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6896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现状调查研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正处在激烈变化时期,这一变化既体现了农村发展的文明与进步,又给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消除不利影响,应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相结合;改革户籍制度与改进考试制度相结合;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就近就业相结合,以切实保障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朝着有利于农村家庭建设的方向发展。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居住乡村的人口共80739万,占总人口的63.91%,组建农村家庭数大约2,38亿,占全国家庭总数的半数以上,但这些数据也非常不稳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移民城市

2、,包括农村家庭移民的数量呈明显上升势头,“中国城乡一体化已开始起步”。就目前形势来说,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变化时期,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形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类型及变迁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间不同的组成方式和组合方式,即家庭是由哪一种或哪几种家庭关系组成。农村家庭结构指的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员间不同的组成方式和组合方式。目前国内学者对家庭结构分类主要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以及家庭结构完整性两个方面来分析家庭结构类型。从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看,中国农村家庭主要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身家庭和联合家庭等;从家庭成员结构的完整性来说,又可分为完整家庭与不完整家庭,空巢家庭以及隔

3、代就是当前农村不完整家庭的具体表现类型。 为深入了解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形式发生的巨大变迁,在实地调研安徽省宋岗村与陈庙村两个行政村发现,这两个行政村的家庭数量在近十年均稳中有降,从1979年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可概括为有所变而又有所不变。所谓不变是指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一直是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主要构成形式。尽管近十多年核心家庭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居家庭结构类型之首。至于联合家庭与单身家庭一直以来所占比例均微乎其微。而所谓的变,就是指空巢家与隔代家庭构成了当前中国农村地区常态的家庭结构形式,这也是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多年中国农村家庭结构最显著的

4、变化。 二、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 “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家庭的发展和变迁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力将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模式及其结构、功能乃至观念等产生全面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包括社会阶层在内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乃至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等因素,都对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遍的分家风俗与计划生育导致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与空巢化。分家是家庭成员亲属关系在财产所有权方面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现。自1978年土地包产到户政策后,核心家庭组织

5、生产表现出了有效性与灵便性的特点给中国农村家庭带来了第一次分家高峰。近些年外出务工的增多,年青一代在非农经济中的优势地位,“父辈在非农经营中的权威下降,也进一步加强了子女们的权利意识,促使分家行动加速”。另外,婆媳关系的世俗性紧张的观念也使得父母与儿媳的分家成为必然之行动。作为特定的历史因素,中国普遍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1978年后建立的农村家庭。多为一男、一女一男或两女户。按照农村男娶女嫁的风俗,一旦女儿婚嫁、或子女离家上学和工作,以及子女婚后移居城市,都极易形成高比例的“空巢”家庭。 第二,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与人才输出使农村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数量减少。在对

6、农村本文由论文发表网()提供家庭的个案研究上发现,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孩子因考学而留居城市的在父母平均年龄4060岁的家庭中占很大比例,在对安徽省两个行政村调查情况来看,10户中就有3户家庭有子女因考学而留居城市。同时,改革开放也活跃了农村人的思维,很多农村家庭因外出做生意而迁居城镇。农村家庭移居城市,特别是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外出务工的移民化倾向,是城市不断扩大、农村家庭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农村老人多眷恋故土,所以大量子女移民城市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空巢家庭数量的激烈增长。 第三,外出务工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家庭与隔代家庭。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输出多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通

7、常是年龄2050岁的男、女性。通过对两个行政村比较研究发现,完整结构的农村家庭占全村家庭比例相当低。只有家庭主要劳动力在非农忙时节能就近就业的,才能避免外出务工。调查数据显示,宋岗村360户中,有完整家庭近80户,占全村家庭总数的22%;而陈庙村全村220户,完整家庭只有30户,仅占14%左右。这是因为宋岗村地处市郊区,农民去城里务工比较方便,所以其完整家庭数量同比不靠近市区的陈庙村比例稍高一些。而那些必须常年外出务工的势必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组成的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受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受与农民工子女上学相关的户籍、学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夫妇出外谋生时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给老年父母照料,这

