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335号二O一三年一月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3549至3606,东经11041至11313。西接临汾、襄汾,南临翼城,东连安泽,东南毗沁水,北接古县,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31.8公里,总面积938平方公里。浮山县辖2镇7乡, 2个居民委员会和185个村委会,人口12.07万,县城位于县城西部天坛镇,距临汾市约37km。省道临翼公路穿城而过。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浮山县城西
2、南方向、直距约16公里的陈家庄村南0.8km,行政区划属浮山县槐埝乡管辖。矿区地处临汾至四家湾金铜矿的公路边,由矿区到四家湾金铜矿约5km,由南经四家湾到翼城, 由北经槐埝乡、响水河到浮山县城约20 km,均有公路相通,矿区至临汾市约33km路程,即与侯月铁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交通地理位置见图1.1-1。1.1.2建设背景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浮山县城西南方向、直距约16公里的陈家庄村,行政区划属浮山县槐埝乡管辖。根据山西省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0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山西省浮山县鸿昌铁
3、矿、山西省浮山县槐捻乡南庄铁矿与浮山县南庄步达铁矿整合为一个矿山,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区面积为0.3902km2,开采标高为950-700m,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为规范采矿权范围,合理利用矿产资源,2011年6月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申请进行采矿权范围划界,申请矿区面积不变,为0.39km2,申请开采标高变更为950m-620m,2011年6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非煤采划字(2011)0017号文批准其划界申请。2012年5月批准其延期一年(时间2012年6月9日2013年6月9日)。金岩铁矿图1.1-1 地理位置图(1:160000)根据山
4、西省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组文件晋非煤开整字201105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核准意见”文件精神,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未参加本次整合。2012年2月该矿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查院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铁矿资源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矿区面积0.39km2,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二两个系统接替开采全矿FeI、FeII、FeIII、FeIV共四个矿体。一号系统服务于FeI、FeII两个矿体,建设主竖井场地、风井场地两个工业场地;二号系统服务于FeIII、FeIV两个矿
5、体,建设一个工业场地。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5.87万吨,可采储量36.70万吨,服务年限14a。一号系统:利用鸿昌铁矿主井场地、副井场地建设一号系统主井场地、风井场地两个场地。其中在主井场地关闭原鸿昌铁矿主斜井,新建主竖井,并利用场地现有办公生活区、材料库、食堂,需新建主井绞车房、材料库、机房等生产设施;在风井场地关闭原鸿昌铁矿副斜井,利用原鸿昌铁矿回风斜井作为一号系统回风斜井。二号系统:新建一个工业场地。关闭原南庄铁矿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新建主竖井、回风竖井。本工程设两个开采系统,分三个工业场地进行建设,分别为: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一号系统风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生产场地。工程完成后,矿
6、区总占地面积3.3公顷,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1ha(其中一号系统主井场地0.4ha、风井场地0.2ha,二号系统生产场地0.5ha),矿区道路占地2.2ha。其中除二号系统占地新征0.2ha外,二号系统剩余场地及一号系统场地全部为现有场地。新征占地为荒地,不占用农田耕地及林地。一号系统主井场地利用的建筑有宿舍、休息室,新建的生产设施及建筑有主竖井、卷扬机房、空压机房、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储矿场、库房、机修车间、办公室。其余建筑、生产设施全部拆除,包括原矿石场、原卷扬机房、原空压机房、原鸿昌主井。一号系统副井场地利用的建筑有宿舍、办公室、风机房,利用的生产设施为回风井。其余建筑、生
7、产设施全部拆除,包括矿石场、卷扬机房、空压机房、原鸿昌副斜井。二号系统场地对现有建筑全部拆除后进行建设。主要新建的生产设施及建筑有主竖井、回风竖井、卷扬机房、空压机房、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储矿场、库房、机修车间、办公室、宿舍。一号系统主井场地纵向布置方案:划分为880m、910m两个平台,其中910m平台布置矿井水处理站、主竖井、储矿场,区域生产设施及建筑布置在880m平台。一号系统风井场地纵向布置方案:划分为890m一个平台,生产设施及建筑布置在890m平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纵向布置方案:划分为990m、1005m两个平台,其中1005m平台布置回风竖井、风机房,区域生产设施及建筑
8、布置在990m平台。1.2工程概况1.2.1主要工程内容(1)项目名称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2)建设单位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项目性质:资源整合。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2-1。表1.2-1 基本情况列表序号项 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浮山县金岩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2建设性质资源整合3生产规模矿井生产能力3万t/a4井田面积0.39km25工业场地占地面积矿区总占地面积3.3公顷,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1ha(其中一号系统主井场地0.4ha、风井场地0.2ha,二号系统生产场地0.5ha),矿区道路占地2.2ha6开采矿体1、2、3、4
