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6592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北环东延工程兖州区段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评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根据对沿线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依据国家城市道路相关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环境特点,本次对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措施。具体如下:10.1 减缓社会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10.1.1 设计阶段采取的减缓措施在设计上以生态保护为目标,重视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以及水土保持;认真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当地群众;依法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具体减缓措施有:(1)针对具体情况设置平交道口、涵洞、桥梁和通道等,解决灌溉顺畅和行人通行方便的问题;维护原有的农田灌溉系统,便利农业生产,方便沿线居民生活。 (2)综合沿线城镇发展规划及产业布局、路网规划等,合

2、理选线,少占耕地,少拆迁居民,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3)统筹设计路面、路基汇水和排水系统,防止运营后路面雨水径流对沿线农田灌溉和河流水体的影响。(4)精心核算土石方,力求挖方与填方的平衡。(5)统筹设计施工标段,尽量减少施工场地临时占地。(6)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公路桥梁、沿线设施以及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应结合周围景观特点,淡化人工痕迹,使公路融入周围景观,协调一致。2)绿化设计应体现地方特色,植物选择坚持“适地适树”、“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物种”的原则。3)坚持以绿为主、养护简单的绿化设计原则。尽量提高全线绿化率,并充分考虑后期的养护成本,营造自然式、易养护的植物种群。

3、10.1.2 施工期采取的减缓措施1、平交道口施工阶段将阻碍车辆通行,为减轻公路建设对沿线交通现状的影响,采用疏导分流、半幅施工等方式,并合理安排工期、提高作业强度缩短工期等措施。2、征地的减缓措施1)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充分协商,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费。2)要保证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及时到位,制定安置计划和耕地再分配方案,优先向沿线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占地和拆迁对沿线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根据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征地核查、补偿费确定等工作。3)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村民委员会应当把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补偿办法等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公示。4)对于失地者利用征地补偿费发

4、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如开小商店经营、建房屋出租或买车辆搞运输等,地方政府应给予适当的优惠,并加以扶持。3、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1)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表土开挖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可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将制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在表土开挖掘进过程中,配备喷水设施,对新掘进工作面进行及时适量喷水(以不形成地表径流为前提),以抑制开挖扬尘的大量产生。(3)设计中表土开挖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大量松散土石就近由施工车辆及时运至填方路段再利用,开挖路段无松散土石堆存。(4)路基工程扬尘防治措施对新建路基表面进行定期喷水,以每日23次为宜(雨、雾天等除外),湿润表土抑制扬尘。在靠近居民点一侧,施工期间设

5、置防护挡板。(5)路面工程扬尘防治措施运输车辆加盖篷布,以防运输过程中遗撒和扬尘对沿线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修,确保上路车况良好,减轻对沿线的影响,降低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本着运距短、影响小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运输制度,在敏感路段最好避免夜间作业。(6)桥涵工程扬尘防治措施在桥墩开挖过程中设置防护挡板,挖掘土石就地平铺并及时压实。桥梁用地范围内裸地用草席铺盖,并定期喷水,以抑制风吹扬尘。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高,表土粒细,粘土层相对较厚,经人为扰动破坏地表植被后易风吹扬尘,对此,用砂石铺设简易施工通道,并每日34次喷水增湿(雨天除外),抑制扬尘

6、产生。(7)临时施工场地扬尘防治措施水泥、生石灰等粉状物料实行罐装,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行袋装,但须加盖篷布。预制件工作区地表应压实,定期喷水。项目沿线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全部采用购买商品混凝土。道路沿线不设置沥青搅拌站,全部采用购买商品沥青,沥青站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工地铺浇,可有效抑制沥青烟气的排放。通过洒水抑制堆场扬尘扬尘量,。此外,对一些粉状材料采取一些防风措施。(8)运输扬尘防治措施道路扬尘主要是由于施工车辆在运输施工材料而引起,引起道路扬尘的因素较多,主要跟车辆行驶速度、风速、路面积尘量和路面积尘湿度有关,其中风速还直接影响到扬尘的传输距离。项目区域路网较为发达,道路较多

