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898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一二年七目 录第一章 总论5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51.2项目概况61.2.1项目建设地址71.2.2主要建设内容71.2.3节能改造目标7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1.4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12.4建设项目的必要性16第三章 需求分析183.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83.2国内铝型材的生产和消费203.3行业需求预测223.4目标市场需求预测223.5产品销售市场分析363.6产品竞争力分析37第四章 技改条件及落实情况434.1场址及地理位置434.2自然条件444.3原料、生产和辅助

2、材料、燃料的供应情况464.4项目基础设施条件464.5城镇规划及社会条件484.6所在地政府和法律的支持484.7技术保障49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505.1熔铸车间熔炼系统改造方案505.2挤压车间铸锭加热炉节能改造方案535.3氧化车间槽液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方案555.4型材表面处理技术改造方案575.5节能技改前后工艺与主要设备对比575.6熔铸车间主要工艺及设备介绍605.7铝型材生产车间76第六章 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836.1总平面布置与运输836.2给排水846.3供热与供气886.4供配电896.5地震设防906.6消防90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977.1设计依据977.2 环境现状

3、987.3环境影响因素分析987.4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100第八章 劳动保护、安全防护、工业卫生1068.1设计依据1068.2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主要安全卫生危害因素分析1078.3自然环境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1078.4劳动安全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1098.5劳动健康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112第九章 项目节能分析1159.1编制依据1159.2用能特点及节能原则1169.3 能量系统优化目标1169.4节能措施1189.5节能效果分析122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计划12510.1组织机构12510.2工作制度12510.3劳动定员12610.4人员培训12610.5项目总体进度计划126第十一章 工

4、程招投标12811.1 招标依据12811.2 招标组织形式12911.3 招标方式12911.4 工程招标基本情况129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13.1 项目总投资规模13113.2 建设投资估算13113.3 资金筹措方案135第十三章 项目财务评价13614.1新增成本费用估算13614.2利税增加分析14014.3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4114.4 投资回收期14214.5 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14214.6 小结142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14314.1政策风险14314.2市场风险14414.3技术风险14414.4项目筹建风险14614.5资金筹措风险146第十五章 结论与

5、建议14715.1结论14715.2 建议148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2、河南神火国贸有限公司长期供应高温铝液的协议书3、*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供应协议附图1、项目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表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3、总成本费用变动值估算表4、新增利润表5、现金流量增量表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1.1.2建设单位单位名称: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法定地址:安徽省*市*经济开发区金桂路28号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金:5000万元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皖北地区专业生产和经营节能建筑铝型材及工业

6、用铝型材基地。工厂占地面积60亩,职工人数286人,其中技术人员100余人。公司拥有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熔铸、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生产线,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专业检验人员。“家园.帝豪”牌铝型材产品现拥有十余大系列、200多种规格,产品具有绿化、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产品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中国质量认证标准协会认定为“国家权威认证质量信得过好产品”“家园帝豪”彩色喷涂铝型材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6,450万元,利税2,482万元;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9,590万

7、元,利税2,873万元;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2805万元,利税3,422万元,为当地就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诚实守信、经营业绩好,2012年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截止2011年年底,公司拥有资产总额18,492万元、净资产10,235万元,资产负债率45%。公司近三年财务状态如下表。表1-1 安徽家园铝业有限公司近三年企业财务状况简表(单位:万元)财务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资产总额178341805218492负债891886878257净资产8916936510235资产负债率50%48%45%主营业务收入8645089590102805主营

8、业务利润373838864600利润总额172919252374实现利税248228733422净利润129714441781净资产收益率15%15%17%1.2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6.0万吨新型铝合金材料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1.2.1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为现有工厂技改项目,主要在熔铸车间、挤压车间和氧化车间内进行。本项目为节能项目,实施后将节约用电、用气等,现有工厂市政配套供应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本技改项目需求。1.2.2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为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在现有基础上对生产系统主要重点耗能工序进行技术设备改造,以达到降低原材料消耗、电耗、燃气消耗等节能目的。根据企业实

