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7652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 孙海涛 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说服教育是侦破案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运用好说服教育不仅能使犯罪嫌疑人转变认识,端正态度,还能使案情审深审透提高破案效率。本文重在研究实践运用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悔恨、畏罪、侥幸、悲观、抗拒、戒备心理研究在说服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一些因讯问人员的失误导致说服教育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讯问之前没有做准备,侦查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侦查人员在讯问中无法掌握主动权,几名讯问人员对待犯罪嫌疑人态度一直严厉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侦查讯问 说服教

2、育 运用 心理研究 存在的问题 一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含义、地位及其作用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说服是指用充分的话让对方信服,教育是指用道理感化人使别人照着做。日常生活中的说服教育和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教育是指侦查人员通过法律、政治、形势、前途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使犯罪嫌疑人弄清是非界限,权衡利弊得失转变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度,做出如实供述案情,交代犯罪线索,检举揭发的明智选择。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说服教育的地位:说服教育是一种最常用的讯问方法,在侦查讯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说服教育是我国公安工作的特色之一,广泛运用于公安实践工作中

3、具有无可替代性。 2说服教育的作用:转变认识,端正态度。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政策法律,个人前途等的错误认识是拒供形成的重要心理基础。侦查讯问人员耐心细致,合情合理地说服能够使犯罪嫌疑人明辨是非,正确权衡厉害以及认清前途和出路。侦查讯问初期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对公安机关以及侦查人员持怀疑,对立,不合作的态度,侦查讯问人员通过循循善诱,说理说法的教育,能够消弱乃至消除犯罪嫌疑人的对立态度,也能够建立起对讯问人员的充分信任感。说服教育使犯罪嫌疑人的内心感到有一些的压力,使之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从而转化拒供心理。促进案情审深审透。成功的说服教育能使犯罪嫌疑人真诚悔悟。主动,详细,彻底地供

4、述案情,积极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接受教育,由于是出自内心的认罪伏法,其口供也较为稳定,极少翻供。这是其他讯问方法难以取得的效果真实而稳定的口供对提高侦查办案质量十分有利1。 二说服教育在实践中的运用 侦查讯问工作具有时限性的特点,在说服教育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心理较量占主导地位,在这过程中如何把握对方的心理,如何隐藏自己的心理,对心理的研究决定着说服教育的成 1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败,影响着案情的发展,可见心理研究对说服教育的适时性、适当性有重要意义。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心理研究分为两方面:审讯人员的心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侦查讯问工作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侦查人员心

5、理的健全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侦查人员的心理也是一个能力的体现,是一个需要在长期工作、生活、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在讯问时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变的,也可以说侦查人员具有健全的心理是讯问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讯问工作前可以选派优秀的讯问人员,可是犯罪嫌疑人确是固定的,可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只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在说服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为何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 想要进行有效的说服教育前提条件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的掌握,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采用针对性策略说服教育促使其真实供述有重要意义。根据犯罪嫌疑人心理在说服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讯问人员所采取的普遍性手段

6、不同,可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类为:对获取真实口供有利,需要讯问人员正确引到的,主要是悔罪心理,对获取真实口供利弊兼有的,需要加以利用的,主要有恐惧、求生、悲观、猜忌等;对获取真实口供不利,需要进行有力矫正的,主要有侥幸、畏罪、抗拒、戒备心理其中完全有力于说服教育的心理,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的心理。这是犯罪嫌疑人以内心力量为主导机制的心理转变,是形成供认坦白最稳定、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因此,通过对悔罪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机制等深层内容进行剖析,可以为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实践中采取针对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寻找到突破口有效提高说服教育的成功率提高新闻的科学性和效率。在实践中讯问之前要对犯罪嫌疑人的家

7、庭背景、人际交往、个人喜好做调查,这样对更好的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有重要意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如何根据犯罪嫌疑人不同的心理选择说服教育的突破口 在说服教育过程中,虽然犯罪嫌疑人因年龄、性格、性别以及犯罪类型的不同,而导致心理活动有所不同,但她们都处于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地位上,相似的处境和经历使她们的心理活动又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抓住这些特点寻找突破口才能把握讯问的主动权。 悔恨心理。出现悔恨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多为初犯或偶犯,主官意识不深,对自己行为追悔莫及、自责、羞愧、唉声叹气,甚至痛苦不已,对这些嫌疑人要进行安慰开导教育,必要时请其家人协助做工作,使其消除顾虑如实交代,争取宽大

