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0755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加快转型、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逐年增多态势,已成为困扰各级党委、*的普遍性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原因分析 信访问题由来已久,古时就有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上访活动。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古今同理、诱因复杂,既有社会变革、利益分配、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又有干部作风、工作方法心态动机等主观因素。归纳一些信访案例,造成群体性上访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思想不重视,“松”来的上访。 早在奥运年的时候,各地绷紧“信访弦”,确保了政局稳定。但奥运会结束后,很多单

2、位和部门犯了“前紧后松”的毛病,总认为工作出了不少力,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忽视了信访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导致信访问题回潮和反弹。 工作不到位,“拖”来的上访。 很多部门和单位对初信初访处理重视不够,致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干部处理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敢到第一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绕着问题走;有的干部对群众上访常常以“忙”为借口拖着不办,今天答应,明天点头,久拖不决,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 责任不明确,“推”来的上访。 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几个部门协同配合调处是,往往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现象,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问题议而不决,最终造成群众重复

3、越级上访。 政策不科学,“引”来的上访。 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出台的“土办法”不民主、不科学,甚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造成群众为维权而不断重复上访。 排查不全面,“漏”出的上访。 有的乡镇部门信息预警机制有漏洞,抓倾向性、苗头性、隐患性问题不够深入细致;有的根本不去调查处理,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报喜不报忧,“捂”出的上访。 极个别干部不琢磨工作,只琢磨领导,对领导报喜不报忧,领导问起问题来,他遮遮掩掩、信誓旦旦,但在处理问题上有缺乏必要的刚性措施和手段,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事情越“捂”越大,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关系未理顺,“顶”出的上访。 极个别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存在“两张皮”现象

4、,在关系集体发展和村民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互相拆台不补台、坏事不成事,互相“顶牛”不顾大局,造成村工作梗阻和发展停滞。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群众大规模上访。 、接待不热情,“激”出的上访。 有的同志对来访群众缺乏必要的诚心、耐心和热心,甚至说话粗鲁,引起群众的误解和不满而上访。 二、对策及建议 要解决好信访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快信访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按照“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信访工作的内涵,逐步探索具有特色的信访维稳工作新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健全干部作风“整顿机制”,解决办事不实的问题。 干事创业,干部作风是关键。一

5、要端正工作态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要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疏通群众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双向渠道”。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要坚持领导包案及部门包村活动,面对面地开展群众工作,并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示范引导机制。三要加强诚信建设。高度重视党委、*和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按时兑现向群众作出的各项承诺,取信于民。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解决情况不明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是构建信访排查工作体系。要按照关口前移的要求,定期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

6、,集中解决一批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特别是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敏感问题,要早发现、早介入、早掌控、早解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越级上访事件。二是疏通信息掌控渠道。要加强信息队伍减少,丰富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掌握预警性、内幕性信息,并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做到未动先知、一动就知,为领导决策和快速处置问题提供可靠依据。要疏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开展民主议事园、民主听证会、居民论坛等活动,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意见诉求。三是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坚持就地解决的原则,实行解决问题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包巩固“四定四包”工作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