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762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的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大学的普及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加剧困难,现在的大学生们也逐渐觉察到了“危机”的存在,觉察到光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是不够的。走出象牙塔,去接触社会,来增长社会经验也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近期对在校大学生做的调查中显示超过60%的在校生有过打工的经历,这里面也不乏刚刚入学的新生。打工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学生生活相对独立的大学里面,打工之风悄然刮起。但是在打工也存在一些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调查结果: 一、打工方式: 被调查者首选的打工方式:32%家教,22%服务员,20%促销,6%市场调查, 1%翻译,另有16%选择

2、打字、编程等。在有过打工经历的人群里有42%选择家教,21%选择市场调查,16%选择销售。 在选择工种原因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32%的人看重的是工作的报酬, 29%的人希望可以自由的选择打工时间,有23%的人看重的是工作寻找的方便。 学生选择打工的方式时候更多的还是接近“学习”,尤其是有过打工经历的学生,在再次选择工种的时候是把家教作为首选的。 二、时间安排: 35%的人愿意随机选择时间,29%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每周2-3天的打工时间。29%能接受每周3-4天。 在有过打工的经历的人群中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有过一两次打工经历,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尝试了一下,并没有把打工作为一种主要经济来源

3、。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在校期间打工的经历。当被问到上课时间如果和上课冲突的时候,只有13%的学生会坚持打工,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放弃打工,不耽误学业。 被调查的人群里的暑假计划,选择补习的占48%,选择休息的占26%,选择出游的占21%,只有2%的被调查者选择在暑假打工。调查显示:虽然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把打工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在时间的安排上还是以学业为主,利用课余的时间来才来做一些兼职。在假期里,学生们主要还是在学习、充电,准备考一些证书,或是为下学期做准备。 分析其原因,学生没有那么多经济上的压力,而且又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决定了将来的出路,学生还是能作出正确

4、的选择。 而结果中明显显示出了不同年级对于时间安排的不同。大一的新生,都是刚刚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形势都没有太多的认识,没有感受太多对于学业和社会给与的压力,往往在假期还是选择休闲的占大多数。而对于大二而言,有迫于下一年的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假期的安排也是选择补习的比较多。大三的学生,有的忙于做考研的准备,有的忙于实习,他们是学校里最为现实的一个群体。从这里也可以显示出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他们暑期学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年级,也是他们想通过更高的学习,或者是拥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证书,来给自己以后的就业带来一些资本。 三、找工的渠道: 朋友介绍占39%,亲戚介绍占23%,通过招聘广告占23%,通过学校占19

5、%,中介占16%,。 中介的力量在逐渐减弱。由于中介公司在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报道中介公司的欺骗行为的报道也随着打工学生的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与日俱增,这些负面报道会影响学生的选择。为避免中介的烦恼,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招聘,学校方面也在做积极的工作,设立一些勤工助学机构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便利。 四、打工的目的: 通过打工最主要想锻炼自己的占52%。19%的调查者打工是为了助学。选择打工为了消磨时间的占13%。另有10%选择打工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社会,报酬无所谓。 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目的很多,但期望在打工中成熟,获取宝贵的助学金则是他们最基本的想法。对于家境窘迫的学生而言,打工则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6、。兼职打工还有一个好处:丰富个人经历。时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工作经历,但若有“丰富”的打工兼职经历,在毕业求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五、老师及家长对打工的态度: 调查结果:71%的家长支持孩子打工 在对家长能接受的兼职工种进行的调查显示:家教占58%,服务生占19%,销售占6%社会调查占1%。 另外23%的学生接受过老师的帮助来找兼职。 这里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支持学生打工行为的。家长们希望的是孩子初入社会能不受骗,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做一些一些体力活和一些简单劳动都持有一些意见,认为都是大学生了应该做一些高级的工作,然而这与没有任何专业

7、特长的大学生无疑是一种矛盾。 结束语,维权的提醒: 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的人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看重自己的权益。而在打工中有63%的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己权益受到伤害的经历。 copyright dedecms 存在问题: 一:工作不对口 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自信认为这些工作做不来,怯于尝试;而这些相关用工单位也不敢选择在读大学生最为员工,认为他们缺少工作经验,或是对大学生的能力质疑,而且说兼职的人员不好管理。作者认为这样是种恶性循环,用工单位的谨慎削弱了大学生的自信,大学生不能在打工或实习的时候找到对口的工作,也就总是不能从自己相关专业或特长寻求职业,发挥不了特长,每每从一些劳力开始做起,这是一

