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896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1.1 项目名称及设计单位(1)项目名称: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设单位: * (3)工程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建设地点:*镇 (5)项目设计单位:* 工程总论 3、设计近期新建给水管道工程:L=9411.2m; 其中: DN200 PE 管 DN160 PE 管 DN100 PE 管 L=2819.60 m L=6312.70 m L=278.90 m 4、近期保留给水管道工程:L=1098.40m 其中: DN160 PE 管 DN100 PE 管 L=252.50 m L=845.90 m 设计新建给水厂规模:Q=1500m3/d

2、 1.5 工程建设投资及经济指标 1、工程建设投资概算 1.2 工程设计内容 1、新建给水厂; 2、新建给水主干管。 工程概算总投资:546. 0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540. 0 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为 6.00 万元 3、经济指标 单方水总成本价为:0.8 元/ m3。 单方水经营成本价为:0.5 元/ m3。 1.3 工程设计年限编制基准年:2006 年(按照*总体规划) 近期规划年限:2007 年2010 年 远期规划年限:2011 年2025 年 1.4 工程设计规模 1、近期给水工程规模:Q 近=1500m3/日 管道总长:10509.6m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2.1 编

3、制依据 2.1.1 设计资料 概述 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2.1.2 国家标准及规范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修订条文(GB50016-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及修订条文(GB50014-2006)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5、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卫监发(2001)161 号 6、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3990) 2.2 编制原则及内容 2.2.1 编制原则 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 对镇区内的管网统一进行规划, 做到近、 本设计编制依据的资料如下: 1、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发展纲要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 号 3、*(*)总体规划及批复文件:*发200793 号 4、*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5、*(*)地形图 6、*(*)基础设施调查资料 7、*水厂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1、远期相结合,并以近期为主,对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2、结合*给水现状对镇区内的给水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 制,确定给水规模,并布置给水管网及给水厂厂区平面。 3、采用安全给水的技术措施,保证给水系统安全可靠,并便于操作及管 理。 给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5、GB5749-85) 。 4、符合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中规定的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深度要求。 2.2.2 编制内容 本次给水工程考虑给水范围为:*镇区、十二连、二连、六连 等区域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绿化、道路浇洒用水及其它用水。 用水量的确定主要按照*镇区、十二连、二连、六连等区域的内近、 远期人口数,并结合镇区内的发展状况予以确定。 根据用水规模确定给水厂及给水管网的规模,新建给水厂及给水管网。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团场概况 2.3.1 历史沿革 *成立于 1960 年 2 月,原为“红星十五团场”; 1963 年 12 月更名为“红 星十场”;1969 年

6、4 月改名为“一三 0 团”,同年 8 月统编为“*”;1975 年 3 月*建制撤销,6 月划归*领导;1978 年*农垦局成立,划归*农 垦局管理;1982 年 4 月恢复*建制,*回归*领导至今。 2.3.3 现状经济状况与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作物为小麦、棉花、制种玉米等,是一个农、林、 牧业综合发展,工交建商多种经营的国营农场。 2006 年*国民生产总值 12339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9521 万元,第二产 业 1037 万元,第三产业 1781 万元。一、二、三产的生产总值比重为 77.2: 8.4:14.4。2006 年团场职均纯收入 12149 元,人均收入 0.82

7、万元。 2.3.4 地理位置及地形 2.3.2 现状人口 *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2006 年末*总人口 10914 人,年末总户数 2816 户。在总人口中,汉族 9305 人,占总人口的 96.40%,其他民族 1609 人,占总人口 14.74%;在岗职 工人数 3559 人,占总人口的 32.61%。 现状 2007 年末,*人口 4433 人 近期至 2010 年,*人口 5270 人 远期至 2025 年,*人口 9320 人 上述人口数字摘自经*建设局批复的*总体规划,批复文件为*发 200793 号。 二连人口:100 户,计 327 人,供水

8、规模 46.92 m3/d; 六连人口:230 户,计 800 人,供水规模 114.76m3/d; 十二连人口:183 户,计 865 人,供水规模 124.08 m /d; 上述人口等数据摘自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 究)报告。 -3- 445500460730,东经 822538824440。团域农区范围北起博阿公 路(博乐市-阿拉山口) ,南至博尔塔拉河南盐场,西至莫合泉头以西 2km 处, 与八十九团毗邻,西南以莫合沟南干沟为界,与八十六团接壤,东临*。山 区草场范围东北与塔城地区托里县相接,东南与精河县毗邻,西北与八十四 团隔山相望,西与八十六团草场接壤,南面与博

