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绪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资本运作的含义、目标、运作的方式以及现状、误区、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资本运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有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股份制改造在运用中的问题和企业的融资偏好问题。同时发现其还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以为规模就是经济、认为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成本低,不考虑长期获利性、重视资本运营,轻视生产经营等主要问题等等。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给公司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的进行企业资本运作,有助于推动公司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2企业资本运作的含义和目标 资本运作热火朝天很多
2、年了,但是到底什么是资本运作?资本是企业的“血液”,资本运作是指对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目标。资本运作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和艺术,各个门类无其不包,它推动着当前经济成规模、成规范、合理配置资源的向前发展。成功的资本运作,可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失败的资本运作,甚至可以导致资产上亿的企业面临破产。 2.1企业资本运作的原则 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资本运作,这一原则为企业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本运作提供了方向。 2.2企业资本运作的战略方向 资本运作通过兼并重组、风险投资和发行股票等方式从企业外部筹资,资本运作的主要战略有:企业兼并、股市
3、融资、风险投资战略。 3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3.1企业兼并和重组 企业收购兼并行为是指一家企业以资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它能清晰地说明所有资本运作活动,包括产权交易、资产重组、联合、合并等形式的实质,所以企业并购是资本运作的核心内容。企业兼并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第二,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第三,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第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
4、过购买其它企业的股权达到控制该企业控股的目的,从而实现兼并。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企业兼并重组本着双方自愿协商的原则进行,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和隶属关系的限制;企业兼并和重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需求,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兼并方有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向被兼并企业增加资金投入的义务;兼并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兼并重组活动应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各自先进企业文化和优秀管理理念的融合,建立起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通过资产重组或产权重构,最终实现企业资
5、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 3.2企业融资 融资运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外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按照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在市场上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和高额的代理成本,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出发,出于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的考虑,企业进行融资应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选择:首选内源融资,银行借款次之,发行债券再次,最后考虑外部股权融资。 3.3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是企业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构件与前提。首先,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其次,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才能对企业产权与组织制度、经营方式与经营理念进行有效
6、变革,为企业更深层次的资本经营奠定基础,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深化的需要。 3.4风险投资战略 风险投资是指为获取高技术成功的巨大收益,而愿冒一定风险将资本以股权形式投入到成长中的高技术风险企业,并参与风险企业的创建与管理,待风险企业成熟后出售股权,收回投资的一种新型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也是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启动器。由于科技的研究开发及转化所费过高,且周期漫长,特别是投资风险过高,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风险资本市场既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是风险投资有效退出的渠道。 风险资本独特的运作机制是针对新生高新技术企业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高度组织化、
7、理性化和程序化的运作过程及其治理结构己成为现代金融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资本运作模式。企业应该了解风险投资投入于创业企业的运作过程,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寻找投资机会。风险投资承担着投资项目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风险投资对项目的筛选,评审非常严格,并通过深度介入项目的管理来帮助企业获得生机。筹集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有多种来源,包括公司退休基金、公共退休基金、捐赠基金、银行控股公司、富有家庭和个人、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产生交易流程、识别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对创业者的素质、产品市场预期、技术的可行性、公司管理等因素进行认真、详尽地
