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42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知识点(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物理知识点物理初三上下复习提纲 课本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力和运动 压强 浮力 简单的机械、功 机械能及其转化 八年级上册 走进物理 声现象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质量与密度 第一章 走进物理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图 1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 3、单位换算: 336931 km=10m 1m=10d

2、m 1dm=10cm 1cm=10mm 1mm=10m 1m=10m 1m=10nm 1m=10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

3、,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 可以用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

4、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估算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分度值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7、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 分 2、测量时间的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

6、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7、、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长则运动快。 比较相同路程通过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则运动快。 、速度: s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公式:v svt t t v 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换算:1m/s=3.6km/h 。 S 速度图象:见图一 从图象中可以分类: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图一 s总 平均速度: v 总 t总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

8、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s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 t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v1、v2 则 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8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某次

9、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四分十秒和三分二十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跑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小明 1000m 4分10秒 4m/s 小红 800m 3分20秒 4m/s 第二章声现象 1、定义: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 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

10、同 声的传播速度:V气V液V低(指温度)。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回声 :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5、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音是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6、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响度 :

1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8、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9、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0、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11、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2、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3、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

12、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第三章 光现象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传播速度也由介质决定光的传播速度:V固V液V气乙 甲 6、测体积量筒 乙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 使用方法: 3 3“看”:单位:毫升=厘米( cm ) 量程、分度值。 V “放”:放在水平台上。 图二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三、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

13、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 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m/V求出盐水的密度 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 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 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D、用公式=m/V求出盐水的密度 3、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一大块石蜡的密度。 器材:小天平、砝码、量筒、水、金属块、细线。 A、用量筒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B、在量筒中加入

14、适量的水,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为V1 C、把金属块与石蜡用细线捆绑在一起,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 总体积为V2 D、被测石蜡的密度 4、测量牛奶的密度 5、器材:天平、空瓶、水、牛奶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0 B、往空瓶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C、把水全部倒掉,再把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质量为m2 D用公式=m/V求出 牛奶的密度 5、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用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将计算出的平均密度和材料的密度相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用材料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用物体的质量材料

15、的密度,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四、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八年级下册 一、力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确定作用点,作用点一定位于受力

16、物体上;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出力的大小。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

17、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7.压强 固体压强 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 公式:F=PS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

18、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压强: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3 公式:P=gh 高度单位:m; 密度单位:kg/m; g=9.8N/kg。 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51个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高1.01310Pa10.34米 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

19、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第八章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3、计算浮力方法: 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F向下 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F浮=G排 或F浮=液V排g 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浮沉条件示意图。 F

20、浮 F浮 F浮 F浮 G G G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浮沉条件:(1)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物G物 且 物液 (4)当物体下沉时:F浮液 (3)、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 分析:F浮 = G 则:液V排g =物Vg F浮 物=液= 2 3液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液 =物 ;V排=V物 漂浮液 物;V排V物 G 判断物体浮沉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 或 比 较 液 与 物 。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21、G,浸在密度为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物= G/ (G-F)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

22、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m 液 ;排开液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23、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 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

24、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第九章 简单的机械、功 一、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l1 l2 O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F1 F2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

25、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 画力臂; 标力臂。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

26、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 省力 杠杆 费力 杠杆 等臂 杠杆 结 构 特 征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特 点 省力、 费距离 费力、 省距离 不省力 不费力 应用举例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27、F1 图三 二、滑轮 l2 l1 l1 1、 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l2 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F2 F2 图四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F1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 理想的动滑轮则: 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

28、离SG(或vG) 2、 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1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

29、,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功的单位“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单位搞混。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 P = t Fv 3、公式: 4、单位:国际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36换算:1kW=10W 1mW=10 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s 内做功66000J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