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8574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甲氧基苯乙醛肟生产项目03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德金房地产有限公司九锦台城B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3.1.1 地理位置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2至11414、北纬3416至3558,东西长166km,南北宽75km,面积7446.2km2,其中市区面积1013.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47.7km2,现辖6区5市1县。郑州市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隔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与许昌、平顶山相接,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地理位置优越。是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和文

2、化中心。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东西、南北大动脉的纽带,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郑州市金水区地处郑州东北隅,因金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处在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地带,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 金水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地区。辖区经济繁荣,金融、证券、商品交易所、保险机构齐全,是国内各大银行驻豫总部所在地;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郑州北站,纵贯全国南北的京珠高速与横跨东西的连霍高速在区内交汇;辖区汇集了中央部委和省、市所属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128家,市区中学35所,小学75所,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实验区;省、市、区三级医疗机构344家,医疗事业蓬勃发展;辖区星级宾馆、综合商场、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星罗棋布,水电气暖设施配套齐全。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宏达路南、中方园路西。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周围环境概况图见附图二。3.1.2 地形地貌郑州市横跨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坦荡的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后部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则构成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坡。纵观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分布明显,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性差异明显。全市山地面积2377km2,占总面积的31

4、.9。山地的平均海拔高度在4001000m之间,最高点为少室山主峰(玉寨山),海拔1512.4m。郑州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仅为73米。郑州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海拔258米,东北部的柳园口海拔82.5米,西南部是受到侵蚀而形成的低山丘陵,逐渐向南过渡为黄土倾斜平原和黄淮冲积平原以及少量的沙丘和沙地。金水区处在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地带,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全区属平原洼地,为黄河冲击平原。 根据勘察得知,项目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不大,有利于项目建设。项目区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层出现比较稳定,未见地下埋藏物,故整个拟建场地地基比较稳定;地层分布均

5、匀。根据拟建筑物特征,该地质对建筑基础是比较适宜的,整个拟建场地是适宜建筑的。3.1.3 水文地质(1)地表水文郑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是2132平方公里和5313平方公里。金水区境内河流有黄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等7条,其中黄河流经辖区姚桥乡马渡、来渲寨、三坝等材,入中牟县境,境内河段长7公里;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全部流入淮河。金水区除黄河堤内区域外,均属于淮河流域。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东风渠,东风渠位于项目北侧400m,自西流向东,最终汇入贾鲁河。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由南向北流

6、经市郊西南部后,汇入尖岗水库。尖岗水库距市区4km,库容6780万m3,为郑州市备用水源。1972年在水库下游河道上修建一座人工坝,引入黄河水,形成郑州市西郊水源地西流湖,库容量125万m3。贾鲁河全长230km(市区段40km)。受气候及人为因素影响,贾鲁河上游自然水量己很小,成为季节性河流。贾鲁河进入郑州市区后,主要的任务是负担农田退水和接纳市区各河道汇入的生活、生产废水及雨水排泄,五龙口、马头岗排水系统的污水排入贾鲁河。经调查,本项目距贾鲁河约10.5km。该项目生活污水经项目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马头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最终汇入贾鲁河。(2)水文地质郑

7、州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东延部分的篙箕山前,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下水类型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依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岩性特征和开采条件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超深层地下水四种类型。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底板埋深小于60m,与大气降水联系密切,补给条件好、易开采,单井出水量30100m3/h,水质较好,是郊区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中深层地下水含水层顶、底板埋深在60350m 之间,含水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和下更新统及上第三系,平均厚度54m,主要有浅层水越流补给和侧向潜流补给,具承压性。该层水是市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含水层,单井出水量6080m3/h。深层地下水含水层埋藏

8、深度为350800m,厚70155m,含水层岩组为上第三系上部的中、粗砂,单井出水量1321m3/h,此层含水层的水质较好,铬和偏硅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饮用和天然矿泉水来开发。超深层地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大于80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上第三系下部的砂砾石层,多为半胶结,厚50100m,单井出水量0.24.5m3/h.m,水温4052,锶和偏硅酸含量亦较高,为珍贵的地热矿泉水资源。该项目区地下水水位较低,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水量较小。3.1.4 地震烈度郑州市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由于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

9、周期为0.35s。3.1.5 气象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依次呈现出春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风的基本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4.4,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3,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2,历年最高气温曾达到43,但高于40的温度,全市年平均不到一天。历最低气温为-17.9。降水量夏季多在290-390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0%以上,冬季只有20-30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5%。历年平均降雨量为652.9m。全年可日照时数为4430.7h,日照平均时数为2189.5-2352.3。郑州市无霜期大致在206-234天,市区平均全年为220天。郑州属中纬度东亚

