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950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塞教学设计出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出塞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人把秦汉以来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边关所进行的战争都概括了起来,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入情入境的学习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三、体会诗人同情戍边战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感受

2、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境。 教学学法:想象法。以诗解诗法。 设计思路: 一、知诗人,解诗题。二、读古诗,明诗意。三、悟诗情。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一、 知诗人 解诗题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诗。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简介诗人王昌龄。我们今天来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解诗题: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3、 奠定感情基

3、调: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 读古诗 明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检察预习情况。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大家跟读。学习“秦”字。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3、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4、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过渡:读的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5、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6、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

4、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7、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8、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 三、 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 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5、。 “人”指什么人? 、 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 、 补诗句:出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 想象说话: 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指名反馈 、 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

6、,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 、 指导读出感情。 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

7、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

8、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不教”是什么意思? 、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 2、激情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四、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也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原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 四、 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五、 板书设计 出塞 互文 明月 关 秦 汉 人未还 悲 壮 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