9、际情况,本项目主要将对下述四个工艺进行系统优化:(1)熔铸车间改现有铝锭熔炼工序为高温电解铝液直供,节省熔炼炉熔炼时大量的能源消耗。(2)挤压车间的铸锭加热炉、模具炉改为天然气加热。(3)氧化车间槽液冷却系统改造,冰机制冷改为地下水循环制冷。(4)型材表面处理技术优化改造。1.2.3节能改造目标本技改项目原则上不增加产品产量,仅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项目实施后,预计年可节电966万kwh,节省天然气150万m3,节约无烟煤9600吨。年可节能折合标准煤9865.94 tce/a。其中熔铸车间技改预计年节能折标煤6303.54 tce/a;挤压车间技改预计年节能折标煤275

10、1.26 tce/a;氧化车间技改预计年节能折标煤811.14 tce/a。技改后单位产品能耗将降低53.22%,项目节能效果极为显著。详见表1-2。1.2.3.1产品大纲安徽家园铝业规模为年产0.5万吨轨道交通用铝型材,3万吨太阳能光伏用边框支架铝型材、2万吨建筑节能铝型材、0.5万吨机场及物流用边框支架铝型材。合计年产6万吨新型铝合金材料。具体产品方案见表1-1。表1-1 项目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合金牌号规格范围cm2年产量t技术条件1轨道交通车辆型材6005、60820.11005000GB/T6892-20062太阳能边框型材6061、6063300003建筑节能型材60632000

11、0GB5237-20084机场及物流用边框支架型材6061、60635000参照GB/T6892-20061.2.3.2项目节能目标表1-2铝材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技改项目节能目标表序技改项目年耗能量(tce/a)年节能量(tce/a)技改前技改后1熔铸车间技改6377.2873.746303.542挤压车间技改7299.724548.462751.263氧化车间技改4866.844055.70811.144型材表面处理技改5合计18543.848677.909865.946单位产量能耗(tce/t)(%)0.3091(100.00)0.1446(46.78)0.1645(53.22)1.2.

12、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总额约5,000.8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4264.2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0万,预备费145万元,建设期利息103.5万元,流动资金约368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拟向银行申请固定资产贷款1500万元;其余自筹解决。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表1-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项目节能改造后年节约能源量折标煤tce/a 1水万立方米/年2电万千瓦时/年9661187.23气万立方米/年1501821.454 无烟煤吨/年96006854.4合计9865.94二投资估算 1工程总投资万元5000.8 1)建

13、设投资万元4529.28 2)建设期利息万元103.5 3)新增流动资金万元368.0 2新增总成本费用万元/年-4470.6 3新增利润总额万元/年3080.7 4新增所得税万元/年770.2 5新增净利润万元/年2310.5三财务评价 1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2.80年含建设期1年 2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3.31年含建设期1年1.4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6

14、)*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备案的批复(濉发改行政2012149号)7)*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铝加工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方案的审核意见8)2012年7月18日*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本项目的环评意见书9)项目单位关于编制本报告的委托协议书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市是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伴随着煤炭的开采,报废的矿井、塌陷的土地、污染的水源、堆积的矸石山和粉煤灰等对*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

15、巨大的压力。*市的煤炭开采逐步进人中后期阶段,煤炭产地正在南移,远离中心城区,已出现了资源优势弱化,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等问题。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职工再就业困难,企业办社会包袱过重,解决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迫在眉睫。2009年3月,地处黄淮海腹地的*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为尽快扭转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困境,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16号),加强了对皖北区域重大项目特别是资源优势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市作为国家资源转型城市,依托煤电

