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633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答案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篇 系统复 第1部分 科学探究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AD 2B 3C 4D 5A 二、理解与应用 6容器口、用手接触药品、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7烧杯玻璃棒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12 18% 三、实验与探究 8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Zn+2HCl= ZnCl2 +H2 A、B 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9探究一:氧气;元素种类;B 探究二:气压; 温度;b 点燃 探究三: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4P+5O 2 =2P 2 O 5 ; 铁只与氧气接触是否生

2、锈;对比实验。 第2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习题2-1 1.C 2.D 3.C 4. C 5. B 6. CD 7. 4P + 5 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 8. (1) CH4 (2) CO32- 有机物 618 CO2 +H2O= H2CO3 +1 9. (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2Cu+O加热2CuO (3)= 2(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10.CO2 CH4 CH4、H2 CH4、CO H2、CO CH4、H2、CO 11.ABC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塑料瓶瘪了C:

3、气球变大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钾溶液 习题2-2 1. AB 2. BD 3. AD 4. D 5. B 6. D 7. B 8. B 9.无色 气体 1: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水。 10.水 氢、氧 两个氢原子 一个氧原子 11. 5 95 平衡 左 砝码 量筒 凹液 最低 烧杯 玻璃棒; 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12. B 13BD 14. (1)40(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 (3) 15. D 16. (1)B、C(2)过滤 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 漂白粉(或

4、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 (3)10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7(1)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 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3)MgCl2 硫酸镁 0.9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答出前三种即可) 物理方法:过滤;结晶 化学方法:物质转化;如转化为气体、水或沉淀 习题2-3 1.C 2. A 3.A 4.D 5.C 6.C 7.A 8.C 9.单质 稳定 10.导电性 11.疏松,不能阻挡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和水反应 致密的氧化膜 122Mg+O2点燃2MgO 2Al+3CuSO4= Al2 (

5、SO4)3+3Cu 6HCl+Fe2O3=2FeCl3+3H2O 13.刷漆、涂油 14.CuSO4 FeSO4 HCl FeCl2 (2)化学方法:加盐酸,铁溶解,铜不溶解。 物理方法:用磁铁,铁能被吸引,铜不能。 15. BC 16. 在A、B、C中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锌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速度适中;有气泡产生,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因为铝在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17. 排尽管内空气,防止爆炸 CO2+C 高温 2CO 3CO+Fe2O3高温 2 Fe+3CO2 稍过量的铁粉,Fe+ CuSO4= Cu + Fe SO4 Fe+H2SO4=F

6、eSO4+H2 Cu、Fe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份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O2 。家庭中菜刀使用后,将菜刀表面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 习题2-4 1. C 2. B 3. A 4. D 5. A 6. C 7. D 8. A 9. D 10. D 11.A.H2SO4、HCl B.Na2CO3、Ca(OH)2 C. CO2 D. HCl E. Ca(OH)2 F. CaO G. H2 H. CuSO4 I. NaHCO3 J. Al(OH)3 12BaCl2+ Na2SO4=BaSO4+ 2Na Cl K2CO3+2HCl= 2KCl+ CO2+H2O Ba(OH)2+2HNO3=

7、Ba( NO3) 2+2H2O (2). H+和CO32-; H+和OH-;Na+ 、Cl-、H2O 13.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等 H2(O2) CaO+H2O=Ca(OH)2 H2SO4+Ca(OH)2=CaSO4+2H2O (4) 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14. C 15. AC 16. A 17. 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有无Ca(OH)2 (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3,不能证明只有CaCO3); 或甲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

8、,CaCO3 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丁;KOH为(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或Ca(OH)2微溶于水),所以一定有Ca(OH)2 K2CO3+Ca(OH)2=CaCO3+2KOH 18.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 NaOH或氢氧化钠 。产生无色气泡。 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 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

9、合理答案均可) 。 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D 2. C 3. A 4. B 5. D 6. B 7. A 8. D 9. B 10. D 二、理解与应用 11. (1) F (2)B (3) G (4)H (5)D (6)A (7)C (8)E 12.MgCl2 、CO2 CaCO3高温CaO+ CO2 分解反应 CaO+H2O= Ca(OH)2 化合反应 Ca(OH)2+MgCl2=Mg(OH)2+ CaCl2 复分解反应 2HCl+ Mg(OH)2= 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 13. 产生白色沉淀 CO32- CuSO4+2NaOH= Na2SO4+Cu(OH)2 生成物中无气