9、乐市相邻。团域总面积 373.98km2。*所在地-*是该团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距博乐市 45km,东距博乐车站 25km,东北距阿拉山口 46km,东南距精河县 32km。 博精公路(博乐市-精河) 、博阿公路(博乐市-阿拉山口)和北疆铁路形成三 角形的交通网络,交通便利。 *位于阿拉套山洪积扇中上部,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由山前向平原 区倾斜, 海拔高程 320370m, 自然坡降 1015。 地表发育有零星的冲沟。 丘陵和谷地呈阶梯状分布,*由*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博尔塔拉河二 级阶地、博尔塔拉河一级阶地、风成沙丘、冲-洪积扇和*滩八个地貌单元 3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组成。*以西 10.6 公里处,属戈壁地带。 2.3.5 气象气候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为典型大陆性北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干燥度 4 度以上,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季升温快而平稳,秋季降温较迅速,降 水量少,蒸发量大,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 8.2,最高气温 44.2 , ,最低 气温-35 ,冬季历年积雪平均厚度 28cm,积雪厚度最大 0.23m,降雪集中 在 12 月下旬和次年 12 月份,积雪期稳定在 3 个月内。 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 1.6m;4、7 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 72.5 %, 年均降水量 90.9mm,年蒸发量 3421.9mm,常年风向:西风、西北风。年平 均最大风

11、速:3.1 米/秒,最大风速 40.0m/s,大风是区内农业生产的最大灾害 之一。 地震烈度:度 2.3.6 水文地质 阿拉套山海拔高度在 3000m 以上,较多的高山降水和积雪融水,成为山 区及北部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丰富水源, 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有博尔塔拉河、莫合泉、大泉子泉群、*四条 河流。年总径流量 7235.70 万 m 。莫合泉水是*主要灌溉水源,发源于* 与 89 团的交界处,流向自西向东,全长约 20km,平均坡降 4。 地下水: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博乐河上游平原区和阿拉套山洪积 扇地表径流侧向补给,地下水流向自北西向东南方向,本区地下水为多层结 构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岩

12、性为砾石、卵砾石,区内地下潜水埋深 24m, 水位较高时期集中在 57 月,地下水变幅约 1.5m。*总储量 9565 万 m3,年可开采量 4783 万 m3,地下水的水质良好,矿化度1g/L。 2.3.8 工程地质评价 (1)规划区地基土湿陷性评价 依据本次土工试验分析结果,道路及管网地基土湿陷系数 0.0250.084, 具有轻微强烈湿陷性,湿陷起始压力 31154kPa。 (2)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地基土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依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1-2001)附录 G 的规定,场地粉质粘土含水率均 20%,环境类别属 类,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 地下水

13、对钢筋和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 (3)地基土冻胀性评价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锅炉房及管网区地 下水埋深 1.33.1m,地基土为粉土、粉质粘土由上表可知,地基土粉土具有 弱冻胀冻胀性,粉质粘土具有弱冻胀强冻胀性。 (4)场地地震效应 依据市政工程勘察规划CJJ94 相关对市政工程场地的分类内容, 工作区为中软场地土,属类场地。 地震液化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第 4.3.3 饱和砂 土初判条件,度区粉土粘粒含量不小于 10%时可判为不液化土,根据本次 土工试验资料分析,场地饱和粉土粘粒含量均大于 10%,因此场地饱和粉土 不液化。

14、 3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场地属于可建设的一般地段。 (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采用为:供热线路段岩性分布为素填土, 主要为粉土,承载力特征值 100 kPa。第粉质粘土含砂姜石钙质结核,承载 力特征值 100kPa。 2.3.7 水、电等能源供应条件及交通运输、通讯条件 水、电等能源供应条件 *所在的*水资源主要有博乐河、莫合泉(群泉)由于博乐河上游单 位用水量逐年增多,河流缩短,*水量逐年增少, 湖面在萎缩,造成自然植被严 重退化,各种自然灾害加剧。博乐河季节性引水量为 0.3 立方米/秒。地下水总 储量 9565 万立方米,单井出水量 50-70L/S,地下水矿化度小于 0.3g/

