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890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2项目建设背景11.3项目建设范围21.4项目编制依据31.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41.6项目的编制过程51.7项目的投资计划与资金来源51.8综合评价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2.1项目区人畜饮水现状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经济概况93.1自然地理概况93.2社会经济状况11第四章 供水规模和水源论证124.1用水量与供水设计规模124.2水源水质论证174.3供水水质和水压17第五章 项目建设年限与水源地址选择195.1建设年限195.2水源地址选择195.3工

2、程地质19第六章 供水工程规划设计206.1工程内容206.2工程设计21第七章 环境保护、安全与卫生277.1药剂环境保护277.2防噪音277.3生产安全277.4生产卫生277.5生产节能28第八章 消防与抗震298.1消防298.2结构抗震29第九章 项目工程投资估算309.1估算编制说明309.2工程费率说明319.3工程投资估算319.4项目资金来源32第十章 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3310.1效益分析3310.2财务评价33第十一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维护3411.1组织机构设置3411.2运行管理与维护34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3612.1结论3612.2建议36第一章 概 述1.1 项

3、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给水工程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1.1.3项目建设地点1.2项目建设背景农村公共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落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范畴,许多是老百姓需解决但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公益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

4、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按照黑龙江省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实施意见(黑发改移民20081777号),为促进库区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实现库区和移民的协调发展,从嫩江的实际出发,经调查研究、深入走访、实地勘察,决定对临江乡后马鞍山村的人畜饮用水工程进行改造。同时结合本地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对本地饮用水的要求,按照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对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地区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系统规划,为完成本项目作好准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畜饮用水水质要求也日益关注。目前在居民生活饮水中,仍然以分户打小井提取地表水为主,没

5、有大型机电井和自来水工程,该地区饮水中存在的严重水源不足、水质超标等安全隐患,特别是铁、锰、氟化物、细菌数量等严重超标,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导致当地居民出现了各种不良反映和潜在的疾病发生,为了改善库区和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移民区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方案,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策和保障措施,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为今后一个时期本地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保障移民区居民的人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3项目建设范围本项目规划的范围包括驻地及居民点,涉及455户

6、居民,总人口1448人,涉及移民人口327人。1. 4项目编制依据本次规划以某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并遵循着以下原则:1、坚持水资源供需平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可持续发展利用。2、防治并重,注重管理,分配制度与建设并举,促进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3、突出区域特色,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作到饮用水水源的优先安全保障,合理兼顾其它用水分布实施。4、保证水源质量,统一防御风险,安全保障第一,提高抗御风险能力。5、坚持经济效益、水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1.4.2编制依据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2、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

7、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3、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暂行管理办法(财综200629号);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发农经20061249号);5、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6、某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992年);7、某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2003年);8、某地项目区居民点布置规划图;9、某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10、经批准的某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11、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现状调查资料。如移民村(组)移民群众的意愿和移民村

8、(组)的意见;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情况;移民及村基层组织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它相关资料。13、有关部门文件,包括:水源水质评价报告环境评估报告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村镇给水设计规范1. 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5.1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即打给水机井1眼,建砖瓦结构保暖机井房1栋66平方米,配套变频器、水泵各一台,配套输水管线4800延长米。1.5.2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实施后,可解决移民区1个村屯1448人(包括移民327人)的人畜饮水问题,项目远期设计供水人口可达到3360人。1.6项目的编制过程本可行性研

9、究报告通过对供水工程从技术、工程总投资、管理、运行成本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提出科学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方案的取水和输水等工程进行设计和经济评价。1.7项目的投资计划与资金来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万元。其中水源工程,打给水机电1眼,计划投资17.74万元,配套输水管网投资26.55万元,井房水泵等配套设施投资15.71万元。项目资金来源,申请省移民办移民后扶资金60万元。1.8综合评价由于该项目属于公益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不是很显著,但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某地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近期规划实施后,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到有效保障,中长期及远期规划的实施,将使移民的生产生

