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养德.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6046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善养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善养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善养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善养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善养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善养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善养德.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善养德 以善养德,立德树人 东昌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树全 曾在网上看到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说的一句话:“德不立,则人难成;德立,则人易成。大德大立,小德小立,无德不立。有大德者必有大智慧。”我觉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校德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我把“以善养德、立德树人”作为我今天交流的题目,而这也正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宗旨。下面我就谈谈我校是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践行办学理念的。 一、突出一个主题,培“善根”。 古人云,上善若水。如果说德育是培“善根”、找“善源”、“导善行”“结善果”的活动,那么追求上善的过程就如同流水。我们讲德育要像引导孩子自己“喝”水一样;追求德育达到“随风

2、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基于此,我校结合“向善向学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以“以善养德,立德树人”为德育工作的发展目标,坚持“文化理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力求通过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打造“向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快乐、温馨的校园氛围, 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力求通过“以善养德,立德树人”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发展为“健康、乐观、文明、智慧”的阳光少年,让教师发展为“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的研究型教师,让学校发展成“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活动丰富、质量优异”的特色校园。 二、创建四个队伍,找“善源”。 1.领导队伍。 为了创建具有创

3、新意识、领导艺术、专业素养较高的领导队伍,我们坚持“学为先,行为主”的干部培训模式首先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名校、请高人”的方式进行学习。即每年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书籍;每年外出学习考察一次;每年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校长、优秀教师到学校讲学或作课,并通过交流、座谈等互动形式面对面接受指导。其次要求领导处处以身垂范,用廉洁勤政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学校管理公开、透明、民主,以此增强教师集体凝聚力。定期参加学校周课教研活动,保证各方面工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不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2教师队伍。 我们说“教育向善”,首先是“引人向善”。凡真正的教育都具有“善”的教化意义,而要引人向善,首先要先

4、倡其德,而后重其学。围绕“向善”这一理念,我们从“精细管理”着眼,努力打造“善教乐教”的教师团队,坚持“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从内心深处唤醒并强化教师们的教育责任,形成了“教为善,学为善,以善育善”的良好风气。 3.学生队伍。 我校的德育工作力求以人为本,培养主人翁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本,帮助他们搭建展现自我、教育自我的多彩舞台,让他们成为德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重习惯 抓住学校德育的快捷键。有位教育家说“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认为抓住“小”习惯,就是抓住了德育的快捷键。我们把德育目标细化,以文明习惯培养为切入点,通过

5、抓细节,在自我约束矫正过程中、在各科日常教学渗透中、在 “星级班级、阳光少年”评比等系列活动中、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中,以及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帮助学生克服品行障碍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 重能力建立有特色的德育模式。我们坚持“生本化”的思路,把良好习惯培养作为主线,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目标,创建“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创建道德小银行;充分发挥大队委员会的作用;创建学校“星河”电视台、广播站,成立星河校报小记者站,培养一批优秀的小主持人团队,在迎接各级领导检查和兄弟学校参观的时候,我们的小主持人解说和介绍的校园文化受到了检查组和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学校星河合唱团和舞蹈队排练的娃娃闹梨园在今年东

6、昌区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到吉林省和国家教育部参加艺术展演。 重思想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 在互联网和信息全球化的社会,每个学生要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作为学校和学生家长及社会,不要一味的堵塞这些信息。而是要善于疏导,让他们学会甄别和判断是非,分清善恶美丑。依据这个思路,我们重新设计了教学楼的走廊文化,以“我们懂礼仪”“我们爱读书”“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的未来”四个主题为切入点,知行结合,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文化品位。 4.家长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密切合作,学校工作有时甚至会到举步维艰的境地。我校有组织、有计

7、划、定期开展“三结合”活动,各班成了家长委员会,学校成立了家长教育学校,定期召开全校家长会,毕业班家长会,开展家长培训。 三、落实五项措施,导“善行”。 1.尊重个性差异提高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他们道德元素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信守承诺,但是缺乏毅力;有的孩子富有爱心,但是不够宽容。但不论哪个孩子,我们都坚信一条原则: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力求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善源,引导他们的善行。为此,我们结合学校育人规划和教育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设立了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标。如:一二年级缺乏自制力和是非分辨能力,因而强化他们的文明礼仪和诚实守信教育。三四年级已经初步形成独立的认知能力,但是性

