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6839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吊罗山野外实习报告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专 业: 生物科学年 级: 2009级人 员: 2009级生物科学(1)、(2)班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2011.4.16 2011.4.25 目录一、 实习目的二、 实习内容三、 实习任务四、 实习要求五、 地理位置六、 自然地理状况七、 森林生态概况八、 野外实习概况和结果 (一)、植物实习概况 (二)、两栖类和爬行类实习概况 (三)、鸟类实习概况 (四)、昆虫实习概况 (五)、蜘蛛实习概况九、 总结 (一)、野外考察认识小结 (二)、室内标本分析小结 (三)、不足和展望一、 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地植被和动物的分类、了解和认识以及标本的采集分析,了解

2、吊罗山植物的主要分布,动物的特种,了解原始热带雨林区的动植物状况。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习中深化。掌握野外实习的简单技能和安全知识。掌握动植物最原始的检索方法和采集标本并准确制作标本的方法。使学生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二、 实习内容1、 对吊罗山部分植物进行标本的采集,查阅海南植物志,对所采集标本进行检索,确定其具体的目、科、属和种,制作标本并保存。2、 采集罗山的两栖类和爬行类的部分种类,查阅海南陆栖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和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对采集的两栖爬行类进行分类检索,具体到其所在的种。制作并保存标本。3

3、、 昆虫类的标本采集及制作,将各类昆虫检索到目。4、 鸟类的捕捉方法,通过听鸟的声音判断鸟的种类。对所捕捉到的鸟进行检索,精确到其所在的种。5、 (补充)了解捕捉蜘蛛的方法以及现场采集后的存放方法。三、 实习任务本次实习的任务,简而言之,是对吊罗山海拔900米处的植被、两栖类、爬行类、昆虫和鸟类进行初步的了解。采集吊罗山部分植物和动物的标本,进行保存。四、 实习要求此次野外实习的要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来自老师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老师在“野外实习动员大会”中特别强调了野外实习安全问题,服从指挥。郝清玉老师提出要在野外实习之前熟悉以前所学知识,以便到野外实习是运用灵便。除遵守老

4、师所提出的要求外,我对自己所要求的是:一定要充分把握此次野外实习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向老师请教,努力学习本次野外实习所提及的各方面知识。团结同学,帮助对野外不熟悉的同学,积极主动带野外实习时所用工具。五、 地理位置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东南部,北纬18431858,东经1094311003。地跨五指山、保亭、琼中、万宁、陵水等五个市县,距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以西20公里,有省道相通,正处于海南东海岸旅游热线的结合部,是海南东线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6.6%,是中国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属花岗岩高山地貌。海南省吊罗山位置为标号1六、

5、自然地理状况吊罗山林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70-2760毫米,干湿季节分布明显。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的雨季,盛行东南风(季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雨量偏少,盛行西北风。林区光热条件也十分丰富,总辐射量110千克勒斯,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215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5-49%。全年平均气温24.4摄氏度,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最高月均气温为28摄氏度(七月),相对湿度月均80%-85%,多雨月份达90%以上,12-3月份月较差平均17.6摄氏度。七、 森林生态概况(一)、吊罗山的植被资源吊罗山林区主要植物资源有576种,占吊罗山全部植物种类的30

6、.23%。按其主要用途归类,包括用材植物123种,药用植物439种,果类植物68种,淀粉类植物28种,油脂植物59种,芳香类植物40种,鞣料植物33种,纤维类植物85种。其他用途129种。吊罗山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239科959属2116种(蕨类植物43科100属213种、裸子植物5科6属12种,被子植物191科853属1891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61种,占海南特有种的51.7%。)。并有国家1级保护植物坡垒、海南苏铁、台湾苏铁等3种,国家级保护植物金毛狗、阳省、刺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白桫椤、海南桫椤、水蕨、翠柏、海南粗榧、石碌含笑、油丹、卵叶桂、海南风吹楠、土沉香、铁凌、青皮、海

7、南梧桐、蝴蝶树、油楠、缘毛红豆、降香、山铜材、半枫荷、红楝子、海南紫荆木、驼峰藤、海南石梓、钩叶藤等29种。其他还有多种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濒危、渐危物种名录中。(二)、动物资源有脊椎动物360种,其中:兽类10目22科;鸟类16目40科166种,爬行类2目14科72种;两栖类2目6科33种;鱼类6目16科43种。列入国家1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海南长臂猿、云豹、海南山鹧鸪、灰孔雀雉、圆鼻巨蜥、蟒蛇等6种,国家2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小爪水獭、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水鹿、穿山甲、巨松鼠、凤头蜂鹰、(黑)鸢、褐耳鹰、凤头鹰、雀鹰、鹰雕、草原雕、林雕、蛇雕、游隼、红隼、白鹇