9、号矿体7开拓方式斜井开拓8采矿方法号矿体设计推荐浅孔留矿法开采。、号矿体设计推荐浅孔“留矿全面法”开采。9提升方式矿车承担矿井矿石运输和材料运输10投资总额3200万元11建设工期10个月12服务年限14a(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二两个系统接替开采全矿FeI、FeII、FeIII、FeIV共四个矿体。一号系统服务于FeI、FeII两个矿体,建设主竖井场地、风井场地两个工业场地;二号系统服务于FeIII、FeIV两个矿体,建设一个工业场地。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5.87万吨,可采储量36.70万吨,服务年限14a。建设规模3万吨/年。二、工程内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0、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室及生活设施和储运工程等。本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见表1.2-2。表1.2-2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与现有工程的衔接关系(含建设进度情况)工程类别现有工程现状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的关系目前的建设进度原鸿昌铁矿原南庄铁矿主体工程1号开拓系统主井主斜井,X=3973100.400,Y=19564461.500,H=883.166主斜井,X=3972937.914,Y=19564092.984,H=919.135m主竖井,X=3973353,Y=19564381,H=960新建正在建设副井副斜井,X=3972948.200,Y=19564319.
11、370,H=890.144副斜井,X=3972976.656,Y=19564097.953,H=924.341m-风井回风斜井,X=3972959.2,Y=19564346.44,H=890.098回风竖井,X=3973075.328,Y=19563988.224,H=977.974m回风斜井,X=3972959.2,Y=19564346.44,H=890.098利用原鸿昌铁矿风井未建2号开拓系统主井-主竖井,X=3973071,Y=19564136,H=985新建正在建设风井-回风竖井,X=3973212,Y=19563862,H=1020新建未建运输系统1号系统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
12、m3罐笼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5m3矿车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m3罐笼新建未建2号系统-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m3罐笼新建未建地面生产系统1号系统设置一个露天原矿临时堆场,原矿经临时堆存后外运设置一个露天原矿临时堆场,原矿经临时堆存后外运在1号系统主井场地中部设置一个原矿临时堆场,长20m,宽25m新建未建2号系统-在2号系统工业场地中部设置一个原矿临时堆场,长20m,宽25m新建未建辅助工程通风系统风机已全部拆除风机已全部拆除1号系统、2号系统回风井全部安装轴流式节能风机新建未建排水系统1号系统斜井井底设水仓和水泵房,将矿井涌水排出在1号系统井下设水仓、水泵房,将矿井涌水排出
13、新建未建2号系统-在2号系统井下设水仓、水泵房,将矿井涌水排出新建未建废石系统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本工程废石产生量为1000t/a,废石由汽车外运至废石场处置。本项目设二个废石场,一号废石场服务于1号系统,位于一号系统主井场地东南50m处的荒沟内;二号废石场服务于二号系统,利用原南庄煤矿废弃的工业场地建设。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沟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并覆土绿化。新建未建辅助设施1号系统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利用风
14、机房、其余新建未建2号系统-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全部新建未建公用工程给水系统给水水车外购本矿生产及生活水源为外购自南庄村,南庄村清水池水源为四家湾矿深井,取自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水质良好,可以作为本矿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有保证。现有利用排水矿井水2008年底停产,目前矿井无涌水外排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井下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每座井下水处理站均各配备1台YG-1-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均为1m3/h,可以满足矿井水处理要求。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80%;SS:90%。
15、矿井涌水经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全部综合利用于凿岩用水不外排。新建未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部排入矿区外的沟谷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均为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均为1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道路洒水、工业场地洒水、矿石场洒水、废石场洒水不外排。供电系统供电电源引自浮山县槐埝乡供电电源引自浮山县槐埝乡利用现有工程供电电源利用供热系统采用电采暖全部采用电暖器新建未建环保工程大气原
16、矿堆场粉尘露天堆场,粉尘大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储矿场,采用封闭式挡风抑尘网储存并设喷水设施,除尘效率可达80%。矿石堆场为一四边形,其周长为90m,总面积约500m2,四周底部建2m砖混围墙,上部挡风抑尘网高4m(矿石堆最高高度按4.0m考虑),挡风抑尘网总面积为360m2。共设两座。新建未建运输道路扬尘道路未硬化,运输扬尘大设专用洒水车,在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对外运输汽车加盖篷布,限制超载。新建未建井下爆破炮烟-产生量很小,经稀释后,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环保工程废水矿井水2008年底停产,目前矿井无涌水外排;原有矿坑水经沉淀
