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8293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名合格党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做一名合格党员做一个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好人 从个体的自我认知上看,每个人都有对自己肯定的看法,否则,他的心里就是有问题的。每个人也都会承认和认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他人。这是一个人能作为人生活和行动的理由。也就是说,自我肯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但人也有自我否定的时候,也就是费斯汀格说的“认知失调”。人在认知失调的时候就要自我调整,这就产生了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也就是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基础。孔子主张,人要做到“四绝”, 即“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也就是说,人不能太自以为是,太固执己见,太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就一定正确吗?我们就一定是个纯粹的好人吗?怎么才能算一个好

2、人呢?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种划分并不是以道德为尺度的。如果从道德的角度看,人的道德层次可以分成三个境界:慎独、利他、助人。“慎独”的人,是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人,讲究个人的自我修持,自我修养。这样的人当然是有道德的、有较高精神追求的好人;“利他”的人,是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上表现出对人的友好、亲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能够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人;“助人”的人,是以帮助与自己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努力为他们谋福利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的人。由于道德的核心是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这样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也能

3、从总看出,人类追求的最高道德,就是能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上的所有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为他们谋福祉。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社会的组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出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情感。”而这种共同的心理因素的形成,需要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通。人们的发展程度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联系、交流之上的,这是教育的根本。也就是说,好的教育真正能促使全人类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定是建立在没有种族隔阂、阶级隔阂的真正平等、自由的社会基础上。杜威把这种良好的社会称作民主社会,即社会成员共享利益,社会之间交流互惠。如果我们把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作为教育理想的话,那

4、么,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道德性的前提。如此一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道德的好人,必定是通过良好教育,实现了与全人类以及整个自然互惠交流的人。 杜威以为,民主社会可以靠教育实现,他没有看到,在存在阶级隔阂的社会里,统治阶级是不会自觉放弃统治地位的。所以,真正的道德、理想的教育必须要打破滋生种族隔阂、阶级隔阂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互惠的社会制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是什么样子呢?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

5、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谓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理想的教育、理想的道德人格必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

6、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人的道德发展并不是靠个人离群索居、独善其身的清修,而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内,依靠人与人之间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和更为广泛的生产实践。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对于发展,人与人之间互为条件。古人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德是建立在与更广大的人们,跟大自然的联系。所以,一个共产党员要有的道德标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

7、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

8、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9、,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观察一个群体的生活,就会发现,那些为群体接受并广受欢迎的人,具有影响力的人,往往是乐于助人,具有包容心,善良有好的人,不斤斤计较乐于为群体工作的人,而这些人也会把这一事实作为某种成就加以接受。我想这正从一个角度诠释了马克思的那句话: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道理很简单,也很深刻。那么,作为有一定思想觉悟的共产党员,我们在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操守上应该怎么选择呢?我们是为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而工作,还是选择“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工作呢?罗斯福总统在赞奋斗不息的演讲中曾这样评价我们

10、中国人:“我们决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我们肉体暂时的欲望”是的,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但我们所要求的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呢?是可鄙的贪图安逸享乐还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呢?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走向,也是道德抉择。耽于物欲满足的人,是放弃追求自身完美的人,是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他也就不会向往更高的道德境界,这样的人能为人民服务吗? 面对生活的两个路向,那些在工作上拈轻怕重的人、推三阻四的人、牢骚满腹的人、斤斤计较的人、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人等等

11、,他们可能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吗? 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一位教师如果没有成长精神成长的渴望,他怎么能引领、教导、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的呢?没有积极精神追求的人格发展理想的教师,他能有高尚的是的吗?这样的教师对物质的崇拜,对物质享受的痴迷,对自我管理能力的丧失以及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然会对人生迷境中的孩童造成错误的影响,是他们难以克制和战胜低级本能的驱动。人格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一位教师可能把可讲的极为精彩,可能把知识驾驭的轻车熟路,但学习毕竟需要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战胜自我的低级需要而实现高级的精神需要,如果这样的教师并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他就无法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12、,而没有积极人格的学生必然没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能力,他又怎么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而不断发展呢? 我们生活工作在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何等幸运的事情。这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发展完善以及我们的教育理想的实现奠定了多么好的制度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我们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这种努力付出的越多,我们自身就会越发展完善,我们的生活也会越加美好。这条路是个人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我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道德追求,就会焕发出无穷的工作热情和生活动力。我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师德要求,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会激发出学生追求自我完善,探索未知领域的学习发展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