15、L。 交通运输、通讯条件 *周围有由博精公路(博乐市-精河) 、博阿公路(博乐市-阿拉山口) 和北疆铁路形成的三角形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通讯方面,*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可通全国各地,通讯条件优越。 2.4 给 水 现 状 及 项 目 建 设 的 必 要 性 2.4.1 给水现状 1、源水水质情况 根据总规资料及勘测结果*地下水较为丰富, 水质较好, 能够满足居民 饮水标准,结论如下:该水样所检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可做为生活饮用水水源。2、给水水源地现状 *生活水源为镇区承压地下水, 现状采用“深井泵+变频器”的方式供 水。镇区供水由两眼机井提供,一眼位

16、于*轧花厂处,出水量为 50m3/h, 一眼位于镇区*路与青年路交汇处,于 1998 年修建的水井出水量及水质均 能满足设计要求,水井的单井涌水量 230m3/h 能满足水量的要求,但现有水 泵流量为 120 m3/h,扬程为 75 米,流量和扬程过大,继续使用会造成运行 费用较高等问题, 因此更换该水泵, 型号为: DFQJ63-12 Q=63m3/h H=36m N=11kw2。 为达到合理利用地下水的目的,便于集中管理,拟将二连、六连、十二 连等连队的水井作为绿化、浇洒道路、牲畜饮水的水源,原有的管道继续使 用,新建人饮管道。 *未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此次新建水厂和供水干管。保留*路上

17、 现状 DN160 给水管道,作为备用水源井与新建水厂水源井的井间联络管;并 且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图,保留周围部分现状 DN100 管道作为供水支管。 给水管网现状 已建水泵房至*的 DN160 的给水管,管材为 PE,承压能力为 0.8MPa, 于 2001 年修建完成, 此次保留作为备用水源井与新建水厂水源井的井间联络 管。 *给水管道均为枝状布置用户接管随意性很大,配水主干管管径为 DN160mm,配水干管管径为DN100mm,管道建设年代 1993-2002 年,目前 大多数管道已不能满足给水管网供水要求。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的给水管网为枝状,修建情况见下表:道路名称或位置

18、*路 *路 管径 DN160 DN160 DN100 *路西小区 DN75 DN100 *路东居民区 DN75 1350 混凝土管 1993 年 1160 995 球墨铸铁 PE 1995 年 2001 年 管长(m) 810 980 1290 管材 PE PE PE 修建时间 2002 年 2001 年 2000 年 面积的农田灌溉都要抽取地下水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破坏地下水的供 需平衡,造成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 3、缺少消毒设施 *的生活水为地下深井水,水质较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的要求,但是现有水泵房内没有消毒设施,管网当中水质无法保证合格。 4、供水普及率低 根据*提供的数

19、据,该团的现状给水普及率较低,距 100%的给水普及 率的目标相距较远。 2.4.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给水系统作为城镇建设当中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人们生活和生产 的生命线,城镇给水系统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 供应生活、生产用水。 城镇给水系统属于地下设施,如果不先行,将会影响地面设施(如道路 等)建设的进展。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社会生活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被迫放慢,以至形成了 有现代化的楼房,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无完善的给、排水系统,造成职工住进 楼房生活不便的现象十分突出。 详细位置见给水管网现状图。 2.4.2 现状存在的问题 1、枝状管网,安全性低 近几年团主干

20、道上及一些支路上已敷设了部分管道,但总体看来,现状 管网的布置均为枝状,一旦有用水点断开,其后所有用水管线均无法正常供 水,给水可靠性低。而且敷设的范围小,只有主干道及一些集中居民区有给 水管线,*周边区域居民用水得不到保证。 2、地下水开采不规范 由于各个连队都有自己的水井,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十分混乱,对地下水 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造成了隐患。各连队自行打井抽取地下水,无法合 理开采、统一管理,一般是“哪儿缺水,哪儿就打井”的状态,目前水资源越 来越紧缺,但是需水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用水量非常 大,与之矛盾的是新疆地表水用于灌溉的水量少的可怜,甚至没有。使得大经过对*的给水

21、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镇给水现状的问题主要 是给水的安全性低和可靠性没有保障,随着用户用水的需要日益迫切,为了 使*的居民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更进一步的提高, 必须将*的给水工程的 建设提到日程上来。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4 时、日变化系数 第三章 工程规模及给水系统方案比选 根据*规模并参照新疆其它城镇用水情况,时变化系数均取 Ks 近 = Ks 远 =1.4;日变化系数取 Kr 近 =Kr 远 =1.3。 3.1 设计主要参数的确定 3.1.1 设计年限及设计人口 3.2 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 3.2.1 设计给水量的确定 1、设计年限: 近期:2010 年. 远期:2025