10、体、沉淀或水生成。 14.2H2S+3O2点燃 2H2O+ 2SO2 SO2是大气污染物,有毒,形成酸雨,污染空气 硫化氢可溶于水。 学好化学可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实验与探究 15.红 碱 Fe2O3+6HCl=2FeCl3+3H2O Na2CO3 ABD 16.铜、硫酸钡、硫酸铜 四、分析与计算 17.1.04g (2)NaCl%=95.6%95. 合格 第3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习题3-1 1.B 2. BD 3. C 4. B 5. 碱;NH4HCO3或碳酸氢铵 6. 略。 7. B 8. CD 9. A 10. A 11. 略 习题3-2 1.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11、2. 3. 17 得 NaCl 4. ACD、B、BD、BC 5.52 6. BE、AD、CF 7. C 8. D 9. B 10. D 11. C 12. D 13. D 14. A 15. B、C 16. C 17. D 18.因为夏天温度高,铁原子运动加快,间隔会变大,容易造成铁轨变形,所以留缝隙。 1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加大压强,甲烷分子间隔变小,气体体积缩小。 习题3-3 1.元素;原子;分子。 2.3N;2O;Ca。 3.20,4,金属,+2,失,阳,2,正,ACEH。 4.氧元素5.钠,金属,失,Na+ 质子数,核电荷数 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6. A 7

12、. AC 8. A 8. C 9. A 10. AD 11.C 12. B 13. D 14. B 15. D 16. A17.3,10 10,Ar (3)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习题3-4 1.H; 2N; O2; 2N2; 4SO2; 2Fe3+; 3OH-; K2CO3; Cu( NO3) 2 2.(1)二氧化氯,两。 +4,47.4% 3.B 4. B 5. B 6. D 7. D 8. A 9. C 10. A 11. A 12. A 13. A 14. B 15. D 16. D 17. B 18.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氧化镁中

13、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两个氯化氢分子 19.(1) H2O2, -1, 氧化物; 不相同 氧气 20.买尿素合算。 检测题 1. BD 2. AD 3. A 4. A 5. C 6. BC 7. B 8. BD 9. B 10. D 11. AC 12. C 13. A 14. BC E A D 15. (1)硅 14 (2) S 6 (3) A12O3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或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 16.Cl2 O2 H2O HCl HClO -1 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或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7.水

14、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核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18.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汞柱升高。 分子在不断运动。 19. 答案略 助燃剂或氧化剂;酸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0.4;0.9g 21. 40,56 22.易溶与水, 受热易分解 238 24 第4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习题4-1基础训练 1C 2C 3D 4B 5A 能力训练 6A 7D 8B 9C 10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1.25g/L 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习题4-2 基础训练 1B、D 2D 3C 4D 580g 6Fe+CuSO4=FeSO4+Cu

15、7168;64;232;四氧化三铁; 8I2O5 9N2 质量守恒定律 D催化剂10GeO2+2H2=Ge+2H2O;催化作用;2H2O点燃光照=2H2+O2 能力训练11B 12甲烷 CH4+2O2=CO2+2H2O 13二 一; 14.5 三; 4 +4+5+214 A、B 3NO2+H2O=2HNO3+NO ;D 将氮气转化为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生成可溶性的硝酸盐,易于被植物吸收。 15. 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Ca2+2HCl=CaCl2+2H2O 可溶性盐,且和Ca2、HCl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习题4-3基础训练

16、1D 2C 3A 4D 5(1) 类别 化学式 6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无现象; 附着一层黑色物质 放电单质 Fe 酸 H2SO4 碱 NaOH 盐 Na2CO3 (2) Fe+H2SO4=FeSO4+H2 H2SO4+2NaOH=Na2SO4+2H2O 结论 FeCuAg 高温 7A 8B 9D 103O2=2O3 11. 2Al+Fe2O3= 2Fe+ Al2O3 检测题 1A、D 2D 3B 4C 5C 6C 7B、D 8A 9B、C 10B 11A 12A 13合成橡胶 汞 尿素 石油 18克 14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的小;熔点较低 高温15CaCO3=CaO+COD2;CaO+

17、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点燃162NaHCO3=Na2CO3+H2O+CO2;分解反应2H2+O2=2H2O化合反应置换反应Al(OH)3+3HCl=AlCl3+3H2O高温复分解反应Fe+CuSO4点燃=FeSO4+Cu17(1)CaCO3=CaO+COD2(2)CH4+2O2=CO2+2H2O(3)CuO+CO=Cu+CO2(4)CuO+2HCl=CuCl2+H2O18方法一: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铁片逐渐溶解,且冒气泡;铜片无现象。由此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方法二: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蓝色变浅,说

