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6220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恢复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东园至XX片区游山道恢复重建工程(二)项目业主 2007年3月,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研究,并在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城山景区管理局和都江堰景区管理局合并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并设市委派出机构党组。管理局内设有办公室、劳动人事处、市场营销处、规划建设处、财务处、文化演艺处、门票处、游客中心。下属单位有青城山景区前山管理处、青城山景区后山管理处、都江堰景区管理处、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待组建)。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同时加挂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牌子。

2、主要负责景区规划建设、资源开发与保护、宣传营销和景区日常管理等工作,使景区管理工作形成“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统一营销”的旅游管理格局。 (三)项目性质灾后恢复重建(四)项目地点都江堰XX公园内(五)项目内容及其规模新建栈道约700米改建道路1000米扩宽道路约2000米观景廊亭、平台约1200平方米地面改造新建栈道起始平台面积300平方米4、廊亭 廊亭的设计主要是结合现有地形设计景观走廊和游人休憩的地方以及观景的地方。主要规模如下: 若华亭20平方米 小擂鼓坪亭廊150平方米 中擂鼓坪管理用房120平方米,中擂鼓坪地面改造1000平方米 凝翠轩(游客休憩处)100平方米 守

3、堰廊(景观走廊)100平方米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改建道路、新建栈道、扩宽道路1、改建道路1、景观栈道磐延山势修建木质栈道,加入水文化元素,将游人引入XX其他景点。2、若华亭景观节点主要的景观点和游客停留点,有良好的视线,可观赏都江堰风光。3、城墙展示结合现有的老城墙遗址,融合相关历史元素,形成自然风光与文化交相辉映的景观走廊。4、大擂鼓坪结合现有景观,适当增加历史元素,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景观节点。5、凝翠轩游客休息的地方,走完栈道,开始新的游览道路的转折点。6、小擂鼓坪利用现有地形,设计景观走廊,作为游人观景休憩的场所。7、道路系统改善拓宽现有的道路,让位于主要游览环线上的步行道宽度在

4、2.4米左右,全部采用生态材质,同时适当保留现有的爬山道路,为当地居民和爬山爱好者适当提供便利。(六)项目周期根据总体重建规划,本项目拟于2010年1月底以前完成可研、立项、报批和初步设计阶段;2010年3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招标阶段;2010年4月初开始施工,2010年9月底建成,施工期为6个月。(七)项目总预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投资1200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及自筹资金二、 可研报告概要(一)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一、国际公约、国家、四川省法规、条例和标准体系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

5、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国家法规。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相关政策1. 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200831号;2.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3. 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8年;4. 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5.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6.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7.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6、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851号);8.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9. 青城后山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规划;10.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11.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数据和资料;(二)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四川红云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工咨丙127200080010。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都江堰XXXX景区旅游发展格局与空间结构要求2、项目是发展和保护XX景区灾后重建的规划要求3、项目是旅游业发展与提档升级的机遇4、项目是都江堰市经济恢复与快速增长的需要二

7、、项目建设的意义1、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对处开放与国际接轨2、项目建设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3、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四)项目建设的依据1、该项目已列入国家、省、市、县“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实施规划,符合XX景区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及景观恢复设计规划。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坏严重,使都江堰XXXX景区部分游行步道和景观节点损坏需要修复或新建,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需要修复或新建。(五)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一、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有利的影响二、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有有利的影响三、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环境有有利的影响四、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

8、有有利的影响六、项目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有有利的影响五、项目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有有利的影响(六)可研报告编制内容及范围编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分析、市场需求分析、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风险分析。(七)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与结论本项目的建设也符合XX景区灾后重建发展规划,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规划方案合理科学,功能结构合理,建成后能满足XX景区旅游对XX景区容量和旅游配套服务的需要,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是可行的,对推动XX景区的旅游业

9、和都江堰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一、都江堰市概况及总体规划概要(一)都江堰市的自然概况都江堰市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 都江堰是四川省省辖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8公里。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之间。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东与彭州市、郫县、温江县相连,南与崇州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8公里,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产业开发区,总人口63万,其中

10、城市人口23万。都江堰市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极端最高气温32),冬无严寒(极端最低气温5,仅个别年份出现),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5.2,月份平均气温4.6,7月份平均气温24.7。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38毫米。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52.8%,城市森林覆盖率40.4%,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天然氧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 人,正是都江堰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全市人均寿命达到77.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7岁,成为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两个不同的自然过

