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8823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免疫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免疫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免疫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免疫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系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疫系统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A型题 1对于淋巴细胞特性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 B.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C.细胞大小不等 D.种类繁多,分工极细 E.寿命较短,一般只存活1周左右 2对于淋巴小结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又称淋巴滤泡 B.主要由密集的B细胞组成 C.大小不等,其数量和大小基本保持不变 D.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初级淋巴小结 E.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次级淋巴小结 3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包括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B.其发生较中枢淋巴器官早,在出生数月后逐渐发育完善 C.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D.无

2、抗原刺激时其体积相对较小 E.受抗原刺激后则迅速增大,免疫应答过后又逐渐复原 4胸腺的特征性结构是 A.淋巴小结 B.胸腺小体 C.白髓 D.动脉周围淋巴鞘 E.输入淋巴管 5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描述,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A.又称上皮性网状细胞 B.皮质的上皮细胞有被膜下上皮细胞和交错突细胞 C.某些被膜下上皮细胞的胞质丰富,包绕胸腺细胞,称为哺育细胞 D.交错突细胞表面具有大量的MHC抗原 E.上述细胞都能分泌2微球蛋白、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6胸腺小体的特征是 A.是胸腺的重要特征,散在分布于皮质内 B.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包绕而成 C.小体外周的上皮细胞较成熟 D.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较幼稚

3、 E.功能尚不太明确,但对胸腺培育胸腺细胞无影响 7哪一项不是血-胸腺屏障的组成? A.连续型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B.内皮细胞周围不连续的基膜 C.血管周隙及其内含的巨噬细胞 D.胸腺上皮细胞基膜 E.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 8淋巴结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结构明显增大的是 A.浅层皮质 B.副皮质区 C.髓索 D.髓窦 E.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9淋巴结内发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 A.浅层皮质 B.副皮质区 C.皮窦 D.髓窦 E.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10淋巴结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 A.浅层皮质 B.副皮质区 C.髓索 D.淋巴窦 E.生发中心 11对于生发中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

4、初级淋巴小结中央着色浅淡的区域 B.是次级淋巴小结中央着色浅淡的区域 C.含B细胞、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 D.分为浅部的明区和其下方的暗区 E.周边有一层密集的小B细胞形成小结帽 12对于易染体巨噬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生发中心的巨噬细胞 B.主要位于生发中心明区 C.主要位于生发中心暗区 D.能大量吞噬已凋亡的B细胞 E.胞质溶酶体含异染体,为吞噬的变形的淋巴细胞核 13对于滤泡树突状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又称小结树突状细胞 B.主要位于生发中心的暗区 C.不表达MHC-分子,但有Fc受体和C3受体 D.可把抗原-抗体复合物聚集在细胞表面 E.在B细胞的活化和调

5、节抗体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14对皮质淋巴窦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 B.位于被膜下和小梁周围 C.被膜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通入被膜下淋巴窦 D.被膜下淋巴窦包绕整个淋巴结实质 E.小梁周窦与髓质淋巴窦直接相通 15对淋巴窦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由网状细胞衬里 B.窦腔有星状的内皮细胞支撑 C.窦腔内有许多巨噬细胞附着或游走 D.皮窦接收输入淋巴管输送的淋巴液 E.髓窦汇集形成输出淋巴管 16在淋巴结内,滤过淋巴、清除抗原的细胞主要是 A.淋巴窦壁的内皮细胞 B.网状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E.巨噬细胞 17脾的胸腺依赖区是 A.脾小体 B.脾索 C.

6、白髓 D.动脉周围淋巴鞘 E.边缘区 18有关脾边缘区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位于白髓与红髓交界区 B.含有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等 C.含有边缘窦,它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脾内的重要通道 D.是脾内识别捕捉抗原、引发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E.属于脾的白髓 19脾血窦的特点不包括 A.是一种静脉性血窦,形态不规则 B.为脾索所包围,相互连接成网 C.血窦壁如同多孔隙的栏栅,由平行排列的扁平内皮细胞围成 D.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环行网状纤维 E.血窦外侧有较多的巨噬细胞 20对于脾血液通路,哪一项错误? A.脾动脉入脾后分支形成小梁动脉,后者分支形成中央动脉 B.中央动脉发出小分支形成

7、毛细血管供应白髓,其末端膨大形成边缘窦 C.中央动脉主干穿出白髓进入脾索时分支形成一些直行的笔毛微动脉 D.笔毛微动脉在脾内分为髓微动脉、鞘毛细血管和动脉毛细血管 E.少部分动脉毛细血管末端开放于脾索,大多数直接连通于血窦 21对于胸腺依赖区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由弥散淋巴组织构成 B.以T细胞为主 C.是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D.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E.常分布着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22关于扁桃体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属于周围淋巴器官 B.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形成隐窝 C.隐窝周围聚集着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D.上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称为淋巴上皮组织 E.含有T细胞和B细胞,但不含