10、活与全社会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特别是规划中生产开发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移民收入的增长,充分实现国家对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所期待的目标。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区人畜饮水现状目前,某地用水量不达标的村屯有20个,涉及人口7987人,其中每人每天用水量在15-25升的村屯15个,涉及人口6830人;每人每天用水量在15升以下的有5个村屯,涉及人口1157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村屯7个,取水距离多在800-1000米之间,涉及人口2100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村屯45个,涉及人口2.33万人。而在移民聚居的村屯中有11个村屯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不能得到有效

11、保障。尤其是移民区的临江乡后马鞍山村,居民区尚无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用手压小井,提取水层属于地表水,经过某地水质检测部门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水水质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含有多项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该水质各家各户无法处理,直接饮用,对人身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部分居民已经导致了不同程度疾病隐患反映。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当前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并逐渐摆到工作日程。2.2.2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移民区落后面貌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地点坐落在某地境内

12、,属于黑龙江省与内蒙古的交界地区,也属于革命老区,也是库区移民比较集中的地区,这里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属于贫困落后地区,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地区。而且符合国家关于改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政策要求,所以,在此建设自来水安全工程,是非常必要的。2.2.3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为了改善当地居民饮用水卫生现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也为我们的后代健康成长,必须改善现有的饮水条件,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建设一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让这里的百姓吃上安全、清洁、健康的自来水,是十分必要的。2.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具有良好的地质和水源条件根据有关本地区的

13、地质资料和水文资料,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厚,附近曾有过钻井的历史,井深为80米-120米之间,而且水质较好,稍加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2.3.2钻井技术成熟可靠从目前的钻井技术来看,一般正规的钻井队都能达到项目生产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钻井技术可行。2.3.3群众积极性高,有一个团结的基层领导组织本地居民具有强烈的愿望,吃自来水的积极性较高,再加基层组织队伍团结一心,基层领导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而且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所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可行的。2.3.4有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做保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按照黑龙江

14、省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实施意见(黑发改移民20081777号),为促进库区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实现库区和移民的协调发展,省移民办计划拨付专项资金,对移民后期的安置存在的问题给予扶持解决,同时结合本地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对本地饮用水的要求,按照水利部门的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对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地区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系统规划,为完成本项目作好准备。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经济概况3.1 自然地理概况3.1.1自然地理某地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西麓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跨东经12444301204930,北纬484235500005。北依伊勒呼里山,与呼玛县交界;东

15、接小兴安岭,与某地、孙吴县、五大连池市毗邻;西邻嫩江,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隔江相望;南连松嫩平原,与讷河市接壤。全县辐员面积1.5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9.07亩。3.1.2气候环境条件某地处于中高纬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而多雨;冬季漫长夏季较短,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复杂。无霜期短,春风大,平原区春末夏初易旱,7、8月雨量集中,小气候变化明显,作物生长季节58月,适逢雨季,光照适宜,降水集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全县气候由南向北随纬度变化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02.0,等于大于

16、10的平均积温16002400度,全县无霜期在80125天,光照时数全年为25002800小时,年降雨量为450550毫米,降水面蒸发为110013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0%。该项目区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城区,附近无大、中型工矿企业,无工业“三废 ”污染,地表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无污染,农田防护林已经形成天然保护屏障,项目区空气清新,自然条件优良,符合水源地建设的环境要求。3.1.3土壤条件项目区地势平坦开阔,地势由东南坡向西北,自然坡降纵向为1/10001/2000之间,横向为1/2001/800之间,项目区主要土壤为暗棕壤、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肥沃, PH值在6.37.3之间,土壤团粒

