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8511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环评单位: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概况11.2 建设内容及规模11.3 建设地点21.4 主要生产工艺21.5 项目与法律法规相符性32 评价范围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42.1 评价范围42.1.1 地下水环境42.1.2 环境空气42.1.3 环境风险42.1.4 声环境42.2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72.2.1 大气环境72.2.2 声环境72.2.3 地下水环境72.2.4 海域水质82.2.5 海洋沉积物92.2.6 海域生态10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及拟

2、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113.1 污染物排放情况11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23.2.1 环境空气敏感目标123.2.2 声环境敏感目标133.2.3 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133.2.4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153.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7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17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183.4 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193.4.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93.4.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93.4.3 水土保持措施203.5 环境风险预测结果及风险防范措施223.5.1 风险预测结果223.5.2 风险防范措施223.6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结果233.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果233

3、.8 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测计划233.8.1 环境管理制度233.8.2 环境监测计划234 公众参与调查254.1.1 媒体公示直接信息反馈254.1.2 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284.1.3 公众参与座谈会304.2 小结31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6 联系方式32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 建设性质:新建; 实施单位:中国石化海南炼化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总投资23596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82万元,占总投资的4.06%。1.2 建设内容及规模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建设规模为255万m3,储罐区设有5个罐组,共25座10万m3原油罐、1座5万m3原油罐

4、,包括辅助生产设施和行政管理设施。年操作天数按350天考虑。表1.2-1 项目主要组成及规模分类 序号名称主要内容主体工程1原油罐区罐容255万m3,25座10万m3单盘外浮顶储罐,1座5万m3单盘外浮顶储罐 2输油泵棚4台输送兼装船泵,1座输油泵鹏3计量站计量、标定设施4原油输油管道30万吨原油码头陆域区装卸管道2DN900,长度3.6km;输送原油管道DN800至海南炼化,长约5.7km。公用工程序号类别主要内容1空压站200Nm3/h仪表风空压机一套2消防泵房2座3000m3消防水罐及消防水泵、泡沫泵共7台变配电所35/10kV总变电所1座,10/0.4kV低压变配电所3座4库内管网工艺

5、、给排水、消防管道等5电信电话系统、电视监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6机电维修间含备品备件库7总图工程护坡、挡墙、道路、围墙、绿化等8综合楼包括调度控制中心、食堂,总建筑面积3600m39职工生活设施建筑面积5000 m2,市场购买10职工倒班公寓位于库外,总建筑面积3000m2环保工程1污水收集设施含油污水池有效容积10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有效容积600m3,雨水监控池有效容积11000m3。依托设施1原油进出库依托海南炼化现有30万吨原油码头及拟建的30万吨原油码头2含油污水处理依托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3依托洋浦开发区公共海陆消防站4原油商业储备库至海南炼化之间的原油输送管道依托公共管廊。

6、1.3 建设地点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库区东侧为莲花山坡,南侧依次为拟建海陆公共消防站、口岸服务中心,在建200万吨PAT项目,中石化(香港)成品油保税库,以及海南炼化现有30万吨原油码头,西侧为中汇油品保税库、规划码头区,北侧为规划华信石油储备基地、海航成品油商业储备,以及在建的国投孚宝储备库。1.4 主要生产工艺1)储存工艺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库容为255104m3,根据企业储备的灵活性,库容可以满足为邻近炼化炼化企业提供原油储备需求,以及满足原油商业储备公司开展原油国际贸易要求。2)原油进库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库的原油接卸主要依托海南炼化现有30万吨原油码头及附近规划新建的30万吨原油码头

7、。2)原油储存海南商储库目前设计库容为255104m3,共设25座10104m3、1座5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本项目原油的储存及输送温度均考虑为常温,储罐不设加热设施。此外,26座原油储罐设置储罐脱水器,储备原油经储罐沉降、脱水以后,储存储备原油。3)原油出库(1)输送至海南炼化进口原油海南原油商储库中一部分原油储罐向海南炼化供油,原油经库内原油储罐沉降、脱水、储存,通过库内输油泵区的外输泵(兼装船泵)加压后,经流量计计量后,输送至海南炼化现有110104m3原油罐区储存。(2)依托海南炼化码头装船原油自库内储罐储存后,经库内设置的码头装船泵、计量后,利用卸船输油管道2XDN800、2XD