7、,且道路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路况较好,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路,可以有效得减少因为汽车行驶带来道路扬尘。施工路段洒水降尘。(9)其它扬尘防治措施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车辆出工地前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运输石灰、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蓬布;对使用的运输汽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加强保养、及时维修,使用合格燃料,减少施工机械排出的烟气。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施工单位,采用商品化的厂拌水泥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施工场地和居住区不容许随意焚烧废物和垃圾。做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配戴防尘口罩等。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洒落应及

8、时清扫。4、对沿线文物古迹和矿产资源的防护与补救措施拟建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迹分布。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应及时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严禁随意破坏,并尽快与当地文物主管部门联系妥善处理。建设单位要在工程预算中预留文物普查经费。政府主管部门前期协调沿线矿井,在路线经过地区预留保护带或采取措施防止塌陷,保证地表稳定,补救的重要措施如下: 加大日常巡查,在平时对高边坡、高挡墙、高锥坡位置重点巡查,随时掌握路况、路情,有针对性制定出不同等级的、操作性强的各项应急预案,如发生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加强信息收集以及与路政、交警的联动,随时掌握路面信息,在必要的时

9、候争取各单位支援。 加强劳务人员的储备,由于事故发生的突发性和集中爆发性,所以要进行必要的人员储备,要多与道路周边村庄取得联系,在事故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能组织到足够的劳务人员上路进行抢修。 做好物质储备工作,由于事故发生的随意性大,且集中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做好标识标牌、安全锥、麻袋和铲等工具的日常储备,以免造成发生事故后,因物质储备不到位造成拖延抢修时间,造成更大的损失。 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机械设备是抢修的重要工具,也是在短时间内抢修到位的有效手段,所以做好设备的日常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日常抢修演练,熟悉抢修程序和方法,加强全体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使每位同志在接到抢修任务后

10、能第一时间组织行动起来。10.1.3 营运期采取的减缓措施建设项目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道路的修建,车流量加大,车速相对提高使居民出行、过街不方便,此外交通噪声对居民亦产生不良影响。采取措施及建议如下: 1)加强交通管理。在村庄路口设置交通灯,在村庄路段设置限速牌和禁止鸣笛标志;2)加强规划管理。限制紧靠道路建设新的居民住宅,道路边新建的商业、工业等用房和道路红线间应留有一定距离,以保证人员活动空间,防止挤占公路。10.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0.2.1 设计期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1、进行专门景观和绿化设计拟建项目绿化除应满足道路主体工程自身防护、防眩、防噪和改善司乘人员视域环境的主要

11、功能外,还必须满足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改善生态平衡、创造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优美而有生气的环境的要求。在构建绿化模式中,应打破“一路两行树”传统的道路绿化模式,可采用多行且多树种搭配,立体配置、乔灌花结合或乔灌草结合,体现大桥接线工程绿化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这一方面使林带充分起到防止交通噪声、尾气污染的基本功能,而且突出了林带的景观和美化功能,满足人们对生存环境和景观美化的要求。由于拟建项目周边景观的视觉反差较大,为消除这种反差对沿线地区景观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本工程设计阶段加强桥面两侧护栏及桥墩的绿化或美化专业设计,以尽可能的消除视觉反差,保护沿线的景观环境。2、保护熟土及土

12、地复垦建议在设计阶段,明确对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所占土地肥力较高的表土层(030cm)的临时剥离、堆放方案及其水土流失预防措施设计,确保将这些表层熟土用于工程后期临时工程占地的土地复垦或景观绿化美化工程。3、植被保护和恢复表土剥离和保存是生态恢复的关键,所有占地都应先剥离和保存其上层熟土资源,单独剥离,单独贮存,待进行生态恢复时使用。表土可临时集中堆置于征地范围内的空闲地。临时堆土场外侧边坡采取临时挡护,其它裸露面采用覆盖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用于场区施工区域及场外临时占地的覆土。施工结束时,建议结合地方生态规划的要求,对所有具有植被恢复条件,且不能用于复耕的临时占用造成的裸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尽

