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07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穿刺术,急诊、ICU,四大穿刺,1.胸腔穿刺2.腰椎穿刺3.腹腔穿刺4.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胸膜腔:在肺和胸廓之间存在的密闭的潜在 的腔隙。特点:1.密闭不含空气 2.正常胸腔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腔积液图示,胸腔积液X图示,右侧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影,气胸图示,气胸X图示,胸腔穿刺目的,诊断性穿刺 治疗性穿刺胸腔积液的性质判断 解除大量气及疾病分期等 体或液体对 呼吸的压迫,胸腔药物治疗,胸腔穿刺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诊断性穿刺: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减压:大量胸液或气体压迫肺脏,导致呼吸循环障碍者促进液体吸收:结核性胸膜炎、脓胸、脓气胸、复杂型肺炎

2、旁胸腔积液、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等;穿刺给药: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症:(1)不合作的病人(2)未纠正的凝血疾病(3)对麻醉药过敏(4)病情危重(心肺功能不全等)(5)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相对禁忌证:机械通气和肺大疱患者.,准备工作,1.无菌胸腔穿刺包、消毒用具(安尔碘、消毒棉枝、纱块)、标本送检用试管 2.药品:2%利多卡因5ml X 2、安定10mg X 1、0.1%肾上腺素1mg X 13.术者准备无菌手套、戴无菌帽、口罩。,胸穿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穿刺部位,选叩诊为实音

3、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2.气胸穿刺点多在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4 5肋间。进针部位为下一肋间的上缘。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

4、用血管钳夹住,然后垂直胸壁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这时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7.术后2小时内由操作者或助手完成操作记录。,胸腔穿刺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适量应用镇静药。2.术前嘱咐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深呼吸,不要说话。3.穿刺点常用B超定位,但进行操作前一定要常规进行听诊和叩诊进一步证实穿刺部位。4.进针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太深。如果麻醉针抽不

5、出液体,最好重新定位,不要盲目进穿刺针。,5.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6.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7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8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9.术后应摄X线胸片。,胸腔穿刺并发症,1.气胸:通过穿刺针气体逸漏或穿刺针刺破肺产生;2.出

6、血: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3.胸膜反应: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或单纯晕厥;4.快速排液1L所致的复张性肺水肿;5.感染;6.进针过低或过深导致的脾或肝刺伤;7.空气栓塞(罕见,但灾难性).,胸穿穿刺液结果判定,漏出液:非炎性积液(慢性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丝虫病、肿瘤、重度营养不良)渗出液:炎性积液(细菌感染、外伤、肿瘤),胸腔穿刺液结果判定,一般性状:外观、透明度、比重、凝固性细胞计数:漏出液500u/l。生化检查:(1)粘蛋白定性(Rivalta试验):渗出液为阳性。(2)蛋白定量,胸水蛋白/血清蛋白:渗出液30g/l,比值0.5。(3)葡萄糖测定:渗出液常低于血糖。,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胸

7、腔闭式引流术,适应征外伤性血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气胸压迫呼吸者(一般单侧气胸肺压缩在50以上时)。切开胸膜腔者。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则禁忌。,拔管时机和方法,时机引流管一般放置2472小时。原则上是胸腔已无积气或积液,或术后引流液为少量淡黄色血清样渗液,肺膨胀良好。拔管前应常规胸透或拍摄胸片。方法将无菌凡士林纱布56层置于纱布及棉垫上,消毒创口,拆除缝线,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将引流管拔出,创口立即以准备好的敷料覆盖包扎,24小时内应严防敷料移位和脱落,拔管前后应常规听诊肺部呼吸音。,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积液的性质,对诊断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有重要意义;亦可测定颅内压

8、力,了解蛛网膜是否阻塞;实行脊髓腔或脑室造影。有时用于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等。,腰椎穿刺,1.适应症、禁忌症2.准备工作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适应症(一),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结核性、病毒性和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压过低患者椎管内注射生理盐水;,适应症(二),4肿瘤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5腰麻;6.做脑或脊髓造影;7.早期颅内高压的诊断;8.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出少量脑脊液以缓解症状;,禁忌症,1.颅内占位病变,尤其是后颅窝占位

9、病变。2.脑疝或疑脑疝者。3.腰椎穿刺处局部感染或脊柱病变。4.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5.高位颈椎外伤者。6.已诊断明确者。,准备工作,器具准备:腰椎穿刺包、手套、闭式测压表或玻璃测压管、治疗盘(碘伏、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需作培养者准备培养基。填写特殊检查同意书,必要时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等。心理准备:减轻病人压力。,操作方法,嘱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使其紧贴腹部,使躯干程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住病人头部,另一手挽住两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是脊椎尽量后突以增宽脊椎间隙,便于进针。穿刺点一般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最适宜,有时