8、N900向码头输油。(3)输送至海南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海南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项目规划建设地下水封洞库,规划库容为300104m3,进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需要依托原油商业储备库进行中转。(4)原油倒罐及抽罐底油商储库可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倒罐作业。(5)原油计量原油卸船进库以船方商检为准,不设置流量计。1.5 项目与法律法规相符性本项目属于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并得到了规划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2 评价范围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1 评价范围2.1.1 地下水环境本次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西北侧至海洋(北部湾),南侧以莲花山、德义岭为界,东侧以入北部湾的河

9、流为界,评价区面积约20km2。2.1.2 环境空气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2.1.3 环境风险本项目环境风险为一级评价,评价范围为周围5km的圆形区域。2.1.4 声环境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m。表2.11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地下水三级西北侧至海洋(北部湾),南侧以莲花山、德义岭为界,东侧以入北部湾的河流为界,评价区面积约20km2。环境空气三级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噪声三级厂界外200m。环境风险一级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5km的圆形区域。图2.1-1 大气评价范围图图2.1-2 环境风险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

10、2.2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2.1 大气环境各监测点处的SO2、NO2、TSP、PM10、CO、O3、氟化物及苯并a芘的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一级标准,PM2.5日均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TVOCs日均浓度值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的标准限值要求;各监测点处SO21小时平均浓度值未检出,NO2、CO、氟化物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一级标准,SO21小时平均浓度值未检出,H2S 、NH3、苯、二甲苯的1小时平

11、均浓度值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限值要求,甲苯和乙苯的1小时平均浓度值均满足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确定的2mg/m3标准值要求;HCl、酚、甲醇、苯乙烯、Cl2及丙烯腈等在各个监测点均未检出。各监测点处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的新扩改建一级标准要求。2.2.2 声环境通过对拟建项目厂界声环境现状的监测,噪声昼间、夜间均没有出现超标现

12、象,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2.3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各监测点水温在21.526之间,各个监测点监测因子中,挥发酚、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汞、Cr6+、铁、Ni、石油类、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共12项因子在各测点均为未检出。总硬度在各个监测点的总硬度浓度值为133-646 mg/L,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溶解性总固体,在各个监测点的溶解性总固体浓度值为193-1093 mg/L,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在各个监测点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硫酸盐,在各个监测点的硫

13、酸盐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氯化物,在各个监测点的氯化物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锰,在各个监测点的氯化物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类和类标准。氨氮,在各个监测点的氨氮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总大肠菌群,在各个监测点除监测点G6未检出以外,其余监测点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其中监测点G3超过类标准符合类标准,其余监测点超过类标准符合类标准。亚硝酸盐,在各个监测点的硝酸盐浓度除监测点G8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

14、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外,其余监测点均符合类标准。硝酸盐,在各个监测点的硝酸盐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其中,监测点G4、G6、G8超过类标准,符合类标准。pH、氟化物、砷、镉、铅、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氰化物、汞、铁、六价铬、镍等各个监测因子在各个监测点的浓度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标准。2.2.4 海域水质引用规划环评海域水质监测结果,海域各监测项目中,生化需氧量、汞、挥发酚、苯胺、硝基苯、氯乙烯、丙烯晴、苯、二甲苯、对二甲苯、六六六、滴滴涕、氰化物的监测结果低于检出限。pH:各点监测值为7.64-8

15、.31,符合海水第一类第二类标准,其中监测点W11、W12符合海水第二类标准,其余点位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DO:各点监测值为5.62-7.55mg/L,符合海水第一类第二类标准,其中监测点W11、W12符合海水第二类标准,其余监测点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COD:各点监测值为0.33-1.75 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非离子氨: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002 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无机氮:各点监测值为0.082-0.167 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悬浮物:各点监测值为3.7-8.9mg/L。活性磷酸盐:各点监测值为0.001-0.024 mg/L,符合海水第一类第二类标

