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9056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可行性研究究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要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21.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5第二章 8第三章 9第四章 技术与装备124.1 产品简介124.2 工艺流程与工艺区划124.3 技术方案154.4 设备选择18第五章 生产模式与产业化205.1 产品生产特性205.2 产业化开发205.3 农户收益分析225.4 项目带动作用23第六章 物料供应和公用设施246.1 物料供应246.2 动力要求246.3 动力用量及公用设施246.4 仓库及运输25第七章 建厂条件与园区布置257.1 厂址条件257.2 市政配套26第八

2、章 项目建设方案278.1 项目的构成和范围278.2 生产环境要求278.3 总图278.4 土建288.5 通风、空调298.6 气体动力298.7 给水排水308.8 电气328.9 通信、信息33第九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339.1 组织机构339.2 劳动定员349.3 人员培训3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11.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3611.2 流动资金估算3711.3 项目总投资3811.4 资金筹措38第十二章 经济分析3812.1 基本数据3812.2 财务评价4012.3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4212.4 综合评价42I 附表:表B1-1 总投资估算表表B2-1

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表B3-1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B4-1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表B5-1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表B6-1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表B7-1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II 附 图: 1公司区域位置图2公司总平面布置图3生产车间工艺区划图III 附件:公司营业执照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年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生产项目1.1.2 内容提要杏鲍菇,中文名为刺芹侧耳,商品名为杏鲍菇,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质地脆嫩,具有淡淡的杏仁味,是味道极好的一种菇类,被称为“平菇王”、“草原上的牛肝菌”。美国食用菌界认为,杏鲍菇是侧耳属中风味最好的食用菌。每100克杏鲍菇干

4、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为25%、脂肪1.4%、粗纤维6.9%、氨基酸总量16.6%、维生素E7.6毫克及钙、磷、铁等矿物元素。杏鲍菇还含有丰富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杏鲍菇在国内外市场上极为畅销,需求量快速增长,每吨售价达1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各国推荐栽培这种食用菌,使杏鲍菇的研究和推广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8年,我国政府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仅有广东、河南少数几个地方在进行杏鲍菇栽培,多以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总体技术不成熟

5、,生产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珍稀杏鲍菇产业的发展。中国农科院张金霞研究员分析指出,我国珍稀食用菌上升的幅度比较快,每年都在成倍增长。本项目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其使用可调控厂房,先进的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达到生产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工艺标准化,具有立体集约化栽培、周年化生产的特点,实现了产品绿色、优质、高产,是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的典型。项目计划总投资1900万元,用地面积13亩,新建4682平方米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形成年产1000吨珍稀杏鲍菇的能力。项目达成后,实现年营业收入1300万元,利润率24.8%,投资回收期 4.16年(含建设期)。1.2 主要经济指标表1:主要技

6、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单 位 数 据备注1年产杏鲍菇吨1000达产年2总投资万元19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72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803营业收入万元1300达产年平均4新增员工人495购置生产设备、仪器数量万元11576用电设备装设功率KW6007自来水消耗量吨/月15008用电消耗量KW/月1430009利润总额万元323达产年平均10销售利润率%24.8达产年平均11投资利润率%17达产年平均12财务内部收益率%23.2113财务净现值(ic=10%)万元1549.9914投资回收期年4.16含建设期(半年)15盈亏平衡点%59.9产量表示第二章 工艺技术与装备2.1 工艺流程与工艺区

7、划2.1.1工艺流程杏鲍菇工厂化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图2.1.2 杏鲍菇主要生产技术培养基原料的筛选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米糠、麦秸、贝化石,研究不同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对食用菌的影响。原料配方不同菌株对培养基成分的需求不同,结合工厂化栽培方式的特点和原料特性,研制符合不同菌类种性及腐性的配料,实现培养基最高转化率和原料最低成本。拌料(自动搅拌机)培养基含水量影响着菇蕾疏密度,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质量,研究不同菌株所需培养基最佳含水量。装瓶(自动装瓶机)将培养基均匀一致地装入菌瓶,并使培养基处于上紧下松状态,以利于菌丝发菌,使菌丝在