17、处理回用于井下洒水降尘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井下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每座井下水处理站均各配备1台YG-1-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均为1m3/h,可以满足矿井水处理要求。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80%;SS:90%。矿井涌水经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全部综合利用于凿岩用水不外排。新建未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均为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均为1m3/h,采用生物
18、接触氧化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道路洒水、工业场地洒水、矿石场洒水、废石场洒水不外排。新建未建固废废石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各系统废石分别送往废石场合理处置。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沟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并覆土绿化。新建未建生活垃圾随地丢弃集中收集后由浮山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提升机露天布置,噪声影响大基础减振、隔声。新建未建通风机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新建未建空压机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新建未建水泵-
19、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新建未建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新建未建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固废处置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环评规定对废石进行合理排放、填沟、覆土、植被恢复。新建未建绿化工业场地绿化率低矿区工业场地绿化占地总面积为0.66公顷,绿化系数为20%。新建未建运输道路沿线运输扬尘大运输道路洒水抑尘,清扫保洁。-环境管理监测机构矿山未设环境管理监测机构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监测机构。新建未建办公室及生活
20、设施1号系统宿舍、办公室、食堂办公室、宿舍、食堂拆除现有废旧建筑物120m2,然后新建食堂未建2号系统-办公室、宿舍、食堂拆除场地临时建筑198m2,然后全部新建未建储运工程原矿储存露天堆场,粉尘大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储矿场,采用封闭式挡风抑尘网储存并设喷水设施,除尘效率可达80%。矿石堆场为一四边形,其周长为90m,总面积约500m2,四周底部建2m砖混围墙,上部挡风抑尘网高4m(矿石堆最高高度按4.0m考虑),挡风抑尘网总面积为360m2。共设两座。新建未建运输道路道路未硬化,运输扬尘大设专用洒水车,在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对
21、外运输汽车加盖篷布,限制超载。新建未建1.2.2生产工艺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二两个系统接替开采全矿FeI、FeII、FeIII、FeIV共四个矿体。一号系统服务于FeI、FeII两个矿体,建设主竖井场地、风井场地两个工业场地,全部利用原鸿昌铁矿场地进行建设;二号系统服务于FeIII、FeIV两个矿体,建设一个工业场地,为新建场地。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5.87万吨,可采储量36.70万吨,服务年限14年(其中一号系统9年,二号系统5年)。开采顺序为FeI矿体FeII矿体FeIII矿体FeIV矿体。每个矿体开采中段,分别为705m、734m中段。号矿体分为三个运输中段,分别为自上而下,矿房内回采沿矿
22、体底板从下至上进行回采。具体为:在阶段内沿矿体走向每隔40-50m划分为一个矿块。矿体分为两个运输为657m、688m、719 m中段。阶段高31-32m。矿体分为一个运输中段,即为852m中段。号矿体分为两个运输中段,分别为825m、845mm中段。阶段高20m。采矿方法:号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号矿体采用浅孔留矿全面法开采。本工程设两个开采系统,分三个工业场地进行建设,分别为: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一号系统风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生产场地。工程完成后,矿区总占地面积3.3 ha,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1ha(其中一号系统主井场地0.4ha、风井场地0.2ha,二号系统生产场地0.5ha
23、),矿区道路占地2.2ha。其中除二号系统占地新征0.2ha外,二号系统剩余场地及一号系统场地全部为现有场地。新征占地为荒地,不占用农田耕地及林地。设计采用两个开拓系统对区内四个矿体分别进行开采。一号系统:主竖井(新建)、回风斜井(利用原鸿昌风井);二号系统:主竖井(新建)、回风竖井(新建)。本矿田东南部为浮山县双利矿业有限公司矿田,南部为浮山县怡恒矿业有限公司矿田,北部和东部无矿山。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实施各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后,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区域环境功能承载力、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规划要求、社会敏感目标、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及项目综合
24、影响判断认为,工业场地及固废堆场选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第二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21日-9月27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大气质量现状的监测。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分别为:1#沟南村(陈家庄)、2#南庄村、3#翟底村。本次评价引用这三个点位进行分析,监测结果如下:从3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中可知,评价区SO2、NO2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TSP、PM10出现超标,说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般。TSP、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区内矿山企业较多,矿石堆存、运输等扬尘量大。另外,当地植被覆盖率差、风沙大,
