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993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20 结论与建议(接收站项目1107) .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漳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 结论与建议20 结论与建议将各专题评价结论与建议汇总,得出本报告结论与建议,分别说明如下。20.1 结论20.1.1政策规划符合性与选址、选线合理性(1)能源和产业政策符合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被列入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符合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要求。(2)相关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既可以满足闽南地区的天然气需求,符合打造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的发展方向,符合“加快完善天然气接收站和全省主干管网建设,加强液化

2、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的发展要求;此外,又可以与秀屿LNG接收站互为补充,多点向海西管网及未来的东南沿海大动脉供气,确保福建省供气安全,符合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发展规划等规定。项目选址符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发展规划、厦门港总体规划(修编)等当地发展规划、环境功能规划及总体规划要求,与规划环评要求一致。20.1.2工程分析本项目由码头工程、接收站工程组成,项目规模300万吨/年。码头工程827万m3LNG接卸泊位一个,6500马力工作船泊位2个;新建3个16万方的LNG储罐罐容。接收站包括码头区、LNG储罐区、工

3、艺装置区、槽车装车站、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区、厂前区、首站区、海水取水区、施工维修区等10个区。工程占地总面积为 48.61hm2,全部为永久占地,主要包括LNG接收站、进站道路及码头工程等。项目总投资711160万元,环保投资6353.548万元。本项目废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为0.59t/a,SO2的排放量为0.613kg/a,特征污染物甲烷60.24t/a,船舶废水546t/a,冷排水204984000t/a。其余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CODCr和石油类的排放量分别为0.044t/a和0.0009t/a,均为LNG运输船舶产生。项目产生生活垃圾58t/a,船舶生活垃圾24 t/a,危险

4、废物29 t/a,海洋维护性疏浚四年一次,约108t/次。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均送有资质单位处置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集中处理,疏浚物抛到指定地点,船舶生活垃圾由船舶自行处理,本项目不直接外排固体废物。20.1.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0.1.3.1环境空气本项目码头、接收站附近所有监测点的常规污染物(SO2、NO2和PM10、PM2.5)(小时值和日均值)均未超标,特征污染物(总烃)的监测浓度较低,各污染物的小时值和日均值标准指数均小于1。本项目码头、接收站敏感点常规污染物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95-2012)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总烃满足评价标准。20.1.3.2地下水接收站

5、附近监测点地下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站场附近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0.1.3.3海洋环境(1)海洋水文2012年4-5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工程海域进行了7个测站,大、中、小潮同步海流周日观测,根据调查结果,各站实测海流均表现为较强的往复性流动,岸边H4站受地形影响,涨潮流向为偏E向,落潮流向为偏W向。其余各站涨潮流向为偏N-NE向,落潮流向为偏S-SW向。大潮期垂线平均的落潮流最大流速的变化范围在13cm/s98cm/s之间;中潮期垂线平均的落潮流最大流速的变化范围在21cm/s87cm/s之间;小潮期垂线平均的落潮流最大流速的变化

6、范围在22cm/s61cm/s之间。港址附近海区底质沉积类型主要为细沙、黏土质粉沙和粉沙质黏土。细沙,粒径在0.25mm0.063mm之间;粉沙质粘土,平均中值粒径为0.051mm;粘土质粉沙,以粉沙为主,平均中值粒径为0.053mm。(2)海底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根据现场踏勘,工程区近岸陆域发育侵蚀剥蚀低丘陵。工程区海岸为基岩海岸,岸滩属于岩滩类型,岩滩滩面陡峭,且起伏较大,其上多分布有海蚀地貌残留。拟建项目选址于福建省龙海市兴古湾,后石电厂南侧流会村周边海域,近岸基岩岬角区。现针对其所在位置、水深、结构等,结合海底沉积物分布及海流、波浪状况,对各工程构筑物及工程区海底的冲淤变化及岸滩稳定性进