8、最短时间内吃料完毕。灭菌(灭菌柜)利用高温、高压的饱和蒸汽将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含孢子)全部杀死,使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并使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后将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进行降解,有利于菌丝的分解与吸收。优质菌种的选育从国内外搜集杏鲍菇菌株,研究分析不同菌株的生长势、培养和栽培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及菌株产量和质量性状,筛选菌株稳定性强、产量和质量性状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的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种。接种(全自动液体菌种接种机)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感染几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菌丝培养(培养室、智能化控制系统)培养室内配置空调、湿度发生器、净化通风系统,保证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满足工

9、艺要求且分布均匀,以利于菌丝体培育。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培养室的智能化控制。搔菌(自动搔菌机)在出菇前须经过搔菌处理,以去除覆盖在瓶口的菌皮,然后再补充一定的水分,让菌丝在最短时间内现蕾。搔菌手段不理想,容易损害菌丝体,延缓出芽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出品的商品性状。生育(生育室、智能化控制系统)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度满足工艺要求,以利于催蕾生长。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生育室的智能化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食用菌品质的影响。采收包装鲜品的包装形式对其保鲜期有较大影响,在包装过程中既要充分保存鲜品水分,又要延长食用菌的保鲜期。2.2 设备选择2.2.1主要设备和仪器本项目所需主要

10、设备和仪器见表4。表4:主要设备和仪器序号设备名称供应商1脉动真空蒸汽灭菌锅国鑫公司2自动装瓶机国鑫公司3自动搬筐机国鑫公司4液体自动接种机国鑫公司5液体菌种发酵罐国鑫公司6液体菌种罐灭菌器国鑫公司7液体菌种罐空气净化系统国鑫公司8气管移动椭圆轨道(含无菌气体分配器)国鑫公司9侧翻搔菌机国鑫公司10气动挖瓶机国鑫公司11物流天车机械手国鑫公司12蘑菇削根机国鑫公司13拌料机及办理送链配套国鑫公司14自动进出料仓国鑫公司15配料料仓国鑫公司16生育室移动床架国鑫公司17生育室固定床架国鑫公司18生育室移动平台国鑫公司19输送线国鑫公司设备清单详见附表。第三章 生产模式3.1 产品生产特性杏鲍菇工

11、厂化生产按工艺划分,可分为培养期、生育期两个阶段。3.1.1培养期工艺路线:培养基原料筛选原料配方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该阶段共需33-34天,占整个生产周期的60%。该阶段集中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环节中95%的关键技术,需要配置大量的专业化设备,投资金额大,维护成本高。3.1. 2生育期工艺路线:生育出菇采收包装该阶段共需19-20天。杏鲍菇菌瓶经公司制作成功后,菌丝已发满,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在可调控生育房内即可完成。第四章 物料供应和公用设施4.1 物料供应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培养基主要原料为玉米芯、棉籽壳,及麸皮、玉米粉、大豆皮、贝壳粉、米糠等辅料。原料采购范围以重庆、四川等粮

12、食主产区为主,全部在我国国内采购。表5: 本项目主要原辅料供应一览表序号名 称用量单价总价1玉米芯、棉籽壳2.7吨/天900元/吨2430元2麸皮、玉米粉1吨/天1800元/吨1800元3大豆皮、米糠、贝壳粉1.1吨/天1800元/吨1980元合计:4.8吨/天6210元4. 2 动力要求本项目主要动力为水、电、饱和蒸汽。 软化水 电阻率(MCM、25):0.5 压缩空气 露点:-40 含油量:0.01mg/m3 微粒:0.01m4. 3 动力用量及公用设施4.3.1 动力用量本项目动力用量见表6。表6: 动 力 用 量 表序号名 称单位容量备 注1压缩空气m3/h2002循环冷却水吨/天50