10、季风区,冬季风向多偏北,夏季风向多偏南,全市各地累计年平均风速2.8-3.2m/s。金水区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清爽,日照充足;冬季干燥,风多雪少。年平均气温14.8,降雨量586.1毫米,无霜期213天,日照2052.6小时,与1951年1980年间的平均值相比,气温高0.6,雨量减少54.8毫米,日照减少332.7小时。3.1.6 土壤根据河南省土壤区划分系统划分,郑州市土壤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干旱森林草原棕壤褐土地带豫西北丘陵区。该区因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土壤母质多为风积、洪积、黄土母

11、质,还有第四纪红土,质地粘重。丘陵旱薄地分布广泛,少雨易遭旱灾。郑州市土壤面积69.56hm2,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风砂土、石质土、新积土、粗骨土、红粘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10大类,30个亚类,53个土属,110多个土种。3.1.7 自然资源郑州市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2个植被区。京广铁路以东属豫东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区,京广铁路以西属豫西山地、丘陵、台地落叶阔叶林植被区。郑州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等。土特产品有新密金银花,新郑大枣,荥阳柿子,中牟大蒜、西瓜、花生,河阴石榴,登封烟草,郑州月季等。郑州地区动物区系属于华北动物区

12、系,西部山地丘陵区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森林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有白肩雕、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有大鲵、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0 种,其中白鹳、大天鹅、小天鹅等水生鸟类集中或零星分布在郑州市的河流、山区、丘陵和平原的部分地区。本项目所在区域天然植被残存较少,已为人工植被替代。3.1.8 矿产资源郑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储量达50亿吨,居全省第一位;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0%;铝土储量1亿余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

13、3.2 社会环境3.2.1 行政区域及基本情况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1个县: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上街区、管城回族区,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另设省级新区郑州新区(含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501.9万。本项目所在的金水区是河南省会郑州的中心城区,因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水河流经辖区而得名。辖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金水区政府在城区设立15个街道办事处,作为派出机构,对所管辖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建立

14、2个镇,行使基层政权职能。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3.2.2 经济发展近几年,郑州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铝、食品、汽车、纺织四大支柱产业渐现竞争力。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54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61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89.9亿元,全市进出口总值为35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0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3亿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74.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6.7亿元,截止2012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448.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4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

15、6794.1亿元。3.2.3 交通通讯郑州市交通、通讯发达,处于中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陇海、京广铁路在这里交汇,107、310国道,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机场的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市通航。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邮政电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一个铁路、公路、航空、邮电通信兼具的综合性重要交通通讯枢纽。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宏达路南、中方园路西。地理位置优越,内外交通发达。项目区被编织在便捷的交通网络中,进出便利、快捷。3.2.4 文物和旅游郑州历史悠久,

16、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辖区内有距今8000多年的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以及3600多年前的商城遗址等;市区内还有二七纪念塔、城隍庙、文庙、碧沙岗、河南博物院等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目前郑州市已形成了以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根据现场查看,本项目1km范围内没有文物古迹。3.3 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

17、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

18、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布局结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依托交通干线及沿线城镇,在郑州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心四城、两轴一带”的城镇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为主体、中等城市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其他小城镇拱卫的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其中: 一心:包括中心城区及三个外围组团(

19、郑汴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和上街荥阳组团)。 四城:巩义市区、新郑市区、新密市区、登封市区四个中等城市。 两轴:沿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巩义市区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东西向发展轴;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的郑州市中心城区、航空港组团、新郑市区等城镇构成的南北向发展轴。 一带:依托省级交通干线,由登封市区、新密市区和新郑市区等城镇构成的东西向发展带。中心城区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两轴八片多中心”。两轴: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依托郑汴洛发展带,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

20、发展轴,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骨架,集聚区域和城市的主要服务职能,构成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沿花园路紫荆山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两条轴线形成从惠济片区至航空港组团的南北向发展轴,构建新郑漯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八片: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中心城区由老城区、郑东新区、经开区片区、南部片区、高新区片区、须水片区、惠济片区、北部片区八个功能片区构成。多中心: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和新郑州站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三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原材料产业

21、。创建全国性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构筑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空间布局:城市产业主要向东、东南两个方向展开。东部方向:依托郑东新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出口加工区、郑汴产业带,推进与开封对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东南方向:依托航空港、新郑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大力发展航空、铁路、公路联运,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推进与许昌对接。西部方向:依托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荥阳、上街、巩义等城市,加强与偃师、洛阳的衔接,形成郑洛城市工业走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材、煤炭、铝加工、制药、电缆、机械

22、、化工等产业。西南方向:依托登封、新密等城市和地域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煤炭、电力、服装等产业。北部方向:依托黄河,重点发展生态型产业,建设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郑州城市发展基本定位为: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向南优化管城地区,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城镇密集区航空港组团。规划区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500万左右,其中暂住人口15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50km2以内。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有关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规划,项目所在地为居住用地,故本项目选址和建设内容与规划用地功能要求是相互一致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见附图四。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