25、也是造成TSP、PM10超标的重要原因。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矿区范围内没有河流,仅有季节性沟谷。本项目不排水,雨季时洪水汇流向东进入响水河,由响水河向西北进入洰河水库(进入洰河),再向西北进入涝河,最终进入汾河。为此,本次评价对地表水不做现状监测。2.1.3地下水环境质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21日-9月23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地下水现状的监测。地下水现状监测共布设了6个监测点位,分别为:1#翟底村、2#木瓜沟村、3#西张村、4#南畔桥、5#南畔新村、6#尧村。本次评价引用这个六个点位进行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在所有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中,总大肠菌群除南畔新村达标外,其余全部
26、超标,另外2#木瓜沟村点位总硬度也出现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类水质标准。由此可见,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其中总大肠菌群出现超标是由于水井较浅,人类活动影响频繁造成;总硬度出现超标是由地质原因造成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该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2.1.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清徐县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1月15日对本项目声环境现状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一号系统主井场地噪声值昼间为46.6-48.5LAeq(dB),夜间噪声值范围42.5-43.6LAeq(dB);一号系统风井场地噪声值昼间为47.7-
27、49.4LAeq(dB),夜间噪声值范围42.0-44.7LAeq(dB);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噪声值昼间为45.5-47.8LAeq(dB),夜间噪声值范围41.6-43.4LAeq(dB)。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木瓜沟村距离本矿工业场地2.0km,该村南部公路是区域主要交通干线,不是本矿专用道路,本矿运输利用该公路。因此工业场地及运输路线无敏感点存在。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2.2.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次工程大气污染排放特征、该地区主导风向、厂址周围敏感点分布、该地区地形地貌与
28、评价级别,确定本次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以生产场地为中心,东西5.0km、南北5.0km,评价面积为25km2范围内。2.2.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工程井下涌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全部回用;因此,可以做到正常生产时,无废水外排。同时矿区内均为季节性沟谷,无常年性河流。因此,本次评价只对地表水进行简单分析。2.2.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重点是矿区周围外扩500m的范围。2.2.4噪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生产场地四周。2.2.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矿区及废石沟向外延伸500m以内区域。2.3环境保护目标经实地调查,地下水影响范围内有南庄村、陈家庄村
29、、沟南村(无人住)三村。依据槐埝乡人民政府的证明,沟南村现无人居住;南庄村、陈家庄村饮水水源为四家湾铜矿(位于襄汾县东南,四家湾村)在下角头村南沟谷建设的深水井,取自奥灰水含水层,井深340m,采用水泵提升至两村自建的蓄水池,然后由管网入户使用。翟底村水井位于该村东50m处的沟谷内,井深40m,水位埋深12m,取自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供翟底村村民饮用,不在地下水影响范围内。木瓜沟村水井位于该村东80m处的沟谷内,井深30m,水位埋深15m,取自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供木瓜沟村村民饮用,不在地下水影响范围内。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没有泉域和饮用水水源地分布。评价区内基本为广大农村地区,无旅游资源
30、等特殊环境敏感因素,结合工程特点,厂址周围村庄和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是重点保护对象,具体见表2.3-1、图2.3-1。表2.3-1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序号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相对1号主井场地位置保护对象与项目的关系功能区划情况方位距离(km)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矿区范围南庄村W0.8厂址周围分布的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沟南村无人住矿区范围外西沟村NW1.3陈家庄N0.8将军庄NE1.0井院村N1.2木瓜沟E1.1翟底村SW1.2乔院村W1.8南畔村已搬迁2地表水环境响水河E5.5厂址周围分布的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3评价区
31、地下水资源翟底村水井SW1.2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不在本矿地下水影响范围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木瓜沟水井SW2.04生态环境地表植被(矿区、废石沟、生产场地)破坏后及时恢复到原来状态水土流失(矿区、废石沟、生产场地)采取水保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加重图1-1 环境保护目标图1号废石场1号系统主井场地1号系统副井场地生态、地下水评价范围运输路线大气评价范围1号取土场矿井范围南畔村已搬迁翟底南庄陈家庄西沟乔院将军庄井院木瓜沟南畔新村11km西张水库(已干涸)2号系统场地2号废石场槐埝乡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槐埝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南畔新村22号取土场第三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
