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438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做框架教学设计班 级 六年级 科 目 科 学 班级人数 45 场 所 教 室 教学反思 课 型 做框架 (新授课 复习课 拓展课 )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2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过程与方法:1、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2、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教学目标 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

2、交流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陈述性知识: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制作研究简单框架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程序性知识:1、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学生在此之前的数学课上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如果按教材的活动进行教学,教学内容 学生会只沉浸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兴奋点集中在操作上,而他们的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2、培养学生实践、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元认知知识:1、在本课设计中,我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让思维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边探究边思维的良好习惯。2、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

3、实际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评价方法 印刷材料:图片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课件。 模型/实物: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教学关键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

4、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 7、那容易变形的四边形框架你们能想办法加固吗?斜杆怎样加呢?请

5、小组讨论。再按照设计的方法检验检验这方法行不行。 8、汇报:已经把长方体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组举手,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是怎样加的?效果怎样? 看来,两种加斜杆的方法都能使容易变形的长方形变坚固了,那斜杆起了怎样的作用? 9、课件播放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动作。 10、让我们再观察一下,加了斜杆后的长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1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三、制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想不想来一个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框架,介绍一种做框架比较容易的方法。 2、这个正

6、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样能知道?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那这个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们来测试测试。 3、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吗? 小组讨论: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呢?加几根斜杆? 如果正方体承载的是向下的压力, 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我们每组就用4根斜杆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加固后的框架承重能力又是多少? 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正方形框架,完成后还是用桌上的书来测试它的承重能力。 4、汇报: 5、比较框架雏形承受书本的数量与加杆后承受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能说说你的

7、收获? 2、再次欣赏国家体育场,感受框架结构的雄伟气魄。 五、板 书设计 做 框 架 三角形框架 稳定 四边形框架 易变形 六、教学反思: 课一开始,我向学生展示奥运鸟巢的图片,并提问: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于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对鸟巢都非常熟悉了,所以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样设计的用意在于给学生一种学习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教材上看,本课是一节制作课,但又不是单纯的制作课,编写者更强调动脑筋,思考怎样做框架,为什么这样做;难点方面,还要细化,我感觉本课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的框架的受力情况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杆的作用,而框架受力的分析涉及到

8、结构力学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因此框架受力的分析是难点;在教学设计的突破难点方面,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后,再结合课件“三角形框架受力”,比较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 本课的两次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备课时,我觉得做三角形和四边形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会搭四边形,立方体也就不难了。但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却冒出许多让我想不到的问题,如,橡皮筋如何绕,尤其是在加固时所加的斜杆再套进已绕好的橡皮圈内难度大,一些小组的橡皮筋老是断掉,还有立方体的搭建过程中由于皮筋的弹性作用,框架总撑立不起来,一些小组连长棒短棒如何使用都不知道。这是我备学生的失误。我想,如果

9、教师在课前一一做一遍让学生做的事,就不至于课堂上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在后几个班上课时,就先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以指导其他学生学会怎么捆扎。这也告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也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谱才能走进课堂,不要给学生留下任何遗憾。 在给立方体加重物时,教材所提示的是重物是从上向下压的,其立方体的上面与下面的两个面上的斜杆从节约的原则出发可以省略,而对框架的牢固性影响不大。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操作中发觉上下面上的斜杆加不加影响还是蛮大的,为什么呢?我在巡回指导学生活动时发现:有些小组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争议,有的说,上下面的斜杆主要是抗横向的推力,而我们的书本是放在上面的,其重力

10、是向下的,不是横向的,可以不加。但还有学生说,我们的塔的立方体不可能是理想中的正方体,总有一点倾斜,所以上面所压的重物不可能只是一个向下的压力,它同时必定还有一个向侧面倾倒的力,学生认为在上下两个面加固还是有用的。我们的学生分析水平还是很高的,尽管这与课本所呈现的科学概念不一致,但我想,那有何妨呢,上课是否一定要被教材所扣死呢?其实,在实验中,学生有时失败了并不是坏事,它可能会生成一些教学的精彩。 另外。本课的材料准备也很重要。有结构的材料对学生的探究很关键,因此,小棒要尽可能做到大小、粗细和长短一致,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探究材料,以保证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框架的有关知识和加固框架的技能,并且体验到了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爱惜物品的教育,因为在做框架中,由于使用不当,橡皮筋断了许多根,木棒也断了不少。 作 业 1、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拓展性学习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个人意见: 集体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