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7354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中提示语的表.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文中提示语的表让小学生作文中的提示语“旧貌换新颜” 诸暨市草塔镇青山小学 边海燕 13600636837 目前小学生作文中示语的表达上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表达方式单一、位置单一,不能正确表达人物的语气、感情、性格等,为较好地刻画人物的形象,笔者认为可以用表示“说”意思的词语来表达、用人物描写来表达、变换提示语的位置等方式让枯燥的说话句显得生动,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体会到文章中细微的感情变化。 小学生 作文 提示语 “提示语”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做的启示性说明的文字。恰当运用提示语,能激活文章灵性,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起来。可是目前,在小学生作文中,虽然很多孩子都能做到围绕中

2、心选题,做到语句通顺,事例具体,但描写人物对话时提示语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使小学生能正确表达人物的语气、感情、性格等,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恰到好处地表达作文中的提示语。 一、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表达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习作内容以记叙文为主,要较好地刻画人物的形象,语言描写是常用的方法,而提示语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言描写的优劣。小学生都会写提示语,但提示语的表达上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 1.表达方式单一 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表达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提示语只用简单的“我说”、“你说”、“他说”表达,人物好像冷冰冰的在说着台词,读不出情感的变化。 例一位学生在写买菜的婆婆中这样描写自己

3、在菜场里和卖菜的婆婆的对话: 不一会儿,菜称好了。 我说:“婆婆,要多少钱呀?” 她说:“就给一元吧!” 我说:“哎呀,我的钱不够,只有九角。” 她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要紧,你就给九角吧!” 例老妈说:“你怎么会连这个也错啊,你是不会啊还是粗心啊” 例我说:“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像这样的说话句,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显得干巴、乏味。 2.位置单一 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有四种,分别为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和无提示语。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见到的往往第一种情况,后面三种情况使用率不高,尤其是后两种,在小学生作文中更是少之又少。 二、小学生作

4、文中提示语表达问题原因探析 1教师不注重提示语的资源利用 语言描写的作用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发展故事情节。写好语言描写的关键,与提示语的推敲到位有密切关系。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非常注意人物的语言描写,对人物所说的内容进行深挖、拓展,但往往忽略了语言描写中提示语的教学,因此,学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体味到提示语在文章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在教材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共有四处,教师都会把它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尤其是最后一句:“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

5、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强调王熙凤的话语中虽然问到了黛玉的年龄、学习、身体,但她根本不想知道答案,从而披露王熙凤虚伪、炫耀、讨好、重心机的原形。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提示语,王熙凤知道黛玉是老祖宗疼爱的外孙女,便格外亲昵,着意恭维,“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它,引领学生体味提示语中的丰富内容,一个精明能干,惯用权术的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活了。 2.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表达方式单一、位置单一原因还在于孩子平时不注意有意识地运用提示语。学生大脑里有很多“提示语”资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开始就出现了各种形式表达的提示语,如一

6、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小燕子又去了,回来高兴地说”等,三年级上次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就要求引导学生发现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即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的话,已经明确“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整个小学阶段的文本中,提示语的形式更是千变万化。 小学生写说话句的内容相对容易,只要把听到的变成书面的话基本就可以了。人说话,往往还伴有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稍瞬即逝,稍不注意我们就捕捉不到它的存在。在习作中,学生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功夫精心地叙写人物说的话,以此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却忽略了提示语的重要性,常常用“某某说”引

7、出话语。他们并非不知道人物语言提示语的表达方式、位置可以变化,但他们没有这种意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地养成习惯。 三、改变小学生作文提示语问题的策略 语言描写是习作中比较难把握的细节,写得不好,就会像来回匀速弹跳的乒乓球,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提示语表达方式单一、位置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 用表示“说”意思的词语来表达 汉语表意准确丰富,表达同一种意思往往有不少同义词可选用。在汉语中,表示“说”意思的词语更是丰富,如:喊、问、嚷、斥责、唠叨、嘱咐、回答、自言自语、七嘴八舌、滔滔不绝等,根据句子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例描写中的前三个“说”依次换成“问

8、”、“回答”、“叫起来”。 不一会儿,菜称好了。 我问:“婆婆,要多少钱呀?” 她回答:“就给一元吧!” 我叫起来:“哎呀,我的钱不够,只有九角。” 她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要紧,你就给九角吧!” 这样,根据语境的不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说”,句子的提示语就不再是单一的“某某说”,语言就更富有变化了。 用人物描写来表达 实际生活中,人们每说一句话,或多或少,总会伴随一些动作和神态,提示语不仅要交代谁在说话,还要写出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就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把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才能让读者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述作为提

