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682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写母亲的的文章母亲的裤腰带 我突然想起我的母亲。 昨天,我在农贸市场买了一袋黄豆,不为别的,就因为卖黄豆的老太颇像我的母亲,圆脸,腰身粗,眼神里充满对命运的忍耐。我已经走过去很远了,但总不安心,脚步被她牵挂着,于是,再折回去,停在了她的面前。我握着这袋黄豆慢慢回到了家,一路上想的净是我的母亲。 我又是许久不给异地的母亲写信了,母亲是最亲爱但又是最被忽视甚至忘记的人。 我书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件圣物,这就是我母亲的裤腰带。 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在车站,我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母亲这时从身上解下这根裤腰带,替我把断了的带子紧紧系牢,由于心里急,又

2、由于要用力,她脸都涨红了一种震撼天下男子的红,像要把心吐给我一样。我问她:“你怎么回家呢?”她说:“不要紧,慢慢地走。” 我不知道母亲没有裤带是怎么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但我知道,从此,我穷尽天下的财富也不能回报母亲这根裤带的恩情。 有母亲在,胸膛里就跳动着两颗心;有母亲在,天空的月亮总是两轮。可我们做儿女的不经意就忘记了自己的母亲,犹如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皮肤,流血了,疼痛了,才又会想起她。 我的母亲,今天我不读书,不读报,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和别人说话,不关心国家,不关心人类。我,只想您。 赞美母亲 母亲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

3、万物 哺育我们成长 强壮我们的身心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们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挚爱 写给母亲的赞美诗 小时侯听说月亮就像母亲, 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她的子女, 星星儿就像众多的兄弟和姐妹, 共同相亲相爱在一个大家庭里。 长大后第一次远行, 无言中母亲您又将亲手缝好的衣服整好, 连同一个月亮般无私的心, 和您所有的爱装进我的行囊。 在那星星闪烁的梦里, 您多少次为我盖好掉在一边的被子, 我挂念的泪敲打着脚下行进的路, 每一滴泪都是一首赞美

4、母亲的诗。 一个感人的故事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互相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充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儿,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大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

5、着儿子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 儿子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子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子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儿子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来,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脸红了,连说对不起。熊师傅

6、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 “你家一亩田能种

7、出百样米来?真好笑。”遭次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么背回去!”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肿成大梭形母亲抹一把眼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

8、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想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拱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终于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 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

9、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儿: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拱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屡有些花白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