8、种对资源的浪费。 二:缺少门路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不仅可以获得报酬,同时还可实践课堂知识,开拓视野。然而,在学生们打工热潮涌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学生虽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职无门,学生们也希望能通过保障自己利益的方式找到工作。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外出打工都是自主行为,并不通过学校的相关机构。所以学校所能起到的管理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在调查中,我们还能可喜地看到,有一些人通过网络联系自己的工作单位,这种方式无疑扩充了的学生的眼界,变被动为主动,能有选择性的打工。 三: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差 援引中国青年报报道: 维权率只有10%。打工的大学生被侵权后,大多只能有泪往

9、肚里咽。李迎丰说,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校学生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劳动部门在大学生打工方面仍然是“有心无力”。 北京金研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劳动事务部主任、劳动法专业律师刘昊斌告诉记者,打工的在学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没办法确定劳动关系,所以不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如果大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提起诉讼。但这样做,成本高、效益低、速度慢,对大学生来说非常不划算。 刘昊斌说,用人单位不愿与在学大学生确定劳动关系,是因为一旦确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要为之开立社保账户。而大学生既使整个假期都用来打工,时间最长也只有一两个月,而且大学生打工单位非常不固定。 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规定,劳

10、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3个方面: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律师认为,只要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和体力提供了劳务,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应该同正式员工一样享受同等的作息时间、安全保障、工资待遇等。但大学生以教育实习名义到企业工作的情况除外。 由此,大学生们应该主动保护自己的权利,大学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武器,假使在短期的兼职工作,也应该对自己的权益做出相应的保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解决方法: 用好大学这一笔智力资源

11、建议在每个假期来临之前,举行“高校假期勤工助学供需见面会”,为大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做好中介服务和跟踪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打工从“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化,为我市一些企业和单位提供不小的助力。 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大学生假期打工一定要首先弄清求职单位的性质,比如他们是否有工商、税务营业执照,是否合法,是否有营业固定场所。“要记清营业单位的地址、法人代表姓名。” 劳动部门明确规定招工不得收取押金,因此大学生们要慎重掏钱。建议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面对打工的诱惑,首先应当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不被那种“七八平米、一块招牌”的皮包公司所骗。其次要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工作之前应签订明晰的合同

12、。没有签合同,也要注意保留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凭据。 为以后做好实践准备 一般来说,大学生寻找兼职工作,还要为走上社会或者是进一步深造做好实践准备。比如学习电脑技术的搞一些小编程,学习外语的做适当的翻译、导游工作。学以致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深造都有极大的益处。 另外,大学生在选择实习工作时,不要过分看重金钱,但要看重公司的名气,如果有进入大公司实习的可能,少挣些报酬都要做,毕竟打工容易,而获得大企业的工作经验就难得多了。 内容来自dedecms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应提早建立“勤工助学档案”。 加强与人才市场、大型用人单位、企业家协会等部门联系,构筑供需信息网络。*有关部门也需

13、要与学校通力合作,建立大学生短期打工的专门服务机构。这个机构不能只从事一些一般的中介服务,还要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法律帮助。 充分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对准备去应聘打工的单位一定要做好前期了解工作。如作为经销商,是否有生产厂家的授权书;营销的商品是否有注册商标;如果到中介找工作,一定要看该中介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然后到附近企业打探其信誉,确认其合法和信誉好的情况下,才可放心打工。 签订权责明确的协议书,如没签协议,也要注意保留好一切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凭证。我们建议大学生不论暑期打工还是平时打工,都应尽量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务

14、协议”。可以比照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约定,协议可包括以下内容:用工双方的名称;劳动期限;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工作班次;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安全保护条件;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有了这份协议,一旦发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大学生们可以作为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内容来自dedecms 树立维权意识,注意自我保护。学生外出家教时必须持有家教协议。对于提出聘请家教要求的家庭,学生应要求家长出示身份证外,还要提供真实住址、联系方式,否则不予签约。通过正当渠道寻找打工信息,不要轻信社会上的“黑中介”,以免上当受骗;如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对于协议的内容一定要“咬文嚼字”,慎重签约;不要被招工信息中诱人的虚假条件所蒙蔽,不要从事触犯法律规定的活动。 选取最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权方式。如果大学生在打工中发现被骗,要立即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公安机关反映,并注意保留用工单位出具的凭据。这样,才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总结:在校大学生,肩负着专业学习的重要任务,打工要注意“三思而后行”。大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必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会的不良风气,防止走入打工误区,因而,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非常必要的。 打工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