10、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操作方法(二),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洞巾,用1-2%普鲁卡因(先作皮试)或2%的利多可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抽吸后注药以防注入血管内。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与脊柱垂直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儿童则为2-4。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操作方法(三),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若无脑脊液流出,轻轻捻动穿刺针柄或稍改变方向及深度即可。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器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的压力为0.69-1.76kpa,(70-180mmH2O)或40-50滴/分钟。,

11、操作方法(四),移去测压器,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采用无菌操作留取标本。检查完毕,将针芯插入,并一起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1-2min,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术后病人去枕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头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症,下列情况禁忌穿刺:颅内明显高压;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注意事项(2),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必要时先行脱水疗法,降低颅内压后再做腰椎穿刺术,以免发生脑疝。,注意事项(3),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

12、马尾神经或血管,以致产生下肢疼痛或使脑脊液混入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如系外伤出血,须待5-7天后重新检查。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注入药物。,腹膜腔穿刺术,1.适应症、禁忌症2.准备工作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适应症,抽液检查腹水的性质与病原,以协助诊断。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行穿刺放液可减轻症状。腹腔内给药。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禁忌症,严重肠胀气。妊娠。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性囊性包块。,准备工作,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伏、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

13、,2%利多卡因等)送检器具,痰盂等。监测生命体征,腹围,腹带。穿刺前须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填写特殊检查同意书,腹部超声检查,必要时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等。,操作方法(一),1.穿刺前须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2.病人可采取坐位(坐在靠背椅上),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尽量使其舒适。,操作方法(二),3.选择适宜的穿刺点(1)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的相交点,此处可避开腹壁动脉。(2)侧位穿刺点在脐的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3)坐位可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稍偏左或偏右1-1.5cm处,避开腹白线,此穿刺点无重要器官

14、且易愈合。(4)积液量少或有包裹分隔时,须经B超检查定位。,操作方法(三),4.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及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或1%-2%普鲁卡因(先做皮试),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作局部麻醉。,操作方法(四),5.术者先将连接在穿刺针上的胶皮管折起或夹住,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感到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头已穿过腹膜壁层,此时,接注射器,松开血管钳,即可抽取腹水,并将抽出液放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作诊断性穿刺时,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的针头进行。如需大量放液,一般可用9号针头,并在针座接一橡皮管,再用输液夹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以

15、备计量及做实验检查。在整个过程中,助手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止针头过深或脱出。,操作方法(五),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手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 则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注意事项(一),1.放液前后均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等,以便观察病情变化。2.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等。术后嘱其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注意事项(二),穿刺点选择视病情而定。少量腹水行诊断性穿刺,应让病人侧卧于拟穿刺侧,约5分钟。急腹症时,穿刺点宜选择在 压痛点及肌紧张最明显的部位。放液不可过多、过快,特别时肝硬化病人,一般

16、每次不超过3000mI,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失调、大量蛋白丢失并诱发肝性脑病。,注意事项(三),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广泛粘连、包虫病或巨大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骨髓液检查的内容包括细胞学、寄生虫和细菌学检查等,以协助诊断、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骨髓穿刺,1.适应症、禁忌症2.准备工作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适应症,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3.不明原因的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做骨髓培养,骨

17、髓涂片找寄生虫等。4.骨髓移植。,禁忌症及准备工作,禁忌症:血友病准备工作:器具准备:骨髓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伏、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等),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细菌培养基。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操作方法(一),1.选择穿刺部位(1)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 cm,此部位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病人取仰卧位;(2)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3)胸骨穿刺点,在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为1.0 cm)胸骨后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 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

18、作骨髓穿刺。(4)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及少应用,病人取坐位。,操作方法(二),2.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行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棘突穿刺时,可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1%2%普罗卡因(先做皮试)或2%利多卡因作皮试、皮下及骨膜麻醉。,操作方法(三),4.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 cm,胸骨穿刺约1.0 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度40度),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向前推进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

19、在骨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不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够固定为止。,操作方法(四),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或20 mL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当抽吸时病人感到有一种轻微锐痛,随即便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取量以0.10.2 mL 为宜,即注射器内见到骨髓液即停止抽吸,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迅速涂片,一般为5-6张以备作形态学检查。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则会导致骨髓稀释。若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骨髓液计数或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 mL。,操作方法(五),6.如未能吸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堵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拔出针芯

20、,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7.抽吸完毕,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12 m分钟,再用纱布加压固定。,注意事项(一),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者于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人禁止 做骨髓穿刺。2.注意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注意事项(二),4.抽吸液量如为做细胞形态学检查则不宜超过0.2ml,否则会导致骨髓液稀释,影响增生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的结果。如做细菌培养,应首先抽吸供形态学检查标本,再抽吸1-2ml。,注意事项(三),5.骨髓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6.用普鲁卡因麻醉前,需做皮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