32、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3.1.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前首先在施工工地设置围墙(2m),当风速2.5m/s,可使影响距离缩短40%。围墙在建设期可作防污、挡尘、隔声作用,项目建成后可作为围墙继续使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水泥、砂石、石灰及土方等在长期露天堆存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对此,评价要求设置施工基本原材料临时堆棚,用量较大的砂石等原材料要用棚布覆盖,散落物料要经常清理。工程物料运输车辆存在裸露运输及运输抛洒问题,评价要求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要求运输车辆覆盖篷布或利用
33、箱车,且物料不得超载,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抛撒;车辆出厂前,应将车辆轮胎进行冲洗,避免轮胎带泥行驶。另外,对运输道路及时清扫,以减少扬尘的扩散范围。对施工进度及进入施工区的车流量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设专人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对有大风(四级以上)预报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建设单位应配置洒水车辆,可收集利用施工废水在运输道路和工业场地施工区定时洒水,干旱、多风季节可增加洒水次数(一般天气状况应不少于3次/日,大风日应加大洒水频率),以保持地面和空气湿润,减少起尘量。(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原矿堆场堆存和装卸扬尘、以及道路运输扬尘,此外还有少量的井下爆破炮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34、总表3-1所示。表3-1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情况治理方式排放情况污染类型产生量(t/a)污染类型排放量(t/a)原矿堆场粉尘面源35.98地面硬化,建挡风抑尘网,并设洒水喷淋装置,抑尘效率80%面源7.20运输扬尘扬尘面源2.81厂内道路硬化,限制超载洒水抑尘,抑尘效率70%面源0.84爆破炮烟CO2、N2及少量的NOx和SO2面源加强通风面源3.1.1.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建设期井筒排出的矿井涌水水量很小,井下水处理站尚未建设,根据其水质情况及地面工程用水水质要求,矿井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可满足地面工程拌料、施工机械清洗等用水要求,也可用于
35、施工场地和道路降尘洒水,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工程建设期应设置生活污水临时集中收集池,经过除油、沉淀等简易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得随地泼洒。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应设防渗旱厕,并经常喷洒灭蝇药剂。此外,施工单位要对露天堆放的施工材料、土堆、沙堆等要用棚布覆盖,避免在下雨天物料随雨水流失,产生不必要的污染。根据建设施工废水处置的实际情况,有效处理和利用的问题不大,但存在着施工单位施工随意性强,操作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使部分不应排放的废水流失,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此,评价要求本工程建设中应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且应在业主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当地环境保护主管单位的配合下进行。(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
36、情况矿井涌水依据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查院出具的矿井涌水量情况说明,当矿方开采1、2号矿体达产时,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6.4m3/d,最大涌水量为21.2m3/d;当矿方开采3、4号矿体达产时,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4.5m3/d,最大涌水量为19.8m3/d。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井下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每座井下水处理站均各配备1台YG-1-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均为1m3/h,可以满足矿井水处理要求。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80%;SS:90%。矿井涌水经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全部综合利用于凿岩
37、用水不外排。生活污水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产生量9.41m3/d。本工程分别在一号系统主井工业场地、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各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均为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均为1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道路洒水、工业场地洒水、矿石场洒水、废石场洒水等不外排。非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和生活污水将在各自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中缓冲,待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后,再全部处理回用。3.1.1.3 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由以上分析