16、准;其中W9、W11、W12符合海水第二类标准,其余监测点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石油类: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063 mg/L;其中W20、W21监测值符合海水第三类水质标准;其余的均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各点石油类均达到相应水质保护目标要求。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80 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氟化物:各点监测值为0.53-1.04 mg/L。硫化物: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003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砷:各点监测值为0.0014-0.02m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铅: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3.1 g/L,符合海水第一类第二类标准。其中:监测点W1、

17、W2、W4、W7、W10、W11、W17、W18符合海水第二类标准,其余监测点位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各点铅均达到相应水质保护目标要求。镉: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866 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铜:各点监测值为0.36-3.8 g/L,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钴: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96 g/L。锰:各点监测值为1.4-35.1 g/L。锌:各点监测值为未检出-0.0508mg/L。符合海水第一类第三类标准。其中:W4、W8符合海水第二类标准,W14符合海水第三类标准;其余监测点位均符合海水第一类标准。各点锌均满足相应水质保护目标要求。2.2.5 海洋沉积物除W9、W10监测点位沉积

18、物除有机碳的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中的第二类标准外,其它各调查指标的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标准。W9、W10位于新英湾海域,按照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南省近海海洋环境功能区划,该海域被划为滩涂养殖区,执行第一类标准(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域),沉积物质量除有机碳外,其它各调查指标均达标。调查结果显示:W5、W13调查点位中,石油类、有机碳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中的第二类标准外,其它调查指标均达到第一类标准要求。各点位评价因子均达到相应水质保护目标要求。除新英湾测点的有机碳略超一类标准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相应海域功能要求的沉积物标准要求,评价海

19、域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2.2.6 海域生态根据规划环评的调查结果,项目附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2012年3月份新增点叶绿素的含量在1.2010.73 mg/m3之间,平均为3.53mg/m3。2)浮游植物2012年调查的新增点位共鉴定浮游植物192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7个门75个属,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密度在8.03104 962.2106 cells/m3之间,新增调查点位多样性指数在1.793.13之间,平均为2.50,均匀度在0.340.63之间,平均为0.49。洋浦西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在2.214.23之间,平均为3.28,均匀度在0.370.79之间,

20、平均为0.57。3)浮游动物洋浦海域浮游动物的组成以节肢动物的桡足类为主,其次为腔肠动物门的水母类、浮游幼虫及毛颚动物的箭虫类。浮游动物密度的平面分布趋势明显,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浮游动物数量的低值区位于调查区域西北部。4)底栖生物新增调查海域鉴定大型底栖动物共有47种,洋浦西海域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34种。5)潮间带生物调查海区各断面共鉴定潮间带生物52种(类),分别属于4个动物门和1种大型藻类。潮间带生物种类的水平分布以洋浦港3-2断面较多,平均为12种,其次为1断面,平均为7种,其余两个断面平均约为5种,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呈现明显的沿岸热带亚热带区系特征,4个断面的种类分布

21、特征较为相似。调查海域潮间带生物的优势种为沙蚕和相手蟹,优势度分别为0.13和0.05,占海域总生物密度的17.4和10.3。7)鱼卵仔鱼洋浦开发区沿岸海域鱼卵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月鱼卵密度(19390.2粒1000 m3)显著高于8月(401粒1000 m3),调查海域鱼卵平均密度相差达48倍,主要原因是25月是该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间,8月仔鱼密度高于2月,分别为74.2尾1000 m3和13尾1000 m3。主要种类为石首鱼科、鲾属、鲹科及鲷科鱼类等;8月主要种类为鲷科、鲾属、鲹科及石首鱼科鱼类等。8)渔业资源(1)本次调查捕获游泳生物经鉴定有153种,其中鱼类有109种,甲壳类和

22、头足类分别为35种和9种。(2)本次调查渔获游泳生物共165.92kg,总平均渔获率为8.30kg/h,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7.19kg/h,占渔获游泳生物总重量的86.61%;头足类的平均渔获率为0.59 kg/h,占渔获游泳生物总重量的7.12%;甲壳类的平均渔获率为0.52 kg/h,占渔获游泳生物总重量的6.27%。各站位的渔获物中均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头足类或甲壳类。(3)本次调查渔获游泳生物总重量165.92kg,总平均资源密度为597.26kg/km2,其中8月渔获游泳生物重量共93.11kg,平均资源密度为670.34kg/km2;2月渔获游泳生物重量共72.81kg,平

