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749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创新工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 一 目的及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目前正在我市全面开展的党员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工作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切实解决基层党员困难的一项实事工程。今年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直管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和楼宇党员服务,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2、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党员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地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孵化器、流动党员的接纳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窗口。我们的做法是: 、以争创一流的精神加强服务中心建设,夯实党员服务基础 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是开展党员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街道十分重视街道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创一流的标准,加大对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夯实党员服务的工作基础。出台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和步骤。街道和各社区按照方案要求逐步开展工作,从健全基础设施入手 、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

3、平 要提高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强业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今年来,通过开展党员培训、健全考核制度、严格奖惩兑现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全街打造了一支作风好、士气高、凝聚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完善了党员学习的平台。街道投入10万余元,建立了街道、社区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和电脑培训室,购买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通过设立网上党校、远程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室,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二是丰富了党员培训形式。街道即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方案,并通过邀请地区党员宣讲团、开设党员讲坛、党员政治生日谈心、开展“每月一课

4、”、“我来说话”等多种形式的党员培训,切实加强了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工作。特别是我们充分发挥“党的基本理论普及基地”的资源优势,定期请市委讲师团的专家、教授来为党员干部上课,突破了基层师资力量缺乏的瓶颈。 二 管理模式及内容 一是对社区在职党员实行“认岗管理”。在社区设立“在职党员联络站”,组织开展“亮身份,示岗位”活动,使社区党员能通过党员认岗的途径,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按照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和特长,党员自我选择岗位,向公众公布党员认岗定岗情况,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已有98名社区党员,认定科普知识学习岗职责、政策宣传员岗职责、绿化养护岗职责等15个党员责任岗,增

5、强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凝聚力,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对社区困难党员实行“帮扶管理”。在社区党支部建立“五卡”管理机制,即情况登记卡、爱心帮扶卡、就业推荐卡、就诊医疗卡,家政服务卡,做到对社区困难党员底清数,情况明,由党支书记对困难党员进行结对联系,对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帮扶。对就业困难的党员家庭,通过人保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帮助困难党员就业;对身体残疾和空巢党员,进行上门体检服务;对因年老体弱、患有疾病等原因造成困难的党员,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截至目前,已目前已推荐185 名人员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20余个,帮扶困难党员120余人,提供帮扶服务360余次。 三是对流动党员实行“

6、跟踪管理”。 坚持双向结合,一个都不能少,即党员需外出流动,必须先提出申请,由所在支部报街道党工委统一登记。根据外出流动党员的流动特点,对其组织生活采取回归管理和委托管理,对时常出门又离家不远的党员,要求定期或节假日回支部参加组织活动。对长期在外的流动党员,主动和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掌握流出党员情况,委托所在地党组织对其进行管理。 四是对居民党员实行“中心管理”。 坚持把引导居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为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社会责任,以党员相邻相近原则,以楼栋为单位,以光明西里丙区为试点,挑选18个政治素质好、奉献热情高、具有较高威信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家庭为“党员中心户”, 根据党员特点,划分为学习型、文化型、服务型、救助型、调解型五型楼栋党员中心户,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党员和每家每户,真正实现“在家做*、*做到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