11、度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六山一水三分田。最高处在虹口乡光光山,海拔4582米,最低处为沿江乡三滴水,海拔592米,市区平均海拔720米。在地貌上以岷江为界,河东诸山属龙门山脉,河西诸山属邛崃山脉。正是大自然对都江堰市的眷顾与厚爱,让这里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现有高等植物3012种,动物11000多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珙桐、银杏等珍稀濒危植物46种,有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面积达36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二)区位优越都江堰市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距成都市

12、区和双流国际机场分别仅有40分钟、60分钟车程,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辐射半径立足成都,覆盖西部九省一市,成为合资企业抢占西部发展空间的桥头堡。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平均

13、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7岁,有“天然氧吧”、“长寿之乡”的美誉;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条河穿城而过,灵岩山城区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人与自然和谐,都江堰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三)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拥有省级重点开发区四川省都江堰科技产业开发区,以及四川、江苏两省政府支持建立的四川江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为四川企业与发达地区企业搭建了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合作平台,下设三个专业园区:青城桥科技产业园、青城山IT产业园和金凤材料工业园。开发区先后投入10多亿元,在核心区已形成了“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

14、;区域内水电装机达100万千瓦,有变电站23座,供电能力强,质量稳定;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30万立方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0万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200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万吨;光纤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覆盖全境。(四)资源丰富都江堰市不仅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色地貌,而且有从海拔500余米到4500余米的巨大高差,形成了多个垂直气候带,产生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同时,还有极其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开发、生物制药和发展绿色食(饮)品、有机食(饮)品等产业的最佳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良好,都江堰市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以荣德组织工程和扬子江药业等为代表的

15、生物制药,以宁江机床和都江机械等为代表的精密机械,以拉法基建材和双良高分子材料等为代表的材料制造,以东软信息技术基地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台湾益华和南宝蜂产品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以九兴印刷包装和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等为代表的印刷包装等等,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五)人才资源充沛都江堰市及成都市拥有大中专学校68所,在校学生24.2万人,专任教师1.6万人,博士点181个,博士生导师523人,博士后流动站41个,在蓉两院院士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万人,国家级重点学科108个,重点实验室12个,各类科研机构2700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4个。在电子、生物、新技术

16、、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开发能力,是发展IT产业、生物制药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清洁工业的理想港湾。(六)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都江堰市是四川省首批外经贸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又是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配套协作区,入驻企业全面享受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制定的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同时,都江堰市政府对重大投资项目还将给予财政扶持和奖励政策。都江堰已成功引进三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双方实际到位资金2.49亿美元,主要行业有建材、食品、机械等。尤为突出的是都江堰市长期坚持不断巩固和发展与台湾民间团体及企业的友好交往,

17、积极争取各有关方面(如昆山、惠州、宁波等地台协会)对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帮助和支持,已引进台资企业15家,总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光电、建材和食品加工等产业上,如鑫威光电、荣玺光电、益华食品、天兴砂石等。同时,都江堰市域还有东软集团投资12亿元的成都东软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江苏双良集团投资1亿多美元建设的都江堰双良科技园,法国拉法基投资2亿多美元的建材基地以及扬子江海蓉药业集团、河北凌云集团、甘肃三洲集团等的相继投入,市域内在(筹)建科技型生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市域范围内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在内的总投资达300亿元)。还有一大批国内外投资项目正加紧洽谈,都江堰市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18、七)总体规划概要(1)功能定位: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成都市域次中心城市,现代城乡一体化都市。发展目标:成都平原生态屏障、生态文明中心;平原灌区水利枢纽、天府文化副中心:盆西山原旅游枢纽、国际休闲度假区:环保型工业基地、绿色工业区:生态型商务集聚区,高端服务副中心。(2)发展规模1)人口发展规模2007年底市域总人口约65万人,城镇集中区人口约31万人。2020年底市域总人口约85万人,城镇集中区人口约58万人。2050年底市域总人口约120万人,城镇集中区人口约108万人。2)建设用地发展规模2007年底建设用地总量约145.52平方公里。城镇集中区建设用地约39平方公里,人均约135平

19、方米。2020年底建设用地总量约153.30平方公里。城镇集中区建设用地约70平方公里,人均约120平方米。2050年底建设用地总量约228.30平方公里。城镇集中区建设用地约150平方公里,人均约138平方米。(3)经济发展目标:2007年都江堰市GDP为114亿元人民币,人均约2200美元。2020年底为478亿元人民币,人均约7500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到2050年底为2025亿元人民币,人均约22000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5%。(4)产业结构发展目标:2007年为14:36:50,2020年为5:43:52,2050年为3:30:67。(5)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体两翼、北山南