13、3软化水m3/h0.44用电设备装设功率KW6004. 4 仓库及运输4.4.1仓库本项目的产品原材料库、成品库及辅助材料库均置于生产厂区。4.4.2 运输原材料及成品的厂外运输主要由汽车、冷藏车,必要时采用铁路运输。运输力量主要委托社会运输部门承担。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项目的构成和范围5.1.1项目设计内容本项目设计建设生产、办公用厂房,设计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线,形成年产1000吨食用菌杏鲍菇的生产能力。主要内容如下:建设菇房4682 m2、生产及辅助用房面积660 m2。 购置生产用主要仪器设备100台(套)。5.1.2 项目设计范围本项目为杏鲍菇菌种实验室、培养房、生育房,及相关的

14、制冷系统、通风净化系统、加湿系统、动力、智能化控制等附属设施。5. 2 生产环境要求生产环境对杏鲍菇产品的优良品率有决定性影响,需采用先进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备,通过通风净化工程创造无菌和洁净环境满足生产需要,尽量提高周边环境的优良率,以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5. 3 总图本项目新征土地13亩,建筑占地面积约4682m2。规划建筑及数据见表7。表7:项目规划主要建筑数据表建筑名称楼层建筑面积()造价(元)总价(元)培养房1237210002372000生育房1231010002310000合计46824682000按功能分区大致可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部分。根据生产的工艺特点,并考虑环保以及

15、消防和厂内管网敷设等方面的要求,生产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部。厂区主干道为6m,次道路为5m,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符合消防防火规范要求。室外构筑物如消防栓管、污水处理池等布置在厂区的绿化带的地下。总平面规划详见附图。5.4 土建本项目主要建筑共计2栋,分别为杏鲍菇培养房、生育房。培养房建筑生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二级。整个建筑长宽约为71.9m33m,单层。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地上采用钢结构材料。生育房建设生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二级。整个建筑长宽约为70m33m,单层。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上采用钢结构材料。生产厂房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楚,生产区位于建筑中心,以减少外界干扰。生产人员

16、在换鞋、更衣、风淋后到达生产区。支持区主要布置有:低压变电站、空压机房、锅炉房、原料库、维修间等。5.5 给水排水5.5.1 给水系统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厂区引入一根DN500mm的给水管,并在厂区内部形成环网。生活用水标准:50L/人班,K=1.5;浇洒、绿化用水标准:1.5L/ m2d;生产用水标准:以工艺设备使用量为准。室外消火栓用水量:40L/S,144 m3/h,288 m3/次;5.6 供电本项目用电负荷性质为一、二级负荷,其中消防负荷、应急照明等为一级负荷,项目用电设备装设功率600KW。5.6.1 电照低压配电系统(380/220V)带电导体采用三相四线制,接地采用TN-S系

17、统。配电方式采用树干、放射式混合配电系统。生产厂房内设置保护接地、抗电磁干扰接地、防静电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等。厂房内基本采用荧光灯照明(照度可分区控制),各区域照度如下:生产区 150Lx走道及更衣室 250Lx动力区 150Lx除一般荧光灯照明外,在生产区内设置应急照明灯,在主要出入口、疏散走廊设置应急标志灯。5.7 控制系统全厂动力设施监控系统(FMS)包括:中央智能化控制工作站、现场控制器、监控器、过程仪表及执行机构、控制电缆及附属设备。第六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6.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见图2。总经理 副总经理2名总 务 部2人财务部 2人供销部 5人生产设备部1人品管部2人监控中心

