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523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一、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不包括:唾液、泪液、汗液、尿液,1、暴露途径,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感染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感染的危险性相当低。粘膜暴露:粘膜接触或含有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2、职业工作者感染的危险,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科室分布,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可能因

2、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感染例数牙科工作人员 0 7尸体防腐人员 0 3急诊室工作人员 0 10健康助理 1 12维修工人 1 7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16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0各科护士 20 27内科医生 6 11外科医生 0 4呼吸治疗师 1 2透析技师 1 2外科技术员 2 1其它技术员及治疗师 0 5其它卫生工作人员 0 1合计 51 108,二、构成职业暴露的条件,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病毒(先决条件)身体与接触物接触的性质接触物的多少在接触物中病毒含量的多少,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

3、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四、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伤口的处理风险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实施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登记与报告 做好对发生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相关的保密工作。,(一)伤口的处理,皮肤暴露,粘膜暴露,肥皂和流动水

4、冲洗皮肤,挤压伤口近心端,将伤口血液尽量挤出,75%酒精、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严禁局部挤压伤口,(二)风险的评估,暴露的级别暴露源的级别,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否,是,不需,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或其沾染器械,血液或含血体液,完整的皮肤,刺、割伤皮肤,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不需,危险度,暴露量,低危 如表皮擦伤、实心针头刺伤等,高危 如伤口较深、肉眼可见血液,量小暴露时间短,量大暴露时间长,2级暴露,3级暴露,1级暴露,2级暴露,步骤2:确定暴露源级别,暴露源的情况,阴性,阳性,不明,不需,滴度低无症状,4高,滴度高有症状,4低,暴露级别1轻度,暴露级

5、别2重度,暴露级别不明,3、预防性用药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天)服用,切勿随便停药。,基本用药程序: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强化用药程序: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1种蛋白酶抑制剂,疗程:28天,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越快越好,最好在1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文献报道: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48小时内用药50保护。72小时内用药25保护。,4、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医务人员

6、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发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除抗体监测外,应在开始服药时及服药2周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5、登记与报告,在职业暴露处理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登记与报告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各抗体初筛实验室)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上报至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每半年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案例分析,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事故当事人:蔡技师事故发生过程:9月16日,患者吴因发热、咳嗽入急诊内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

7、室做血象检查。8:30,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破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稍红肿,但未见出血。,处理措施:大力挤压伤口部位刺激出血,并用碘伏、酒精消毒 医务人员立即抽取患者吴的血液送医院检验科检测,约3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应用快速检测方法发现吴的血样呈抗体阳性反应 预防保健科张医师(已接受相关培训)对蔡技师的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陪同其前往广州市艾滋病防制科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将患者血样送检作抗体确证试验 根据市的评估结果,本次事故中蔡技师被三角针划伤,但伤口较小,无明显出血,暴露级别应定为级;患者吴 抗体呈阳性反应(后经用蛋白印迹法确证为1抗体阳性),系感染者,接触的感染性物质

8、为血液,但接触的量较少,暴露源物质(或源病人)级别判定为轻度。,专科医师决定给其立即采用基本药物程序进行预防性治疗,具体方案为:双汰芝(3)1,连续服用28天,蔡技师则觉得感染风险很大,要求加服强化用药佳息患。感染监测和随访:蔡技师在服用首剂预防性药物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立即为其抽取血样进行抗体本底检查,经检测证实其为抗体阴性。此后,分别于事故发生后4周、8周、12周、6个月随访检查抗体,经检测抗体未出现阳转。,分析:1、该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2、当事人具备职业暴露预防原则,为防控措施的落实争取时间;3、处理伤口的方法不当:针头划破了手套,但未造成明显出血,用力挤压伤口造成出血,容易使伤口旁微细血管造成负压,把伤口周边可能存在的病毒进入血管;4、蔡技师的风险等级为 2级轻度,只需使用基本用药程序,而蔡技师坚持加服强化用药,其药物毒副作用将大大增加。,五、总结,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正确掌握职业暴露防控知识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控管理制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