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694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廉政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农村廉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的腐败情况日益突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而农村基层的廉政教育不足、廉政意识淡薄、民主监督薄弱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面对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廉政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素质,从而确保农村基层权力的健康运行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 农村廉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廉政教育重视不够。在我国农村,“家长制”和“奴才主义”等封建落后文化遗毒依然根深蒂固,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过渡阶段的各种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传入等使得腐化堕落现象在农

2、村地区也广泛滋长。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去积极弘扬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去占领阵地,认为廉洁自律是针对大领导的事,村官位卑职低,廉洁自律与他们关系不大,在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教育上,没有必要花费过大的精力和财力。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片面地领会中央精神,认为上级的要求只是抓“发展”,使得中央关于党风廉1 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等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了这种思想,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忽视了廉政教育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不理解不支持廉政文化建设。 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采用过去那种大而

3、快、多而全、不分对象、不分主次的“一刀切”、“大呼隆”式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反腐倡廉教育笼统性要求多,真正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需要的少,缺乏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教材,教育内容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不相适应,缺乏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所需的新知识和新能力的内容。经济实力弱的县市区由于经费原因,教育方式单一,依然采用过去的教育手段,只是定期把干部召集起来开开会、读读报、念念书、看看专题教育片,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受教育的兴趣,这种把反腐倡廉教育简单化、程式化的做法,效果极不理想,教育效果不好,这实质上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 农村基层党员、

4、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农村廉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投入,基层党校的硬件和软件不配套,无法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上级发的学习材料,由于经费原因,往往只能发到乡镇一级,村干部看不到,更2 没有能力运用网络等一些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育培训。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教育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党内组织生活特别是党员教育难以开展。由于村级党员、干部大都是当地农民,其中年轻力壮的大多都在外打工或大部分时间用于干农活,学习时间少、同时居住分布比较散,也难以召集,教育难度大。虽然县乡开展一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但往往难以兼顾到普通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党员、干部,

5、他们几年都难得有机会集中培训一次。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内容形式单一,不够丰富。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定文化,是廉政的非凡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由于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需要一起通俗易懂廉政文化。廉政文化进农村,仅仅通过在农村悬挂廉政标语、送几场廉政戏和电影,很难在广大农村形成一种廉政氛围。同时,廉政文化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存在廉政教育内容老化、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廉政格言、古人名言,群众看不懂,理解不了。有的只是选择一些领导人的长篇讲话,群众觉得过于枯燥。 二、农村廉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乡镇党委*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负

6、有主要责任。一些乡镇党委、*片面强调农村工作繁忙,加上村干部居住分散,集中不便,从而对村干部教育培训抓得不够,3 虽然每年也举办村干部培训班,但往往是业务学习多,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内容少,致使村干部廉政意识不强;少数乡镇党委、*认为乡镇与村委会是指导关系,不是领导关系,*不便对村干部进行监管教育,只要能完成经济发展指标,吃点拿点无关紧要。执法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纵容了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知识更新慢。对党的农村政策缺乏全面正确认识,政策观念不强。特别是新的农村政策出台后,不能及时掌握或理解政策上存在偏差,导致对已经发生的农村腐败行为不能觉察,对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惩处,

7、典型案例的现实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教育培训机制不符合农村实际。现在的农村基层廉政教育培训模式没有结合农村实际,只是单纯照搬照抄对县以上干部廉政教育形式,没有考虑到村财力、村干部文化水平以及激励机制等因素,同时廉政教育培训的参加人员以乡镇级干部为主,村级干部参与率低。致使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中出现了教育“虚架子”、教育培训难召集、基层干部积极性差等问题。 三、 加强农村廉政工作的对策 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加强教育是基础。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4 成的。” 因地制宜,适宜农村特点。事实证明,“上下一般

8、粗”和“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把反腐倡廉教育简单化、程式化的做法,实质上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必须总结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摸清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情况,坚持把特殊性与广泛性、个性与共性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公务员,他们在台上是干部,更多的时间是在台下作群众。要根据这个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农村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如果教育总是拘泥于“我讲你听”的单一授课方式,总是让受教育对象被动地去听去接受,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时,要不拘一格,多措并举,充分

9、运用现代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育手段。大力发挥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媒体教育等信息量大、教育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确保党风廉政教育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因人施教,分类教育。对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主要是权力观、地位观教育,要教育他们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对他们的党纪党规教育、从政道德修养教育。对于一般党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主要是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5 爱岗敬业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对象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增强农村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区

10、别性。 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廉政文化从本质上来说,从属于文化范畴,只有具有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才有生命力。要按照文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采取与大中专学校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班的方法,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各个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开展多层次的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广泛传播廉政思想。 加强对新任村干部的廉政教育。我国村干部换届选举三年一次,村干部流动性较大,同时近年来大学生“村官”队伍日益壮大,注重增强这些新人村干部抵御诱惑的能力,加强新任村官的廉政教育,可以确保农村干部队伍新鲜血液的活力,从而逐步强化农村的廉政文化。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