23、均资源密度为524.19kg/km2。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及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3.1 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运营期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以下各表。表3.1-1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排放量污染源名称排放量t/a排放规律污染物浓度(mg/L)污染物产生量(t/a)排放去向油罐切水18000间断石油类:500-1000CODcr:700石油类:9-18CODcr:12.6集中至含油污水池然后泵至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全部回用地面冲洗水1750间断石油类:500-1000CODcr:700石油类:0.875-1.75CODcr:1.225初期雨水800m/次,约75200t/a间断石油类:100-200

24、CODcr:300石油类:7.52-15.04CODcr:22.56集中至初期雨水池然后泵至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全部回用库区生活污水42000连续BOD: 200CODcr: 400BOD:8.4CODcr:16.8经化粪池收集后排至含油污水池,送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全部回用表 3.1-2 非甲烷烃挥发排放量时期项目非甲烷烃排放量备注t/akg/h运营期小呼吸1.620.19大呼吸3.42.67取其中小时大呼吸最大值合计5.022.86表 3.1-3 主要噪声源噪声源数量(台)声功率级dB(A)输送兼装船泵48090消防水泵、泡沫泵78090污水、雨水提升泵6(3用3备)8090空

25、压机28590表 3.1-4 本项目固体废物排放量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废物类别分类编号排放去向办公、生活区生活垃圾14.6t/a一般废物-洋浦开发区环卫部门进行清理罐区清罐底泥1.0t/a危险废物HW08海南炼化综合利用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2.1 环境空气敏感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内的集中居住区和自然村。表3.2-1 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户数人口(人)备注1新宅基村西南5701467化工园区的规划正搬迁2社兰东南1030923953岭上东南14401044674东阁东南1330883665公堂上西南185092411化工园

26、区的规划拟搬迁6公堂下南22601738747山尾村南2020572793.2.2 声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村庄,厂界外200m范围内没有村庄。3.2.3 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地下水的保护目标见下表所示。表3.2-2 主要地下水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人口(人)备注1新宅基村西南57067地下水的上游,化工园区的规划搬迁2社兰东南1030395地下水的上游3岭上东南1440467地下水的上游4东阁东南1330366地下水的上游5公堂上西南1850411地下水的上游,化工园区的规划拟搬迁6赤地东251080地下水的上游7文明东2530120地下水的上游8王元东2520

27、230地下水的上游9积勇东2520350地下水的上游10新兴东北2760110地下水的上游图3.2-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及大气评价范围图3.2.4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为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5km的圆形区域内的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表3.2-3 主要环境风险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户数人口(人)备注集中居住区1新宅基村西南5701467化工园区的规划正搬迁2公堂上西南1850924113公堂下南22601738744山尾南2020572795东阁东南1330883666社兰东南1030923957岭上东南14401044678500亩安置区东南3070128768拟搬迁

28、9新都安置区东南34505672657拟搬迁10三都镇东南3590487210711大山东南449010345612梧根东南39806529713积涌东南29809437714王元东南25808338715旧洲村东3120村委16矛地东北26206629717文明新村东北4190209018文明旧村东北42204621119新兴东北272085403拟搬迁20学坊东北44108340921周屋东北338016573222新基东北37503514923南滩村东北420024水田头东377043192社会关注区1公堂上小学南19002公堂小学南2370化工园区的规划在撤并3德义小学南17604王元

29、小学东南29205三都九年学校东南40906三都镇医院东南41507新都小学东南4080图3.2-2 环境风险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3.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3.3.1.1 地表水环境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产生在施工租住地,每天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依托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置。在油罐安装后的试水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试水后,排水中会增加悬浮物含量,不增加其它污染物,可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循环使用,最终可用于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不排入地表水体当中,因此不会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3.1.2 地下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各项废水均进行处置,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30、。3.3.1.3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经预测涂装和干燥过程挥发的甲苯、二甲苯均未超过相应限值的标准,而且施工是短期影响,因此施工期挥发的甲苯、二甲苯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3.3.1.4 声环境影响施工噪声是短暂的且具有分散性,一般在白天施工,不会对夜间声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基本没有影响。3.3.1.5 固体废物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置,建筑垃圾用于修筑道路,剩余部分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废油漆桶等由厂家回收。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理/处置,没有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3.