7、行分析。(3)水质根据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调查结果,2012年4月调查水域落潮时,pH、DO、COD、Cd、Cr、As、挥发酚和硫化物等8个因子均可满足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相应水质指标的要求。其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因子是无机氮,超标率达74.4 %;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的是BOD、Pb、Zn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分别达48.8%、37.2%、32.6%和18.6%。Cu有少数站位超标,超标率为7.0%;石油类有一个站位超标,超标率为4.5%,Hg仅有11#站位底层超标,超标率为2.3%。2012年4月调查水域涨潮时,pH、DO、COD、Cd、Cr、As、挥发酚和硫化物等8个因子均可满足福建省

8、海洋功能区划相应水质指标的要求。其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因子是无机氮和BOD,超标率达74.4%和53.5%;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的是Pb、Zn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分别达41.9%、25.6%和20.9%。Cu有少数站位超标,超标率为11.6%;石油类有一个站位超标,超标率为4.5%,Hg仅有11#站位底层超标,超标率为2.3%。2012年8月调查水域落潮时,pH、DO、COD、石油类、Cu、Cr、Hg、As、挥发酚和硫化物等10个因子均可满足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相应水质指标的要求。其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因子是BOD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均为31.0%;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的是铅,超标率为21.4%;无

9、机氮、Zn和Cd有少数站位超标,超标率分别为4.8%、4.8%和2.4%。2012年8月调查水域涨潮时,pH、DO、COD、石油类、Cu、Zn、Cr、Hg、As、挥发酚和硫化物等11个因子均可满足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相应水质指标的要求。其中,超标情况最为严重的因子是BOD,超标率达42.9%;超标情况较为严重的是Pb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分别达21.4%和19.0%。无机氮和镉均仅有一个站位底层含量超标,超标率为2.4%。(4)沉积物2012年4月调查水域沉积物中铜、镉、铬、汞、砷、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的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中锌和铅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5)海洋

10、生物生态2012年4月和8月调查海域叶绿素a均值为4.99 mg/m3(0.67 mg/m3- 20.51mg/m3),表层均值为6.04mg/m3(0.67 mg/m3-20.51mg/m3),底层均值为3.94mg/m3(1.11 mg/m3-11.02mg/m3),初级生产力均值为1572.37mgC/m2d(181.76 mgC/m2d -6143.84 mgC/m2d)。2012年4月和2012年8月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2种,种类数8月较4月有所增加。细胞丰度均值为32.14106ind./m3(0.62106 ind./m3 -147.52106 ind./m3),两次调查优势种差

11、异明显,主要优势种由4月的角毛藻属转变为8月的海线藻属和骨条藻属,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03(1.31-3.54),8月较4月浮游植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较为稳定。2012年4月和8月共鉴定浮游动物80种(不含23种浮游幼虫(体),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的均值为97.66mg/m3和56.05 ind./m2。2012年4月和8月共鉴定底栖动物8门75种;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的均值分别为4.81 g/m2和51.61 ind./m2;共出现3种优势种:模糊新短眼蟹、侧底理蛤和角海蛹;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10。2012年4月和2012年8月潮间带定量和定性样品共鉴定底栖动物6门75种;总栖息密

12、度和总生物量均值分别为620.07 ind./m2和1019.63 g/m2;优势种为鳞笠藤壶、粒结节滨螺和塔结节滨螺。2012年4月漳州调查站位侧底理蛤生物体内铜、镉、铬、铅、砷、汞、石油类的含量符合一类生物质量标准,锌符合二类生物质量标准。皮氏叫姑鱼、三疣梭子蟹、哈氏仿对虾生物体内的铜、锌、铅、镉、汞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6)渔业资源2012年4月和8月所获鱼卵密度均值为0.92 ind./m2;仔稚鱼密度均值为1.88 ind./m2。鱼卵以鲾属sp.和鲉科sp.为优势种,但仔稚鱼各种数量比例较为均匀,没有明显优势种。调查海域未有鱼卵出

13、现。仔鱼密度均值为0.12ind./m3(0 ind./m3-0.45ind./m3,2.08ind./m2),1号站位的密度最高,为0.45ind./m3,其次是5号站位(0.38ind./m3)和4号站位(0.26ind./m3)。2012年4月和2012年8月调查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522.06 kg/km2和78.32103ind./km2。石首鱼科重量密度分别为19.22 kg/km2和38.51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2994.23 ind./km2和1252.97 ind./km2。20.1.3.4声环境本项目码头、接收站所在地区的明德小学、流会村等敏感点声环境质