38、结果可以看出,施工场地噪声较大,因此要求施工单位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的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施工量,打桩机等禁止在夜间施工,避免对周围村庄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降低设备噪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对动力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要采用车况良好的车辆,并应注
39、意定期维修和养护;在乡村路段要限制鸣笛;一般情况应禁止夜间运输。(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本工程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机械设备如提升机,通风机、空压机和各类水泵等。为了有效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采取控制噪声源与隔断噪声传播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竖井提升机采取基础减振、隔声的措施;*通风机采用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和扩散器的措施;*空压机应设置在空压机房内,空压机房单独封闭,用墙体降噪隔声,室内采用吸声材料,门采用隔声门,窗采用通风隔声窗;*对各类水泵噪声,采用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震器;*对场外运输噪声,评价要求加强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运
40、输车辆经过村庄等地时,应自觉减速限制鸣笛,使噪声影响降低。3.1.1.4 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环评规定加强施工排污管理,掘进废石应按照环境保护的规范要求,堆存至指定的废石场内,废石场应按照评价要求做必要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应责定施工单位回收;施工队伍生活垃圾应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一号系统主井场地、风井场地建设期挖方27000m3,填方14800m3,弃方12200m3。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建设期挖方16770m3,填方4920m3,弃方11850m3。工业场地建设期土石方平衡见图3-12(a、b)。挖方27000m3填方492
41、0m3弃方11850m31号废石场图3-12-a 一号系统主井、风井场地建设期土石方平衡图挖方16770m3填方4920m3弃方11850m32号废石场图3-12-b 二号系统工业场地建设期土石方平衡图由图3-12可知,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实现土方的调配使用,可实现弃方的最小化,也减少了取方过程中带来的相应环境问题。按上述措施处理后,建设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废石本项目矿山废石年产生量为1000吨,废石运往废石沟合理堆存。本项目共设置2个废矿石场:1号废矿石场位于一号生产系统,位于一号系统主井场地东南50m处的荒沟内,长120m,宽40m,深约15m,库容约240
42、00m3,可储存废矿石36000t。主要处置现有场地清运、1号和2号废石堆治理过程中清运的废石约3500m3,建设期产生的12200m3弃方量和运营期每年产生的1000t废石。在处置现有工程废石和建设期弃方后,一号废石场剩余容量8300m3,可储存废石10500t,可满足1号系统10.5年的处置需要(1号系统服务年限9年)。2号废矿石场位于二号生产系统,利用原南庄煤矿废弃的工业场地建设,长150m,宽35m,深约15m,库容约25000m3,可储存废矿石37500t。主要处置原南庄铁矿现有场地的废石4000m3和场地拆除的建筑垃圾2600m3,二号系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11850m3弃方量和运营
43、期每年产生的1000t废石。在处置现有工程废石和建设期弃方后,一号废石场剩余容量6550m3,可储存废石7500t,可满足2号系统7.5年的处置需要(2号系统服务年限5年)。1号废矿石场均为荒沟,属于盲沟,无断层发现。沟内植被零散,主要为杂草类草丛,汇水面积3000m2,汇水作用小,适宜废矿石堆放。与最近村庄南庄村相距540m。1号取土场位于1号废石场西10m处,服务于1号废石场。2号废矿石场利用原南庄煤矿废弃的工业场地建设,该废弃场地工业生产痕迹十分明显,地面主要为废弃建筑、废石等。汇水面积38000m2,汇水作用小。与最近村庄南庄村相距850m。2号取土场位于2号废石场西20m处,服务于2
44、号废石场。目前矿方已经与南庄村签订了两个废石场、两个取土场的占地补偿协议。环评规定废石场进行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沟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废石从里向外堆存,用推土机将废石推平,并通过推土机往返对废石进行压实。废石场填平后,在表面覆1m厚黄土,密闭压实,绿化造林。生活垃圾本项目职工定员1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18t/a(按照当地生活水平,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人每天0.5kg计)。环评要求在工业场地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浮山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3.1.1.5生态环境影响情况(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影响随着建设项目的开展,本区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将受到一定影响,主要是场地开挖,回填对土地的扰动,对植被的破坏,短期的水土流失,但建设期工程量很小,地面系统扰动有限,所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占用了自然荒地,影响了荒地的使用功能并造成地表环境破坏。3.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2.1大气环境影响(1)预测方案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划分和预测内容的规定,本项目为三级评价,可以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的依据。结合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本次大气预测因子选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