8、考察,从大量寻求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中挑选出真正有潜力的企业。评估、谈判、达成交易。创业企业提出项目计划书和前景预测,如风险投资家对申请项目做出肯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则双方就具备了谈判的基础。谈判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出资数额和股份分配、企业组织结构和职务安排、双方权力和义务的界定、投资者推出权力的行使。共同合作、共创价值。合同签订后,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就站在一条船上,需共同合作去解决众多问题,包括:制定发展战略、建立有获利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吸收其他的投资者以及监督与控制。策划、实施退出战略。退出是风险投资的终极目标,是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退出风险投资才能流动起来,收益才能真正实
9、现,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开上市、被兼并收购、清算。 针对上述风险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过程,作为主体企业应有相应的资本运作措施。 4企业资本运作的现状和误区 我国第一起二级市场资本并购案从“宝延”风波开始,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序幕。此后,股权转让、兼并、资产置换等频繁发生,买壳、借壳上市更是达到趋之若鹜。许多企业开口必谈资本运作,并把它当成现代管理的真谛,直至现在,还有众多企业经营者把战略目标定位上市。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存在以下认识: 4.1为上市融资而融资 许多公司不是立足于自身产业的发展,而是片面追求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稀缺的资源,加大上市成本。在资本市,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成了未
10、上市公司追求的“壳资源”,可以高价转让。而上市后,资金在自身产业没有投资机会,擅改募集资金用途,甚至挪用募集资金炒股。 4.2盲目追求企业规模 部分企业把资本运营目标定位地单纯追求企业规模上。他们不考虑产业的关联性、互补性,以及未来的市场潜力和资源的供应情况,不加选择地联合、兼并了一些企业,组建了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集团,实际上搞的只是有名无实的联合、兼并,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根本没有调整,资产、技术、产品没有进行合理的重组、调配和更新。 4.3认为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成本低,不考虑长期获利性 目前众多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后,为了回收资金,不考虑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
11、竭泽而渔,把利润分光吃净,结果留给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隐患和经营风险,形成了远期的筹资风险和成本。 4.4以资本运作为幌子进行资产重组 实际是为二级市场炒作制造概念。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或直接投资等手段来制造题材,竭力表现出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并通过炒作这些题材使企业的股票价格飙升,从中谋取暴利,并以此做为企业的经营之道,而忽视企业的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4.5以为规模就是经济 许多公司盲目通过资本运作来扩大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和低成本扩张。企业购并、资产重组,必然使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扩大。但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经营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发展,简单地将两类资产业务叠加在一起并不能形成一
12、个系统规模,因此规模效应无从谈起,反而易形成内耗。 在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搞好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少企业经营者误解了规模经济的内涵。特别是一些稍大但并不强的企业,企图通过无限制地扩大企业经济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使自己走出困境。从现代理财学观点看,考察企业的规模经济主要可以从这样几方面着手:科学的生产纲领的测算;低廉的管理成本;对技术创新的限制程度,或者说技术创新潜力的大小。如果组建的大企业集团对技术进步于产业创新失去兴趣,凭借市场壁垒,依靠垄断定价获取利润,这就意味着丧失规模经济的效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规模对企业资本运营的成功并不起决定作用,大企业并不一定具有规模经济。 4.6企图通过简单的委托理财
13、生利 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后,直接通过委托理财方式、靠炒卖股票来进行创收活动,结果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失败了,使企业承受了不必要的风险。有的企业甚至为寻求资本的增值,不惜违规操作,参与坐庄。 要在上市公司运作中,资本运作是手段,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才是目的。上市公司以实业经营为主业,搞好生产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经营过程中,以企业购并、资产重组为特征的资本运作,只是在条件成熟时才能运作,不可能成为日常性的业务活动,否则将主要精力盯在这种资本经营上,必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效和竞争力。对于多元化经营、低成本扩张等,更不能盲目冲动,否则扩张活动非但不成,反而会使购并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并
14、会葬送一个本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4.7重视付现成本,忽视机会成本 前国内企业资产重组采用的主要做法是承债式兼并,即运做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债务,将资产并入自身。兼并后企业承担的债务可根据国家的政策,挂账停息,分期偿还。表面上看资产并购时企业没有支付资金,并购后又以被并购企业的盈利归还欠债,似乎实现了企业低成本规模扩张。但这种并购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在选择资本扩张及资产重组的实现方式时,必须有利于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实施。 4.8资本严重流失 在企改中,国有资本大量流失,使资本合理运营遭重创是最大的问题。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意压低资产价值;扩大不良
15、资产范围,转移库存;不择手段地提高成本,扩大负债和亏损,去钻政策的空子搞挂账停息;为甩包袱,或拿国家财产送人情,无偿或低价将国有企业的资产转让给集体企业,或低价出售出租给私企经营者。与以上不同的另一种资本流失是部分企业领导抱残守缺,人为地阻碍资产的合理流动、重组,致使无法盘货资本,使资本在静止中悄悄地流失。 4.9重视资本运营,轻视生产经营 在企业改革中,一些企业割裂了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认为资本运营高于生产经营。企图通过清理不良资产甩掉包袱,解决企业亏损问题。实际上单纯这样运作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在可卖的资产读完后,又没有形成长久的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资产重组只是泡抹,资本运营也失去