8、处理。 畏罪心理。对于畏罪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决定应当采取何种策略,对于那些罪行较轻自认为很重的在说服教育的过程重只要打消其顾虑向其讲明案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严重,如果能主动交代还会从轻处理一般来说多数嫌疑人会如实交代,但对于罪行较重的,主观恶意深重的嫌疑人来说,仅仅靠说服教育还是不够的,这时最好的就是配合有力证据迫使其交代。 侥幸心理。对于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我们一是要对其讲政策,二要适时出示证据,2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这是打消其侥幸心理的关键,当然何时出示证据,出示何种证据,如何出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悲观心理。对于悲观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教育、感化他们,唤起他们对人生和亲情的眷顾,对新的生活的向往,激起他们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对于悲观的人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戒备心理。要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戒备心理,讯问人员首先要弄清楚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其次是要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正确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再有,讯问人员要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和自尊,与其建立心理联系,使其真正的信任我们,很多嫌疑人在讯问人员真诚感召的说服教育下交代罪行的。 抗拒心理。对于有抗拒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同样要根据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

10、施,对自己行为认识不清楚的,向其讲明法律和道理,对于因讯问人员的错误造成犯罪嫌疑人抵抗情绪的,要及时更换讯问人员,对违反纪律的讯问人员按照规定处理,向嫌疑人讲明情况,使其消除抵抗心理2。 对于以上几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并不是每一个犯罪嫌疑人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也不是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全部,对策不是万能的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攻心为上是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重要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法律、形势与前途教育,从心理上征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交代罪行3。 说服教育中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引导的可行性分析。 侦查讯问过程是

11、一个带有冲突性的过程。冲突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交往作用,双方都相互调整着行为方式,以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冲突的特征是讯问双方有着各自的目的,双方立场不同,思想和情感上存在障碍,相互缺乏交流。在讯问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立场是泾渭分明的:一方力图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处罚;另一方面力求查明犯罪事实,打击犯罪。双方都为实现各自的目的而相互制造困难,这种矛盾决定着双方决一胜负的特点这种冲突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所以,讯问是一种心理复杂的侦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交往形式。这种尖锐的冲突情景中,侦查人员要实现自己的意图是有困难的。此时侦查讯问人员首要任务就是要中和冲突。中和冲突两

12、个至关重要的心理问题需要研究:一是说服教育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变化和变化过程;二是说服教育中如何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心理影响。也就是在了解和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施加影响,达到转变其态度的目的。施加心理影响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引导是通过于犯罪嫌疑人的沟通和心理接触帮助讯问人员渗透到犯罪嫌疑人的思维和感觉中去,对他们施加影响,转变其态度,实现说服教育的意图。这种心理策略是建立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犯罪嫌疑人供3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述心理的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的。讯问人员力图通过这样的交往中和冲突,创造良好的讯问气氛,这样才能打开讯问局面,有效的进行说服教育4。就一般规律而言,犯

13、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其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不甘心供述,又担心我方有证据在手,不敢一味对立,于是反复权衡厉害得失,随着讯问的进展,其心理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供述于拒供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完全作用下,犯罪嫌疑人必须做出选择。那么权衡的标准是什么呢?促使其做出最后选择的标准是趋利避害。讯问中的犯罪嫌疑人趋利避害的内容于其消极的拒供和积极的心理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趋之利即积极心理成因,如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从宽处理甚至包括与讯问人员的情感等;避之害是其消极心理的成因,如从严处理、家庭牵连、前途影响、与侦查人员的对立等5。犯罪嫌疑人的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冲突或者说是心理困境。犯罪嫌疑人此时有可能受到诸多

14、因素的影响,如同室在押人员的传授熏陶,个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等,如何走出困境,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引导。引导的任务就是在分析研究其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帮助他正确趋利避害,促使其由拒供向供述的转化。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最好能根据案情配合一些客观事实资料来说明,让犯罪嫌疑人真正能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最近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地震,一些投机倒把分子趁火打劫,以捐款的名义四处诈骗,对这类犯罪分子在进行说服教育心理引导的同时,还要能结合一些音像、视听材料,让犯罪分子能够亲眼看见灾区的场景,有多少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多少情侣失去了自己的爱人,教室里再

