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学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财政学重点双学位公共财政作业1 1、关键词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外部正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指由*预算提供的并由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收入分配职能 是财政职能的一种,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第二,规范工资制度。第三,加强税收调节。第四,通过转移
2、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复习思考题 市场失灵的表现是什么? 1、垄断 垄断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掌握必要的信息。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外部正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分配是按要素分配,注重效率,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使收入分配失去公平。公平和效率是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一旦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也就失去了效率。 5、经济
3、波动 自发的过度的竞争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买方的过度竞争,会造成需求过旺,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卖方的过度竞争会造成价格大战,需求不足,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经济波动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盒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
4、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所谓竞争性或抗争性(rival),是指如果要增加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就必须增加产量,从而增加产品的成本;所谓排他性(exclusive),是指只要一个人消费了某一产品,另一个人就不能同时消费这种产品 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阶级性与公共性。由财政与国家或*的关系产生了财政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及阶级性和公共性。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权力机构,而财政是国家或者*的经济行为,因而财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财政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
5、国家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财政的强制性体现为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与它的强制性相一致的。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无需偿还。不过,从财政收支的整体过程来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间接地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称平衡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即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收支是否平衡或对称构成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因而收支平衡也成为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 3、关键词 免费搭车 如果由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
6、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即“搭便车”。 公共提供 “公共提供”是指*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和经费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公共生产 公共生产是指由*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私人提供 公共定价*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4、复习思考题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如何应用于财政决策领域? 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个理论。内容:公共选择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
7、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政治过程) 1、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实现*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2、合法、合理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确定各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所占比例; 3、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4、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财政决算。财政支出应怎样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5、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
8、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6、复习与思考题 简述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购买性支出:1、*直接以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此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分配。2、*必须遵循等价原则,因此对*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3、微观经济主体也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所以对其的约束是硬的 转移性支出:1、微观经济主体也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所以对其的约束是硬的2、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重置活动对*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取决与同*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其预算约束是软的 ?简述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首先,财政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
9、*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 第二,*通过采购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 最后,*在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产业结构转化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如通过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等手段,可以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减少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性失业以及产业结构转换中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试分
10、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 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局稳定状况; 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三是*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 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财政支出效益微观影响因素 类别间支出结构效益 部门间支出结构效益 部门支出效益 单位支出效益 项目支出效益 政治决策程序 政治决策影响市场与*边界 公共选择理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7、关键词 经常性支出
11、 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 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特点是他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收益。 社会保险支出 8、复习与思考 试分析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有效控制措施。 试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式。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 基金式。基金式又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两种。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
12、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
13、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4、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
15、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9、关键词 狭义财政收入 指包括税收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在内的预算内收入。大多场所所谓“财政收入”指向狭义财政收入。 广义财政收入 指IMF定义的财政收入,即所谓“全口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
16、部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 10、复习与思考 试述收费与税收的不同。 税收与*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统筹安排使用;收费与*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税收是作为*一般的筹资手段;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税收收入是*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收费可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作为预算外收入,按预算程序管理,形成*性基金或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 一般而言,税收的法治性和规范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理;收费的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 如何评价“
17、土地财政”问题?(老师要求有案例分析) 11、关键词 纳税人 又称为纳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课税对象 又称税收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三类课税对象的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什么是直接税?什么是间接税?它们各自包括哪些税种?这些税种有什么功能? 直接税: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通常是对人课征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 。间接税: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收,是对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课征的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功能:直
18、接税:调节收入分配 ;间接税:调节商品供求关系。 12、复习思考题 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征税过程中的效率 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 征税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即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试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含义:1普遍征税 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的纳税。 2平等征税 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税收公平与社会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的关系 税收公平是以该社会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为基础和前提的。 税收政策必须及时调整税收公平与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当经济活动所决定的分配已经是公平的了,税收分配就应以不干扰这一分配格局为公平; 当经济活动决定的分配被证明是不公平的,则公平的税收就应以矫正这一分配格局为目标; 从财政税收的角度看是公平的,但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看却是不公平的,这时必须通过调整税制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公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