20、田、组团布局”。1)一体:由灌口、幸福、紫坪铺、玉堂、聚源组成的都江堰市中心城。沿岷江、成灌高速路形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2)两翼西南翼包括中兴、青城山、大观镇,依托赵公山一青城山一青城外山、沿沙沟河一泊江河,依托Sl06为轴构成,为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区。东北翼包括蒲阳、胥家、天马,依托二峨山沿蒲阳河、成灌铁路,依托成灌铁路为轴构成,为综合性环保工业区。3)北山:包括龙池、虹口、向峨山区沿龙溪河、白沙河,以S106为轴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与山地运动旅游区。4)南田:包括石羊、安龙、柳街坝区沿泊江河、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以成青线、中崇路为轴的田园风光保护区与平原乡村旅游区。(6)城镇等

21、级结构中心城区、新镇区、一般镇乡、农村新型社区和旅游服务社区、农村散居林盘。(7)道路交通系统1)城市规划区重点规划建设形成“五环(弦)五射”的交通骨架系统。2)铁路:保留现成灌铁路及都江堰车站,作为都江堰市区大宗货物运输通道和枢纽。3)轻轨交通:规划成郫灌轻轨交通线从成都中心城到都江堰市区。二、都江堰景区概况及规划 (一)景区概况 都江堰市是天府之国四川境内的一颗明珠。境内青山绵亘、河渠纵横、沃野千里。都江堰市跻身首届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级生态市行列,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22、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以“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走廊”组成部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市政府系统及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此外,2007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还获得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殊荣。青城山都江堰旅游区位于成都市所辖的都江堰市境内,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市西北部,距成都38公里,距成都双流机场68公里,距火车北站55公里,区位条件优越。成灌高速公路(含成灌公路,已建成)、成青旅游快速通道(包括健康步道,已建成)、沙西线延伸段(即将贯通)与成都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川西旅游环线纵横交错。川西旅游环线连接成彭、成温邛、成雅等高速公路,

23、旅游交通发达,构建了休闲度假旅游区发展格局。成都市域体系规划,未来将建设成都市区至青城山都江堰轻轨交通线。 青城山都江堰南依成都市区,北靠九寨、黄龙,东联三星堆,西接卧龙、四姑娘山,处于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区的中间位置,而且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精品旅游区,区位优势显著。县际交通:国道213 线(都江堰至成都、汶川方向);省道106 线(都江堰至彭州、大邑方向);北灌公路(都江堰至唐昌方向接沙西线);灌郫公路(都江堰至郫县方向);灌温公路(都江堰至温江方向);灌崇公路(都江堰至崇州方向)。三横 都江堰市域横向联系:二环路;蒲阳胥家聚源翠月湖青城山;驾虹天马崇义岷江3号桥石羊青城山;省道106线优越的

24、外部交通串联使青城山都江堰与所依附的母体成都市区之间达成了有机的联系,为游客到青城山都江堰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依托,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组织也为进一步整合周边资源进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打造创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三纵都江堰市与成都市区位关系,成灌高速公路(含成灌公路,已建成),成都青城山旅游快速通道(包括健康步道,在建),沙西线延伸段(待建)件。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采,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一格,产业资源品种多样,适合开展近、中、远期各种形式的的旅游项目的需要。以下是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类旅游资源的数量及等级的综合统计: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旅游资源占有量大,等级高,总计拥有: 国家级名城、景

25、区、历史文物建筑共3处(都江堰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青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都江堰是国家教育部六部门公布的“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都江堰)。 在四川40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1处(都江堰)。 在四川2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占有3处(青城山、灵岩寺、城隍庙)。 在四川仅有的2处国家级祠庙中占有1处(XX)。 在四川14处省级宗教寺院中占有5处(青城山道观、灵岩寺、城隍庙、普照寺、般若寺)。 在四川现存的10余处道观中,青城山天师洞及唐碑是唯一的省

