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7328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未来发展和生存的威胁,也是当前全人类关注的热点。因此,应加大可再生能源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教育现状,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师范专业进行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关键词: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方法;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28-0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作为优质能源,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将人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棘手的环境影响和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

2、济的日益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生成时间漫长,不可再生,终将枯竭,造成全球能源短缺。人类能源使用的低效率加速了化石能源的耗竭,而化石能源使用所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我国是典型的能源消费性污染国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为此,世界各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越来越重视全方位的可再生能源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人们选择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3、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一、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教育现状可再生能源教育在教育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关于可再生能源及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教育,其基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关心能源及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意识;理解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含义;认识能源的有限性和节能的必要性,树立节能观念;认识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确理解和把握能源及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养成科学地处理能源及环境问题的实践态度以及对能源问题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和意志决定能力,树立与环境相协调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采取积极行动,协同共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展能源教育。例如,美国国会

4、2007美国绿色能源教育法案的颁布,建立国家能源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形成了覆盖全国 、所有年龄段的能源教育体系。日本能源基本计划指出: “能源教育是长期、综合、有计划推进能源供给措施的必要事项之一。” 2006 年日本能源环境教育信息中心颁布的能源教育指南,对学校能源环境教育的性质、目标及内容等做了具体规定与说明。我国台湾1973年颁布了 台湾地区能源政策,并于1979 年、1984 年、1990 年及 1996 年分别对此政策作了四次修订。2002 年,台湾“经济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加强中小学推动能源教育实施计划,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源素养,促进学校能源教育的发展,培养能源教育师资,推广学

5、校能源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制定节约能源政策、进行能源教育势在必行。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但却没有把能源教育作为节约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起来。200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节能知识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能源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师范专业可再生能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师范是教师的摇篮,师范生承担着未来青少年的培养重任,通过他们将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和观念带给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因而师范专业要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的教育,提高师范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师范专业开展可再生能源教

6、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开设选修课程,保证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作为普及性的教育,受教育学生的人数越多越好。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一般都有课程文件将其固定,特别是必修课程,很难随意加减课程。但选修课程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任选课程,学生可以随意选修。将可再生能源教育列入任意选修课程,全校的学生都可以选修,保证了全校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都可以在自己的课程中渗透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课程是保证教育效果的最有力武器,通过课程将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基本的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养成自觉节

7、约,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避免学生知识支离破碎,学习与生活行为分离的局面,有效保证学习效果。2.利用“三小”活动,深入开展再生能源教育。在中小学可再生能源的教育除了在各学科中渗透外,开设专门的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师范生将来要承担专门课程教学,光靠选修课程所学的知识,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选择重点专业,如科学教育专业,将来很可能会承担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等专门课程的教学,对这样的重点专业可深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等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指导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培养的主

8、要方式就是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中重点抓“三小”活动(即小论文、小制作和小发明)。“三小”活动是武汉市教育局每年针对市属高校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学校非常重视,在制度和活动经费等各种保障上都非常支持,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在“三小”活动中,指导学生多选可再生能源的课题,如“武汉市小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情况调查”、“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中水系统设计”、“生态校园设计”,“绿色小区制作”、“新农村、新能源制作”等,在课题完成过程,需要深入了解可再生能源的有关知识,反复调查和设计,才能完成调查报告、论文和设计等并参与比赛。从查资料、整理资料、实践、总结、交流成果等一系列过程,步步深入,提高学生的创

9、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除了抓好“三小”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有效的补充。我们和中山路小学、光谷一小、蔡店小学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手拉手”活动,“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在和中山路小学、光谷一小的观鸟活动中,安排了太阳能小车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吸引了许多家长。大学生的大手牵着小学生的小手,小手又牵动了大手,让大学生、小学生、家长都在这样的活动中受教育、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在和蔡店小学进行的“家乡水资源调查”中,大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污染物的来源,完成调查报告,指导小学生完成“家乡河流”和“未来的河流”等绘画作品。三、学生党校课程中渗透

10、,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高等学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是品学兼优、工作积极的学生。他们是学生先进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着其他学生,因而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他们大多是学生干部,经常组织学生活动,引导他们组织可再生能源的活动,对其他学生也是很好的教育。作为教师党员,学校安排笔者给党校学生讲“生态文明”的解读,在解读过程中,不得不提可再生能源,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关心国家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养成良好的环保、节能习惯上完课后,学生就发出倡议垃圾分类处理、采用节水节电的措施,建议学校将所有的灯都换成节能灯,同时更换太阳能路灯,建议学校将未开工的体育馆建成零排放体育馆,在学生中开展“节能20%行动”等。抓好师范生可再生能源教育一定会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和谐。参考文献:1吴志功,王伟.美国能源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刘春玲.美国国家能源教育课程内奢标准简介j.中国电力教育,2007,(7).3刘继和.日本学校能源环境教育的地位、理念、举措与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刘继和.台湾能源教育推进举措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