22、年. 2、设计给水人口: 根据总体规划,由城镇的自然增长率及机械增长率预测*人口近期 5270 人,远期 9320 人;二连人口 327 人;六连人口 800 人;十二连人口 865 人。 3.1.2 给水普及率 近、远期给水普及率均为 100% 3.1.3 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同时参照新疆不同区域 的实际情况,近期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取 q=130L/(人d) ,远期综合生活用 水量标准取 q=150L/(人d) 。(1)生活用水量 Ql 近期=13052701000=685m3/d 远期=15093201000=1398m3/d 近期生

23、活用水量 Q1=685m3/d 远期生活用水量 Q1=1398m3/d (2)工业生产用水量 Q2 序号 1 2 3 合计 单位名称 榨油厂 饲料厂 建材厂 近期需水量(m3/d) 远期需水量(m3/d) 45 60 75 180 63 90 100 253 近期生产用水量 Q2=180m3/d 远期生产用水量 Q2=253m3/d (3)浇洒绿地及道路用水量 Q3 浇洒道路用水量标准为 2.5 升/平方米次,洒水次数取一次。浇洒绿地 -7-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水量为 2.0 升/平方米天。近期道路广场面积为 4.7hm2,近期绿地面积为 1.1hm2。远期道路广场面积为 21.6h

24、m2,远期绿地面积为 0.88hm2。 近期: Q3=470002.511000+110002.011000=139.5m3/d 远期: Q3=2160002.511000+88002.01000=716.0 m3/d 浇洒道路用水量规划利用镇区内灌溉农田的机井作为供水水源(道路由 水车运水、绿化由管道输水) ,故不计入总用水量。 (4)管网漏损水量 Q4 管网漏损水量宜按前三项水量之和的 10%12%计算。 近期:Q4=(Q1+Q2+Q3)10% =(685+180+139.5)10%=100.45 m /d 远期:Q5=(Q1+Q2+Q3)12 =(1398+253 +716) 12=28

25、4.04 m3/d (5)未预见用水量及 Q5 未预见水量宜按前四项水量之和的 8%12%计算。 近期:Q5=(Q1+Q2+Q3+Q4)10% =(685+180+139.5+100.45)10%=110.50m3/d 远期:Q5=(Q1+Q2+Q3+Q4)12 =(1398+253 +716 +284.04) 12=318.12 m3/d (6)消防用水量 Q 消 根据*人口发展规模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近远 期消防用水量标准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一次, 一次消防用水量为 10L/s, 火灾 延续时间按 2 小时计,消防用水量为: Q 消= Q 消=1013600

26、21000=72 m3/d消防水量应储存于清水池中,一般情况应保证不被动用。此水量不计入 总用水量。 (6)总用水量 Q 总 近期总用水量 Q 总=Q1+Q2+Q4+Q5=1075.95m3/d 近期城镇总用水量取 1200 立方米/日 远期城镇总用水量 Q 总=Q1+Q2+Q4+Q5=2253.16m3/d 远期城镇总用水量取 2300 立方米/日 3.2.2、设计水量的确定 通过以上测算确定本工程设计水量为*水量及连队用水量之和: 3 近期设计水量为 1485.75m3/d,取 1500m3/d; 远期设计水量取 2585.76 m3/d,取 2600m3/d。 3.2.2 给水水质、水压

27、的确定 1、水厂出水水质的确定 给水水质要求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的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质化验报告,该镇水质情况主要指标为: PH 值: 总硬度: 氯化物: 氟化物: 大肠菌群为: 7.107.50 156212 mg/L 28.629.9mg/L 0.350.36 mg/L 3 个/L 其它数据详见附件水质检验报告 。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报告的结论,水质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源标准,因此,设计上对 水进行消毒处理,即可满足水厂出水水质的要求。 2、给水水压的确定 *规划区内的楼房层数一般为五层,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

28、规范要求,最大用水时镇区自由水头不小于 28m,最大用水加消防时,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 10 m,本次设计水力计 算依此数据计算水厂出水口处水压。 用水标准。 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饮用水水源选择地下水水源。 3.3.2 水厂厂址的选择 水厂厂址选择原则: 1、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 2、不受洪水威胁; 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3.3 给水系统方案论证 3.3.1 给水水源的选择 (一)地表水 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有博尔塔拉河、莫合泉、大泉子泉群、*四条 河流。年总径流量 7235.70 万 m3。莫合泉水是*主要灌溉水源,发源于* 与 89 团的交界处,流向自