26、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成都现存的13座古塔中占有3处(奎光塔、灵岩寺千佛塔、普照寺海会塔)。 在成都市公布的10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中占有6处,其中包括国家级1处、省级3处,文物级别比例最高(另两处市级文物为:奎光塔、玉堂窑址)。 在成都市最著名的9座人文园林中占有2处(天师洞、XX)。 在四川现存的石刻造像中,都江堰有2处级别最高、年代最早的石像(李冰石像,公元2世纪,国家一级保护;堰工石像,公元2世纪,国家二级保护)。 已记录的高等植物3012种,超过邻近景区,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 苔藓种类密集度高,达一二百种之多,居世界前列。 多原始科属和孑遗植物,有

27、稀有国家保护1级一种(珙桐)、2级10种(连香、杜仲、银杏、红杉等)。 盛产黄柏、杜仲、厚朴、川芎等,是世界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地之一。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其中包括已记录的大熊猫5070只,是大熊猫栖息的天然走廊。 盛产各种鸟类,是我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一个分布中心。 盛产各种土特产品:青城山道家四绝(洞天乳酒、白果炖鸡、泡菜、贡茶)、野菜(20余种)、灵芝、中华猕猴桃、红梅。(二)景区规划简介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为:一个内核,两根支柱,三足鼎立,四极增长。(附图)一个内核,即都江堰城区。两根支柱,即都江堰、青城山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三足鼎力,即名堰水都旅游区、名山青城旅游区以及名

28、池峡谷旅游区。四极增长:即青城后山、赵公山、紫坪铺水库及龙池四增长极。赵公山青城后山名堰水都旅游区古堰景区都江堰城区紫坪铺水库名池峡谷旅游区青城山景区龙池名山青城旅游区青城前山赵公山青城后山青城外山名堰水都旅游区都江堰景区城区紫萍铺水库龙池森林公园名池峡谷旅游区虹口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及分期目标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第一批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打造不仅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更要从客源市场的需求出发,在充分结合二者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定位,并在强化传统优势观光资源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延展休闲、度假、体验功能,凸显遗产观光资源和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有机融合的震撼力。发展目标以

29、“营造传承中国文化DNA的品尚生活”为核心理念,充分融入片区的生态资源、道文化、水文化、养生文化等要素,打造国际标准、国内领先的中国式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中国西部国际休闲度假第一城。在具体的战略定位上,围绕核心目标,形成一城四基地的总体架构:一城为中国西部国际休闲度假第一城;四基地分别为世界遗产观光基地、中国式养生基地、运动休闲基地、特色乡村度假基地。产品定位及形象定位产品定位:青城山都江堰世界双遗产和“中国式养身与养心”构成了青城山都江堰建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双引擎”。观光产品: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为依托的高品质遗产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以“中国式养生之源”为依托的系列健康养生型休

30、闲度假产品;以优质自然环境为依托的运动休闲产品。形象定位面向国内市场的形象定位: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面向国际市场的形象定位:熊猫家园、道教圣地、千年古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分期目标近期目标通过12年的努力,完成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灾后恢复重建,软硬件打造初步与国际接轨,打造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区,在亚洲地区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初步实现理念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服务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并逐步凸显青城山都江堰的国际化形象,吸引国际人才介入旅游区开发,并借助营销国际化使旅游区真正走向世界。远期目标再通过23年的努力,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这一阶段,要继续

31、强化国际性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逐步实现品牌国际化,吸引国际资本的注入,并最终实现客源的国际化。景区功能分区规划都江堰景区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一街、七区”的功能格局。1、“一街”(1)位置范围:复兴街南桥西街(2)功能定位:购物、休闲、餐饮、住宿(3)主要项目:天府第一街、南街、餐饮街、生态停车场(4)规划说明:规划将复兴街、南桥和南街连为一体。成为融购物、休闲、餐饮和住宿于一体的的多功能复合的天府第一街。整治复兴街两边建筑,形成沿路的外部的购物街和内部的文化休闲街;调整南街现有的商业业态,使之成为主要面对团队的餐饮街,南街上的西街在中远期成为旅游商品特色街。2、都江堰水利工程观光区(1)

32、位置范围:金刚堤、人字堤、外江现内江之间的陆地(2)功能定位:观光、休闲(3)主要项目:鱼嘴、安澜索桥、碑亭、飞沙堰、诗词文化走廊(4)规划说明: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区,主要是对该区域的水利工程依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则进行保护,维护现有绿化,维持现有道路交通系统和设置少量的休闲设施。此外,外江与内江之间的陆地利用现有用地状况,在陆地路边修建诗词文化走廊。3、古堰历史文化观光区(1)位置范围:安澜索桥以东、禹王庙以北区域、玉垒关以南至出口区域(2)功能定位:观光、祭祀、表演(3)主要项目:XX、秦堰楼、禹王庙、XX、西关、斗犀台、松茂古道、城隍庙、十殿、玉垒阁(4)规划说