16、、塌陷区这个优势资源,把目光放在资金、技术雄厚的大集团身上,与湘火炬、浙江东磁达成合作开发煤化工、煤电铝项目协议并实施,使能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延伸转化。项目建成后,该市将成为年产1200万平方米化成箔、5万吨亲水箔和20万吨电解铝的大型铝电基地。*县借助*市煤、电、铝重点项目基地的实施优势,制订了*市*县铝基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2015),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大力实施铝合金深加工产品项目。这些企业都是能源消耗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是企业必经之路。利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大好机遇,依托地方大型铝电基地建设优势,实施年产6万吨节能降耗能源系统优化项目,不但符合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17、,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综合利用*市电力及近邻电解铝资源,大大提高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附加值。新增就业1700余人,缓解了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职工再就业难题,为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开辟了新路。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申请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1335号)文件节能降耗要求。2.2项目符合相关规划2.2.1项目符合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工信部正式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它是加快有色产

18、业转型升级的具体部署,是推动未来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明确指出我国有色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规划提出了“十二五”节能技术改造专项具体目标:结合技术进步,到2015年力争完成1500万吨及以上电解铝技术改造,电解铝直流电耗降到12500千瓦时/吨以下,年节约电力100亿千瓦时;电解铝、铅冶炼、钛冶炼等主要行业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主要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降低物耗、水耗和能耗等。精深加工产品专项目标:到2015年,关键新合

19、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汽车用铝合金板等高端铝合金板材20万吨、高强镁合金压铸及型材和板材15万吨、高端钛合金材2万吨的生产能力,重要功能材料取得突破,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需求。精深加工产品专项主要内容:组织开发汽车用6系铝合金板材,实现6016、6022、 6111类铝合金和汽车铝合金板的产业化;积极开发航空航天用2000系、7000系等超高强铝合金中厚板;加快完善高速列车用大型铝型材工艺技术,促进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等重点产品产业化。铝行业精深加工重点工程是:汽车铝合金板,高速列车用大型铝型材,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航空航天用铝合金中厚板等项目。

20、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全部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单位产品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铝材品种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需求。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再生铝规模继续扩大,赤泥、电解槽废内衬等资源综合利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技术实现产业化。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专项规划要求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铝工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重点

21、推广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高效节能技术、氧化铝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等低电压高效铝电解技术,电解铝液直接制备合金锭坯等短流程加工制造技术等。对现有电解铝、氧化铝以及铝加工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被列为铝工业“十二五”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之一。 掌握高端铝材核心关键技术,加速高端铝材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是铝工业“十二五”高精产品工程基本目标。2.2.2项目符合安徽省淮南*地方规划本项目位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单位合法获得了土地使用权。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规

22、划。项目工厂总平面规划已经通过*市规划、消防等部门审批。本项目是在现有工厂总平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不改变现有技术经济指标。2.3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九、有色金属第之5、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1)交通运输:抗压强度不低于500MPa、导电率不低于80%IACS的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交通运输工具主承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航空用铝合金抗压强度不低于650MPa,高速列车用铝合金抗压强度不低于500MPa)”项目范畴。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申请

23、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1335号)文件中有色金属产业(铝工业)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项目。2.4建设项目的必要性2.4.1促进我国铝材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型材表面光亮处理采用自主研发的整平光亮工艺技术代替了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抛光、碱蚀、酸蚀等表面光亮处理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整平光亮后即可氧化,省去除油、碱蚀、中和等工序。铝耗低、去机械纹能力强、起砂快、表面亮丽。铝型材节能改造后项目实施后,平均电耗降低260千瓦时/吨、重油减少30kg/吨、天然气增加30立方米/吨,按照平均电价1.035元/千瓦时、天然气3.5元/立方米、重油

24、4500元/吨计算,改造后平均每吨成品动力消耗成本可下降256元(不含税)。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4.2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加速清洁化生产步伐,加速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并促进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护环境、改善投资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市工业结构调整、解决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三章 需求分析铝广泛应用于建筑、包

25、装、交通运输、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铝及其合金的优良特点是其外观好、质轻、可机加工、物理和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好,从而使铝及铝合金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铝型材是铝材中的重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行业。铝型材按用途分为建筑材和工业材,建筑材即指建筑及结构材,除建筑材以外的其他一切铝型材则归于工业材。3.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3.1.1国内市场环境“十二五”时期,铝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工具轻量化