15、也听不到那朗朗的读书声,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求生,汗水、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真正从内心震撼这些犯罪分子,唤起他们心中或多或少的良知,唤起他们的爱国心,让他们明白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是对是错!在侦查员去引导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自己的良知去引导他们那颗扭曲的心灵。这样双管齐下会事半功倍的。 由此可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引导在说服教育中是相当可行并且必要的,把扭曲的心理转化为悔过心理,对促进案情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三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侦查讯问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说服者即讯问人员应该具有教育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掌握说服的艺术,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有效的掌握,存在以下问题: 讯问之前没

16、有做准备。在实践中,一些审讯人员对案情和犯罪嫌疑人没有基本了解就匆忙上阵,这对审讯是有害的。一场审讯能否成功,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案情、犯罪嫌疑人个性特点的把握6。如果在刚开始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连犯罪嫌疑人的名字都不知道,甚至还问犯罪嫌疑人怎么写他的名字,那犯罪嫌疑人就会认识侦查人员什么都没掌握,最基本的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就跟坚决了犯罪嫌疑人顽抗的决心。当然,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审讯人员对嫌疑人个性特征往往难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但是却可以在接触前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了解他的个性特点等信息;在正面接触后,还要留心4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观察,以根据他的个性特点合理调

17、整讯问方案。总的来说,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要尽量收集案件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有一个基本把握;同时,在审讯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是畏罪,还是对立,抑或是侥幸,以便在掌握犯罪嫌疑人性格弱点、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及时调整讯问策略。 侦查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讯问过程中有些狡猾的犯罪分子不会轻易交代自己的罪行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抵抗狡辩,也会去激怒讯问人员,一旦犯罪嫌疑人察觉审讯人员已经失去耐心,他们可能会因此看到希望:只要继续编造谎言,审讯人员就可能放弃讯问。有些年轻的讯问人员,缺乏经验感觉自己站在主导地位无法忍受犯罪

18、分子挑衅的语言,轻易的就被犯罪分子激怒失去了冷静做出过激的举动,可能还会暴露机密信息,这样一来就在说服教育中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审讯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坚定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以此传递给犯罪嫌疑人巨大的压力,为后面的讯问作铺垫7。 侦查人员在讯问中无法掌握主动权。讯问,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掌握讯问主动权,可是经常出现被犯罪嫌疑人牵着鼻子走的情况。侦查人员的思维被打乱了,完全摸不着犯罪分子的思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被动地让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来左右讯问节奏和方向,这样一来就无法挖掘犯罪分子想要隐瞒的犯罪信息,案情就无法审深审透。所以在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要主动创造机会,挖取其供述的矛盾。同时,

19、讯问时,不仅要注意倾听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还要注意观察犯罪嫌疑人表情等非语言特征,借此来判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态度,推测有无隐瞒重大问题及考量供述的真实性。如被讯问对象不断地用手摸其后颈,往往是悔恨、懊悔的情绪反应,此时乘胜追击,突破的可能性较大,当犯罪嫌疑人出现沉默不语、唉声叹气的时候,应放慢节奏,对他晓以利害,这时他坦白从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值的注意的是,谎言虽然可以编造,但细微动作却往往无法遮掩,因此,如果副语言表征(如体态语、表情语、语调等)的信息与供述语言所表征的含义不一致时,通常要相信的是副语言,而非嫌疑人的供述。 几名讯问人员对待犯罪嫌疑人态度一直严厉。实践中,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的

20、思想,审讯人员往往存在急躁情绪,对犯罪嫌疑人态度严厉,这在说服教育中是忌讳的。因为如果审讯人员在表面上都于犯罪人员成立对立形势,在审讯过程中就难有回旋余地无法有效的进行说服教育,很可能使讯问陷人僵局,特别是针对那些吃软不吃硬的犯罪嫌疑人更是如此。出于审讯策略的需要,审讯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往往有一人不断制造紧张态势,态度严肃、语气严厉,以不间断的发问、指出对抗讯问的后果等方式树立“恶人”形象,造成犯罪嫌疑人情绪慌乱,也使其对该审讯人员产生反感情绪。而另一人则以感化的方式,通过讲道理以及生活细节的关心来消除对立情绪,博取嫌疑人的好感,能使犯罪分子接受感化者的思想从而坦白交代。在审讯前要根据审讯人员的