13、量降低环境的人为破坏及新增的水土流失危害影响。在进行植被恢复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根据场地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耐旱、土壤保持植物种作为绿化和造林的骨干植物种,发挥林草防护和观赏等综合功能。10.2.2 施工期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1、绿化措施及建议绿化设计原则道路用地范围内植被恢复: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对路界以外的植被应不破坏或尽量减少破坏,道路两侧植被恢复除考虑路基防护、水土保持外,还应适当考虑道路景观及环保作用(如降低噪声、防止空气污染等)及满足行车安全(不得遮挡司机视线,保证车辆正常行驶),使水保、绿化、美化、环保有机结合为一体。路堤路堑边坡:路堤路堑边坡草皮护坡应

14、选择当地耐旱、根系发达、易成活、生长快、固土作用好的多年生草种草皮。施工临时占用区:临时用地深翻处理后,对作为农用地以外的部分应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农用地周边结合当地的耕地林网营造绿化林带。草种、树种的选择:在“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下,树种、草种的选择应对各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经过详细的调查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新的优良树种草种,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绿化工程实施道路绿化既不同于城市茵林绿化,又与绿化造林有别。道路绿化应具有营运期的安全、舒适,诱导视线,防眩及路容景观的功能,同时还应具有乘客在快速运动下观赏的效果,因此道路绿化应由具有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绿化工程设计

15、应在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使设计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以保证设计质量。绿化工程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并实行工程监理制,以保证施工质量。2、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严格的施工人员教育,加强施工人员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教育。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捕猎项目区域鸟类;在4-8月进入保护鸟类繁殖期时,尤其注意对鸟巢、鸟卵的保护。对于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的鸟,要积极的采取救护措施。规范施工作业时间和方式,减少施工噪声等对鸟类的干扰。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应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且场地使用后恢复植被。拟建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应

16、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根据不同施工区的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施工场地等“点”状位置,以护坡、排水等工程为主。(1)路基挖方施工区水保工程措施路基挖方施工区开挖后形成的裸露边坡,易产生水土流失,为了防止开挖面上游的汇流冲刷,在边坡开挖前可将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截水沟提前实施,开挖土质截水沟,把上游来水截住并引入下游。(2)路基填方施工区水保工程措施路基填方施工区在填筑后形成的裸露边坡,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填筑路堤前,可将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排水沟提前实施,在路基坡脚外侧2m处开挖土质排水沟,起到临时截水沟的作用。排水沟开挖出的土方,在排水沟外侧填筑

17、成梯形的土质挡水埝并夯实,以防止施工期的土石料进入周边的耕地、乡村及河道,并防止连接线范围以外的汇水进入施工区,施工结束后将土质挡水埝清除运走。对于已填筑的路堤边坡,降雨时,应采用防水土工布覆盖。工程竣工后,填方边坡采用挂网植草或植草拱形骨架护坡的形式加以防护。(3)桥涵施工区水保工程措施根据拟建项目主体工程设计,钻孔灌注桩的方法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泥浆和临时弃渣,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拟在钻孔位置下游设置二级沉砂池,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沉砂池清淤。扩大基础开挖基坑产生的土石方,临时用沙包挡土,堆放在基础附近,待施工结束后回填坑及平整场地。桥梁、通道竣工后,需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

18、对永久占地的桥底进行绿化,美化环境景观。桥梁与填筑路段的连接部采用浆砌片锥坡防护,工程量纳入主体工程。 (4)雨季水土保持措施降雨是造成水蚀和各种重力侵蚀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安排施工期、雨季做好防排水工作可大大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路基雨季施工地段先完成涵洞,并做好防、排水工作。4 、临时工程用地设置要求及恢复措施桥梁构件预制场、路面施工料场等临时用地应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道路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或公共房屋,或布设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应防止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水体环境。施工前,应将临时占用耕地的表土层(约15cm厚,即土壤耕作层)剥离、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以便用

19、于后期的土地复垦。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和植被、耕地等的恢复工作。5、农业影响消减措施对于需要进行土方工程的被占用耕地,在施工前需剥离表层土壤(约20cm)储存或运至其它区域用于耕地或绿化覆土。对于工程占用耕地,要依据有关政策及规定进行合理补偿,不能影响周围地区农民利益。本项目占用的耕地依据当地补偿标准进行货币补偿。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减少对周围地区农民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6、耕地环境保护方案(1)合理设计路线,在满足车辆通行、道路建设规范的前提下,少占用耕地。(2)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预制厂、路面施工料场要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尽可能地布设在道路永

