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劣,既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更是一级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具体形象的体现。相对于经济发展的硬件而言,经济发展软环境与经济生活、生产力相联系,属于政治生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良好的软环境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为推进“三新一强”,市委、市*作出了打造“六大环境”、实施“北部攻坚”的决策部署,并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以“打造六大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遵义”为活动主题。作为边远贫困县,推进扶
2、贫攻坚、加快发展的愿望更为迫切,如何创优发展软环境,是各级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意识不浓。有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对县情了解不深、不透;一些干部谋发展、盼发展的意识不浓,作风不实,求稳怕变;招商引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项目储备少、推介少,多为“守株待兔”式招商,选商不准,缺乏市场带动力强的企业;*重管理轻服务,主动服务、前期服务少,后续管理跟不上,办事难、人情办事现象较为突出。二是部门利益至上。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政绩,注重短期效应,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发展眼光;有的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感,采
3、取为我所用的态度,凡是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规定、制度就执行,凡是触及削减部门利益的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中间梗阻致使政令不畅。多数引资企业资产规模小,加之缺乏相应的担保机构,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怕贷、惜贷现象严重,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一些部门特权思想较严重,“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企业经营理念滞后。一些企业只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顾群众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损害群众利益,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经营不善,诚信缺失,导致企业走入绝境。一些招商开发的荒山、旅游等项目,投资商签订了合同而又不按合同办或放弃不搞开发,*投入和群众利益受损,矛盾纠纷较多,给基层组织带来了较大压力。 政策环境跟不上
4、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不规范。在招商引资上无过硬的可行措施,造成有意者观望,有识者却步;一些部门规章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擅自规定了收费项目及标准;群众和企业对收费政策不清楚,且同级监管部门对一些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哪些该收哪些不该收同样不清楚。二是政策不配套。出台的一些政策已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甚至一些部门还在执行已经作废的文件规定;不注重客观实际和市场规律的调节,只下达指令计划指标而无可操作措施。三是机制不健全。重点是激励机制,表现在考核共性工作多,考虑了多数忽略了少数,对一些只有部分乡镇才有的工作,由于工作量大,牵涉乡镇大量人力财力,但在考核时却未纳入,下级组织怨气多,有一
5、定的抵触情绪。对单项目标的考核亟待加强。 政务环境跟不上服务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服务乏力。政务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形式不规范。*公众信息网信息发布量太少,有些部门常年没有内容,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的政务公开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多,企业需要了解的办事程序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公开不细。到目前为止,政务服务中心尚未正式运营,“小*大服务”的格局仍未形成,一些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程序等没有完全做到事前公开告知,审批环节不畅,企业和群众办事不便,便民高效*功能未能体现。二是干部作风不实。少数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够,作风漂浮,甚至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屡禁不
6、止,乱用滥用权力现象依然存在;一些能及时办理的事项,急办变缓办、能办不给办,一切按“潜规则”办,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创业软环境。三是执行政策走样。一些部门特别是个别上挂部门不能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缺乏大局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机械地执行上级政策和技术标准,人为设置障碍,干扰企业生产,在对企业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事前不管不问,事后以整改、处罚代替履职。四是行政审批不畅。政出多门,职责不明的现象客观存在,在围绕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限、规范审批行为方面做得不够。一些部门还在按原来的套路进行审批,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相互推诿甚至互不卖账。 法制环境跟不
7、上保障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执法不当。部分执法人员无视法纪,不依法执法,不一视同仁,给了好处就不罚,不给好处就重罚;部分执法部门人员工作不到位,怕担责任,对一些干扰企业生产生活的行为不能给予及时制止和打击;个别部门以言代法,以罚为主。二是法制观念淡漠。群众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不多,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安全等法规的教育培训,导致企业、群众为了自身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违规生产等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群众只顾自身利益而无视发展大局,对企业生存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急于求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直接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人员法制观念不强,证照不齐、无证经营
8、甚至超越法规强行生产,一味追求利益,疏于技能法规培训,未妥善处理与当地组织和周边群众的关系,致使企业与执法机关、基层组织、邻近群众关系紧张。三是监管查处不力。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如一些取得了行政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为监管不力,违法经营、违法建设、违法施工、违法拆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执纪部门主动介入难,事前监控少,如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对违法、违纪问题当事人不举报就难以发现。 整体环境跟不上加快发展的需要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人力、物力、宣传和长效机制等方面有待加强。一是专业人员奇缺。一些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明确,行政
9、效率低。从事执法、审批等岗位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城建、国土、金融、工商、税务、交通、电力、环保、安监等部门,但执法和审批人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二是舆论氛围不浓。对外宣传范围面较窄,宣传方式单一,品牌效应不明显,外界对我县现有可开发资源状况,招商引资的具体政策措施不够了解,没有达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招商、亲商、安商的目的,社会舆论的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投资者的舆论效应没有得到积极重视。三是招商机制不全。各种招商引资机制不完善,招商机构无职无权,有商引不来,招来商留不住。目前,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不能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考核奖惩力度不大,制约了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二、成因
10、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大局意识不强,没有深刻理解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牢固树立 “今天的环境决定明天的发展”的观念,没有从思想认识上、工作作风上真正体现为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和发展服务,还存在官本位思想。二是政策落实问题。几年来,县委、县*为促进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政策大多未能兑现,究其原因主要根源是“中梗阻”作祟。一些部门虽然公开了办事程序和限时办事承诺,但“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成了桌面摆设。三是工作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如县直部门中层
11、干部特别是专业技术骨干的选拔任用以及县直部门干部平行流动难;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一些专项工作既耗时又费力,但无具体考核措施,基层认为费力不好看,导致有怨气;保障机制不配套,如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办公设备不到位,同时一些部门实行奖金福利与所收费用挂钩,因而采取年初就下指标任务,致使这些部门向企业伸手,对企业收费时,实行“管”字当头,“罚”字当先,甚至个别部门和人员养成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恶习,甚至吃拿卡要报,加重企业负担。 三、对策建议 经济要发展,环境很重要。要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加快扶贫攻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突出重点,以企业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思想解放,强
