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369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一、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病,以中老年妇女多见,男女患病之比为1:5,发病始于胎儿及新生儿期,表现为生长和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称为呆小症。成人发病表现为全身性代谢减低,细胞间粘多糖沉积,称为粘液性水肿。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甲减常见,约占甲减的96%,其中绝大多数系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手术所致。 二、临床表现 甲减的起病一般较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

2、长达十余年之久,方始出现明显粘液性水肿的症状。 1、低基础代谢症状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异常怕冷、无汗。 2、皮肤:其特征表现为面部、胫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肿。皮肤呈特殊的蜡黄色,且粗糙少光泽,干而厚、冷、多鳞屑和角化。面部呆板,淡漠,面颊及眼睑虚肿,眼睑常下垂,眼裂变小。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鼻、唇增厚,舌大而发音不清,言语缓慢而音调低。 3、神经精神系统:疲乏无力、无雄心壮志、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呈木僵、痴呆,昏睡状。腱反射变化具有特征性,反射的收缩期敏捷,而松驰

3、期延缓,跟腱反射减退,大于360ms有利于诊断。膝反射多正常。 4、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粘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高。 5、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 6、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也可有暂时性强直、痉挛,气温低时更明显。甲

4、状腺激素对骨的正常生长和成熟有重要作用,生命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线形生长受阻,表现为侏儒症,且相对于躯干而言四肢不成比例的缩短。 7、内分泌系统:青少年甲减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甲减可导致性早熟和溢乳。伴严重甲减的成年女性可伴有性欲减退、月经过多和月经紊乱。怀孕机会减少,易致流产。男性甲减患者出现性欲低下、阳痿和精子减少。 8、粘液性水肿昏迷:也可称为甲减危象,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甲减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的危重阶段,虽不常见,但其危险性是公认的,如未能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可达50%以上。此种情况常发生在病程长、且未经适当治疗的重型甲减患者,可因寒冷、感染、手术、麻醉剂或镇静药使用不当而引起。

5、 患者表现为昏迷,或先嗜睡,短时间内逐渐发展为昏迷。前驱症状主要有对寒冷不能耐受及疲乏,通常发病前数月已感疲乏及嗜睡。 低体温为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标志和特点,体温不升(35以下),部分患者体温低至27以下。这样低的体温常提示已达疾病末期,难以恢复。 患者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四肢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有些患者有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及定向障碍等。肠道症状除常见的便秘、腹胀外,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及腹水。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休克及心肾功能衰竭,如诊断、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 9、呆小病:于出生时无特异表现,出生后数周内即出现症状。皮肤苍白、增厚、多折皱;口唇厚,舌大常外伸,口常张开多流涎;鼻梁

6、扁塌,两眼距增宽;四肢粗短,手常呈铲形,脐疝多见。 10、实验室检查: 血清FT3、FT4降低,而TSH显著升高;其中血清sTSH和uTSH测定是诊断甲减的最主要指标。 其它检验可发现: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升高;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 三、诊断依据 1、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症,以及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史、甲状腺炎或下丘脑垂体疾病史等。 2、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无力、嗜睡、畏寒、少汗、反应迟钝、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腹胀、便秘、发音低沉、体重增加,经血量多。皮肤干燥、枯黄、粗厚、发凉,非凹陷性粘液性水肿、毛发干枯、稀少、易脱落,手掌姜

7、黄粗糙,体温低、脉率慢、脉压差小,跟腱反射迟钝。 3、血清FT4、FT3水平低于正常下限。 4、血清TSH值显著升高,为诊断甲减的一线指标。对临界性TSH值要注意复查。 5、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强阳性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和原发性萎缩性甲状腺炎。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通常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临床上常用有两种制剂。 一为甲状腺片,其所含甲状腺激素来源于动物甲状腺,与人的甲状腺比较,动物甲状腺中T3所占比例较大。干甲状腺粉(片)中极大量的T3导致吸收后短期内T3超

8、过生理所需剂量。该药TH含量不恒定,因此现已少用。 另一种为左旋甲状腺素钠(L-T4,商品名:优甲乐),它在外周组织脱碘,产生足量的T3满足生理需要,是治疗甲减的理想制剂,现已成为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而且左甲状腺素钠的半衰期长达7天,吸收相对缓慢,不必分次服,即使漏服1天也无多大影响,可以于漏服的次日加服1天的剂量。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日25-50g,以后每1-2周增加50g,一般每日维持量为100-150g。 伴心脏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12.575g。每隔23个月后,经过细致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后,增加12.5g。治疗目的是使血T3、T4水平恢复正常,原发性甲减

9、患者血TSH水平恢复正常。 2、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昏迷,临床诊断确立后,尽早开始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甲状腺激素测定)。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威胁生命的合并症。 (1)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使血中T3、T4水平恢复正常。病人因为肠粘膜水肿,口服给药吸收不稳定,较好的办法是静脉注入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一般成人可以单次静脉给予左甲状腺素钠300500g,可在24h内使血中T4升至正常水平。第2天用100g,第3天以后每天给予50g,直至病人好转能够口服药物后,减为通常维持剂量。如果最初病人能够口服,也可以给予左

10、旋T3,25g/12h,左旋T3起效更快。如为下丘脑、垂体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应该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 (2)对症支持治疗: 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减慢,换气降低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给氧。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的征象,就应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抗休克:如有低血压及休克,需要抗休克药,必要时输血,但应注意甲状腺激素及升压药有协同作用,患者对升压药较敏感,仅肾上腺素药物能引起心律不齐,更应慎用。 控制液体入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者,液体需要量较正常人少,如无发热,每天补液量5001000ml 即可。低血钠时限

11、制水量,如血钠很低,可用少量高渗盐水。 纠正低血糖:开始用50%葡萄糖静脉推注,以后用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 防治感染:仔细寻找感染灶,可行血、尿常规和血、尿培养及胸片检查。部分病人对感染的反应差,体温不高,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容易漏诊。 糖皮质激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差;垂体功能减退者,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减退。可每天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 静脉滴注,持续约1周。 对症治疗:多数低体温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保温只需盖上被子或毛毯,或稍提高室温即可。一般护理如翻身、避免异物吸入、防止尿潴留均很重要。 3、呆小症的治疗:由于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数周内至关重要,因此要非常积极地治疗。理想的替代治疗应该在出生后3周内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最好是在出生后2周内用9.5gkg-1d-1的L-T4使血清FT4维持在正常值上限水平,并维持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