29、西向东,全长约 20km,平均坡降 4。 (二)地下水 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博乐河上游平原区和阿拉套山洪积扇地表径 流侧向补给,地下水流向自北西向东南方向,本区地下水为多层结构潜水和 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砾石、卵砾石,区内地下潜水埋深24m,水位较高 时期集中在57月,地下水变幅约1.5m。*总储量9565万m3,年可开采量 4783万m3,地下水的水质良好,矿化度1g/L。 根据*总规资料、甲方提供的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及勘测结果显示* 地下水较为丰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能够满足居民饮 1、如将新建水厂设置在*路与青年路交汇处附近,对管理给水管网比 较便捷,同时,也利于水网的

30、平衡,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因此,水厂宜放置 在城镇发展的中西部地区。 2、将新建水厂放置在*扎花厂处,一方面该地区是农用地,另一方面 距离规划发展中心地较远,不利于水网的平衡,提高供水的成本,也不便于 水厂的管理和保护。 推荐方案一。本期工程按近期设计建设,远期预留发展用地。 3、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因此,新建水厂位置放在镇域*路与青年路交汇的原有水泵房处。此 处地面相对标高约为 229.15 m。 5、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6、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现状没有自来水厂, 根据本次给水规模及方案的确定, 需新建一座自 来水厂。3.3.3 给水工

31、艺的选择 因此需取水化验、补氯、加压即可,工艺流程图如下原水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紫外线消毒杀菌速度快,管理简单,不需要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产生 的毒副产物少,也不存在剩余消毒剂所产生的味道。但费用较高,紫外灯管 的寿命有限,无剩余保护。 比较三种较常用的消毒方法,考虑到消毒的作用及使用方便等因素,确 定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法。 3.3.4 输配水管线管材选用 1、给水管道选材原则 (1)管材的选用应适合*给水工程建设; 加氯消毒 镇区管网 (2)应符合设计承压能力,具有抗外压荷载及承受内压能力; (3)应便于施工及管道的维护;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1)氯

32、消毒 加氯消毒应用的历史较久,使用比较广泛,它的优点是经济有效、使用 方便。氯的自行分解较慢,可以在管网上维持一定的剩余消毒剂浓度。缺点 是对于受到有机污染的水体, 加氯消毒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卤代消毒副产品。 (2)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应用的时间也较长,优点是消毒能力高于或等于游离 氯,不产生氯代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小,具有剩余保护作用。但二氧 化氯消毒的费用较加氯消毒高,并且需要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要 优于氯消毒。 (3)紫外线消毒(4)适合本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使用寿命长; (5)结合本地管道运输、安装等现场施工条件确定管材。 2、给水管道管材的选择 现有给水管材中,

33、常用的有 PE 管、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等。 (1)球墨铸铁管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接近于钢管;韧性大,很 少发生爆管、渗水和漏水的现象;抗腐蚀能力强;可采用推入式楔形胶圈柔 性接口,也可用法兰接口,施工安装方便,接口的水密性好,有适应地基变 形的能力,抗震效果较好。 (2)PE 管的特点是:内壁光滑不结垢,水头损失小,输水能力强;耐腐 蚀;由于管材材质轻,采用柔性接口,易于施工,可减少开槽土方量。 (3)玻璃钢管的特点是耐高压、耐振动、重量较轻、单管的长度大、接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口方便,但承受外荷载的稳定性差,耐腐蚀性差,管壁内外都需要有防腐措 施,造价较高。通常在大管径和水压

34、高处以及因地质、地形条件限制时使用。 各类管材的情况比较见下表:序 比 较 内 容 号 国内使用情况 技 术 1 使用寿命 可行性 强 工程 施工难易程度 2 施工 运输简便, 吊运 情况 管理 3 维护 安装及吊运 重量大 运行条件 维 护 水力条件好 便于维护 吊运容易 水力条件好 便于维护 吊运容易 水力条件好 运输简便, 运输简便, 施工工期长 施工工期短 施工工期短 度 大 重量大 小 重量轻 大 重量轻 管材重量 使用年限长 使用年限长 使用年限长 球墨铸铁管 国内采用多 PE 管 国内采用多 玻璃钢管 国内采用较少 供 水 管 材 五 二氧化 氯 杀菌效果好;不与有机物 作用生成