8、格中的弱点和家庭教育的偏差仍然会影响他们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他们勤勉宽容的德行加以改善。五六年级的孩子各方面都趋于形成巩固阶段,个性也更加鲜明突出,藉此阶段进行感恩奉献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避免出现自卑、自大、叛逆等性格偏差。 2.强化自主管理-提高参与度。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我们启动了“小志愿者”工程。倡议少先队员“争做校园志愿者,服务校园为大家”。班班成立志愿者小队,确立服务目标和服务口号,有学习性的,有实践性的,有研究性的,

9、也有服务性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校工作,以班级特色为依托,成立了“帮扶小队”“护绿小队”“消防小队”“环境保护小队”等志愿者团队。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不仅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 3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正气场。 一是校园文化育人。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我们创建了了体现“现代、人文、和谐”这一主题的校园文化,通过LED大屏幕、校园广播网、触摸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信息化的电教设备和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了解科技的神奇,培养“向善向学向未来”的志趣理想;通过“名人广场”“地球村”“绿色长廊”“

10、种植园”等活动区,展现人与自然的伟大力量,陶冶爱国爱家爱生命的道德情操;通过书香走廊、好书加油站、开放式读书广场等阅读场所,形成自主和谐的读书氛围,感召好学求知勤为径的学习品质。 二是读书环境育人。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合通化市新华书店在我校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发展会员千余人,添置了三百余本图书。并在校内开展“捐书、献书表深情”、 “好书推荐活动”、“好书漂流活动”,以此达到“好书共享”的目的,既充实了学生的阅读量,也活跃了读书氛围,在首届“读书艺术节”上,琳琅满目的板报、丰富多彩的节目、以及学生们现场制作手抄报、读书积累卡等才能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读书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收获。这些活动不仅

11、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还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三是社区环境育人。立足学校,依托社区,面向社会,让德育走进社区一直是我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学校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清洁,参观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社区,社会体验教育活动中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加强学科渗透-抢占主阵地。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我们在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重视学科德育渗透,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关注德育渗透点,将德育落实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形成的每一个过程中。我们还坚持德育晨会制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外阅读要求,我们还开展了“经典滋养童年,书香

12、伴我成长”、“与圣贤对话,诵千古诗文”等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真正实现了德教双馨。 5.创新活动载体-体现时代性。 我们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教育自我的多彩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成熟,成才。 主题鲜明,育人为先。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我们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月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三八劳动妇女节”“感恩亲情,回报母亲”庆祝活动,清明节组织开展“忆先烈,感党恩”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共祭烈士墓活动。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专题安全教育讲座和全体师生“避险自救演练”活动。 开展竞赛,立足发展。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13、我们每年组织一次大队委员竞选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体育竞赛,经典诵读比赛,眼保健操比赛等,我们还创建了 “特色中队”:如“唱响红歌”中队,“四好少年”中队,“雷锋志愿者”中队,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和校报等校园文化载体开创活动阵地,借助道德小银行发放阳光积分卡,鼓励少先队员们“争做榜样,树立典型”。并在每学期评选出百名“阳光少年”进行表彰。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深入落实德育工作中“自主管理”的特色发展路线。 实践操作,立德修身。我们先后利用一日夏令营等校外活动形式,组织优秀的学生赶赴东昌区金厂镇龙头村的开心农场、上龙头小学课外实践活动基地、东昌区校外实践基地等活动场所,

14、开展了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并通过开辟种植园,开展“校园淘宝”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知识,锻炼成长、磨练意志。 爱心联谊,拓宽视野。我校还坚持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联谊活动,先后与 “金厂小学”“龙头小学”“环通小学”结成联谊学校,通过参观学习、读书交流等联谊活动为学生创造与农村同龄孩子沟通了解的机会,也为他们创造了自我教育与学习的机会,队员们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天道酬勤,付出必有收获。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与认可,通化电视台、通化日报等媒体也分别作出了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化教育示范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吉林省级标准化实验学校”、“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教育科研基地校”、“通化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东昌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善养德,立德树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教育教学富有生命力, 才能使每个生命的成长更加完整丰富。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才是有意义的。 东昌区第二实验小学 二一三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