8、也是隔代直系家庭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国农村现行家庭结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完整家庭情况下,核心家庭数量的上升、家庭结构简化及规模的缩小、农村家庭移民城市等都说明中国农村家庭不管在家庭观念、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都逐步迈入现代化家庭行列。但是由于农村经济与相关社会保障体系仍待发展与健全、阻碍城乡一体化因素仍旧存在,使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从而制约农村家庭结构健康发展。这些既是农村家庭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国农村家庭建设而且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相结合,解决农村

9、老人“老无所依”困境。家庭结构简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不同代际间的生活照料关系削弱,家庭养老资源趋于萎缩。这对建立在多子女基础之上的农村传统时代的家庭养老方式是个巨大挑战,因而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要求提高了: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而且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国发200932号”文件形式正式发布。新农保政策的出台为广大农民带来的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受保险待遇不能完全满足养老需要以及目前普及率低等问题的制约,还要大力倡导社会扶持。这类

10、社会扶持包括农村政府继续推广农村低保户相关政策;加大对舆论宣传,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帮扶计划实施。其中,对于绝大多数有子女的老人,还应通过舆论宣传教育以及必要的法律约束,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保障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与改进考试制度相结合,解决因接受教育而不得不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在农村读书的孩子,不仅给年迈的老人增加了生活负担,而且由于长时间的亲子关系缺失导致的儿童人格发育问题,也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考试制度还与户籍制度一直紧密挂钩,户籍和学籍壁垒,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要么学业半途而废甚至贻误学业,要么与父母分开,返乡读书。所以要想打破这一壁垒,需

11、要政府建立一种与户籍分离的学籍管理制度。例如,将农民工子女的升学需求纳入整体教育规划之中,逐步放开招生限制,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流人地参加考试录取,给流动人口更多平等的公民待遇,解决“上得了学却论文发表网()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升不了学”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就近就业相结合,解决农民工长期不能照顾家庭的问题。鼓励农民就近就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个是把工厂建在农村;另一个是农民到家乡辐射范围近的地方打工。通过这两种方式,既能满足农民农闲时创收的愿望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许多农民工经年外出务工,获取了熟练的生产技能,积累了一些资金。政府应该加强宣传、给

12、予一定优惠条件和提供技术与资金的支持,鼓励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事实上,走访也发现,现在有些农村集镇已经存在由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半成品加工厂。但由于地理条件、技术和资金等诸多限制,规模较小,可容纳就业人员有限。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及到附近或周边城市打工,也是目前中国仅依靠土地不能满足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情况下,解决农民工长期不能照顾家庭问题的比较有效的途径。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人分配年度报告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在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的一篇讲话中说“我们的城乡差距还很大,真正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最大的特点不是城市比我们发

13、达的多,而是他们的全面发展。”消除农村不合理家庭结构形式,保证和实现农村家庭功能的发挥和家庭关系的调整,是建设中国新农村家庭的必然要求。农村夫妇家庭成为增长最快的家庭类型。其在家庭总数中所占比例由1982年低于5%提高至12%;由相对集中于60岁以上老人之中变为以中老年为主,表明核心家庭的“空巢”时间提前。这是生育率降低和子女离家上学和就业增多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隔代家庭增速显著,由1982年的0.82%增至2000年的2.41%,在人口流出集中的省份则超过5%。隔代家庭是农村已婚夫妇进城务工增多的结果。就目前来说,进城务工农民绝大多数不把城市作为归宿,只是其临时谋生场所。农村三代直系家庭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局面,它由1982年17.52%上升至2000年的18.99%。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生”局面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当代我国家庭结构的进一步变动是在“少生”和“独生”现象相对普遍的环境下进行的。它表明,即使没有人口迁移流动行为的广泛发生,家庭可资利用的成员关系资源也在缩小。可见,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当代中国具有特别紧迫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