18、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三、简答题 19 氢气 可支持燃烧 密度小 作保护气 氢氧焰焊接金属 填充探空气球 20Cl2+H2O=HCl+HClO +1价 取两样品水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水是自来水假冒的矿泉水。 21分子构成不同 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22 解:设10克样品中含纯硫酸钾的质量为x。K2SO4+BaCl2=2KCl+BaSO4x11.65g174x=x=8.7g 23311.65g8.7gKSO%=100%=87%95% 10g不符合包装袋上的说明。第5部分 化学与社

19、会发展 习题5-1 241742331D 2C 3D 4AB 5D 6A 7磷 铅 点燃8CH4+2O2=CO2+2H2O 甲烷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剧烈燃烧,发生爆炸。 家庭中用天然气来做饭、取暖等,但天然气泄露会引发爆炸。 点燃 9 2H2+O2=2H2O 水中含有氢元素成本高 10、化学, 热 CH3OH 11、A 减少对空气污染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 3 2NaN3撞击 3N2+2Na NH4NO3撞击 N2O+2H2O 12.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多,致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多 冬;因为冬季取暖所用燃料较多,而且冬季绿色植

20、被减少也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 一氧化碳;增大氧气浓度或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高分子化合物 增大 习题5-2 1A 2B 3涤纶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不耐高温 4)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熔化成黑色小球4塑料 玻璃纤维 钢铁般 习题5-3 1C 2A 3A、B 4C 5A 6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 7蛋白质、糖类、油脂、纤维素 8食物 9燃烧不充分;血红蛋白首先与有剧毒的CO结合烟道畅通、空气流通 10糖类、蛋白质、油脂;蔬菜如;芹菜等。 习题5-4 1C 2A 3D 4A 5D 6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纸制品;使用布袋 答案合理即可 7工业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1、。 82CO+2NO铂、钯合金 N2+2CO2 CO CO SO3 加一个盛有碱性物质装置来吸收酸性气体 检测题 1B 2D 3B 4B 5C 6B 7D 8D 9C 10B 11D 12D 13D 14A 15C 16C 17D 18(1) (2) 碳酸钙 300g 能量 钙 碳酸钙。 19Fe+2HCl=FeCl2+H2 检验CO气体的纯度 20CaO (2) CaO+H2SO4=CaSO4+H2O; Ca(OH)2+H2SO4=CaSO4+2H2O 21略 石油、煤 光合作用 0.043 0.008 温室效应 大量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2(1)菊花碱石灰水 23促进血液循环正常

22、进行;促进生物催化剂的转化;促进体内氧气的传输; 帮助人体生成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提高免疫力 24先加入稀盐酸洗,再用清水洗;重新制作过滤器,再过滤一次; 将玻璃管的一端蘸点水,再插入橡皮管。 25A; C或E (2) B; E; CO2能溶于水,但是密度比空气的大 集气瓶口部 26(1)大理石(或石灰石)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Fe+2HClFeCl2+H2 (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 有沉淀生成等) 279112

23、176 3 500 凉拌或尽量缩短烹调时间 (1)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28 x 1.435g 58.5143.5=x1.435g x=0.585gNaCl% =0.585g2.925g100%=20%(2) 相符 可以 第二篇专题复习 专题1 物质的变化与分类1D 2A 3A 4A 5B 6B 7C 8D 9C 10A 11、C、B、AD 12、B 13. B D 专题2 化合价与化学式 1D 2D 3C 4B 5A 6A 专题3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应用 1.B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称量前打开容器盖,有气体进入。 32:1:2 化合反应可能 分

24、子;原子; 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得到生成物。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4C、H、O;CO2和H2O;C、H、O 5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因为两种药品未参加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相等,小洁,因装置没密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跑了,使生成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得到生成物,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定量研究化学,合理进行化工生产有重大意义。 CO2 专题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探判断与应用 1C 2.A 3.D 4.B 5.AB 6

25、.C 7.C 8、Mg Hg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Zn+H2SO4=ZnSO4+H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Fe+ CuSO4= Cu + FeSO4 9D 10Fe、Cu、Ag;Fe2,Zn2;Ag,Cu2+11(1) (2)Fe(NO3)2 ; Ag 专题5 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其应用 1.B 2.A 3.D 4.D 5.D 6.A 7.B 8. CH4+2O2 点燃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9. Na2CO3或NaOH 制洗涤剂 Na2CO3 + Ca(OH)2