8、、原鸡、厚嘴绿鸠、红翅绿鸠、绿皇鸠、山皇鸠、斑尾鹃鸠、绯胸鹦鹉、褐翅鸦鹊、小鸦鹃、斑头鸺鹃、领鸺鹃、灰喉针尾雨燕、银胸丝冠鸟、蓝背八色鸫、三线闭壳龟、地龟、海南疣螈、虎纹蛙、花鳗等40种;分别占海南国家1、2级重点保护动物的66.7和51.3%,另有84种脊椎动物为不同程度的濒危物种。八、 野外实习概况(一)、植物实习概况本次野外实习,预期为4天的植物野外实习,后改为3天。第一天由钟琼蕊老师带领。通过向钟老师请教所采集的植物所在的科,组员分别在各自的野外实习笔记上作简单的记录,并对该植物系上编号,以便回到宿舍区能够顺利地进行检索。钟老师耐心给予我们讲解各类植物的特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还讲述

9、了吊罗山一带的地质层,地质层所具有的有机质层的厚度。当天下午,在钟老师的指导下,我组13人积极查阅海南植物志,作了所采集标本的详实记录,主要记录的项目为:中文名、拉丁名、科、主要特征、药用和经济价值等。检索完毕,在老师和王贵学长的指导下,我们组认真制作标本。制作标本的主要方法是:在植物标本纸上细致平铺标本,叶子的背面和腹面都能展现,对于累赘的枝叶用平剪修理,修剪叶片时当留有叶柄,以便日后观察标本可以看出该处生长有叶片。标本制作初期,当多放几张纸,原因是起初植物含水分较多,这样利于充分吸收植物中的水分,缩短干燥时间,防止标本发霉。此外,要经常换植物标本的纸,防止已吸收标本水分的纸长期遗留与标本接

10、触,这样也可使标本发霉腐烂。每次整理,都要将植物标本夹捆绑紧凑,利于压制标本,利于标本的成型。综合我组所采集标本和其他部分组所采集的植物标本,检索并整理如下。植物的标本采集并分类:序号中文名称科 名主要特征1海南秋海棠秋海棠科草本,茎单生,高4-15厘米,稍肥厚。叶膜质,卵形,偏斜,长10-17毫米,宽6-11毫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不对称,外侧边缘延伸成一半圆形,长2-3毫米的裂片,内侧的裂片较小,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掌状脉。聚繖型花序,花瓣2片。2小洋紫苏唇形科草本,高30-90厘米,被微柔毛,基部匍匐,在节上常生长不定根。叶卵圆形至宽卵圆形,长1.5-3.5(4.5)厘米,宽与长近

11、相等,顶端急尖或钝,边缘具圆齿,腹面为紫红色,背面绿色或带紫色,疏披紧贴的长柔毛,侧脉每边4条。纶繖型花序分枝或不分枝再组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3玉叶金花茜草科有托叶,花由萼片变态而来。4匍匐九节茜草科有托叶,早落,匍匐生,可作药用。5白花悬钩子蔷薇科攀援灌木,有钩刺,叶有小叶3片。6裂叶悬钩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蔷薇科基部近心形,边缘5-7浅裂,有不规则锯齿,基出5脉,托叶线形。7尖叶杜茎山紫金牛科灌木,叶纸质,近全缘。8圆齿紫金牛紫金牛科边缘具有圆形腺点。9薄叶胡同藤黄科枝幼时四棱形、无毛,叶薄革质。10多花山竹子藤黄科叶片对生,革质,富有光泽,枝叶浓密。11艳山姜姜科草本,具有叶舌,叶

12、柄短,果卵形。12假益智姜科叶片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渐狭,叶背被短柔毛;叶柄长15厘米,被柔毛,具叶舌。13鸡毛松罗汉松科叶二型14陆均松罗汉松科叶两型:幼树及营养枝为针形叶,四棱,螺旋状排列;大树及生殖枝为鳞形叶或锥形叶。15刺轴榈棕榈科叶近扇形,茎干丛生。16石仙桃兰科附生17猴耳环含羞草科叶柄具四棱,叶柄近基部有凸起腺体。18舶梨容桑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有乳汁。19海南覃木金缕梅科叶具有香味,为香料植物。20海南虎皮南交让木科可药用,可用于清热解毒、化瘀止痛。21木姜子樟科枝叶芳香,叶互生,纸质。22紫毛野牡丹野牡丹科背腹面都被有紫色粗壮毛,纵脉5条。23五列木五列木科叶革质,叶脉在

