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6040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艾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 艾墨以传统节日为话题的作文:拾起的节目,丢失的传统 艾墨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每看到这四句词,耳边就会有清朗的童声在回响。这首二十四节气的儿歌,小学课堂里每个孩子都曾熟练背诵。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然而生活在现代的中国城市里,关于四时风物,有时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记不清有多少女孩子跟我说,她们是根据商场里换季的服装,来判断季节更迭。当橱窗里漂亮的假人模特换上了绒毛大衣,噢,冬天到了;当比基尼美女的特卖海报挂满了夜如白昼的店铺,夏天也就不远了。至于惊蛰、谷雨、芒种、霜降没有男耕女织的生活了,谁还记得

2、这些? 十月中的一个周四,同事邀我第二天去郊游。我奇怪,周五不上班吗?同事笑了,明天重阳节呀,法定假日。噢!我恍然醒悟,答应了邀请,随即开始在脑海里搜寻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一切记忆。惭愧,我从来没有登过高,不知道茱萸长什么样子,除了小学课本上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个节日实在太陌生了,只是记得小时候,这天偶尔会被组织去老人院打扫卫生。 香港的重阳节是放假一天的。周五一大清早,搭车去郑野公园的路上,已经看到许多巴士站被挤得水泄不通。等车的队伍有时排过了好几条衡。 “怎么都这么早出门登山啊?”我心里疑惑。 “他们不是登山,是扫墓。”同事解释。 “扫墓?” “啊?你不知道重阳节是要祭祖、扫墓的吗?”反

3、而是他疑惑了。 老香港人告诉我,原来中国人一向讲究春秋二祭,春祭清明,秋祭重阳。因此重阳登高,既是拜山也是祭祖。香港*在重阳节的那一个星期都会提供各个公墓上山的免费巴士,在重阳当天则加开班次,以服务当天拜山的居民。而许多香港人是扫完墓、看望过先人之后,再举家带上吃喝,去野外郊游的,所以清晨去墓地的公路特别拥挤。 按照传统的说法,重阳并非佳节。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代表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不吉数位,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因此登高是为避灾。但习俗流传千年,今天的人们,早已顾不得初衷,秋高气爽,登山环顾,云淡风轻,这一时节恰成了城市居民出外郊游的最佳时候。 那天的山风让我印象深刻,徽凉却不寒冷,强劲却

4、不刺骨,秋的爽意,扑面而来。 当晚回家,看新闻不禁乐了。因为港人扫墓有生火的习惯,两天内香港各个山头发生了近100宗山火,*出动数百趟消防队四处扑救,不停地“敬告市民”小心火烛,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同事说:“年年如此,一到重阳,香港就变成烟囱,很多山年年烧,都烧秃了。”香港*却只是“敬告”,然后扑救,始终尊重民间习俗,从未用强制手段制止。 这山火的新闻,就如同香港的节假日设置一样,透着自下而上、以民为本的人性。 香港开埠以来,都是依据华人风俗而放假,这是许多香港人很感激港英*的原因之一。从假期设置上可以看到,除了九七之前的英女皇诞辰日、九七之后的特区*成立日和国庆节,其他节日全是因华人民间传统

5、或不同宗教习惯而设。 按照北方的观点,香港应该是没有四季的,一半夏天,一半春秋,冬天不低于10摄氏度,这里的孩子从没有见过雪。桃花12月就开了,迎春花真是春节就出现,桂花不用等到8月,一年四季都香飘遍地。 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很难发挥实际作用,但是由农事习惯衍生下来的传统节日习惯:春节拜大年、贴对联、逛花市、看花车、封利市,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看花灯,重阳登高、祭祖,冬至吃汤圆这些不只是素质教育课本里面的文字,全城的男女老少都在或郑重或嬉闹地进行。 一个从内地去香港工作的朋友在博客里如此感慨:“第一次在香港过中秋,惊讶于中秋在这里的意义。以前在内地,是吃吃月饼,和家人坐在

6、阳台上看看月亮。而在这里,却也像个节日一样地放假,当天可以提早到下午放班,第二天还有一天的假日。简直比国庆还隆重” 不仅是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一样隆重。 离开了冬冷夏热的母体大地,是什么因素让赤道线边上的华人依然庆祝这些节日?是源自文化的乡愁,还是他们比我们传承得更好? 看到过一位嫁到广州的台湾女孩儿写的博客,是写给她刚出生的宝宝的,题目叫带你回台湾过中秋。 亲爱的黎笆小朋友: 今天我们不讨论你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来聊聊,中秋节。 你很奇特,因为你选择在一个“两岸家庭”中出生,所以,你将要在两岸不同的文化中去学习及生活。 我们就从中秋节来看看吧!广州的中秋节很简

7、单,就像你爸比,今天还要上班,晚上呢,我们就一起回爷爷奶奶家吃晚餐。等你大一点,妈妈会带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提灯笼;或许,有的地方还有花灯可以看。这是你爸爸所生长的广州,他们所习惯的中秋节。 而妈妈小时候的中秋节呢?宝贝,你闭上眼睛,妈妈带你回台湾过中秋。 台湾的中秋节是不用上班上学的,在几天甚至几个礼拜前,我们就约好大大小小的亲戚朋友,中秋节当天晚上大约五点半,聚集在小阿姨,也就是你小姨婆的工厂里,要做什么呢?我们要烤肉。 小黎笆,你看,桌上有好多的月饼、饮料,还有你小姨婆从一早就开始准备的腌猪肉片、鸡翅、玉米、虾子、排骨、香菇、蔬菜、鱼好多好多的东西。还有你看到了吗?这是你小丈公特地跑到东港买的螃蟹,他煮的螃蟹是最好吃的了。 亲爱的小朋友,你看到这个很壮很壮,很努力地吃着肉的大块头了吗?这是你的忠杰舅舅,也是妈妈的弟弟。还有这个,躲在一旁不出声,安安静静地吃着螃蟹的,这是你的小乔表姨,是二姨婆的女儿喔!你如果不吵她,她可以吃掉四五只螃蟹呢!对了,你看看妈妈的旁边,有一个老是跟在妈妈身边的漂亮阿姨,这是苇晴表姨,从小就是妈妈的跟屁虫,也是妈妈最疼爱的妹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