20、久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地、废弃地解决,路面施工料场、预制厂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拟建项目完工后临时用地要按合同条款要求认真恢复。(3)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政府有关政策对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规定,不占用的基本农田。(4)道路绿化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通知(国发电20041号)的有关要求,对道路沿线是耕地的,要严格控制绿化带宽度,在切实做好道路用地范围内绿化工作的同时,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绿色通道建设。对不符合规定的绿化用地,有关部门不予批准。7、施工期景观协调措施为了减

21、少对主要景观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为减少工程活动对沿线景观的影响,拟建项目的路面施工料场、桥梁预制件厂的场址选择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2)施工场地应尽量布设在距路线较近且植被稀疏的荒地,施工营地应尽量租用现有的房屋或废弃的场地,减小对环境的扰动,尽量避免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设置施工营地和场地而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建议严格执行复垦拱治措施。(3)建材临时堆放场,严格监督在规定区域内作业,禁止乱取乱弃而污染景观环境;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清理料场等场地内的油污和垃圾,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和植被,使工程建设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和谐。10.2.3 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1

22、)道路应尽量在隔离带及建筑物附近的空间设置花坛和草坪,以及常绿观赏乔木,以使减少的绿化面积得到补偿。(2)道路两侧应设有绿化带,种植草坪、栽种绿蓠;在路口及街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空地,适当设置雕塑造型、绿化小品,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道路景观,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品位,增加城市的亲和力。 10.3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0.3.1 施工期为了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1、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表土开挖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可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将制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体是:(1)在表土开挖掘进过程中,配备喷水设施,对新掘进工作面进行及时适量喷水(以不形成地表径流为前提),以抑制开挖扬尘

23、的大量产生。(2)设计中表土开挖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大量松散土石就近由施工车辆及时运至填方路段再利用,开挖路段无松散土石堆存。2、为降低路基填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防治措施是:(1)拟建道路设计路基填高以小于3.0m为主,以减少路基填方段对土石方的需求量,进而降低路基填筑产生的扬尘。(2)填石路堤和路床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压实,压实度93。(3)新建路基和已建路基表面定期喷水,以每日23次为宜(雨、雾天等除外),湿润表土。(4)在靠近居民点一侧,设置防护挡板。3、为了进一步减轻对居住环境的影响,要求在拟建道路穿越村镇的路面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加快沥青铺设速度。4、为

24、控制道路扬尘,拟建道路砂石运输中采取如下防护措施:(1)当地村镇道路网建设较为发达,城镇、村镇、村村间道路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且路体维护状况良好,拟建道路砂石运输以现有城镇、村镇、村村间道路为依托,可有效地减少砂石运输带来的道路扬尘。(2)拟建道路挖方路段和填方路段的砂石运输扬尘是控制重点,根据类比分析,在施工道路下风向150m处,环境空气中TSP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对施工段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但通过路面定时喷水,可有效抑制道路扬尘,为此,拟建道路施工路段定期实施喷水(每天45次,雨天除外),以抑制道路扬尘。(3)砂石运输车辆全部覆盖篷布。5

25、、为防治临时场地作业过程中的扬尘,采用如下相应措施:(1)水泥、生石灰等粉状物料实行罐装,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行袋装,但须加盖篷布。(2)预制件工作区地表应压实,定期喷水。(3)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临时施工场地扬尘对附近环境的影响,在其具体选址方面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临时施工场地必须位于附近村镇、河流等敏感点下风向;临时施工营地必须与各敏感点距离不得小于200m。对施工路段、场地等进行定时喷水。运送土方、水泥、石灰等车辆要加盖蓬布,以减少运输扬尘。10.3.2 运营期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输状态,减少塞车现象发生。执行环

