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1708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贵州省纳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崔静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

2、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文化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活动器材也很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场地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几乎没有乡村影剧院。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

3、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福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

4、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

5、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t(一)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 1 1、提高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各乡镇*与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提高认识,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面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要求,必须对

6、农村文化工作进行改革。每个乡镇必须配备一名专职文化干部,各行政村配备一名文化委员进行文化宣传和管理。同时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乡镇党委、*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做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

7、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

8、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体育活动场所,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书籍。使书屋成为农民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和好帮手,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2 底,对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对民间传说和民歌进行整理,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同时建立镇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网络,乡镇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鼓励乡镇通过举办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