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764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血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便血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便血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血中医诊疗方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便血中医诊疗方案便血中医诊疗方案 便血 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近远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

2、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 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临床上主要有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寒两类。 肠道湿热 症状 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 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槐角丸以槐角、地榆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利气活血。两方相比较,地

3、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补气活血,可酌情选用。 脾胃虚寒 第 1 页 共 2 页 便血中医诊疗方案 症状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证候分析 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汗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血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 黄土汤加减。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阿胶、地黄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