17、结构良好,透水透气性强。3.1.4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项目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含水层分为两层,分别为第四纪潜水和深层地下水,属第四系细砂砾质中粗砂,属孔隙潜水与承压水。第四纪潜水深1030米,深层地下水深80120米之间,含水层渗透性好。渗透系数在1030米/日之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2米,渗透性、富水性和导水性皆强,单井涌水量(井径300mm,推断降深m)为1500m3/d左右。3.1.5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嗅、透明、略具铁腥味,水温7左右。水化学成分阴离子以HC03为主,含量一般95423mg1,Cl含量2090mg1,阳离子以钙为主,含量240mg1,Na、Mg含量

18、分别为230250mg1,360mg1,水化学类型以HC03-Ca为主,矿化度0.130.43g1,PH值68,总硬度230240mg1,总碱度小于369mg1,耗氧量45mg1,铁锰氟含量分别为0.30.4mgl、0.1mg1、11.2mg1。3.2社会经济状况3.2.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涉及某地的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为移民安置村,涉及总户数455户,总人口1448人,劳动力852人,其中移民人口113户327人。3.2.2工副业生产情况项目区现有加工企业12家,服务行业14家,均为小型私有企业,区内拥有大牲畜123头,生猪1186头,家禽11526只。3.2.3项目区经济条件2008年我

19、县农村人均收入达到4862元,据调查,在我县水库移民所居住的村(屯)中,除少数村屯的农村人均收入超出全县平均水平外,其余村屯均低于全县水平,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还有个别村屯属于全县的贫困村。我县部份移民聚居的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畜饮水困难,个别村屯自来水尚末入户;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奔小康的步伐。第四章 供水规模和水源论证4.1用水量与供水设计规模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生产需要,对供水范围用户的实地考察,根据居民生活习惯与用水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4.1.1设计使用年限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项目区每个村供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4.1.2设计供水人口

20、测算 该项目设计年限为15年,即2010年-2015年。设计供水居民人数,计算公式如下: P=P0(1+)n+ P1 式中:P设计供水人数P0供水范围内的现有人口数(3120人);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规划以及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设计年限内各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取8);n 工程设计年限(取15年)。则: P = 现有人口数(1+人口自然增长率)设计年限+机械增长总数经过计算,项目区内设计供水人口为1526人。各村人口增长情况表表4-1乡镇村现有人口预测增长人口2025年预测人口临江乡后马鞍山村1448781526

21、4.1.3设计供水量1、居民生活用水量计算 计算公式:W = P q / 1000 式中:W 居民生活用水量P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则:W= 村设计人口数 村生活用水定额 /1000各村居民用水定额计算如下表4-2:设计人口及用水量表表4-2单位名称现状人口(人)设计人口(人)人口机械增长总数(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d人)居民生活用水量(m3/d)临江乡后马鞍山村1448152678565.00225.87经过计算项目区居民日用水总量为225.87吨。本工程所在地为村民住宅区,设计用水条件为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他卫生设施较少,根据国家规定最高日居民

22、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4565L/d人。2、公共建筑用水量由于缺乏资料根据规范建议的范围为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考虑当地发展情况,公共建筑用水量取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各村公共建筑用水总量计算表表4-3单位名称居民生活用水量(m3/d)公共建筑用 水备注临江乡后马鞍山村225.8722.583、饲养畜禽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 各畜禽用水量之和计算方法如下:某类型畜禽用水量=该类型畜禽用水定额数量放养折算比例饲养畜禽用水量=各类型畜禽用水量之和;根据规范: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量,应根据畜禽饲养方式、种类、数量、用水现状和近期发展计划确定。各村畜禽数量统计表表4-4 单位:头、

23、匹、只村 别马牛猪禽临江乡后马鞍山村2697118611526 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定额 表4-5 单位:L/头或只d畜禽类别用水定额畜禽类别用水定额畜禽类别用水定额马4050育成牛5060育肥猪3040骡4050奶牛70120羊510驴4050母猪6090禽类0.51.01)圈养时,饲养畜禽用水定额可按表4-2选取; 2)放养畜禽时,应根据用水现状对按定额计算的用水量适当折减 ;3)有独立水源的饲养场可不考虑此项。各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定额并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4-6。临江乡后马鞍山村畜禽用水量统计表表4-6畜禽类别头数定额L/d设计用水量m3/d马2650.001.3牛2260.005.82

