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7751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3143.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项目的提出2 太阳能光伏技术对我国未来节能减排的贡献2.1 世界对可再生能源减排作用的估计2.2 太阳能利用技术对我国未来节能减排作用的估计3 项目的可行性3.1 世界光伏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3.2 中国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3.3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优势3.4 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我国非晶硅太阳电池产业的开拓者3.5 采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4.1 5MWp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4.2 40-60MWp非晶-微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5 研究结论和项目建议5.1 可行性研究结论5.2 项目建议非晶

2、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的提出近年来,在严峻的能源替代形势和人类生态环境(地球变暖)的压力下,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包括光伏发电产业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未来的人类能源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世界及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中国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会议常州宣言(2008/09/22)指出:“未来十年,是光伏发电向替代能源冲刺的十年”。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原哈尔滨克罗拉太阳能电力公司)作为我国最早从事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的企业,也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基地,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3、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在未来新能源行业拥有重要地位,为我国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做出更多贡献,就必须与时俱进,要有科技含量高、能适应市场要求的太阳电池产品,并要具有一定规模的产能。针对非晶硅太阳电池与晶硅太阳电池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我公司科技研发的成果及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经过对国内生产厂商技术、设备和市场情况调研及对国际光伏行业了解研究的基础上,拟突出技术创新,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产能。在原有的1MWp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继续运行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条年产能5MWp的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并将太阳达成的光电转换效率从现在的5.6%提高到6.8%,成为国内具有较大规模且技术

4、先进的太阳电池制造企业,继而在条件成熟时,争取资本市场融资,规划建设40-60MWp非晶-微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以及柔性衬底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成为最大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之一。2 太阳能光伏技术对我国未来节能减排的贡献2.1 世界对可再生能源减排作用的估计 可再生能源不但是重要的后续能源,而且对未来减排CO2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际组织预测,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将超过50%,可以预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未来CO2减排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世界银行全球基金(GEF)项目,对未来CO2的排放做了如下预估,如果不采取措施,至2050年,大气中CO2的含量就是现在的3.

5、5倍。如果积极采取各种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在25年内就可看到明显效果,在40年内可把大气中CO2的含量降到现在的水平。 两种情况下的CO2排放结果量放排况下情同不CO2代年200020102020203020402050单纯化石燃料,不采取清洁能源100140150190270350采取各种清洁能源替代技术1001351351401201002.2 太阳能利用技术对我国未来节能减排作用的估计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个纯物理过程,没有任何排放。但光伏发电设备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常规能源,因此从整体上分析,也有CO2的排放。但是,光伏系统每投入1千瓦时电能就将生产出无排放的15千瓦时电力,因而光伏发电C

6、O2的排放比是常规燃料的1/15。若我公司新的5MWp太阳电池生产线建成并投产,则每年可为市场提供5MWp太阳电池用来发电,每年可发电1,225万千瓦时,节省煤炭4,050吨,同时减排CO21.1万吨,按生产线运行20年,太阳能光伏电源运行20年计算,累计可提供电力49亿度,节省煤炭162万吨,减排CO2 440万吨。若进一步规划的40-60MWp太阳电池生产线建成并投产,则每年可为市场提供约50MWp太阳电池用来发电,每年可发电12,250万千瓦时,节省煤炭40,500吨,同时减排CO211万吨,按生产线运行20年,太阳能光伏电源运行20年计算,累计可提供电力490亿度,节省煤炭1620万吨

7、,减排CO2 4400万吨。我国目前热电煤当量:2010330gc/kwhe 3 项目的可行性3.1 世界光伏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3.1.1 世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状况太阳能以其无污染、无运输、无垄断、维护简单、运行安全和永不枯竭等特点,被公认为是解决能源与环境两大问题的一个最佳选择。不少国家已将发展太阳能作为近中期的主要替代能源和中长期的主体能源。以太阳电池的年产量为例,最近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3(世界年产量由1997年的125.8MWp增加到2007年的4,000.05MWp),而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更达到了49.5(世界年产量由2002年的536.8MWp增加到2007年的4

8、,000.05MWp),尽管因高纯硅材料短缺影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的产量,但2006和2007年的年增长率仍然分别达到42.9和56.2,一个产业如此快速发展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表1为过去10年世界太阳电池的年发货量和累计用量(GWp),表2为2006、2007年不同国家和地区太阳电池产量及份额,图1为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太阳电池产量份额。表1. 过去10年世界太阳电池/组件的年发货量和累计用量(GWp)年 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累计用量0.9461.1471.4341.8252.3863.1304.336.098.6512.