8、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B型题 A.网状组织 B.淋巴小结 C.动脉周围淋巴鞘 D.深层皮质单位 E.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23富含B细胞的淋巴组织 24脾内富含T细胞的淋巴组织 25淋巴结内富含T细胞的淋巴组织 26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27脾的胸腺依赖区 A.上皮性网状细胞 B.网状组织 C.淋巴小结和脾小体 D.副皮质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E.小叶间隔或小梁 28构成淋巴结、脾的微细支架 29组成胸腺的微环境,并分泌胸腺激素 30机体进行体液免疫应答时增生的结构 31机体进行细胞免疫应答时增生的结构 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脾 E. 扁桃体 32培育B细胞的器官 33

9、培育T细胞的器官 34具有滤过淋巴液和免疫应答的功能 35具有滤血、免疫应答、储血和造血功能 36具有隐窝和淋巴上皮组织 37具有内皮细胞为长杆状的血窦 38具有输入淋巴管和输出淋巴管 X型题 39以下属于胸腺依赖区的结构是 A.髓索 B.边缘区 C.副皮质区 D.淋巴小结 E.动脉周围淋巴鞘 40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 A.构成胸腺的微细网架 B.参与构成胸腺小体 C.参与构成血-胸腺屏障 D.只存在于胸腺皮质 E.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促进胸腺细胞分化 41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 A.B细胞 B.NK细胞 C.浆细胞 D.细胞毒T细胞 E.辅助T细胞 42淋巴结浅层皮质的主

10、要结构组成是 A.副皮质区 B.淋巴小结 C.小结间区 D.皮质淋巴窦 E.小梁 4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细胞主要是 A.效应T细胞 B.NK细胞 C.记忆T细胞 D.记忆B细胞 E.浆细胞 44发生体液免疫时,淋巴结的主要变化是 A.淋巴结肿大 B.淋巴小结增多、增大 C.副皮质区扩大 D.髓索内的浆细胞增多 E.小梁增粗 45关于淋巴小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见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和脾白髓 B.在脾中又称脾小体 C.大小和数目随功能状态而变化 D.主要由T细胞构成 E.生发中心分为明区、暗区和小结帽 46淋巴窦腔内主要含有 A.星状的内皮细胞 B.巨噬细胞 C.面纱细胞 D.淋巴细胞 E.

11、淋巴 47关于B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 A.在骨髓内发育 B.抗原刺激后,能分化成浆细胞 C.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D.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 E.主要分布于淋巴结副皮质区 48脾内主要滤血的部位是 A.脾小体 B.脾索 C.脾血窦 D.边缘区 E.动脉周围淋巴鞘 49以下可以含有淋巴小结的器官是 A.淋巴结 B.胸腺 C.脾 D.扁桃体 E.骨髓 二、名词解释 1淋巴小结 2血-胸腺屏障 3副皮质区 4淋巴细胞再循环 5动脉周围淋巴鞘 三、问答题 1试述胸腺皮质的结构与功能。 2简述淋巴结皮质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 3简述脾白髓和红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和功能意义。

12、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 E 2. C 3. B 4. B 5. E 6. B 7. B 8. B 9. A 10. B 11. A 12. C 13. B 14. E 15. A 16. E 17. D 18. E 19. C 20. E 21. D 22. E B型题 23. B 24. C 25. D 26. E 27. C 28. B 29. A 30. C 31. D 32. B 33. A 34. C 35. D 36. E 37. D 38. C X型题 39. CE 40. ABCE 41. BD 42. BC 43. CD 44. ABD 45. ABC 46.

13、 ABCDE 47. ABC 48. BD 49. ACD 二、名词解释 1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呈圆形或卵圆形,由B细胞密集而成,与周围组织有较明确的境界。初级淋巴小结较小,在抗原的刺激下,其中央出现生发中心,变成次级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着色浅淡,可分为浅部的明区和其下方的暗区,生发中心的周边为小结帽。生发中心是B细胞增殖的区域,除B细胞外,还含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抗原清除后,淋巴小结又变小,生发中心消失。 2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血-胸腺屏障。血-胸腺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含有巨噬细胞的血管周隙、胸腺上皮细胞