21、个性特点、相貌特征、业务专长等对红脸黑脸的角色进行合理安排,通过红黑脸的扮演使嫌疑人感受到明显的情感反差,进而使犯罪嫌疑人对感化者产生信任,形成一种易于说实话、愿意说实话的心理情势8。 侦查讯问人员在说服教育过程中交接班。在突破犯罪嫌疑人时,往往需要分为几5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个讯问小组分班进行,但有时审讯人员在换班时没有对原先运用的审讯策略、嫌疑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问题进行沟通,导致接班的审讯人员运用其他审讯策略时自露家底,导致讯问失败。例如,原先的审讯人员虚张声势对犯罪嫌疑人说:你的犯罪情况我们已有相关证据印证,你交不交待都可以,但这主要体现你的态度,以此作为说服教育的基础。但接班的审讯

22、人员在突破犯罪嫌疑人时却说:你不要以为不交待问题,检察机关就无法查清楚,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深人调查,但己成立了专案小组,我们一定会查清你的问题的。由于前后隐含的信息有相左之处,容易使反侦查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的犯罪嫌疑人了解到侦查机关没有掌握证据的信息,也就给了其继续抵抗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说服教育就成了徒劳的。因此,审讯交班时切记对审讯的情况进行沟通,对犯罪嫌疑人是否交待、交待的内容、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交流,以使接班的审讯人员根据前面的审讯情况合理调整侦查策略,在讯问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把喜怒挂于脸上。在说服教育中,当犯罪嫌疑人心理有所动摇,或者开始交待问题时,一些审讯人员

23、就喜形于色,这在审讯中是忌讳的。事实上,审讯是相互获取对方信息并以此决定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的过程,审讯人员从犯罪嫌疑人的言语内容、举止动作等得到线索,犯罪嫌疑人也通过审讯人员的各种反应获取信息。当犯罪嫌疑人察觉到审讯人员喜形于色时,嫌疑人可能会产生“交待这些已足够了,审讯人员已经满意了”的想法,这对于继续深挖余罪是不利的。因此,作为一个老练的审讯人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给对方有一种神秘感,以免给犯罪嫌疑人以信息,影响审讯工作。 无法把握使用证据的有利时机。有利时机是指使用证据成功把握打,收效好的时机。使用证据时机不当会然犯罪嫌疑人了解我方掌握证据的底细,加剧侥幸,对立心理,使我方处于被动

24、,增加讯问的难度,对于未经查实的证据材料,随意使用,往往事与愿违。在说服教育中如果使用证据时机得当,使用少量的证据也会取得较大的突破,使犯罪嫌疑人的态度产生重大转变、不择时机、不看讯问工作所处的形势,可能会使用多项重要的证据但是犯罪嫌疑人仍然坚持抵赖,不做如实供述。在抛出证据时,要营造一种对案情无所不知的高深莫测态势,有计划、有次序的抛出手中的证据,使犯罪嫌疑人产生审讯人员已经完全掌握行、自己已经完全没有退路的假象,这样其心理防线就可能很快崩溃,在此基础上说服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不尊重甚至侮辱犯罪嫌疑人。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讯问人员往往认识自己是维护正义的,犯罪分子是社会的渣子,不需要进行尊重,

25、两者之间没有平等,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认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往往缺乏耐性,表现出傲慢的不适当的严厉态度,犯罪分子有一点不配合,讯问人员就会进行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人格用严重损伤其自尊心的言行进行刺激,这样一来就会使犯罪分子产生对立心理,当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粗暴蛮横、不近人情、不晓事理,甚至故意捉弄、刁难、跟他过不去时就增加对立情绪那么就不会配合我们的侦查工作。讯问人员没有意识到,虽然在地位上现在不是平等,但在人格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如果人格都得不到尊重,别的什么都没有意义了,这样犯罪分子就6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会顽抗到底了。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随意许愿承诺。在讯问过程