13、上面下弦。24簕欓芸香科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25中华石龙尾玄参科草本,叶对生,无柄,薄纸质。26灯笼草石松科攀援草本,基部叶疏生,近基部叶较短。27肾蕨骨碎补科孢子囊呈肾型,叶上有棱沟。28大芒萁里白科叶柄长,三到四回二岐分支。29海南卷柏卷柏科叶二型,革质,互生,腋叶较大。30油茶山茶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31大叶仙茅仙茅科长圆状披针形,叶基生枚,叶脉折扇状,地下有块状根茎。32山菅兰百合科叶线形,2列基生,革质,根状茎圆柱状,横走,茎粗壮。33瘤果柯山毛榉科叶厚革质,常聚生于枝顶部,椭圆形,全缘,侧脉每边12-19条,支脉甚密接,彼此近于平行。(二)两

14、栖类和爬行类实习概况通过出到野外,寻找两栖类,主要是吊罗山一带的蛙类。王力军老师带领。王老师对野外两栖和爬行类的生境非常熟悉,操作熟练。沿着公路,在枯枝落叶中主要寻找蛙类、蜥蜴和蛇类。通过一个早上的时间,我们找到的种类主要有小弧斑姬蛙、锯腿小树蛙、脆皮蛙、东南亚拟髭蟾等蛙类和蟾类,除此之外,我们当天早上的收获还有一条股鳞蜓蜥和一条乌游蛇。当天晚上,整理装备就绪,跟随汪继超老师和王力军老师出野外。途中收获一条翠青蛇,根据老师讲解,这种蛇类无毒。而在进行昆虫实习时,跟随朱老师赶往大吊罗山,采集各种蝶类。回来时,我独自一人在队伍前方200多米前行,路上追赶并捕捉1条海南劲槽蛇。由于家乡为山区,对蛇熟

15、悉,捕捉无大碍。但由于是后期,所以没有时间检索该种。海南颈槽蛇在所有各组采集的标本集中后,王老师开始给予我们示范制作两栖爬行类的标本。首先将95%的工业酒精配制成75%的实验所用酒精。将75%的酒精注入蛙类、蟾类和蛇类等的体内,其迅速死亡,身体并会僵硬,如身体部分部位未僵硬,则向此处注射75%的酒精,细心将标本摆正姿势,保持其野外自然状态下的姿态,做到传神。在此过程中,王老师教予我们检索方法,如蛙类的骨骼形态、身体的纹路、颌是否具有齿、头宽和头长的关系、蛙类的瞬膜等,蛇类的头部鳞片的数量,身体横向鳞片的数量,蛇是否具有毒等作了讲解。根据各组采集的标本,经过检索,老师的指导,分类如下。1、两栖类

16、的标本采集并分类:序号中文名科名特征生境1细刺蛙蛙科趾末端有横沟,指端无,有背侧褶,且背侧褶宽厚,后肢正常溪流中的石缝或枯枝落叶隐蔽处2脆皮蛙蛙科趾末端无横沟,趾间全蹼,皮肤较光滑,雄性较大,无声囊海拔290米900米山区平缓水浅的流溪内3海南湍蛙蛙科指趾端形成宽阔较大的吸盘,背面有凹痕湖泊溪流中4小湍蛙蛙科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背面有一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山溪水边或岸边5大绿蛙蛙科背面为鲜绿色,上有3-5个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流水较湍清澈干净的森林溪流6无声囊泛树蛙树蛙科雄性无声囊,胫跗关节过吻端森林及周边地,它栖息地有水7斑腿泛树蛙树蛙科背部成纵纹或成“X”型斑,雄性无声囊水塘边的灌丛和草

17、丛中8大泛树蛙树蛙科股后无网状斑,指间有蹼潮湿的阔叶林区及其边缘地带9锯腿小树蛙树蛙科有犁骨齿,前臂及跗外缘有锯齿山地阴湿林下灌丛之叶上或水域边10海南溪树蛙树蛙科背上具有黑色花斑或斑点,指趾断有吸盘,雄性一二指间具白色婚垫,鼓膜显著地阴湿林下灌丛之叶上或水域边11花姬蛙姬蛙科无趾吸盘,体背有重叠相套的 倒“V”型斑, 背部花纹颜色醒目美丽水域附近12小弧斑姬蛙姬蛙科有趾吸盘,洗盘背面有纵沟,背正中有深色小狐姬山区水域附近的草丛中13鳞皮厚蹼蟾蟾蜍科体小,扁平而窄长,无耳后腺,咽部至胸腹部疣粒密集似鳞状,体背棕褐色,有2个倒“V”型深色斑,指具吸盘小山沟附近潮湿处之石块上或落叶间14东南亚拟髭