26、境监测制度,定期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尤其是对周围敏感点的监测,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10.4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0.4.1临时施工场地生活污水防护措施为了防止临时施工场地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1、临时施工场地内设置旱厕,与当地农户协商,及时进行清理并用作农肥。2、设立临时洗漱间,废水集中收集,并全部用于地表抑尘喷洒。3、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4、沿线不设置施工营地,就近租赁民房,旱厕委托当地农户及时进行清理并用作农肥。10.4.2营运期防治措施 拟建道路路面集水面积十分有限,在雨季产生的路面径流量也不大;

27、加之,拟建道路路基两侧均设置有截水沟、边沟和排水沟等,它们与当地农灌沟渠相连接,同时,各跨河桥梁两侧建有导流槽,将桥面径流引入桥梁两端的路基排水沟内,不直接排入跨越河流中。为防止运营期交通事故引起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入路线跨越的河流,应在施工中增加跨河桥梁处的防范措施,如抬高桥两侧的路边围堰、在桥梁两侧设置事故水池等,事故水池的建设可利用桥梁施工期的沉淀池改建,不新增加占地。10.5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0.5.1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对超过国家有关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应该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导致噪声超标现象的发生。2、在夜间(22:0

28、06:00)严禁高噪声施工机械在沿线200m声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昼间施工时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和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以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的相关标准。3、施工机械和操作地点的设定,应尽量满足场界限值距离,即施工机械距敏感点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控制距离。4、对于噪声大的机械可以加防振垫、隔声罩等措施,同时也可在敏感点一侧设置临时隔声围护装置。5、施工现场夜间尽量不施工,防止噪声扰民。6、选用高效低噪施工机械设备,禁止运转不正常、作业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进场。7、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环保学习,正确使用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在良好的条件下运行,减少作业

29、过程的噪声。10.5.2 运营期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的建设加重了拟建道路两侧区域的噪声污染。随着城市的发展,沿路两侧还可能出现新的居住区,污染范围和程度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因此拟建道路营运期噪声控制仍需要重视。国家11个部委联合下发环2010144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中,也再次强调了需要加强对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噪声控制是综合性工程,依据国家环保部20107号文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2010144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精神,针对拟建道路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交通噪声控制的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策

30、。(1)道路两侧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布局 新建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不宜建学校、医院和幼儿园等敏感单位,可适宜布置一些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单位,如商业性建筑、多层停车场等,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且可减弱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在设计住宅楼功能布局时,可将浴室、厨房和电梯间等辅助建筑布置在面向道路一侧,以减弱噪声的影响。 道路两侧新建建筑,若对声环境较为敏感的,建议业主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时自己采用对建筑物本身的隔声处理措施,例如安装隔声窗,以避免受该项目交通噪声的影响。 (2)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 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可知:各评价年、各噪声敏感点环境噪声均不超标,因此营运期拟建道路不需要

31、采取降噪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需要从交通和乡村规划管两方面加强管理 : 加强交通管理。在村庄路口设置交通灯,在村庄路段设置限速牌和禁止鸣笛标志; 加强规划管理。限制紧靠道路建设新的居民住宅,道路边新建的商业、工业等用房和道路红线间应留有一定距离,以保证人员活动空间,防止挤占公路。 (3)车辆噪声控制、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以及隔声设施和路面的保养维修逐步完善和提高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噪声的制度,对超标车辆实行强制维修,直到噪声达标才能上路行驶。淘汰噪声较大的车辆。制定机动车单车噪声的控制规划和目标,逐步降低其单车噪声值,是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最直接最有效的

32、措施;安装高效消声器,以降低引擎和排气噪声; 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 加强对机动车鸣笛的管理,禁止在环境保护目标较多的路段鸣笛; 定期保养、维修隔声设施; 作好路面的维修保养,对受损路面应及时修复。 (4)采取治理措施后的改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逐步提高车辆噪声的排放标准,从而可以逐步降低其道路交通噪声值。 10.6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道路运营期正常状况下无固体废物产生,主要是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为:1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洒固体废物。2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揩擦有油污的固体废物等不得随地乱扔,应集中处理。3在施工场地设置化粪池和垃圾箱,由承包商按时清除垃圾、清理化粪池。4按计划和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余下的物料。一旦有余下的材料,将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使用。5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