14、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码头、接收站厂界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码头、接收站厂界和附近敏感点总体声环境质量良好。20.1.3.5土壤环境接收站附近监测点土壤环境各项指标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站场附近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0.1.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对策措施20.1.4.1环境空气施工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TSP污染。在采取对施工道路和运输材料道路洒水,及时清扫路面,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居民点并遮盖,路

15、基填筑时及时洒水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营运期主要是火炬烟气等,采用估算模式对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污染物的小时最大地面质量浓度NO2 0.94g/m3,总烃303.27g/m3,拟建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本项目厂界外无须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装置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设定为150米。20.1.4.2水环境施工期船舶污水由船舶自带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陆域施工现场应建造集水池、隔油沉砂池、排水沟等简单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废水等经处理后用作场地抑尘用水;试压水在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后,经滤布过滤后选择合适的地点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根据以往

16、施工经验,施工队伍的吃住一般依托当地的旅馆和饭店,同时施工是分段分期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局部排放量很小,因此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经以上处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不会对附近水环境造成影响。营运期本项目各站场生活和生产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用于绿化,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0.1.4.3声环境施工期码头和接收站在施工场地150m外,所有施工阶段产生的噪声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夜间标准的要求。运营期间,本项目厂界噪声排放可控制在55dB(A)以内,昼夜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厂界噪声

17、达标。20.1.4.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施工期固体废物应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的原则,废弃土石方在设置的弃渣场进行处置,其余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经环保部门回收处理。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含油危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固体废物全部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0.1.4.5海洋环境(1)工程建设对海流影响工程实施后对大范围流场没有影响,但对局部流场的影响较大。工程实施后,对兴古湾内的流速影响较大,对湾外和防波堤东侧海域的流速影响较小,对1km以内海域流场有影响,对1km以外海域的潮流场影响较小。

18、(2)工程建设对海域冲淤环境影响项目实施后,由于防波堤的掩护作用,在港池内和陆域接收站南侧淤积量变大,淤积量为0.03m/a,兴古湾西南侧出于侵蚀状态,侵蚀量约为0.02m/a;流会村东南测近岸处于侵蚀状态,侵蚀量为0.020.05m/a,外海基本上处于微淤积状态,淤积量一般在0.01m/a;在防波堤堤头附近海域受挑流影响,处于侵蚀状态,侵蚀量一般在0.03m/a以下,防波堤内侧淤积量约为0.04m/a,港池内淤积量一般为0.03m/a。(3)施工期悬浮泥沙抛石产生悬浮泥沙增量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面积为3.9km2,大于100mg/L的扩散面积为0.7km2,大于150mg/L的扩散面积

19、为0.3km2,其中10mg/L包络线最远扩散距离为1.7km;疏浚产生悬浮泥沙增量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面积为3.8km2,大于100mg/L的扩散面积为1.3km2,大于150mg/L的扩散面积为0.5km2,其中10mg/L包络线最远扩散距离为1.5km。基槽开挖产生悬浮泥沙增量浓度大于10mg/L的扩散面积为1.2km2,大于100mg/L的扩散面积为0.1km2,不产生超四类水质,其中10mg/L包络线最远扩散距离为0.9km。(4)冷排水工程冷排水1C温降影响最大面积约为6.2hm2,2C温降影响最大面积约为1.9hm2,3C温降影响最大面积约为0.6hm2,4C温降影响最大面

20、积约为0.2hm2,最远影响距离为0.32km,对海水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和局部的。(5)余氯取0.02mg/L为评价限值,超0.02mg/L包络线的面积为0.28km2。(6)污水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每天产生的污水量很小,船舶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海,营运期产生的污水不排海,对海洋环境影响很小。(7)水下爆破影响分析爆破后的海水中的无机氮会在爆破区内出现一定的超标面积,悬浮物和COD也有所增加,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基本不受影响。但是爆破对水质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爆破结束后可很快恢复。20.1.5环境风险评价及对策措施本项目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为:接收站LNG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外送物料