18、4人菌种培育中心4人 疏蕾采收削根包装120人搅拌装瓶灭菌挖瓶10人1人搔菌4人生育室清洗搬运6人设备维护4人接 种3人冷却3人锅炉2人 后勤3人 门卫食堂6人图2 :组织机构图6.2 劳动定员本项目共需员工49人。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7.1.1投资估算范围根据设计方案,新建食用菌工程厂房,建筑面积4682M2,形成年产为1000吨珍稀杏鲍菇,总投资主要包括:配置国内生产设备、新建厂房等。7.1.2投资估算办法及说明7.1.2.1工程费用国内生产设备:按设备清单价进行计算。建筑工程费: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估算,投资参考同类企业的造价指标估算。7.1.3 投资估算结果本

19、项目固定资产为1900万元。详见总投资估算表(附表B1-1)。按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划分的估算表如下。表8: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划分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估算投资 (万元)占投资比例(%)1建筑工程费468.227.22设备购置费115767.303其他费用74.84.34建设期利息201.2合计17201007.2 流动资金估算7.2.1 估算方法流动资金按分项指标估算法,分别依据应收帐款、存货、现金、应付帐款的最低周转天数进行计算。7.2.2 估算结果所需流动资金为180万元。7.3 项目总投资7.3.1项目总投资为1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2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14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20、58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8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80万元。第八章 经济分析8.1 基本数据8.1.1生产规模年产珍稀杏鲍菇1000吨8.1.2项目计算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含建设期半年。8.1.3成本中的有关问题说明直接原材料:原材料消耗是根据耗材用量进行测算。辅助材料:根据产品所需的辅助材料进行测算。直接燃料及动力费:按水、电年消耗量及当地价格进行计算。 直接工资:本项目人员49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2名,年薪及费用10万元/人;技术管理骨干7名,年薪及费用6万元/人;生产人员40名,年工资及费用2.8万元/人。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分类平均年限法计算,其中:生产设备按10年折旧,房屋按20

21、年折旧,递延资产按6年摊销。设备维修费按固定资产折旧的20%估算。其他制造费用按销售收入的2.4%估算。其他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7.5%估算。营业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4%估算。低值易耗品,按5年摊销。8.1.4销售价格产品销售单价按13元/公斤计算,年平均营业收入1300万元。8.1.5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10%,任意盈余公积金按5%。8.2 财务评价8.2.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23.21%财务净现值(ic=10%)(全部投资):1549.99万元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 4.16年(含建设期半年)8.2.2 借款偿还能力分析本项目长期借款为580万元,贷款

22、期限为5年,贷款方式为:按月支付贷款利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方式。还款资金来源为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从项目投资的利润表中可看出,前5年项目投资累计产生的未分配利润总额为1235万元,足以偿还银行贷款)。8.2.3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BEF=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量变动成本)年产量100%=59.9%当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59.9%时,项目即可达到盈亏平衡,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敏感性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能发生变化,这里分别对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发生5%变化时,对达产年度目标利润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11。表9:敏感性分析表序号变化因素敏感度系数1销

23、售价格+5%4.022销售价格-5%-4.023销售数量+5%2.494销售数量-5%-2.495变动成本+5% -1.526变动成本-5% 1.527固定成本+5% -1.508固定成本-5% 1.50分析表明,相比之下,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是最敏感的因素。 8.3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本项目经济分析主要结果件表12。表10: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序号项 目单位数据和指标备 注1总投资万元190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72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802营业收入万元1300达产年平均3增值税及税金附加万元达产年平均 4利润总额万元323达产年平均5销售利润率%24.80达产年平均6销售利税率%24.80达产年平均7投资利润率%17.00运营年平均8投资利税率%17.00运营年平均9财务内部收益率%23.2110财务净现值(ic=10%)万元1549.9911投资回收期年4.16含建设期12盈亏平衡点%59.90产量表示8.4 综合评价本项目自身的财务状况较好,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3.21%,投资回收期4.16年,销售利税率 24.80 %,投资利税率 17 %,产年平均年创利税323万元,说明项目有较好的盈利能力。通过不确定性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 59.90 %,说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