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834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 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整理器械的良好习惯 每每提到幼儿园体育器械地整理,老师们都倍感头疼。体育游戏活动应该是孩子们最最热爱的,每当活动结束,孩子们都是在老师再三提醒和强行制止下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玩具,有时因为时间原因等,孩子们撒手就去排队走人,只剩下保育老师去整理收拾器械。长此以往,孩子们就真不把收拾玩具当回事儿啦!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许多老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记得在一次幼儿园体育游戏观摩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何老师的一节小班户外体育游戏送小猪回家。这次活动有一大亮点让我至今受益匪浅,何老师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巧妙地利用送“小猪”回家,让孩子们自觉乐意地将活动

2、器械归位。活动结束那一关键时刻,何老师用温柔的语言告诉幼儿:孩子们,我们要回去休息了,大家一起来把这些“小猪”也送回家去吧!于是,这群可爱的孩子欣然接受了老师的提醒,争先恐后地把一个个小猪送回了家。在这次活动中,何老师一改以往老套的说教方式:游戏结束了,把皮球放回篮子吧!而是采用很委婉的方式让孩子们很乐意地将皮球送回了原处。 小班幼儿意识能力处于较弱阶段,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收拾整理器械地习惯,还需要我们老师协同帮助。 首先,老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小班的孩子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当我们需要用到某种器械地时候,可以先让幼儿仔细观察这种器械在哪里,组织幼儿有序取拿器械,让幼儿在心中形成一个物品有序存

3、放的概念。活动结束时,当老师要求幼儿把玩具放回原位时,可以身先士卒,同样拿一样器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这样幼儿就能直觉感知器械地摆放过程,为以后的收拾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留给孩子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小班幼儿记忆的形成都是通过反复实践形成的。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可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当孩子知道如何摆放器械以后,在每次的活动结束时,就要留有时间让幼儿亲自实践练习。不能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其它原因,就忽略了让幼儿亲自整理器械地过程。当幼儿把器械整理完以后,老师还应该对幼儿的收拾整理结果进行总结,对于积极的小朋友,或者对那些收拾整理得较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对懒于收拾整理的小朋友或者整理不够

4、好的小朋友要根据情况给予指导,期望他下次能有待改进。 此外,老师在要求孩子们整理器械地时候,语言一定要柔和简洁,不能带有命令或强制性语气。小班幼儿动作比较慢性,我们老师一定要有耐性。不能因为孩子收拾整理较慢我们老师就去一手包办。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享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幼儿个体方面看,让幼儿学会整理,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从集体生活的需要看,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注重对幼儿的器械整理的良好习惯培养。相信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努力,就像上面提到的何老师那样,从一些细微处着手,便能让幼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