26、,需要铝工业提供重要支撑。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煤电铝加工产业一体化,为铝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内铝材出口不断提出反倾销,迫切要求铝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 3.1.2国际市场环境从国际铝型材行业的竞争情况来看,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产量分布来看,全球铝型材材约60%的产量集中于中、美、日三国,多年来中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超过1/3。与美、日等国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同,中国的产量增长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据中国有色金属加

27、工工业协会统计,2000-2008 年,国内铝型材产量复合增长率超过35%。2008 年中国铝型材产量占全球的45.2%。未来几年世界铝型材加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会有太大变化,产能和产量也不会有太大增长,而产品品种会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会更加精益求精,产品附加值更高,更加节能环保。具体来讲就是:在铝加工工艺上,向着更精细化方向发展;在铝加工装备上,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建设上,向着大而强和专而精方向发展。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加铝、美铝及海德鲁公司均在中国设有分布。但加铝和美铝是以板带为主的企业,海德鲁是以铝挤压材为主的企业。目前,全世界有约2100家铝型材生产厂,生产能力在20

28、00万吨左右。近年世界发达国家继续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较高,同时由于欧洲多个国家出现新的债务危机,经济复苏更加艰难,由此造成国民消费意愿不断下降,作为铝型材的主要消费行业如房屋建筑业的新房开工率、交通运输工具均出现下降,铝型材消费量相比上年继续下降。如2011年北美地区铝型材消费量估计94万吨,仅为上一年消费量的63%;当年欧洲地区消费量约193万吨,约为上一年消费量的74%。3.2国内铝型材的生产和消费3.2.1生产和消费现状据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铝型材企业540余家,铝型材产量由2002年的176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839万吨.从地域分布来看,铝型材企业

29、大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三个地区的企业产能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71%。目前我国在产的挤压机超过2000台,其中挤压力在14MN以下的挤压机台数比例在90%左右,主要生产建筑型材;已投产的挤压力超过55MN的大型挤压机24台,仅占总数的1%,生产大截面工业型材、管棒材;其余均为1455MN挤压机,生产其它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我国已成为铝型材生产大国,我国铝型材消费量为80万吨,年均消费增长率超过24%。从铝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以建筑型材消费为主,工业铝型材比例较低,仅占型材总消费量的30%,同期,北美为54%。图3-1 近几年我国铝型材产量与消费量3.2.2进出口贸易随着

30、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增强,国际铝型材贸易也比较活跃。2011年国内出口铝型材达146万吨,进口量为28万吨。出口品种主要以建筑铝型材为主,进口品种主要是目前国内尚不能大规模生产的高质量工业型材,如高品质汽车铝型材。近年由于受外部需求的影响,铝型材进出口量均下降,其中依赖于外部市场消费的出口贸易受影响较大。3.3行业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铝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随着再生铝产量的增加,电解铝需求增速将会逐步放缓。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预测分析,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解铝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约8.6%,

31、电解铝产量24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8.8%。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来各国经济低迷,铝型材消费市场也受到影响,电子电气、建筑、化工、交通运输、通讯等行业需求量出现下滑。近期,国家出台“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制造业涉及化工、制冷、五金、电子仪器、电力、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这将拉动铝型材消费。尽管如此,因国内通货膨胀、原材料及人力和燃料动力上涨,工业经济及社会生活成功转型需要一定时间。综合考虑,若铝型材消费按与GDP同步增长,预计在2015年,铝型材消费量将超过1000万吨。3.4目标市场需求预测我国铝型材快速发展得益于建筑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本项目主

32、导产品为轨道车型材、新能源(光伏系统用)型材、高档民用型材及新型工业铝材等。3.4.1建筑铝型材2000-2008年,中国建筑铝型材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44.5%,高于工业铝型材的27.6%,一方面是由于近十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着22.5%的高复合增长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房屋门窗装修所用木、铁门窗向铝合金门窗转化升级所致。2009年中国建筑铝型材产量达506万吨。2001-2008年,中国建筑铝型材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54%,2008年消费规模达到523万吨,2009年中国建筑铝型材消费量为499万吨,预计2015年消费量将突破600万吨。由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建筑铝型材所