16、它的意义。一般地说,生产经营是资本运营存在的基础,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扩张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既不能割裂更不能用一个代替另一个。但目前,许多企业并不是把资本运营作为搞好生产经营的手段,而是置于生产经营之上,抓住资本运营题材,投机炒作,搞股票、债券这些风险极大的短期投资,忽视生产经营,造成生产或主营业务大额亏损。 5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 5.1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和事项 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特点制定科学的战略计划,而且要在兼并重组中更多的人为因素的变化,把握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融合和行为方式融合,以便推进企业顺利的实行重组。首先,要审查兼并重组的动机
17、。作为兼并方,要对被兼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了解其账外存在的各项法律责任。其中,在对购并方企业资格、实力和财务情况进行审查时,一定要派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查,以便全面掌握该企业财务报表、账簿和凭证等的情况,防止出现对外报表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的情况。在审查购并方的管理水平时,要对购并方的实际管理水平和能够向被购并提供的人才多少和素质高低有所了解。其次,要妥善处理好被兼并方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企业运行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企业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企业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在兼并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安置和管理,避免对员工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第三,对评估
18、被兼并方的资产进行科学评估。在资产评估中要注意对被兼并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和评估,不仅要做好有形资产的评估,还要对企业的商标、商誉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第四,企业兼并重组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重组推动资产重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2股份制改造在运用中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资本经营实践过程中,为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股份制改造往往还包括对资产、人员和债务的剥离和重组,即:将优质资产及相应的人员和债务注入股份公司,将其他资产剥离出去,其目的是保证股份公司在未来的持续盈利和不断发展。但通过对众多股份制改造行为的考察发现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企业资产剥离之后,公司对大
19、股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导致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大量关联交易,这样一来,股份公司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经营,同时也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不良资产的剥离通常伴随着大量成本和债务的非均衡性剥离,这种财务包装行为虽可短期内使得股份公司获得优秀的业绩,但这种业绩改造通常难以持续,很多公司上市后都难以保持较高的业绩水平,并有可能因为业绩下滑影响股价,最终导致公司的经济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倒闭。 5.3我国企业的融资偏好问题 国内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我国的二元股权结构下,非流通股东追求的自身价值最大化不以股票市
20、场价值来体现,而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这与流通股股东的价值趋向明显冲突;第二,企业管理层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其在进行企业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扩张偏好,这本质上是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所致;第三,经营业绩不佳导致企业即使存在内源融资偏好,利润增长与利润留存也不能满足企业扩张发展的需求。第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发行债券的成本和风险较大。就企业而言,其应在自身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势与成本,选择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结构,实现企业资本的可持续增值。此外,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资本。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应更
21、多的注重对无形资本的经营,充分发挥企业无形资本的价值潜力,通过运用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信誉度来拓宽融资渠道。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利用企业信用选择较好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凭借商业信誉获取合作者在商品供应价格、资源占有、结算方式等方面的优惠;运用技术和专利等无形资产吸引资金。 6更好进行企业资本运作的对策 6.1成功的进行企业兼并重组 如何成功地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而且在兼并重组中关注人的变化,把握兼并重组中文化,思想,动机更加有助于企业顺利的实行重组,保证公司变革的顺利实施。对兼并重组动机的审查。作为兼并方,除对被兼
22、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外,还必须对账外的法律责任进行审查,在对购并方的企业资格、企业实力和财务情况进行审查时,一定要派人实地考查,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簿和凭证,根据实地考查情况来选择购并方,因为对外的报表可能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在审查购并方的管理水平时,除考察购并方的实际管理水平外,还应考察能够向被购并的企业提供高层管理人员。妥善处理被兼并方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一切效率最终来源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如何安排被兼并企业的职工,并对之行使有效的管理,是企业兼并整体处置的重要环节。正确评估被兼并方的资产。在资产评估中必须加强对账外资产进行清理并进行评估;既要对有