24、猪118640.0047.44禽115261.0011.53合计66.094、企业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企业日用水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无淋浴的可为2035L/人班;有淋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淋浴用水定额可为4060L/人班。对耗水量大、水质要求低或远离居民区的企业,是否将其列入供水范围应根据水源充沛程度、经济比较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等确定。根据供水地区的生产实际和今后的发展规划,最终确定企业用水量 = 48.00 (m3/d)5、消防用水量根据规范要

25、求:“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有关规定确定。允许短时间段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最终确定消防用水量 = 32.00(m3/d)6、管网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结合当地发展情况,本项目取值为15%。以上5项用水总量为见下表用水小计,管网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见下表:各村用水量计算表表4-7村别居民用水建筑用水畜禽用水企业及消防用水用水小计管网损失水量用水合计临江乡后马鞍山村

26、225.8722.5866.180394.5559.18373.734.1.4供水规模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 居民生活用水量 + 公共建筑用水量 + 饲养畜禽用水量 + 企业用水量 + 消防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通过上表计算可知项目总规模为373.73吨/日。4.1.5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 = 供水规模 / 设计人口 = 0.258(m3/d)4.2水源水质论证根据规范,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

27、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农村供水规范要求。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4.3供水水质和水压4.3.1供水水质要求项目建设地供水工程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28、准GB5749-85。4.3.2供水水压要求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第五章 项目建设年限与水源地址选择5.1建设年限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需要,供水工程将于2

29、010年6月开工,2010年10月竣工。5.2水源地址选择根据规范要求,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 充分利用地形高程、靠近用水区和可靠电源,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合理;2. 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3. 满足水厂近、远期布置需要;4. 不受洪水与内涝威胁;5.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 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 有较好的废水排放条件;8. 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9. 施工、运行管理方便。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来确定取水水源地点。5.3工程地质供水工程属于漫滩工程地质区,地表层由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粉细砂、砂砾组成。表层下部均为破碎岩石层组

30、成。第六章 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供水工程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的要求前提下,采用合理可靠的适宜技术,通过两个的方案详细比较,使有限的资金合理利用,少投入多产出,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确定推荐方案。该项目初步拟定两个供水方案,一个是利用水库、河水做为供水水源,另一个就是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如果以水库水或河水作为居民的供水水源,水量有保证,但地面水处理工艺复杂,费用高,且河水己受到污染,水质没有保证;而开采地下水一次性投资及常年运转均比较经济,且水质有保证,安全可靠,故本次工程采用地下水作为居民供水的新水源。现只对开采地下水源供水工程进行详细阐述,不做地表水开发利用的论述。该项目供水工程为各村

31、居民点所在地,根据各村水厂的设计供水规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K日=1.30,K时=2.00,进行供水工程设计。6.1工程內容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下表:项目建设工程任务计划表序号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单位数量1临江乡后马鞍山村给水机井口1水泵台1机井房栋1管网铺设米48006.2工程设计6.2.1取水工程1.取水量取水泵房设计流量除满足各村日供水量的要求,还应保证水厂的自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按5%考虑,故本工程设计取水量为373.73吨/日。2.取水构筑物取水水源位于场部所在地,地下水埋深大于80-120m、含水层总厚度大于10m,所以采用300钢管井。深井潜水泵JQ 型号 150JQ20-60 ,