33、占比重较高,2009年国内建筑铝型材占总体消费量的62%,而同期该比重北美仅为41%,但从趋势来看,建筑铝型材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所占比重2009年比2001年下降9.1个百分点。近年来国内快速增长的建筑及房地产业是最大的铝型材消费领域,约占国内铝型材消费总量63%。在建筑铝型材的分品种消费领域中,铝合金门、窗、幕墙型材又占其主体部分。2009年中国城市住宅发展报告指出,2005年底,中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6.11平方米。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居住目标预测研究报告中提到“2020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35平方米”。因此,未来较长时间内,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

34、住宅。按照2011-2020年共新增建筑面积200亿平方米计算(测算时按照门窗面积占房屋建筑面积15%,中国门窗材质约有55%使用铝合金,每平方米门窗需要8公斤建筑铝型材),则2011-2020年新增住宅对建筑铝型材的年均需求为132万吨。旧有建筑更新、改造对建筑铝型材的需求,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人均住房面积大于25-35平方米时,该国旧有建筑更新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中国从目前至2020年都将处于该阶段。以中国现有各类建筑面积450亿平方米为例,每年约有10%即45亿平方米的建筑需改造,大约折合6.75亿平方米的门窗,按55%的门窗材质为铝合金计算,每年约需建筑铝型材约297万吨。随着新农村和

35、小城镇的大规模建设,建筑铝型材产业的规模效应显现,使得建筑铝型材价格逐渐降低,良好的性价比使得建筑铝型材在中国农村广泛应用。预计到2015年,新农村和小城镇新增建筑面积的比重将与城市新增建筑面积相当,达约35亿平方米,至少可为建筑铝型材带来约100万吨的新增市场空间。建筑铝型材需求前景较好。3.4.2车辆型材有资料显示,交通运输业作为主要终端客户之一,在未来三到五年将会有力的推动铝型材产品的消费,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铁道部在2020年之前计划投入5万亿元用于我国铁路网的扩张,特别是其中的高速客运网的建立将促进动车组车辆的大量制造;在2015年之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城市将新建或扩建其城市轨道交

36、通网络,这将极大的促进城市轨道车辆的制造;政府敦促汽车行业在2010年前将单车重量降低10%,这意味着汽车单车将多使用2050公斤铝合金材料。以下就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集装箱、船舶等交通用铝型材市场需求情况及主要目标客户情况进行着重介绍。1)高速列车用车辆型材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铁路网总长度为58104km,俄罗斯铁路网总长度为30104km,印度铁路网总长度为12104km,而中国铁路网总长度仅为8104km,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2008年调整确定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104km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104km。京津高铁、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时速250

37、km的合肥南京、合肥武汉、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等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 总运营程达到4024km;目前在建的客运专线有24条,运营里程8896km。另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川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部分在未来还将建成多条城际铁路(详见表3-1)。表3-1 未来我国铁路修建情况在建的24条客运专线,设计速度均大多在250350 km/h之间,所有车辆均选用铝合金动车,按每km需要8辆计算,共需车辆71168辆。如果平均每辆需铝材7t,共需铝材约50万吨。在建的城际高速铁路共有12条以上,总里程为4272km,设计速度都在200-350km/h,车辆大部

38、分将采用国产的和谐号CRH系列,按每km需要车辆5辆计算,共需21360辆,按每辆用12吨铝材计算,共需铝材约25万吨。我国从2004年开始已陆续生产“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包括CRH1、CRH2、CRH3、CRH5四种类型,分别由庞巴迪(加拿大)、川崎重工(日本)、西门子(德国)和阿尔斯通(法国)在中国的合作公司生产。为了满足我国高速铁路车辆的使用,我国机车车辆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制造了“和谐号”CRH1、CRH2、CRH3和CRH5型动车组,其中CRH2、CRH3和CRH5型动车组的车体材料为铝合金。高速列车用铝挤压材是我国近年来应用大规格工业材的一大亮点。“动车组”是我国高速铁路的标志性技