33、明:鉴于XX、禹王庙为国家级文物点,周边除秦堰楼外,不断增添新的功能设施建设,作好区域内绿化维持。轩玉垒关、斗犀台、松茂古道等国家级文物保护点,同时规划用地不多,此处景观保持现有景观,主要在松茂古道上恢复两处文化展示点;对XX上的景观节点进行整治,成为观景走廊和游人休憩处4、园林观光休闲区(1)位置范围:原离堆公园区域(2)功能定位:观光、休闲(3)主要项目:清溪园、天府源老茶馆、伏龙观、自然与历史文化陈列馆、水文化博物馆、游客中心(原图书馆)(4)规划说明:该区域现状绿化和景观气氛极佳,选择合适位置建立水文化博物馆,增加旅游氛围,利用伏龙观、游客中心增添新的使用功能。5、湿地植物观光区(1)

34、位置范围:沙黑总河西岸及东岸两侧(2)功能定位:观光、休闲(3)主要项目:烟水渔庄、垂钓俱乐部(4)规划说明:现状用地主要为林地和江边的建筑用地,规划将在该区域引进水源,营造景观丰富的湿地景观,并且在区域南部修建烟水渔庄、垂钓俱乐部项目。6、水文化生态休闲区(1)位置范围:沙黑总河东岸至都汶高速以东(2)功能定位:观光、休闲(3)主要项目:江源文化园、天源水苑、中华水利景观园、都江堰市旅游服务中心(4)规划说明:规划区域现状生态环境较好,规划将在该地展现都江堰“灌溉中国”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区域内设置景区的食宿接待设施。同时规划区域将大量引进水景观要素,营造游客的亲水空间。随着都汶高速的开通,该

35、区域的旅游交通区位作用更为明显,在此次修建都江堰市旅游服务中心。7、演绎休闲配套区(1)位置范围:鱼嘴西北部(2)功能定位:休闲、渡假(3)主要项目:上善苑、古堰千秋舞台(4)规划说明:该区域作为近期景区的接待空间,利用较好的环境条件,修建休闲配套设施,同时改造利用苏修大坝,改造成为古堰千秋舞台,演出道解都江堰文化盛宴。8、灵岩山佛教文化观光区(1)位置范围:灵岩山(2)功能定位:观光、休闲(3)主要项目:灵岩寺、千佛塔、观音像(4)规划说明:灵岩山作为已经开发的景区,与现有都江堰景区在东部紧密相联,考虑到都江堰景区发展对都江堰市的经济带动和实现两个景区效益规模化,将灵岩山纳入景区范围,主要以

36、现有的产品为主,此外增添一些休闲设施。三、项目建设区域XX景区概况XX公园位于都江堰市区,XX东侧,玉垒、玉屏、金龟、文书诸峰之上,占地400余亩,有“斗犀”、“鼓角”、“金鸡”、“含晖”、“芙蓉”、“渠云”、“览波”、“掏翠”等景点,还有长约1.7公里的古驿道。山上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登顶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 XX公园为精巧典型的城市森林公园,1986年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森林公园第九位。园内城隍庙大殿、十殿、灵官楼、马王殿及明代古城墙、玉垒关和西关城楼近年来修葺一新,新建了斗犀、含晖、掬翠、金鸡、芙蓉、浮云、览波等8个景点。园内林木繁茂,殿宇亭阁或藏或露。在公园高处可东眺锦绣平川,西望巍

37、峨群山。矗立在进入公园石径两侧的十殿,现经修葺,重塑造型生动的大小二三百尊彩绘泥塑。游山小道,迂回曲折,林木葱郁,鸟鸣蝉噪。西边为大擂鼓坪。雄伟的宣威门城楼高耸,登上古城可到斗犀台,汉代应劭风俗通所记“李冰斗犀”的神话就发生在这里。在高台凭栏俯视,危岩壁立,大江东去,波涛滚滚。宣威门外虎头岩西便是玉垒关。公园大门牌坊,镂空雕刻,檐角飞金,中额“XX”三字为张爱萍将军题书,牌坊左为“龙吟”,右为“凤翔”,照壁为赵蕴玉墨书字径达尺的“胜地寻踪”。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一、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 项目的建设是实现都江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062025)及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对青城山都江堰风