32、流量为Q=2.2L/s 扬程H 60m。6.2.2输水工程根据取水泵房至净水厂距离为30m,输水管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加上水厂用水量,每天工作12小时,总设计流量为2.2L/s。采用以下管材,计算结果如下表。表6-1管材长度(m)设计流量(L/s)流速(m/s)管径(mm)管道水头损失(m)管材公称压力(PMa)硬聚氯乙烯管PVC-U30.002.20.47900.1070.60 1) Q(m3/s)设计流量(高日工作时取水量)=(供水规模+水厂自用水)/水厂工作时间。2) V(m/s)设计流速,采用经济流速。3) 管道设计内径d(m),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设置消火栓的管道内径不应小

33、于100mm。d(m)=2 sqrt(Q / (v PI)4) 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1= i*L 式中 h1沿程水头损失m;L计算管段的长度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 PVC-U、PE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i=0.000915Q 1.774 /d 4.774 式中 Q管段流量m3/s;d管道内径;5)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计算。6.2.3净水工程地下水含铁量低于2.0mg/L、含锰量低于1.5mg/L,由此采用铁锰曝气工艺。关于水质细菌超标和氟化物超标的问题,可采取消毒和利用化学药剂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工艺顺序如下:由于地下水铁、锰含量均超标,并且原水含铁

34、量低于2.0mg/L、含锰量低于1.5mg/L,现采用原水曝气二级过滤除铁除锰。根据原水水质、曝气程度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曝气装置采用跌水装置,其采用13级跌水,每级跌水高度为0.51.0m,单宽流量为20 50m3/h.m。除铁滤池滤料为天然锰砂,粒径0.6-1.2mm,滤层厚度850.00,滤速5-8m/h,除锰滤池滤料为天然锰砂,粒径0.6-1.2mm,厚度850.00mm,滤速5-8m/h。在上述工艺进行的同时,对水质进行消毒和氟化物的化学处理。6.2.4 配水工程1.配水泵房 新建保暖机井房采用单层砖瓦结构,建筑面积66平方米。2.配水管网配水管网采用树枝状布置,按照供水区

35、域的分布情况,以及为以后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K时2.00,干管管径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考虑消防用水要求,本次干管管径选择为3寸塑料管,各进口处均设置一座闸阀、水表井。支管按设计流量和水头损失确定管径,本次支管管径规格选择为2寸塑料管,进户管采用6分塑料管,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8.00m。供水到每一用户,每户设置一个水表,以便计量。3.管网水力计算树形管网计算: Q配 设计流量= (供水规模-大用户用水量)时变化系数24小时 q0 人均配水当量=Q配 设计人口 Q节 节点出流量 =q0 人

36、均配水当量节点设计人口大用户用水量 Q管管段计算流量=可按其沿线出流量的50%其下游各管段沿线出流量 V 流速为经济流速 D 管径 = (4Q V) i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0.000935 Q1.7/d4.7 h 管道水头损失 = 沿程损失 + 水头损失= (1+0.1)i管段长度0.1,其中0.1为沿程损失率。节点自由水头确定:村内平房自由水头5-10m,每增加一层,加3.5m其它出水点,最高水头不宜超出30m的保护水头。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根据地形图或实地测量结果,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标在管网图上。最不利点确定:最不利点为距离水厂最远的干管末端或相对较远的最高点。确定各节点水压线标高: 首

37、先确定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 = 最不利点自由水头 + 最不利点地面高程。计算原理:上游节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下游节点水压线标高。从最不利点开始向上游推算,例如: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最不利点上游点水压线标高 高位水池的最低水位 大于 管网起点水压线标高2m6.2.5用电设计1、用电设备用电可选取距离水厂500米处电压为10KV的电源。2、用电负荷计算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装机容量KW1潜水电泵1152ISG50-160IA工作泵163ISG100-100IA反洗泵16水厂总用电负荷为 27KW。应选取变压器容量不低于30KW。采用单相干式变压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1负荷开关HD11