31、3.1.6 社会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活动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出行。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3.3.2.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1)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下风向最大浓度占环境标准以及厂界标准的比例分别低于1.44%、0.74%,完全可以达到2.0mg/m3的环境质量要求,厂界上非甲烷总烃实现达标排放。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与厂界距离较近。项目无组织泄漏非甲烷总烃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非常小。2)拟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定为界区外150m,拟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是可以满足要求。无组织排放不会使厂界烃类的出现超标现象,本项目不必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工程正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程度有限,

32、厂界实现达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符合规定的要求,在落实大气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大气环境的角度讲本项目可行。3.3.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依托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处理,处理后回用,对海洋水环境影响较小。3.3.2.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在正常工况下,若操作运行正常,基本不存在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源。3.3.2.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拟建项目厂界上昼、夜间的噪声贡献值不会出现超标现象,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周围200m内没有居民居住,不会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在保证降噪措施的前提下,从噪声环境的角度讲本项目可行。3.3.2.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33、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处置,没有外排,对环境影响很小。3.4 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3.4.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废水防止措施(1)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产生在施工租住地,依托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置。(2)清罐、罐体基础沉降试验用水循环利用,最终的试压水用于道路浇洒和绿化,不排入地表水体。2)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措施:采取合理规划布置施工区、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及时洒水降尘、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防护措施、运输车辆采取防护措施等。3)焊接、防腐涂刷废气控制措施:采取优先选择环保型焊条、优先选用自动焊、钢结构应尽可能在工厂预制、选择低毒溶

34、剂、采用刷涂或滚涂、选择环境污染小的气象条件和季节施工等。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应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机械应定期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完好;(2)对运输土石方的车辆规定运输路线,适当降低车速,车辆行驶中尽可能减少鸣笛和夜间运输;(3)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作业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进行,尽量避免或减少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禁止在夜间进行打桩作业。(4)尽量采用市政电网供电,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组。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产生的边角废料、废包装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委托当地职能部门有偿清运;施工场地固体废物应分

35、类存放;能回收的施工废料尽量回收,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3.4.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油罐切水、地面冲洗水和初期雨水,依托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厂处理。海南炼化污水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投用,处理工艺成熟稳定,同时本项目的水质、水量在依托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可接受范围内,该处理措施可行。2)地下水防治措施:(1)主动控制措施在工艺上采取先进的密封形式、自动化操作系统、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完善的管理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控制油品的跑、冒、滴、漏和泄油事故,从源头控制油品洒落地面。同时加强应急响应措施,一旦出现事故,应当及时治理。同时建

36、议加强库区防火堤内非油罐基础区地面防渗,防渗系数应达到10-510-7。(2)被动控制措施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库区内可能泄漏污染地下水环境物料的设备区(储罐区、泵区等)集中布置,并设置防火堤,污染区地面硬化,并设置泄漏物料的的收集措施,污染物收集后集中送至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库区原油储罐全部采用外浮顶油罐,并采取在钢制浮盘外加密封圈的密封措施。与拱顶罐相比,浮顶罐可减少因大、小呼吸所造成的烃类损失。在工程设计中选用性能和材质好的管道、阀门及机泵,在运行中加强设备及管线的维护和管理,降低管线、机泵、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可减少烃类气体的无组织排放。4)噪声

37、防治措施:在设计中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选用性能优、噪声低的设备;对各类油泵、水泵均进行基础减振措施;从总图布置角度考虑,泵区等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厂界。5)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3.4.3 水土保持措施1)储油库区针对储油库区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进行临时排水、临时沉砂池补充设计,并增加植物措施。(1)临时排水沟沿罐区内部每个储油罐之间布置临时性排水沟,防止罐区积水,并和临时性沉沙池共同防止开挖的松散土石方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失。(2)临时沉沙池临时沉沙池和临时排水沟配合使用,且与排水系统相连,共同防治罐区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3)临时覆盖