9、示语来代替“说”这样简单的表达。 例中老妈对“我”做的作业状况很不满意,言语中透露出对作者的担心,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提示语稍作修改,换成: 老妈紧皱着眉头:“你怎么会连这个也错啊,你是不会啊还是粗心啊” 用“紧皱着眉头”的神态就更能表达出妈妈说话时对“我”学习担心的心理。 例中的作者打破了花瓶,光是用一个“说”字,读者无法从中感受到小作者在做错事后是一如既往地理直气壮还是小心翼翼,怕受到外婆的责备。在提示语中加上人物的描写情况就完全两样了。 A我红着脸,低着头,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忐忑不安:“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B我满不在乎地说:“外婆,这个花瓶是我打破的。

10、” 同样的说话内容,不一样的提示语,站在我们读者面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因为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所以提示语也就十分丰富。用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作提示语,不仅起到了“说”的提示效果,而且把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与说的内容密切联系了起来,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照应,更有助于读者理解说的内容。 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提示语读起来更富有变化,更重要的是,能和人物情感的起伏相呼应,更加吸引人。 1提示语在前 写作中作者需要强调提示语里的内容时,要把提示语放在说话句的前面。如: 考试一结束,我得意地走到老师身边:“这次第一名非我莫属!” 这句话中

11、强调的是作者得意的神情、得意的语气、得意的心理。 妈妈转过身来,破口大骂:“你怎么这么毛手毛脚的?” 强调了妈妈说话时骂人的状态。 2. 提示语在后 描写需要强调人物说话的内容时,要把提示语放在说话句的后面,这种方式多用于人物接话很快的对话或紧急慌乱状态中,也可用于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描写中。 “老鼠,老鼠啊!”弟弟尖叫着,慌乱中被椅子绊了一脚,摔了个四脚朝天。 “孩子,你伤到哪儿了?”妈妈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把弟弟从地上扶起来。 我一看弟弟的手上有血,就急忙向内屋跑去。“发生什么事了?”我一进内屋,奶奶正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来。 “弟弟的手” “没什么事。”我还没有说完,爸爸就打断了我的话。 这段

12、话中,第一句将说话内容放在句子前面,突出了当时弟弟看见老鼠时紧张的情形;第二句强调妈妈的话语更好地表现她对弟弟的关心;第三句中,奶奶的话是在“我”还没有见到她本人时她就开始说了;最后一句是因为爸爸怕奶奶着急,很快把话茬接过去打断了“我”的回答。 3.提示语在中间 一个人说的话里,有两个意思,一般提示语放中间。如: “今天是星期六啊!”只见老妈一声不吭地走开了,又转过头来,“看看你妈妈这记性。”妈妈说的前一句说的是时间,后一句在责怪自己,中间用提示语隔开,比较恰当。 人物在说话中有了停顿后,听话者这才注意起说话人的相关情况,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音量等,然后又接着听下去,或说话中间有较长的停顿,

13、或有意强调人物的说话内容时,也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中间。如: “你犯不着冒着雨回家来拿东西。”玲玲嘟囔着,“再说,你的身体也不好。” “没事。”妈妈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说,“这件东西很重要,不能落在家里。” 第一句中玲玲想强调妈妈不需要回家拿东西的理由,就是妈妈的身体不好;而第二句中妈妈说话时有较长的停顿。 4.无提示语 有些说话句干脆省略了提示语,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情况可以使用无提示语。 读者知道是谁在说 有些语段中虽然没有提示语,但通过上下文,说话人一目了然,就可以不用提示语。 “东东,快把衣服穿上!”妈妈手里拿着一件衣服追了上来。 “不用。” 这段话中,第二句没有直接点明说话者,但读者完全可以

14、根据上下文清楚地知道这句话是东东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提示语省去,文章反而显得更加简洁明快。 对话的双方话接得较快 情况特别紧急、说话人特别急于表达等情况下,也可以省去提示语。如找骆驼中: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商人急于知道骆驼的去向,和老人的对话紧密,突出了商人焦急的心理。 说话的人很多 有些话题一引出,就会有很多人同时应和,作者不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话语都记叙下来,

15、可以选取两到三句有代表性的话,然后加上省略号,表示省略了很多类似的话。如小英雄雨来中: 上课了,老师说:“这节课外活动,我们去玩什么?” “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 一说到玩游戏,小孩子就兴高采烈,老师一问,就有许多的回答声,这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把所有人的回答都一一写下来,虽然写出来的只有两种答案,可从省略号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游戏可以选择。 “言为心声”,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能注意提示语表达方式的表达和位置的变化,就可以让枯燥的说话句显得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就让读者体会到文章中细微的感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孙祥虎.人物对话中无提示语的运用.少年作文辅导.2009 2. 杨 伟.引领学生在说话的丛林中捕捉作文.教育现代化.2008 3. 吴政梅.给随文练笔加点“味”阅读课读写结合有效性例谈.教学月刊.2011 4. 黄 琼.怎样写好人物对话.中国中学生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