26、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不要言过于实,不要许愿、承诺或者打包票,这实际上是一种诱供的表现。有的侦查源在讯问中急于求成,不是运用政策、法律的为例进行震撼教育,也不是运用有效的讯问方法予以制服,而是利用犯罪嫌疑人机遇获得自由的心理,向犯罪嫌疑人许愿,告诉他只要交代了问题就放其回家。反而嫌疑人为了早日回家,就按照侦查人员的意图做了供述。其结果是造成乱供、伪供,给办案带来了不应有的困难,也让说服教育变的毫无意义;即使供述的是真实情况,一旦没有如愿以偿,她们会认为讯问人员说话不算数。欺骗了他们,再次讯问时就会翻供,而且还会反咬一口,说是为了回家才按照讯问人员的意图说的,他们抓住这个“理”进行抵赖,就

27、无法认定犯罪事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说服教育他们也不会接受的,就会造成讯问失败。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不会运用身体语言。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讯问人员往往只靠嘴皮子来说,并不借助身体行动来辅助,对对待一些比较顽固的犯罪分子,这样是不够的,犯罪分子受不到有效的压力,心理就能保持镇定,就会想方设法顽固到底,案情就难以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身体语言能得到发挥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人的身体语言也是表达意识的一种方式, 一般把它作为语言表达的辅助性表达方式, 是对语言表达意思的强调、扩展和补充, 加大语言说教的表达效果。然而, 说服教育中的身体语言,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激烈交锋中, 有时能发挥神

28、奇的作用, 能够得到用语言表达难以获得的效果9。比如眼神语言,眼睛是人的心灵活动的窗口, 表达喜怒哀乐, 反映人的感情倾向。讯问中的逼视、漠视、注视、对视等眼神, 都能促使对方的心理发生变化。尤其是讯问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视, 是一场激烈的心理较量, 能够从其眼神里看出对方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另外边说边打手势也是一种常用的体态语言, 就是运用手的动作表达特定的喻义和对事物的态度。如质问犯罪嫌疑人可以用手指点, 捏紧拳头表示自己的决心, 用手敲击桌子表示加大语气的力度等。 综上所述,说服教育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所以,要做好讯问工作,必须加强对侦查讯问人

29、员的业务培训,侦查人员也要加强学习锻炼,提高素质,才能适应侦查工作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审讯人员。 说服教育要贯穿讯问的始终,对犯罪嫌疑人的说服教育不能有丝毫放松,侦查讯问的全过程都应当出呢更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教育的过程。无论犯罪嫌疑人采取何种态度对待讯问,讯问人员都要灵活地做出有效的反应,因人制宜,因势制宜地开展教育。说服教育工作还特别要注意抓苗头,争取主动,要针对犯罪嫌疑人将会露头或刚露头的思想,及时展开教育,避免和防止积重难返的出现。说服教育要与使用证据和利用矛盾相结合。侦查讯问中单位的使用说服教育方法有时还不足以使犯罪嫌疑人转变认识和态度,说服教育与使用证据,利用矛盾等方法结合

30、进行,能够有效地促使犯罪嫌疑人彻底转变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度,也有利于突破案情和巩固说服教育的成果。说服教育应尽可能辅以多媒体手段。侦查讯问人员在实施说服教育讯问方法时,可以结合运用文件、书籍、图片、报刊、判决书等书面7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材料和录音、录像、幻灯片等视听材料,进行直观、生动、真实、形象的教育,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关禄,侦查讯问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76 2 李永涛,廉长刚.犯罪嫌疑人在预审阶段的心理与对策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3 何双凤.论侦查讯问中的攻心战术J.知识经济.2007 4 毕惜茜.侦

31、查讯问中引导的心理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 5 张东东. 从均广,浅议影响供述动机的因素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校学报2006 6 郑卓佳.讯问过程九忌J.中国检察官2006 7 胡关禄. 论新形势下侦查讯问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政法学刊2003 (05) 8 宫祥令.侦查讯问失败的原因J.载于公安研究2001 9 何炬.试论讯问说服力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Questioning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on issues Sun Hai Tao Abstract: Of crimin

32、al suspects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tection of one of the correct use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is not only good criminal suspects who can change awareness, attitudes, but also the deep-trial trial court heard through improved detection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ma

33、in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uspects remorse, fear of crime, luck and pessimistic, resistance, vigila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role played by, and some questioned because of the mistakes led to the failure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mainly : No prepar

34、ation before questioning, investigators do not have a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lf-control, investigators in the questioning can not grasp the initiative, several officers interrogated treatment of criminal suspects have been harsh attitude of such issues, and there Study the question of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 Keywords: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 on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