9、64年发货量0.1550.2010.2880.3740.5370.7471.21.792.564.00增长率()23.129.643.330.143.539.260.849.342.956.2数据来源:PV News Paul Maycock(Photon International 3/2006),经过本报告修正表2. 2006、2007年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太阳电池产量及份额国家和地区2006年2007年产量(MWp)份额(%)产量(MWp)份额(%)日本926.936.19920.023.00中国大陆438.017.101088.027.20中国台湾169.56.62368.09.20德国

10、508.019.83810.020.25欧洲其他172.36.73252.86.32美国179.67.01266.16.65世界其他166.96.52295.157.38合计2561.21004000.05100图1: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光伏电池份额3.1.2 世界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及预测21世纪前半期是人类能源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将逐渐替代常规化石燃料能源。世界许多国家和机构根据常规化石燃料消耗和枯竭速度以及社会总耗能需求的增加,得出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化石燃料的基本一致的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预测年 代200020102

11、0202030204020502100替代比()5102030405080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各国最着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世界能源组织(IEA)及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作出以下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组件年产量40GWp,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95GWp,发电量274TWh,占全球发电量的1%;2040年光伏发电量7368TWh,占全球发电量的21%(资料来源:Renewable Energy World,2003)。3.1.3 世界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3.1.3.1 电池效率不断提高单晶硅电池的试验室效率已经从50年代的6%提高到目前的实验室效率24.7%,多晶硅电池

12、的实验室效率也已达到了20.3%。薄膜电池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很大成功,非晶硅薄膜电池实验室稳定效率达到了13%。其它新型电池,如多晶硅薄膜电池、燃料敏化电池、有机电池等不断取得进展,更高效率的新概念电池也受到广泛重视。3.1.3.2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太阳电池组件成本大幅度降低3.1.3.3 晶硅电池技术持续进步,薄膜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图2是2004年各种电池技术的市场份额,其中多晶硅56,单晶硅29,非晶硅5。多晶硅电池自1998年开始超过单晶硅后一直持续扩展,包括非晶硅太阳电池在内的各种薄膜电池的生产量近年来也在稳定增加,反映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图2:2004年各种电池技术所占市场份额3.

13、2 中国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3.2.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我国太阳电池产业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步形成期,九十年代的稳定发展期,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到2005年底,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超过300MWp,产量达到145.7MWp,赶上了美国,占世界太阳电池总产量的8.3,其中晶硅电池133MWp,非晶硅电池12.7MWp。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1,088 MWp,占世界产量的27.20%,跃居全球第一位。围绕着太阳电池生产,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例如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自2001年5月建厂以来,在20032004年间持续扩产达到82

14、MWp生产能力,随着太阳电池市场的兴起,2005年无锡尚德开始飞速发展,并打通资本市场,2005年12月14日在美国上市,无锡尚德公司总裁施正荣博士身价跃至14.416亿美元,施正荣不仅创造了短短五年间财富积累的神话,更让全世界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勃勃生机。3.2.2 中国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和预测我国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应用,2006年1月起,我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量为0.5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第一次在“十一五”(20062010年)计划和中长远规划中列出了光伏发电的

15、规模目标,这不仅反映出我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重视,而且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表4.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至2020年)和预测(至2050年)年 份2010202020302050装机(万千瓦)35180300060000年发电量(亿千瓦时)4.221.64209000按照上述规划到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将达到300MWp、到2020年将达到1.8GWp、到2050年将达到600GWp。按照中国电力科学院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将占5。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3月下发的关于组织实

16、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中,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列为专项重点领域。2007年3月16日,哈尔滨市科技局召开了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专家座谈会,按照国家科技部的要求,把新能源技术作为当年的重点突破项目,并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中将高效低成本非晶硅、晶体硅太阳光伏电池及组件的技术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及任务。3.3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优势3.3.1多晶硅原材料短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因为多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简单,较具成本优势,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我国2005年太阳电池产量145.7MWp,多晶硅占了76。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多晶硅原材料的紧缺情况越来越严重。2005年全世界

