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6094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 A保留值 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D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D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 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 A、B和C 4.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 ( A ) A H2 B He C Ar D N2 5.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C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6.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

2、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B )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D )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 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9.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D ) A H2 B He C Ar D N2 10. 下列因素中,对色谱

3、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 ) A柱温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1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1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 B、记录器 C、色谱柱 D、进样器 1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B A、0.5m B、0.45m C、0.6m D、0.55m 1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C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

4、度和柱长 1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A、甲醇/水 B、甲醇/水 C、正庚烷/异丙醇D、乙腈/水 1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1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 2050m C 、12m D、25m 1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组分与组分 1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 A、改变柱长

5、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2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2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 D、吸收检测器 2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2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

6、中的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 C、差示折光检测 D、电导检测器 2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2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A、贮液器 B、输液泵 C、检测器 D、温控装置 2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水 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 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 2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 A、流通池 B、光源 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 29. 下列哪种是高效

7、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D )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安培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3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 E ) A、贮液器 B、高压输液泵 C、过滤器 D、梯度洗脱装置 E、进样器 31 在发射光谱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用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 铁谱 B 铜谱 C 碳谱 D 氢谱 32ICP光源中,产生“趋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焰炬表面的温度低而中心高 B. 原子化过程主要在焰炬表面进行 C. 焰炬表面的温度高而中心低 D. 蒸发过程主要在焰炬表面进行 33.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 减弱,

8、增强。 A. 原子线;离子线 B. 离子线;共振线 C. 共振线;分析线 D. 分析线;原子荧光 34. 下列哪个不是原子吸收峰变宽的主要原因 A、与原子发生能级间跃迁时激发态原子的有限寿命有关的自然宽度; B、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多普勒变宽或热变宽; C、吸光原子与蒸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能量的微小变化,使发射或吸收光量子频率改变而导致的谱线变宽,称作压力变宽,又可具体分为劳伦兹变宽、共振变宽或赫鲁兹马克(Holtsmark) D、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称作场致变宽 35原子线的自然宽度是由引起的 A. 原子在激发

9、态的停留时间; B. 原子的热运动; C. 光源不稳定; D. 波粒二象性 3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装置中通常不会包含 A、提供能量,使物质蒸发和激发的光源; B、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的分光仪; C、进行光谱信号检测的检测器; D、迈克尔逊干涉仪 37.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 B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 C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

10、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 D 每种元素均有数条谱线,由于在实际的光谱分析工作中不可能测量所有谱线,因此,应该从中选择灵敏度最高的共振原子线作为分析线。 38 在以下因素中,不属动力学因素的是 A. 液膜厚度 B. 载体粒度 C. 分配系数 D. 扩散速度 39. 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下列四种检测器宜采用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热导池检测器 C.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 电子捕获检测器 40. 镇静剂药的气相色谱图在3.50min时显示一个色谱峰,峰B底宽度相当于 0.90min,在1.5m的色谱柱中理论塔板数是 A. 124 B. 242 C. 484 D. 6

11、2 41. 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至少应为 A. 2 B. 5 C. 0.5 D. 9 42.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A. 理论塔板数 B. 载体粒度 C. 扩散速度 D. 分配系数 43. 应用新的热导池检测器后,发现噪音水平是老的检测器的一半,而灵敏度加倍,与老的检测器相比,应用新的检测器后使某一有机物的检测限是 A. 基本不变 B. 增加原来的 1/4 C. 减少为原来的 1/4 D. 减少为原来的 1/2 44. 根据范弟姆特方程式,在高流速情况下,影响柱效的因素主要是 A. 传质阻

12、力 B. 涡流扩散 C. 柱弯曲因子 D. 纵向扩散 45. 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特点是 A. 分离有机化合物 B. 依据保留值作定性分析 C. 依据峰面积作定量分析 D. 分离与分析兼有 46. 用色谱法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 A. 利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 B.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定性 C. 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 D. 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47若K离子选择性电极对Na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电极抗钠离子 干扰的能力。 越强; 越弱; 无法确定; 时强时弱; 48质谱图中不可能出现的有: A分子离子峰; B同位素离子峰; C碎片离子峰; D带有自由基的

13、分子碎片峰。 49. 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 保持不变 B 大于分解电压 C 小于分解电压 D等于分解电压 E 等于反电动势 50. 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采用的定量方法为 A. 校正曲线法 B. 直接比较法 C. 一次加入法 D. 增量法 20. 当用硅胶-十八烷为固定相, 甲醇和水(75:25)为流动相, 对下列哪一种化合物时, 保留时间最长? A. 萘 B. 苯 C. 蒽 D. 甲苯 51. 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法 B 酸碱中和法 C 电导滴定法 D 库伦分析法 E 色谱法 52. 电位滴定法用于氧化还

14、原滴定时指示电极应选用。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银电极 D 铂电极 E 复合甘汞电极 53.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一般选用为指示电极。 A. 标准氢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 D.银丝电极。 54. 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Cr2O72-/Cr3+=1.00V, Fe3+/Fe2+=0.68V。若以K2Cr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 二苯胺; B 二甲基邻二氮菲Fe3+; C 次甲基蓝; D 中性红; E 以上都行 55. 库仑滴定不宜用于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痕量分析 56.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