38、2负荷开关HD113断路器DZ5-20/3304断路器DZ5-20/3306.2.6厂区管线1.工艺管道:构筑物间采用管道连接。2.水厂自用水:水厂自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从厂区配水干管处接一根管道作用水厂自用水管,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3.厂区雨水:厂内不单设雨水管道,利用地形高差沿路边将雨水自流至厂外,排入河沟。4.厂区排水:厂区排水主要包括净水时,清洁净水构筑物,配水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用水,一并排入厂区污水池,由潜污泵提升至厂外的排水沟。6.2.7水厂和水源的卫生防护本供水工程的水源和水厂和卫生防护应符合“农村给水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文。1.取水口上游水源卫生防护:在取水口附近不得排放

39、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堆栈或垃圾、粪便,不得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2.在取水口周围水源卫生防护:在取水口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等任何行为,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3.在水厂厂区外围水源卫生防护:在取水口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6.2.8人员编制参照村镇给水设计规范及村镇供水站定岗定员标准,并结合工艺要求,该项目供水工程需定员2人,定员编制见下表: 岗位类别岗 位 名 称定员人数备 注技术管理类技术员1承担机电、自动化技术管理安装维修类安装维修负责1兼 岗合计2第七章 环境保

40、护、安全与卫生7.1药剂环境保护7.1.1防毒本工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值班室中配备防毒面具,急修工具,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与不污染大气及周围环境。7.1.2药剂储存凝聚剂:聚合铝为固体、块状、无味、无粉尘飞扬,不会对空气造成危害。7.2防噪音取水泵房、配水泵房选用噪音低于85分贝的水泵,并对机房衬以吸音材料降低噪音。取水泵房设在漫滩地,配水泵房设在厂平面正北,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影响。7.3生产安全净水厂与取水泵房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设防毒面具和劳保用具,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水池周围设置必要的操作平台、走道板、栏杆及扶手。全部电气均需零接地保护。在较高的主要建筑物上,如综合办公用房、变

41、配电室等设避雷装置。7.4生产卫生在净水厂设计中,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对消毒间的平面布置考虑了风向和排除泄氯的措施。对水厂建筑物的设计,充分考虑给排水、通风、采光、照明、卫生等要求。7.5生产节能我国能源和水资源都很紧张,而净水厂在运行时要耗电能,因此在工程设计上充分考虑能源和水资源。水厂能耗最大的设备为配水泵,为节约电能,故选用变频调速控制器,在达到节能的目的。第八章 消防与抗震8.1消防1、厂区内所有构、建筑物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其墙、柱、梁、板、楼梯等均采用非燃料体材料。在总图布置上各建筑物间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2、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要求,厂

42、区要设置足够的室外消火栓。消防给水管道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共用。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一次考虑,最大用水量为4 L/S。厂内设消火栓2处,沿道路设置。变配电室相应配备干粉灭火器。3、为控制和防止电缆火灾蔓延,主要动力电缆铺设在地下电缆沟内,电缆刷防火涂料。4、水厂厂区道路宽度满足消防车的通行。8.2结构抗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 IIII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IV、V型供水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第九章 项目工

43、程投资估算9.1估算编制说明9.1.1工程简要说明根据各村建设规模,进行取水工程、输水管线工程、配水管线工程及相关工程建设。本编制内容包括取水工程、输水管线、配水管线及相关工程的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建设范围:取水:取水头部、取水管道、取水泵房;输水:输水管道;厂外工程:配水管网、道路、供电。9.1.2编制依据本供水工程投资估算根据1996年建设部颁发的(HGZ47-101-9)中有关给水工程的指标,并结合当地人工材料价格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类似的工程概算,本估算基价以2004年为准。1)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2004年)2)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4年)3) 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4年)4)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4年)5) 省综合估价表2004省建设厅6) 省估价表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7) 全国市政投资概算指标HGZ47-101-96;8) 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概算编制办法 试行9) 给水排水工程概算与经济评价手册9.2工程费率说明人工: 60元/d钢材:4500元/t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