21、时管道发生破裂出现泄漏事故和天然气通过管道外输过程中,管道破裂,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预测结果表明:LNG储罐泄漏事故发生后,形成窒息浓度范围最大为下风向369m,此范围内无居民点;LNG储罐泄漏引发火灾事故的二次污染物NO2和CO在下风向不形成LC50浓度、伤害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计算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可知,本项目接收站风险值处于可接受水平,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值(待计算),本项目从环境风险角度讲是可行的。假定的溢油事故发生后,油膜在风和潮流往复涨落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蛇形运动,当风向与潮流方向一致时,油膜中心运动速度较大;而当风向与潮流方向相反时,油膜运动方向甚至会与潮

22、流方向相反。为保护工程周围环境敏感区域,在码头运营过程中,务必加强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应配备足够的溢油应急反应设施,并保持高效、可用性,使溢油在抵达附近环境敏感区域之前得以有效控制、回收。20.1.6陆域生态与水土保持漳州LNG接收站的建设,将对该地区的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该区分布的陆生动物较少,工程施工区内无国家级及福建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接收站的建设对陆生动物的影响甚微。站场在运行期间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期结束之后,随着站场周围地区的绿化、植被的重建与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能够得到补偿,从而进一步维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预测表明,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75.6

23、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8.95hm2;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893.23 万m3;填方总量934.37万m3,其中利用自身开挖方387.16 万m3;借方547.21 万m3,均采用商购解决;产生弃渣506.07 万m3,其中土方504.57 万m3,陆域产生1.02万m3,回填于厂区施工区内,海域产生503.55 万m3,船运至海洋倾倒区抛弃,钻渣1.50 万m3,在钻渣干化场就地回填;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约100956t,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约99969t,施工期是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厂区和施工临时设施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本项目只要在施工当中能同时落实防护工程

24、与植被恢复措施,在营运23年后,由本项目的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将得到有效控制,各种设施的水土保持效果将恢复到建设前水平,甚至优于建前水平。20.1.7社会稳定评估与公众参与本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因素有征用养殖区、对周围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干扰、环境污染、施工工人的涌入、对已知文化、历史和考古遗址的影响、对宗教习俗及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等造成的社会风险。根据分析,确定本项目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即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符合国家和地方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

25、励类项目,项目选址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项目建设合法、合理、可行,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后,项目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可接受的,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是可行的。本次环评在项目所当地进行了大量的公众参与的工作,采取了张贴布告,网上公告,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公众参与的形式,确保当地公众对本项目的环境知情权和发表意见的建议权。调查结果显示,98%公众与单位对本项目均有一定的了解,本项目的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切实可行,公众和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主要持完全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当地公众和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基本持认可的态度,无人反对本项目。20.1.8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本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是一种发热量高、污

26、染少的优质清洁燃料,符合清洁生产的产品要求;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先进、产生污染少,符合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的要求;在能源利用及节水方面,通过利用海水替代淡水作为LNG气化水源及气化海水再利用等措施,不仅提高能源与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避免气化海水直接排放造成温度变化对海域环境的不良影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也充分考虑清洁生产的要求。由此可见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20.1.9总量控制本项目涉及环保部门控制的总量控制因子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考虑到项目的特征因子,本次评价提出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向地方环保部门申请总量控制指标为:二氧化硫为0.0

27、01t/a、氮氧化物为0.6t/a。20.2建议(1)建议与航道项目和冷能利用项目单位做好沟通,使冷能利用尽快落实,同步建设。(2)切实加强运营期和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理,防止重大环境事故发生。20.3总结论漳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满足闽南地区的天然气需求,符合打造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的发展方向,符合“加快完善天然气接收站和全省主干管网建设,加强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的发展要求;可以与秀屿LNG接收站互为补充,多点向海西管网及未来的东南沿海大动脉供气,确保福建省供气安全。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能源规划、地方发展规划。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将会对生态、大气、水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减缓措施和保护措施,真正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降至环境能接受的最低程度。因此,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规定,并认真落实各项依托设施和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强化环境管理,保证各项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等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本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0 结论与建议120.1 结论120.2建议1020.3总结论10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