17、太阳电池产量1,818MWp,其中晶硅电池约1,700MWp,以多晶硅消耗量12吨/MWp计算,2005年太阳电池用多晶硅总需求量为2.04万吨。多晶硅厂商供应了1.5万吨,半导体行业废弃的硅而可被光伏产业重新利用的约0.3万吨,这样就出现了大约2.400吨的缺口。由于供求关系紧张,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20012003年,太阳级多晶硅原材料的销售价格为25美元/公斤,2005年世界市场超过50美元/公斤,黑市超过100美元/公斤,而且继续保持上涨趋势。据中国工程院专家调查,2005年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3800吨,其中光伏产业需求2690吨,而2004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只有60吨,即

18、使全部供应光伏产业,也仅是市场需求的2.6。其余只能依赖进口。到2010年,我国光伏级多晶硅年需求量将达4200吨。事实上,多晶硅的上游原材料石英砂在我国并不缺乏,但将其提纯为高纯硅材料的先进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国、日本和德国几家生产商手中,基于技术和市场垄断的需要,这些生产商既不向中国转让技术,也不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建厂。目前,国内虽有40多家小型公司在研究多晶硅提纯技术,但仍然没有突破性地进展,预计多晶硅原材料紧缺的状况将持续到2010年之后。这不仅限制了太阳电池产量的增长,而且使晶体硅电池的成本持续保持在34美元/Wp的水平,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光伏发电产业的专家和

19、企业家已经意识到,高纯硅提纯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晶硅发电的能源投入产出比,这势必制约未来晶体硅发电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因而许多厂商纷纷转向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和研发。3.3.2 非晶硅太阳电池乘势而起高纯硅材料的紧张,限制了多晶硅太阳电池产业的增长,这却给非晶硅太阳电池以及薄膜太阳电池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非晶硅太阳电池是以硅烷及其它特种气体为原料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m)即PECVD法在玻璃等基板上形成非晶硅半导体薄膜而制成的。由于非晶硅半导体薄膜对光的吸收系数大,其产生光电转换的层

20、面(包括半导体层及接触层)仅仅只有1m至几m厚,不像晶体硅太阳电池硅片的厚度达250300m,因此,非晶硅太阳电池不受制于高纯硅材料的紧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单结(P-I-N结)非晶硅太阳电池实现大面积工业化生产时,曾形成了“非晶硅热”;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单结非晶硅太阳电池不但光电转换效率低(5.6),且光致衰减比较厉害(2530),稳定性比较差,无法进入主流的光伏发电市场,而多应用于小功率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近年来,非晶硅太阳电池技术研发迅速进展,双结或多结(Multijunction)非晶硅及非晶-微晶太阳电池技术及成套制造设备相继问世,大大减少了光照后功率衰减的现象,且可吸收

21、不同波段的太阳光,因此光电转换效率也获得大幅度提高,目前稳定的转换效率已达6.59,装置容量达数百万瓦级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发电系统已经纷纷建设。非晶硅及非晶-微晶薄膜太阳电池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相比有以下优势:A.原材料成本低a.硅薄膜电池厚度只有微米(m)级,比晶体硅电池薄100倍;b.采用玻璃、不锈钢、塑料等作衬底材料;c.生产薄膜硅的主要材料为SiH4、H2等,原材料丰富且价格便宜;B.制造成本低a.采用低温工艺(200220),耗能少;b.材料与器件同步完成,工艺简单;c.便于大面积连续化生产,目前产品的尺寸达1.45.7m2;C.易于进行双玻璃密封,其寿命不仅可与晶体硅电池组件不相上下,而

22、且耐用因为非晶硅电池的连接使用内联集成电路,而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晶片是通过焊接电池上分散的金属条连接在一起的。晶硅组件经常发生的短路和断路问题对非晶硅薄膜组件基本上不可能发生,这对组件的寿命是很重要的。另外,薄膜沉积在前片玻璃的背面,因此密封聚合体和EVA都在电池后面,不会挡住阳光传输,因此由于EVA发黄而导致的晶硅电池组件功率降低现象在非晶硅组件上不会发生;D.发电性能好a.高温性能好:太阳电池的电特性是负温度系数,相对其它太阳电池来说,非晶硅电池在温度增高的情况下丧失的效率较少,因为非晶硅的温度系数较低;b.弱光性能好:安装在太阳能电站系统中的太阳电池组件只有很少的时间接收每平方米1000瓦