35、有机氯化物。 二氧化氯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液氯消毒 漂白粉消毒 经 济 消毒效果 管材综合造价指标比较表如下: (1)球墨铸铁管管径 DN200 DN300 管材价 166.72 302.07 土方 68.27 75.69 运费 15.80 25.32 安装价 65.23 72.56 综合价 316.02 475.64 (2)PE 管管径 DN200 DN300 管材价 116.60 298.00 土方 65.25 70.17 运费 4.28 7.20 安装价 59.31 67.02 综合价 245.44 442.39 便于维护 (3)玻璃钢管方 式紫外线 一 消 毒 水质处理工艺利用消毒灯

36、管内汞蒸 汽放电时辐射波峰的 紫外线照射下致死各 种微生物。 优 点 杀菌快;无余氯;安装 简单,操作方便;不改变原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产生 气味及副产品。 操作管理简单 缺 点适用于供水规模较小的 水厂 综合造价 管径 DN200 管材价 124.38 289.60 土方 66.15 72.18 运费 10.50 15.58 安装价 70.25 81.65 综合价 271.28 459.01 经 济 DN300 二 漂白粉 消 毒 利用溶剂中产生的次 氯酸很快扩散到细菌 表面,透过细胞壁氧 化破坏细胞内部的酶 致死细菌,最终达到 消毒的作用。 运行管理工程中对操作 人员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37、生产过程中产生氢气, 需采取安全措施;原水 中产生对健康有害余氯。 根据水压、外部荷载、土的性质、施工维护、综合造价等条件,确定本较经济 次工程采用 PE 给水管,承压能力 0.8MPa。热熔连接,砂垫层基础,管道埋较经济 三 次氯酸 钠消毒 杀菌效果好;投加计量准 确;消毒液随水量变化自动 投加。 深 1.50m 至 1.65m。 四 液 氯 消 毒 造价低;杀菌效果好。 经 济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4.1 水厂设计 4.1.1 生产构筑物 1、深井泵房 工 程 设 计 本次新建水厂的加压泵站建筑面积为 83.99 ,层高为 3.0m。砖混半地 下室结构。 二级泵站水泵按照近期

38、设计水量的最大秒流量 22.57L/s 选型,水泵出口 压力应满足城区最不利点水压 0.28MPa 的要求计算,本次设计选择采用三台 DFSS80-270(I)C 卧式蜗壳双吸泵(两用一备) ,该泵性能参数如下: 流 扬 量 程 Q=94m3/h H=69m N=24.9kW 为确保供水可靠性, 在现有水井房处新建一口备用井, 规格同现有水井。 新建深井泵室为 3.03.0m,内设水井一口,井深 140 m,管径 370mm, 孔径 750mm,放置一台潜水泵,型号和性能指标同上。 2、清水池 清水池容积按照远期最高日用水量的 20%加消防用水储量确定,清水池 设计考虑近远期结合,清水池容积为

39、: 近期 V=150020%+72=372 m3 远期 V=260020%+72=592 m3 近期修建一座 400 m3 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水池(04S803 第 39-45 页) ,清 水池有效水深为 3.30m,水厂中预留一座远期清水池 V=400 m3 的位置。 3、加氯间 本次新建加氯间建筑面积为 53.95m2,层高为 3.0m。砖混结构 为了确保给水水质,氯与水接触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出厂自由性余氯 控制 1.0mg/L,管网末端应控制在 0.05mg/L。设计选用高效二氧化氯发生器 LHY-500 两台(一用一备)。每小时加氯量 0.05125kg。 4、二级泵站电机功率 选

40、用两台变频调速控制柜,进行变频恒压给水,达到节能的目的。在水 泵房内已有一台变频控制柜,为节省投资,可移至新建水厂中的二级泵房内 继续使用。 4.1.2 附属设施 1、在水厂内新建办公室用房,面积为 73.84 ,砖混结构。 2、新建警卫室用房,面积为 25.00 ,砖混结构。 3、新建柴油发电机房、配电室等用房,面积为 103.19 ,砖混结构。 4、新建仓储用房,面积为 48.42 ,砖混结构。 4.1.3 其它设备 在水厂内应配置水质化验设备。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1.4 厂区平面布置 水厂工艺流程、建筑物、构筑物确定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个水厂的 总平面布置,将各生产和辅助设