18、蟾锄足蟾科有上颌齿,舌卵圆形,缺刻,瞳孔纵置水沟处2、爬行类的标本采集并分类:序号中文名科名特征生境1变色树蜥鬣蜥科鳞片十分粗糙,背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环境潮湿的热带雨林内2股鳞蜓蜥石龙子科身体两侧边由吻部经眼延伸至尾基附近有一深黑色的纵带,身体腹面为白色,树林边缘活动3南草蜥蜥蜴科体型幼长,有明显的起棱鳞片长满长草的低地,常见于干燥空旷的地方4横纹钝头蛇游蛇科头被9枚大鳞,无颌沟,3含片,不对称溪流中5翠青蛇游蛇科身体细长,体型中等,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草木茂盛或荫蔽潮湿的环境中7紫砂蛇游蛇科有后沟牙;头大,;眼大,颊部略凹。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

19、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茂密的林木8乌游蛇游蛇科只有1对顶鳞,腹鳞宽大山区溪流或水田内(三)鸟类实习概况鸟类的野外实习是一天,由于跟随中科院的李教授去采集蜘蛛,当天没有参加。但收鸟网时我去了,从鸟网的张开形势可以看出,网丝极其细小。利用了鸟迅速飞行而来不及减速而撞到网上,网的设计是非常柔韧的,撞上的鸟类越挣扎则会越紧,如不早发现,基本都死亡。当然,在网上也发现了许多昆虫类的动物。通过采集到的样本,检索出其所在的目、科、属和种。检索方法大致可总结为:观看头羽、嘴形、头部特征、颈部特征、躯干部分的特征、翼或翅的特征、脚的形态、脚是否具有鳞片、脚是否具有蹼、尾部

20、的羽毛和身体各部分的羽毛等来判断并检索出结果。最后,通过老师的确认,最后记录结果。鸟类标本的采集并分类:序号中文名科名特征生境1灰眶雀鹛莺科上体褐色,头灰,下体灰皮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常与其他种类混合于鸟潮中2普通夜鹰夜鹰科通体几乎全为暗褐斑杂状,喉具白斑。山坡的草地上或树枝上3栗背短脚鹎鹎科上体栗褐,头顶黑色而略具羽冠,喉白,腹部偏白;胸及两胁浅灰;两翼及尾灰褐,覆羽及尾羽边缘绿黄色茂密的植丛4棕颈钩嘴鹛莺科具栗色的颈圈,白色的长眉纹,眼先黑色,喉白,胸具纵纹。混交林、常绿林或有竹林的矮小次生林(四)昆虫实习概况昆虫的野外实习由朱鳞老师带领我们往大吊罗山的方向行走,途中捕捉各类昆虫,朱老

21、师风趣幽默的讲解,我们对所采集的昆虫认识深刻。其中使我印象颇深的是粉蝶。其全身白色,通身披覆白色的粉状鳞片,喜爱结伴而行,但捕捉不易。蝶类标本采集到以后,在网中将其胸部用手适度挤捏,将其胸部的肌肉拉伤,打开网时不会飞走。昆虫的实习,通过对所采集到的标本,朱老师授予了我们昆虫标本制作的技术,在泡沫板上小心翼翼将蝶类的翅膀展开,盖上塑料膜,用相应长度的固定针将塑料膜固定,即相当于固定蝶类的形态。老师要求将各类昆虫检索到其所在的目,因为种类繁多,难以简单地确定其种名。昆虫标本的采集及分类:目名特征半翅目触角丝状或刚毛状,1-5节。刺吸式口器。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透明。无尾须,渐变态。鳞翅目触角棒状

22、、丝状或双栉状。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化。两对膜质翅,身体和翅面覆盖鳞片。无尾须。完全变态。广翅目触角长,丝状,或为栉齿状。咀嚼式口器。前胸方形。两对膜质翅。无尾须。完全变态。膜翅目触角丝状或膝状。咀嚼式口器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无尾须。完全变态。蜻蜓目体细长,。触角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两对相似的膜质翅。半变态。双翅目触角丝状或短而具芒。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直翅目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足,渐变态。鞘翅目触角多样。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后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五)蜘蛛实习概况通过梁老师安排,跟随中科院李教授采