23、的强光辐照,日出日落和阴天时光强很低。在弱光下,非晶硅电池相对晶体硅电池有很大优势。非晶硅电池在光强很弱的情况下依旧发电运行,而晶体硅电池不行。非晶硅电池较好的高温特性和弱光特性使同等功率的非晶硅电池组件比晶体硅电池组件的发电量高。例如,经过两年的户外试验结果表明,美国Uni-Solar公司2.5KW不锈钢非晶硅电池组件比相同功率的晶体硅电池组件多产生22的电力;牛津大学在英国牛津和西班牙马罗卡分别安装相同功率的11个厂家的非晶硅和晶体硅电池组件,安装在英国牛津的非晶硅电池组件比晶体硅电池组件多发电13.6,安装在西班牙马罗卡的非晶硅电池组件比晶体硅电池组件多发电20.7;c.柔和的I-V特性

24、:非晶硅电池相对于晶体硅电池的另一个优势是其电流电压特性曲线较柔和,更易于达到最大功率,而对晶体电池来说,如果运行电压超过最大允许功率额,则电力迅速下降;E.光电建筑(BIPV. Bui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应用优势明显在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中,非晶硅薄膜比晶体硅更适合,一是非晶硅薄膜电池可做成半透光型,因而能吸收漫射光源。二是从建筑美学观点上看来,非晶硅薄膜电池的颜色比较美观、耐看;F.柔性太阳电池的优势非晶硅太阳电池可用金属薄片(如不锈钢带)或高分子材料膜为基材,制成柔性太阳电池。柔性太阳电池可以贴在曲面物体上,充分利用安装表面,由于其功率重量比大,可以应

25、用在升空的平流层飞艇上,为飞艇供应电力 ,用于国防及通讯技术,很有前途;G.价格优势目前非晶硅电池的平均成本为1.5美元/Wp,晶体硅电池为3美元/Wp,但非晶硅电池组件的售价仅比晶体硅便宜三分之一,而且非晶硅薄膜电池还有较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增大,平均成本将降至1美元/Wp以下。H.节能环保非晶硅电池制造过程中,消耗能源较少,从产业链的全过程看能源的投入产出比高,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正由于非晶硅太阳电池具有以上优势,在高纯硅材料紧缺的压力下,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太阳电池厂家如美国的Uni-Solar、日本的柯尼卡(Kaneka)、京瓷(Kyocera)、三洋(Sanyo)、

26、松下(Panasonic),荷兰壳牌太阳能(Shell Solar)纷纷建设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作为其光伏产业布局的重点。在我国天津、北京、上海、福建泉州、山东东营、安徽蚌埠,甚至无锡尚德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专家分析,到2030年,以非晶硅太阳电池为主体的薄膜电池的产量将超过晶硅体太阳电池。表6所示20022030年世界各类太阳电池产值统计及预测。表5. 世界各类太阳电池产值统计及预测年份2002200520102015202020252030结晶硅(千万美元)129285100218004800840011400薄膜式(千万美元)61587400160054001

27、3300新材料(千万美元)212006003000133003.3.3 大面积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过程a. CVD玻璃准备:磨边、清洗;b. 激光切割二氧化锡层:激光切割二氧化锡是子电池内部串联的第一步,使用双束激光系统,将二氧化锡层自动切割成相互独立的部分。激光波长:1.06um;二氧化锡薄膜厚度:0.70.8um;二氧化锡薄膜槽宽:50um;c.非晶硅薄膜沉积:非晶硅薄膜沉积是电池组件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该工序设备复杂,操作程序直接关系组件的质量,包括基片装盒、基片预热、非晶硅沉积、电池片冷却等,主要工艺参数为:基片预热升温速度:12/分钟;本底真空度:10-6torr;衬底温

28、度:190230;沉积气压:510-1510-1 torr;SiH4气体流量:1050sccm;掺磷浓度:1%;掺硼浓度:1%;RF功率:50MW/cm2;RF频率:13.56MHz;硅基薄膜生长速率:0.1nm0.15nm/s;电池片冷却室降温速度:12/分钟;d. 铝背电极蒸铝与激光切铝;e. 中间测试;f. 边绝缘及EVA玻璃背板层压、封装;3.4 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我国非晶硅太阳电池产业的开拓者3.4.1 成功引进1MWp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前身是哈尔滨克罗拉太阳能电力公司,成立于1986年。在哈尔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国克罗拉公司