38、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方案的相关内容、目标、要求的具体表现。都江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062025)中“景区功能分区规划”将都江堰景区定位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出“一街、七区”的功能格局。“一街、七区”中的“古堰历史文化观光区”规划如下:(1)位置范围:安澜索桥以东、禹王庙以北区域、玉垒关以南至出口区域(2)功能定位:观光、祭祀、表演(3)主要项目:XX、秦堰楼、禹王庙、玉垒关、西关、斗犀台、松茂古道、城隍庙、十殿、玉垒阁(4)规划说明:鉴于XX、禹王庙为国家级文物点,周边除秦堰楼外,不断增添新的功能设施建设,作好区域内绿化维持。轩玉垒关、斗犀台、松茂古道等国家级文物保护点,同时规划用地不多,此处景观保

39、持现有景观,主要在松茂古道上恢复两处文化展示点;对XX上的关楼进行整治,成为观景台走廊和游人休憩观光的地方。 (二) 项目的实施将成为都江堰的一个重要的景区,给古堰景区增添一个特色旅游景点,有利于推动都江堰市旅游业的发展。 XX景区景观设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都江堰的一个标志性景区,内设有景观走廊和结构新颖的亭廊,还新建了木质栈道,各个景观节点都融入了历史及现代元素,给古堰景区增添一个特色旅游景点,对都江堰市旅游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三)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都江堰XXXX景区的开发及弘扬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次项目的实施,使之与都江堰景区、离堆古园、金刚长堤、安澜索桥、松茂古道及都江堰古城区等20多

40、个重要景点串联成旅游环线,与XX、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成、堰、阁、林、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阁楼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和一的千古奇观。具有积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通过灯光的设计实施,在夜间它又将成为都江堰市夜景的一颗璀璨明珠。对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都江堰景区增加此项目,不仅可以推动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使XX景区因地震受损得以恢复及增加景区景观节点,吸引旅客到此景区旅游,也是都江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此项目是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二、项目建设的意义(一

41、)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许多国内外投资者都是通过旅游来认识和了解四川的投资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市场。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风景区的良好建设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视觉效果,从而改变国内外游客对XX公园、都江堰乃至四川省的印象,其中不乏有较多的投资者,对四川的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投资行为,因此,景区形象工程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无形中促进招商引资。(二)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对处开放与国际接轨景区形象提升了,旅游人数增加了,来投资的投资者增加了,都会为当地增加资金积累和财政收入。发展旅游业,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难

42、得的经营管理经验。 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三)项目建设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我国,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

43、、加工制造、文化 体育 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旅游点所聘用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家庭成员和当地居民,在经营旅游服务的同时积极推销花卉、花果农作物产品,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增加了农作物附加效益。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将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旅游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44、。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依据1.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3.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理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5. 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规范GB50003-2001局部修订)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10. 建

45、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2000年版)1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189-2005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2001(2008 年局部修订)1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16. 国家及都江堰市相关公共建筑设计、消防等规范、规定与标准17. 甲方提供的规划图二、建设内容与规模XX景区栈道、道路、亭、廊、等基础设施及景点恢复建设内容。1、栈道新建栈道约700米,宽度2.4米新建栈道起始平台面积300平方米2、道路扩

46、宽道路2000米保留恢复爬山道路2000米古长城道路拓宽400米,原路面1.2米拓宽至2.4米小擂鼓坪道古长城道路300米,原路面1米拓至1.5米3、栈道恢复栈道约525米,宽度1.2米4、廊亭 廊亭的设计主要是结合现有地形设计景观走廊和游人休憩的地方以及观景的地方。主要规模如下: 若华亭20平方米 小擂鼓坪亭廊150平方米 中擂鼓坪管理用房120平方米,中擂鼓坪地面改造1000平方米 凝翠轩(游客休憩处)100平方米 守堰廊(景观走廊)100平方米 三、方案设计(一)设计思路 本次景观设计的主要范围是XXXX景区山体片区。设计的主要目的有:1.调整现有道路系统,形成景观游览环线;2.适当增加景观节点,吸引旅客往XX方向游览; 3.结合XX都江堰现有的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历史将这些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之中; 4.配合李冰纪念馆的展示,形成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XXXX风景区; 5.根据国家标准设置相应景观小品和设施,凸显都江堰XX5A级风景区的优势和魅力。 (二)设计意向1、木栈道设计意向目前XX景区的道路多为石质道路,坡度陡峭,路面狭窄,不便于游客游览景观,设置从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