14、的基膜和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构成。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某些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从而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T细胞的正常发育。 3副皮质区又称深层皮质单位,是位于淋巴结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聚集而成,并含一些交错突细胞等,是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内有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血液中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在细胞免疫应答时, T细胞增殖,副皮质区迅速扩大。 4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又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返回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如此反复循环,称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将全身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

15、细胞间的协作,提高免疫功能。 5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在脾中央动脉周围的厚层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此区是脾的胸腺依赖区,在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此处T细胞分裂增殖,鞘也增厚。中央动脉旁有一条伴行的小淋巴管,它是鞘内淋巴细胞经淋巴迁出脾的重要通道。 三、问答题 1胸腺皮质分为浅、深两层,即外皮质层和深皮质层,均以胸腺上皮细胞为微细支架,间隙内含有大量胸腺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又称上皮性网状细胞。皮质的上皮细胞分为被膜下上皮细胞和交错突细胞。被膜下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相邻的一侧呈完整的扁平上皮状,有基膜,相邻细胞间有许多桥粒连接;细胞的另一侧则有一些突起。某些被膜下

16、上皮细胞的胞质丰富,包绕胸腺细胞,称为哺育细胞。该细胞能分泌2微球蛋白吸引淋巴干细胞进入胸腺;还能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为胸腺细胞发育所必需。交错突细胞有多分支状突起,突起间以桥粒相互连接成网,细胞表面具有大量的MHC抗原。此种细胞不分泌激素,其质膜紧贴胸腺细胞,参与诱导胸腺细胞发育分化及对其进行阳性选择。 胸腺细胞:即胸腺内分化发育的各期T细胞。外皮质层有许多大淋巴细胞,即前胸腺细胞;深皮质层的胸腺细胞体积较小,为普通胸腺细胞,它们密集于皮质内,占胸腺皮质细胞总数的8590。普通胸腺细胞正处于被选择期。凡能与机体自身抗原相结合或与自身MHC抗原不相容的胸腺细胞被灭活或淘汰,少数选定的细胞则

17、继续分化,从而建立起符合机体需要的淋巴细胞TCR库。进一步成熟的普通胸腺细胞,其中CD4的细胞约占2/3,CD8的细胞占1/3。 2淋巴结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3部分构成。 浅层皮质:由淋巴小结及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构成,主要分布着B细胞。未经抗原刺激时淋巴小结较小,称初级淋巴小结,受到抗原刺激后即增大并出现生发中心,称次级淋巴小结。生发中心染色浅淡,分为浅部的明区和其下方的暗区;明区主要含中等大的B细胞、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暗区着色较深,主要含较大的B细胞和Th细胞。生发中心周边一层密集的小B细胞,为浆细胞前身或记忆细胞,尤以顶部最厚,称为小结帽。

18、 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又称深层皮质单位,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聚集而成,故称胸腺依赖区。每个深层皮质单位呈半球形,较平的一面朝向淋巴小结,与一条输入淋巴管相对应,球面与髓质相连。深层皮质单位可分为中央区和周围区。中央区含大量T细胞和一些交错突细胞等,细胞较密集;细胞免疫应答时,此区细胞的分裂像增多,并迅速扩大;周围区含T细胞及B细胞,有许多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它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被膜下淋巴窦位于被膜下,为一宽敞的扁囊,包绕整个淋巴结实质,其被膜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通入。小梁周窦为沿小梁周围较短的盲管,位于深层皮质单

19、位之间的小梁周窦与髓质淋巴窦直接相通,称窄通道。淋巴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细胞衬里,窦腔内有星状的内皮细胞、淋巴细胞、附着或游走的巨噬细胞及少量面纱细胞。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异物。 3脾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组成。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厚层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中央动脉旁有一条伴行的小淋巴管,它是鞘内T细胞经淋巴迁出脾的重要通道;当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的T细胞分裂增殖,鞘也增厚。淋巴小结又称脾小体,主要由大量B细胞构成;初级淋巴小结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包括明区与暗区,其帽部朝向红髓;健康人脾内淋巴小结较少,当抗原侵入时,淋巴小结数量剧增。 脾红髓:由脾索及脾血窦组成。脾索为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条索,相互连接成网;脾索是B细胞的聚居区,也有许多浆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侵入血中的病原体等异物可被密布在脾索内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捕获和处理,激发免疫应答。脾血窦是一种静脉性血窦,腔大不规则,为脾索所包围,相互连接成网;血窦壁由一层平行排列的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细胞间有许多宽的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环行网状纤维。脾索内的血细胞可穿越间隙进入血窦,血窦外侧有较多巨噬细胞,可吞噬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衰老的血细胞,故脾索是脾进行滤血的主要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