29、(Chronar Corp)年产能为1MWp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过艰苦的努力,公司全面掌握了生产工艺及设备维护的技术,并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该生产线的引进,使我国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技术一下子前进了20年,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太阳电池生产线。时隔20年,生产线仍然正常运行,2007年太阳电池产量达到1.2MWp,公司对太阳电池生产线经营管理的经验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3.4.2 大力开展新产品研究及技术创新工作公司秉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原则,大力开展新工艺、新产品及技术创新工作。3.4.2.1 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A.在组件封装技术上,开展了玻璃背板封装

30、技术的研究、并用于实际。B.研究并应用了非晶硅太阳电池边缘保护工艺。C.研制了太阳电池短路修复仪,大大提高太阳电池的产量及质量。D.研制了适合于我国农牧区家庭用电的50Wp、100Wp及200Wp小型太阳能光伏电源,广泛应用于我国西部、西北、内蒙及东北地区,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E.研制了用于林业防火监视系统、水文测报系统、县乡通讯系统、地质勘探系统、解放军边防、海防通讯系统的5005000Wp交流供电太阳能电源系统。F.为西藏自治区100家乡级广播电视接收站配置了太阳能电源系统。G.公司还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太阳能系列产品,主要有:太阳能充

31、电器、钟表、风凉帽、手提灯、草坪灯、排风扇、收音机等一系列应用产品。3.4.2.2 公司还瞄准世界上非晶硅太阳电池技术的新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a.研发并制造了适于弱光条件下使用的计算器用薄型太阳电池芯片,形成了年产120万片的生产能力。b.研发了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其稳定效率达到6.6。c.研制了以聚酰亚胺透光薄膜为衬底的柔性非晶硅太阳电池,基本上掌握了柔性太阳电池的工艺技术。3.4.3 努力开拓市场,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们的生产线投产时,许多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牧民对太阳电池发电根本不了解,不相信,因此公司的市场开拓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历程。时至今日,公司的产品已

32、经被广大用户所了解,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公司的产品一部分应用于小型太阳能电源系统,一部分切割成小规格电池片,供应生产灯具的厂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澳洲、非洲、西欧及东南亚地区,公司自己拥有长期稳定的销售网络。3.5 采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在20年前引进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属于早期技术且生产规模小,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规模也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市场将逐步被双结非晶硅电池、新一代单结非晶硅电池及非晶-微晶电池所取代。在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必须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建设大产能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以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和更经济的生

33、产规模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生产、销售、管理和研发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和熟练掌握非晶硅制造工艺技术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建立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并拥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因此采用先进的非晶硅生产技术、扩建生产规模,建设大产能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是可行的。4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4.1 5MWp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4.1.1 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股东投资:6500万元 招商引资:6000万元 4.1.2 项目投资预算序号设备名称(或支出项目)数量资金预算用 途1PECVD系统2

34、套4,900非晶硅气相沉积2激光切膜机(SnO2)4台370刻划透明导电膜3绿色激光切割机4台420刻划非晶硅膜4磁控溅射设备4台1,100制备铝背电极、背及射膜5玻璃切割清洗设备4台300切割、清洗透明导电玻璃6封装层压机8台400太阳电池封装7太阳电池测试仪2台260太阳电池性能检测8超声波滚焊机2台140太阳电池焊接9尾气处理系统1套120非晶硅沉积尾气处理10厂房、土地1,990达到新生产线安装要求11空调净化系统600达到半导体生产要求12不可预见费用40013流动资金1500合计12,5004.1.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4.1.3.1 太阳电池成本原材料成本:7元/MWp原材料包括透

35、明导电玻璃、纯硅烷及P气、N气等特种气体、磁控溅射靶材、封装材料等。车间成本:8.7元/MWpa.生产线工人三班运行,加上生产管理人员约60人的工资;b.每月水电消耗;c.设备备件的采购及维修费用;工厂成本:9.7元/MWpa. 公司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职能部门人员约40人的工资;b.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费用;c.公司各项日常管理费用支出;d.销售费用;4.1.3.2 产品销售价格目前,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国际市场(成交价)为3美元/ Wp左右,保守预测,售价为20元/MWp。这样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4.1.3.3 经济效益预测利润率每峰瓦(Wp)太阳电池的利润售价-工厂成本-税金20-9