23、集蜘蛛标本。其方法主要是在树林密集地区,将地上的枯枝落叶扫开,通过特制的筛子,将腐殖质筛开,在塑料布上,用灯光寻找体型微小的蜘蛛。李教授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吊罗山发现蜘蛛的新物种,寻找的为一种在腐殖质中生长的,能跳跃的奇异蜘蛛。可将塑料布摆在草丛或树木下,拍打草丛和树冠,在塑料布中寻找蜘蛛。找到后,则打开装有工业酒精的塑料管,用毛笔蘸取酒精,压住蜘蛛,其昏迷后,将其放入塑料管中。李教授所作研究为分子实验,通过DNA测定的电子操作,分析蜘蛛的类型。九、 总结(一)、野外考察认识小结通过6天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和老师的专业指导,我们对吊罗山的部分植被和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1、通过植物野外实习,强化了我

24、们原有的专业知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深一步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的训练,学会了检索一类植物的步骤,学会了在检索一类植物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特点。例如:观察叶子的形态,是椭圆形的、卵形的还是倒卵形的,基部是否心形或截平等特征。观察叶脉走向,叶脉的数量,类型,是否平行等。特别是花和果,如果有花和果则更能确定一类植物的种名。本次植物野外实习,我们从在学校老师直接给我们讲哪类植物的科、属和种,到我们自己通过查阅海南植物志把植物确定到种名,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掌握了一门技术。2、动物野外实习过程中,给我最深感受的是王力军老师的娴熟野外能力。他对两栖、爬行类的生境十分了解。常常在不为人所注意的却是人们

25、常来往的地方采集到我们意想不到的两栖爬行类标本,我们受益匪浅。在野外两栖爬行类的标本采集中,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必须在安全的情况下,勇敢地去接触所要采集的动物。如果不敢实际投入到实际的操作当中,无法收获全部精华和要领。另外,在采集到样本以后,妥善安放到相应的装置中,并且方法正确。3、组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非常重要,因为外出野外,所要带的工具是较多的,加上自己所需物品的携带,所以,在外出野外时,组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强的照顾弱的,手脚灵便的帮助后面的同学一把,这样,我相信野外的实习会更加顺利和完善。(二)、室内标本分析小结本次野外所采集的样本,在回到吊罗山度假村后,开始制作标本。通过老师的强调

26、和指导,我们基本掌握了制作植物和动物标本的方法。并作了相应的笔记,以便往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其中有一点我印象深刻,在制作标本时或拿到实物来检索时,一定注意保持其原有的神态和生存状态。例如:在拿到蛙类检索时,一定不时地给它身体上洒水,防止它体表干燥而死亡。植物时一定注意摆正植物的枝叶,防止压损。并每天换纸,防止标本发霉。此次的野外实习,总结了所采集到的动植物的标本,列表归纳,虽然不甚详细,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指导意义。并认识了不少植物,了解到它们的特征,还了解到了其中某些植物的药用,有些植物是指示植物,对土壤或地质层矿藏的指示有重要意义。动物中,可了解到一些蛇类是否有毒,例如所采集到的翠青

27、蛇、乌游蛇等是无毒蛇类。并在检索其种类时学习到了其特征,根据种类特征可了解到其所在的属的特征,乃至科的特征。通过野外实习,了解到部分动植物的生境,并查阅资料,了解到其数量,以此对地区动植物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动植物的分类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三)、不足和展望1、本次的实习时间较短,但受益匪浅。由于第一次野外集体实习,所以在实习时该如何学习,掌握知识,对于如何更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老师所要求的任务做好,在标本采集时所需要做的事务,标记,特别是如何记录等,在实习前作简单讲解,最好能作短时间的培训。尤其是在采集到标本后,所需要做的编号、记录等,老师应当事先交代好,以免实际操作时学生措手不及,而导致在检索时带来较大的麻烦,甚至标本采集不全等状况。2、集合时间应当提前十分钟,14:50集合,15:00就应当出发。避免懒散的现象。外出野外时,拿工具应当由组长事先分配好,分工到人,以免野外时实习不能顺利进行。3、今后的野外实习,在积累了前一届的经验后,后一届的同学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海南省自然区分部多于东南部,有了这些自然区的条件,对于我们野外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地区优势,相信我们学院今后在野外实习方面将取得更好的效果。参考文献:生态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海南植物志海南陆栖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