41、施合理的组合布置。水厂的布置按以下原则 设计: 水厂工艺流程、建筑物、构筑物确定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个水厂的 总平面布置,将各生产和辅助设施合理的组合布置。水厂的布置按以下原则 设计: 1、 布置紧凑, 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道的长度, 并便于操作管理。 2、水厂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 3、 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应简单、 短捷, 尽量避免立体交叉, 并考虑施工、 检修方便。 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 5、总平面布置 水厂占地 6475 平方米, 水厂总平面布置是根据工艺要求结合周围环境进 行的,将厂区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主要包括办公用房、警卫室等附 属建筑物;生产区包括清

42、水池、加氯间、加压泵站等。 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南侧,按工艺流程顺序自南向北布置,并在其北 侧预留远期发展用地;生活区布置在东北侧,主入口布置在南侧*路上。 6、竖向设计及交通运输 按照工艺及相关专业对高程设置的要求,场区坚向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地 形特征,以达到减少土方、降低费用的目的。由于厂区场地较为平坦,考虑 到当地的降水量稀少,整个厂区设计坡度由北向南倾斜,坡度约确定为 02。道路纵坡坡度控制在不小于 0.15,道路设计高程基本高于设计地 面高程 1015cm,以保证各建(构)筑物周围排水的通畅,使雨雪水能顺利 排出。 厂区道路设计力求明晰通畅,使不同功能的建(构)筑物使用性质互不 干扰,

43、保证人流货流的合理畅通。 厂区道路分为车行道和步行道,利于车、人流通行的畅通,又起到了划 分功能组团的作用。车行道宽分为 5m 和 3.5m,转弯半径 9m。道路及堆场 均为混凝土面层;步行道为彩色面砖。 水厂的安全和卫生防护要求较高,因此在水厂周围设置 2.4m 高的围墙, 围墙为砖结构。 7、厂区绿化 根据水厂的生产性质和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大绿化用地,以 此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在道路两侧及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种植 高大乔木并配以低矮的灌木,并在其它空地点缀观赏性较强的树种,以形成 高低、前后错落有致的绿化处理效果。 在生活区,配以观赏性较强的花卉、攀缘植物及灌木丛,一方面

44、美化厂 区环境,另一方面对周围环境相对也有很大的益处。 4.1.5 建筑专业设计 1、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设计执行规范、规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建筑构配件图集 (XGJ878) 聚氯乙烯塑料门窗图集(新 03J706) 钢 梯(02J401) 2、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栋建筑所处的位置,合理组 织各种功能空间,注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设计和建筑形象的塑造,突出水厂 建筑的特点,使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建筑,并

45、节约造价,以经 济实用为主要目的。 (2)充分利用地形环境,注意环境设施和绿化,使之与环境协调统一, 创造优美、大方、高效的室内外环境,以充分发挥用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 (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政策、法令和有关规范、规程,积极合 理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达到高效经济安全等要求。 (4)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3、 建筑设计 水厂主要入口在青年路和*路上, 总体布局紧凑, 各功能流线组织分明, 互不干扰。 本单体工程采用庭院式布局,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主,以人工照明 为辅。 在立面色彩上,以白色、海蓝色为主色调,充分体现水的洁净纯洁,使 其达到自然和谐的目的。

46、 4.1.6 结构专业设计 1、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设计执行规范、规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基本数据 基本雪压值:0.25KN/ m2 基本风压值:0.45KN/ m2 冻土深度:1.6m 本场地区划地震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建筑 抗震设防分类丙类建筑。

47、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暂按 90kPa 荷载取值 屋面恒载标准值:7.5 KN/ m2,活荷载标准值:0.8 KN/ m2 02 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镇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施工要求 应选择有相应资质,并且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单位。 2、结构体系 二级泵站、办公室、库房、值班、配电室、加氯间均为砖混结构,屋盖 板为现浇板。 3、结构材料 (1)结构计算采用 PKPM 软件 2003 年 12 月网络版,抗震计算及构件 截面尺寸及配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梁、板、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独立柱、独立基础和现浇 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3)房屋地面以上部分,砖强度等级 MU10,混合砂浆强度等级 M7.5, 独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素混凝土垫层为 C15。 (4)基础:采用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 (5) 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报告, 本工程地基对混凝土具有强腐 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