36、.7-1.48.9元税前利润率约为44.5;年利税年利税总额=销售总额-工厂总成本-固定资产年折旧 =10000-4850-1250 =3900万元4.2 40-60MWp非晶硅-微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经济效益分析4.2.1项目总投资:63000万元a.在5MWp生产线正常运转基础上,从资本市场融资b.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4000万元,建设40MWp大面积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二期投资9000万元,将40MWp大面积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升级为60MWp微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4.2.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4.2.2.1太阳电池成本原材料成本:7元/MWp原材料包括透明导电玻璃、纯硅烷及P气、N气

37、等特种气体、磁控溅射靶材、封装材料等。车间成本:8元/MWpa.生产线工人三班运行,加上管理人员约60人的工资;b.每月水电消耗;c.设备备件的采购及维修费用;工厂成本:8.6元/MWpb. 公司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职能部门人员约40人的工资;b.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费用;c.公司各项日常管理费用支出;d.销售费用;4.2.2.2产品销售价格目前,大面积、高转化率的非晶硅太阳电池较少,售价较高,可参照双节非晶硅太阳电池售价20元/Wp进行保守测算。这样将来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时,会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4.2.2.3经济效益预测利润率每峰瓦(Wp)太阳电池的利润售价-工厂成本-税金20-8.6-1.7

38、9.7元税前利润率约为48.5;年利税年利税总额=销售总额-工厂总成本-固定资产年折旧 =80000-34400-5400 =40200万元5 研究结论和项目建议5.1可行性研究结论a、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成为继水力、风力发电后新型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人类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光伏企业也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取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巨大社会效益。b、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以及未来的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以其低成本、低能耗、低资源消耗、无污染、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范围广等优势,代表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产品目前和未来的市场经济效益良好。c、黑龙江哈克新能源

39、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早进行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拥有成熟的生产管理组织和管理经验,拥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和行业知名度,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和熟练掌握非晶硅制造工艺技术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投资扩建生产线不仅可行,而且比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5.2项目建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减小一次性投资过大的筹资压力,降低投资回收风险,可把项目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投资12500万人民币,在公司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扩建改造,建设5MWp生产线,在短期内就可形成生产能力,生产目前市场主流的双节非晶硅太阳电池产品,开拓占领欧美市场,形成稳定的市场渠道,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自身筹

40、资能力;二期投资54000万元(届时设备报价会有所降低,投资规模从而下降),40MWp生产线,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更加经济的生产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三期投资9000万元,将40MWp生产线升级为60MWp非晶-微晶硅生产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占据技术领先地位,保持市场竞争优势。黑龙江哈克新能源有限公司2009年1月Editors note: Judson Jones is a meteorologist,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He has freelanced with CNN for four years, covering severe weathe

41、r from tornadoes to typhoons. Follow him on Twitter: jnjonesjr (CNN) - I will always wonder what it was like to huddle around a shortwave radio and through the crackling static from space hear the faint beeps of the worlds first satellite - Sputnik. I also missed watching Neil Armstrong step foot on

42、 the moon and the first space shuttle take off for the stars. Those events were way before my time.As a kid, I was fascinated with what goes on in the sky, and when NASA pulled the plug on the shuttle program I was heartbroken. Yet the privatized space race has renewed my childhood dreams to reach f

43、or the stars.As a meteorologist, Ive still seen many important weather and space events, but right now, if you were sitting next to me, youd hear my foot tapping rapidly under my desk. Im anxious for the next one: a space capsule hanging from a crane in the New Mexico desert.Its like the set for a G

44、eorge Lucas movie floating to the edge of space.You and I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watch a man take a leap into an unimaginable free fall from the edge of space - live.The (lack of) air up there Watch man jump from 96,000 feet Tuesday, I sat at work glued to the live stream of the Red Bull Stratos Mi

45、ssion. I watched the balloons position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sky to test the winds, knowing that if they would just line up in a vertical straight line we would be go for launch.I feel this mission was created for me because I am also a journalist and a photographer, but above all I live for taking a leap of faith - the feeling of pushing the envelope into uncharted territory.The guy who is going to do this, Felix Baumgartner, must have that same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