38、对基础开挖产生的短期堆放的临时堆土,采用防护网苫盖。(4)绿化绿化前需进行覆土。2)管理及辅助设施区(1)临时排水沟在道路两侧布置临时性排水沟,在排水沟出口及跌水处铺草皮防冲。(2)临时沉沙池临时沉沙池和临时排水沟配合使用,且与排水系统相连,共同防治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3)临时覆盖对基础开挖产生的短期堆放的临时堆土,采用防护网苫盖。(4)绿化综合楼及邻近附属设施周边是绿化的重点,行道树种植椰子树、菩提树、大王棕、凤凰木,株距3m。3)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场是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重点防治区域,主要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有:(1)剥离表土的拦挡防护工程在施工准备期进行了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层土在工程结束后

39、,摊平在绿化区作为绿化用土。(2)剥离表土周边的排水剥离表土堆放场地的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明沟。(4)植物措施绿化前需进行覆土。3.5 环境风险预测结果及风险防范措施3.5.1 风险预测结果本项目涉及到的物料毒性较低,因此本评价仅对原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污染物CO和SO2进行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在原油罐顶发生火灾事故后,伴生污染物CO和SO2均没有出现半致死浓度,因此拟建项目在设定事故状态下的环境风险值低于目前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8.3310-5,拟建项目环境风险水平是可接受的。库区内发生风险事故时收集的事故废水送至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因此事故消防水对海洋环境影响甚微;

40、库区事故污水储存容量满足、调储线路明确,泄漏的油品和含油消防水可有效控制在库区内,不会外流进入海洋。库外原油管道即便发生断裂事故,其油品泄露量也远低于海南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设定的油品入海量,因此,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远低于海南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事故状态下原油进入潜水含水层,将沿地下水流向往西运移。项目区地下水含水层的渗透条件较好,又由于潮汐周期性的作用,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原油一旦泄露将主要沿着地下水流向西海岸迁移。如果发生原油泄漏事故,考虑最不利状况,假设一个罐组爆裂,原油泄漏在防火堤内。根据预测,在1年、2年、4年、8年、9年及10

41、年后石油类污染扩散距离分别为148m、219m、331m、513m、554m及662m。若离海最近的西侧罐组发生事故,原油污染约需9年运移到海岸,该区发生事故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治理。距离库区最近的环境保护目标社兰村处于地下水流向的上游,一旦发生泄漏,不会影响到该村的地下水。3.5.2 风险防范措施为防止出现灾害事故,减少风险,要求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要科学规划,合理布置,严格按照防火安全设计规范设计,保证施工质量,严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和水平,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待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业主单位再编制详细、可操作的应急预案,预案的编制充分考虑了与地方应急系统相结合,为贮运

42、系统如果一旦出现突发事故,提供可操作的应急指导方案,以利于减缓风险损害。3.6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结果施工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都是类似工程项目采用过的措施,根据已经完工项目的施工经验,生态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运营期采取的配套污染治理措施都是成熟的技术工艺,并在同类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3.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果本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影响大部分是暂时可逆的,经济效益较好,从经济损益分析角度项目可行。3.8 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测计划3.8.1 环境管理制度开展企业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在项目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履行监督与管理职责,确保项目在各阶段执行并遵

43、守有关环保法规,协助地方环保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监测工作,掌握项目实际存在与潜在的环境影响,制定针对性的监督管理计划与措施。环境管理包括机构设置及职责、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环保责任制等内容。3.8.2 环境监测计划表3.81营运期环境监控监测计划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位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执行标准监测单位厂界噪声LAeq4个场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环境标准每年1次,每次监测1天,分昼间和夜间监测GB12348-2008委托有资质单位监测废 水石油类、CODCr、废水量汇入污水处理厂的厂界排口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重点对含油废水进行监测,根据排放情况应不少于排放次数的50% 海南炼化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控制指标非甲烷总烃NMHC厂界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冬季、夏季各监测一次GB16297-1996 地下水*pH、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环评报告要求设置的观测水井GB/T16488-1996每年一次;发生漏油事故时依情况制定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