23、形资产进行评估,也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如有的企业的商标、商誉,有的企业的技术等。企业的兼并重组,应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通过技术的重组推动资产的重组。21世纪是高新科技的年代,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进行重组,才可能会产生“1+12”的效果。 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资产分布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制约因素,通过有效兼并,对兼并企业来讲是增强了实力,突出了主导产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扩大了市场、提高了规模效益;对被兼并企业来讲是减轻了负担,卸掉了包袱,转移了风险,获得了新生;对*来讲是减轻了财政压力,增加了税收,扩大了就
24、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可谓是一箭三雕。 6.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控制资本成本 要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比重,利用财务杠杆来控制融资成本。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低,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股权融资,增加债务融资数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债券利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且其融资成本较低周期较长,因此通过债券融资企业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自由使用大量资金,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并且由于债券融资不需要提供担保,而只以企业的信用评价为依据,因此对于信用较高的企业来说,发行债券是企业资金取得成本最低且取得效率最高的融资途径。 本文通过对企业资
25、本运作的含义、目标、运作的方式以及现状、误区、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资本运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有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以为规模就是经济、资本严重流失、重视资本运营,轻视生产经营等主要问题。对企业经营发展有一定影响。 6.3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企业除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外,还可利用向银行银团贷款及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银行贷款通常由借贷双方直接协商决定,其相比债券融资来说,可以更为迅速地获得所需的资金。其次,由一家银行向企业提供巨额信贷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项目,企业可以采取与多个银行组成的银团进行合
26、作的方式进行融资。此外,企业应根据投资风险的不同,选择对应的融资方式。如风险程度较低的项目可采用债务融资方式,风险程度较高的项目可采用股权融资方式。 6.4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由于企业进行外部融资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和较高的代理成本,因此进行内源融资是企业较为理想的投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实践中,我国企业可以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内部融资经验,通过产权改革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和赢利能力,通过提高折旧摊销比率、进行股票回购等方式增加内部融资数量。首先,要不断提高企业资产盈利率,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资本获得途径;其次,严格执行企业折旧提成制度和折旧基金使用
27、制度,明确折旧基金的使用范围和途径,确保折旧基金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第三,减小企业设备的无形损耗,具体的可以采用加速折旧费以适应技术的更新速度;第四,强化企业的财务系统的约束性,加强对企业预算的控制,合理分配企业收入;第五,加大企业提取盈余公积金的比例,促进企业的自有资金积累;此外,还要建立以留存盈利增补企业资本金的制度,在税后利润中建立规定专门用途的留存盈利,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完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 6.5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市场,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发展程度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不可否认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因此企业应充分地利
28、用产权交易市场和信托凭证市场进行小规模融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自身资金的问题,也可以促进这些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实现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发展。 结束语 资本运作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特别是加入了WTO后,经济和世界接轨的大环境下,资本运作显得犹为重要。作为企业,要加强资本运作的力度,要注重企业的资本运作,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合适的内部运行系统,将一般资本变为优良、高效资本,再投入到其他领域,来影响和促进其他企业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先庆.现代资本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董力为,刘瑛.资本运营及其会计问题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吴海民.资本运作中的体制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08 4娄会友.浅谈我国企业资本的运营运行J.甘肃科技纵横,2008 5王梦.试论资本经营J.北方经贸,2009 6郭效丁.对企业资本运营与扩张的一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 7李建立.战略德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王子雄.中国民营企业失败原因分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9刘伟萍.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黄文夫.民营在中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1魏杰.企业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53.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