39、术,和传统的列车相比,“动车组”不仅机车有牵引,还把动力装置分散到部分客车车厢,这样大大提升了列车的提速能力。“动车组”对列车的安全性能及密封性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列车车体挤压材的要求也很苛刻,不仅品种多、型号复杂,而且对各项性能、尺寸精度的要求与航空航天的要求同等标准。在动车组所使用的工业型材中,断面外接圆直径一般在200mm以上,断面外接圆直径超过420mm的大型中空型材占到全部型材的60%以上,最大的直径可达到640mm,型材最大长度将达到26m。图3-3为动车组使用型材部件示意图。图3-4为铝合金型材拼装的车体和新一代380km/h高速列车。图3-3动车组使用型材部件示意图图3-4铝合

40、金车体和新一代380km/h高速列车2)城市轨道交通用车辆型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状况普遍急需改善的实际,国家积极提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被分为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铁、轻轨交通、城市有轨电车、独轨铁路、磁悬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等几个方面。在我国提到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指地铁和轻轨两种,而其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相对较少。就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来说,一般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而车辆的型号主要由车辆的宽度来决定,A型车的宽度为3000mm,B型车的宽度为2800mm,C型车的宽度为2600mm。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还处

41、于起步阶段,截至2009年底,国内10座城市已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到933km,而伦敦一座城市的总长度就超过400km。根据国务院批复的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从20102016年间需要添置铝合金车辆约10000辆,平均每年1700辆左右。按照铝型材单车10吨的需求量计算,这五年间平均每年对于铝型材的采购量在1.7万吨左右。3.4.3交通运输(汽车)用工业型材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长(2000年208.86104辆),2009年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

42、用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产消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国家发改委要求2010年与2003年相比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减少15%,而没有轻量化不可能完成。轿车车重减少100公斤,每升油多行驶1km。欧盟(ACEA)规定:2008年与1995年相比,整车平均油耗减少25%。菲亚特汽车公司在汽车结构效率方面已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减重是实现2008年和2012年目标的主要途径。美国汽车质量如果减少25%,燃油消耗将减少13%,一年节省2.7亿桶石油,可减少1.01亿吨CO2的排放量。因此,汽车轻

43、量化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提高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日前,国内首台全铝公交车宇通ZK6126HGE型公交客车2009年在郑州215路公交线路正式试运行。该型车由宇通和美铝公司于2008年联合研制开发,是国内首台新型全铝车身环保公交客车,采用全铝车身框架,车身重量比同类传统客车减轻约46%,轻便省油。铝合金在汽车中的使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铸件、加工件(包括型材和板材)、锻件。目前德国乘用车的用铝比例大约为:铸件79.8%、加工件17.0%、锻件3.2%左右。但随着乘用车车身用铝范围扩大,铝板材、铝挤压材的用量不断增加,加工件在汽车上的使用比例将会有较大

44、的增加。据统计,汽车用工业型材断面外接圆直径范围一般在160450mm之间。目前我国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所有车辆当中铝合金材料的平均使用量大约为140公斤/辆。但乘用车铝合金使用量偏低,预计单车铝合金使用量不超过100公斤,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大。但政府正在敦促汽车行业在2010年前将单车重量降低10%,这意味着汽车单车将多使用2050公斤铝合金材料,估算我国乘用车单车铝型材的使用量将在3.58.5公斤之间,按2015年国内乘用车产量为1350万辆保守的估算,2015年国内汽车工业型材需求量约为510万吨。3.4.4太阳能光伏用边框支架铝型材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

45、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104kWh,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kWh,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

46、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MW级光伏发电系统,6MW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世界光伏组件在2000 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