,格调也是比较高的。 婴宁写狐女自幼在鬼域长大,养成了无拘无束、天真任性、爽朗直率的性格特征。过上元节时,王子服的表兄吴生邀王子服去郊游,王子服无意中与婴宁相遇。王子服初遇婴宁,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回家后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忽忽若迷,相思成病。后来王子服入山追寻,见到婴宁把她带回家。
25、全篇写了婴宁的笑,也常常是笑声先人面出现,别人未睹其面,先闻其声。邻居们发现她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所以都喜欢她。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由此可以想象出她的笑声、笑态该有多美。婴宁的笑有时不顾封建礼俗,有时显得完全不通人情世故,不该笑而纵声,不当笑而前仰后合。然而,作者笔下的婴宁始终让后世的读者得到一种销魂蚀骨的美感,这主要是因为婴宁笑出了天真纯洁善良无瑕的美,又笑出了无视封建礼教,一秉纯性纯情的美。她的笑声融汇了对爱情的忠贞,对理想婚姻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婴宁的无拘无束,婴宁的自然神韵,实际是作者理想型妇女所应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蒲松龄无法从生活在封建氛围中的人间女子身上寻觅得到
26、,因此,他要让婴宁在远离尘嚣的特殊环境即鬼的世界里长大,否则婴宁的一切美好也会被封建礼教摧残的荡然无存,这不也是蒲松龄的一种孤愤吗? 小谢与青凤同样写了狐鬼和书生相爱的故事。其中的二位书生胆子都很大,都不惧狐魅与鬼魂。小谢中的陶生敢独居于渭南姜部郎“多鬼魅”的废宅里,与二个女鬼嬉戏,教二个女鬼读书。最后请道士帮忙让二个女鬼复生,和他结为了夫妻。青凤里的耿生敢赴狐魅的盛宴,并与狐女定私情,后来又仗义救护了狐女之叔,使得狐女全家“举家来,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作者写陶生“夙倜傥”,写耿生“狂放不羁”一个为小谢与秋容“把腕而教之画”,一个为青凤“不避险恶”,足见都是多情种,痴心儿。这使我们想起了蒲
27、松龄“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明不讳”的性格,不由得要问:陶生和耿生是否蒲松龄的化身,而多情的青凤、顽皮的小谢、娇柔的秋容是否作者在人世难觅的知音。怪不得蒲松龄在小谢篇末要说:“绝世佳人求一而难之,何遽得两哉!”这艳羡的口吻,不正说明了蒲松龄因功名无望、佳人难求的又一孤愤。 结论: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
28、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注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年,第146页。 赵怀玉:春融堂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四三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年,第330页。 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XX年,第275、276、285、276页。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济南:齐鲁书社,XX年,第9、22、22页。 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XX年,第476、484、736、579页。 参考文献: 蒲松龄聊斋志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 路大荒蒲松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