12、化制度建设,促进勤政廉政,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抓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服务型*建设的认识。服务型*是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深刻认识保护软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优化软环境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抓住我县在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认真落实“招商富县”举措。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瞄准外来投资的热点,紧密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储备与推介,抓紧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省、市项目“盘子”。吃透并对接
13、好上级政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出台适宜我县经济发展的政策,制订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打造学习型*,提高公务员履行职能的素质。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普法教育,让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榜样,以诚实守信来塑造良好信誉,营造“以诚待人、言必有信”的良好社会风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抓问题整治,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清理整改,凡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收费项目和国家、省已明
14、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要立即取消,未经国家、省、市委托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本县能够自行决定的收费项目,本着能减则减的原则进行清理。对本县有关行政审批、收费许可等过时的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废止,新出台的涉及体制机制建设的文件要有时效年限。二是要重点整治利用职权或特权,以权谋私,吃那卡要报的问题,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奢侈浪费、中梗阻、思想僵化、工作浮飘等现象。研究建立机关工作平行流动工作机制。三是研究出台整治改善软环境的相关禁止性规定,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抓服务提升,建设效能* 一是切实转变*职能,坚持“四个分开”,做到“五个凡是”。“四个分开”即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市分
15、开、政中分开;“五个凡是”即做到凡是企业做的事,交给企业办理,凡是市场能做的,交还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凡是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凡是基层的事,交基层办理,凡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认真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工作。树立“依法行政、高效行政、为民行政”的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要完善激励措施。对我县已有激励和扶持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经营领域上放开、准入条件上放宽、市场门槛上放低、税费政策上放活、发展空间上放大”的原则,在用足用活国家、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创造性地制定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
16、展实际相适应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银、政、企沟通合作机制,为大项目建设提供投资融资平台,帮助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认真清理和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切实搞好资本营运,努力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论市场主体的经济成份、规模大小,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级*要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着力做好企业、社会、市场做不了、做不好或不能做的事情,承担有限责任。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做好三方面的服务,即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发展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服务,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要优化
17、行政审批,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办法,加强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最大限度地体现法制、责任、效率、廉洁的服务型*,最大可能排除人治负面影响。尽快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建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流程,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减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对企业建设和经营实行登记制度,防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有效保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提供公开、透明、便捷的网上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便于有效监督,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要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特别是
18、当前政务中心的人员入驻问题,要抽调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的干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强化政务中心审批人员的政策、法规及业务的培训,增强政务中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想服务、能服务、服好务的目的;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服务工作正常运行。 抓效能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开设意见箱、开办举报栏、开通举报电话等方式,为全民监督提供便利的渠道;通过设立公告栏、发放便民手册等方式,改进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群众;通过建立企业协
19、会组织,评议*及部门的行为,实行审监分离。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及服务“窗口”,要建立和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监督和管理并重。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建立合理的开发秩序,合理规划,有序推进,注重与企业联系沟通,妥善处理群众利益和企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各级执法机构和部门对企业建设和经营初期应多加培植,不能以罚代法。对群众意见集中、社会反映强烈、事实清楚、情节恶劣、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果断处理。三是推进综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多重执法的问题。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20、,都不允许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监督机构要充分行使职能,依法监管,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公开曝光、通报直至给予组织处理,要把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加强对审批服务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化对勤政廉政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真正建立起风清气正的软环境。 抓责任落实,完善考评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着力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软环境和服务型机关建设长抓不懈,抓出成效。着力完善体现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着力完善开放的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考核组织体系。重点建立并实施县级领导和部门挂帮企业机制,实现领导责任和企业受益相统一;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阳光作业与服务群众机制,实现效能建设与服务提速相统一;建立健全工作业绩与考核激励机制,实现齐抓共管与抢先创优相统一;建立健全群众评价与干部任免挂钩机制,实现干部进出口通畅与评先选优相统一;建立实施勤政廉政警示诫勉和责任查究机制,实现干部自我施压与作风转变相统一。着力规范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的表态与承诺行为,不断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压力感,提高机关部门办事效率,努力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为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