26、 = CaCO3+ 2NaOH 或2NaOH + CO2 = Na2CO3 + H2O 10. AlCl3 金属的活动性 H2O Na+ Cl- (3)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或Fe+CuSO4=FeSO4+Cu 专题6 重要气体的制取与检验、除杂与净化 1烧杯锥形瓶 A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2 3(1)长颈漏斗 水槽 (2)B (3) AFI 4.(1)CO2 、H2 (2)HCl、CO A无明显变化 D无明显变化 5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 6(1)吸收水蒸气 (2)HCl、CH4 或 HCl、CH4 CO2 或HCl、CH4 CO或HCl

27、、CH4 CO2 CO 7D 8C 9(1)NaOH、浓硫酸 (2)H2 2NaOH+CO2=Na2CO3+H2O (3)稀盐酸 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CH4 (1) 2 3 (2) 吸收CO2 澄清石灰水 (3) 干燥 水雾 浓H2SO4 NaOH溶液 专题7 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1 Mg+2HCl=MgCl2+H2 Mg(OH)2+2HCl=MgCl2+2H2O MgCO3+2HCl= MgCl2+H2O+CO2 MgSO4+BaCl2= MgCl2+BaSO4 MgO+2HCl= MgCl2+H2O 2CO2+H2O=H2CO3 CO2

28、+Ca2=CaCO3+H2O Fe+2HCl=FeCl2+H2 CaO+2HCl=CaCl2+H2O Ca2+2HCl=CaCl2+2H2O CaO+H2O=Ca2 3A、C 4B 5B 6B 7A 8. 复分解 有沉淀生成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均可) 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NaOH Na2CO3NaOH 专题8 酸、碱、盐的鉴别、鉴定和推断 1A 2B 3D 4D 5D 6 溶液A 实验现象 1、 生成蓝色沉淀 2、 蓝色沉淀溶解、溶液由无色呈蓝绿色 3、 生成白色沉淀 结论 溶液B 盐酸 7CuCl2、Na2CO3、HCl

29、PH试纸 将Cu2+、CO32-完全除掉 8 实验内容 HNO3 AgNO3 现象 无色变红色 结论 CuSO4 MgCl2 NaOH 专题9 酸、碱、盐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D 2D 3C 4D 5C 6B 7B 8Ca(OH)2 过量 取上层清液少量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MgCl2已经完全转变为Mg(OH)2 过滤 盐酸 (4) 通电MgCl2=Mg+Cl29.加速粗盐的溶解 过滤 蒸发皿 酒精灯 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或 专题10 化学实验的评价与设计 1 石灰水 2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氢 碳 实验现象

30、实验结论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木条燃烧,石子不燃烧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3 实验过程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放的集气瓶;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倒放的集气瓶。 实验现象 木条复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木条复燃、且燃烧不剧烈; 解释 正放的瓶中氧气充足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氧气量不足 4. 氢 稀盐酸 2Na2O2+2CO2=2Na2CO3+O2 木条复燃 溶液变红 NaOH 密封保存 5锌粒颗粒大小、质量一样,酸溶液质量相等,温度相同 锌粒颗粒大小、质量一样,酸溶液质量、质量分

31、数相等 产生气泡快慢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氢离子与锌原子的碰撞机会越多,所以反应速率越大。和温度越高,氢离子与锌原子获得能量后运动速率加快,碰撞机会越多,所以反应速率越大。 将质量、形状相同的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专题1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35%;28Kg。 2N2O。 3B 4三; 10:3:12。 钙元素;0.2g;4。 5可以。 专题1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 11.5g;0.6g;该标签是准确的。 2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Fe的相对原子质量2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

32、00%=562160100%=70% (3) 解:设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 Fe2O3 +3CO高温 2Fe + 3CO2 160 112 800 t60 x 160112=800t60%x x=336 t 答:理论上可炼出纯铁336 t。 3C 4铁、镁、铝或碳酸钙、碳酸钠等。铜、或氧化铜等。 50.365%;Ca(OH)2;根据计算中和100t废水,消耗氢氧化钙粉末0.37t,需要资金74元。消耗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t, 需要资金400元.从生产成本考虑,选择氢氧化钙粉末价格更便宜。 专题13 有关溶液的计算 1B 2B 390g 4. 三 40 15 5 60g 100

33、g 661 200 受热分解 7CuZn 60% 专题14 综合计算: 13.2g6.8g202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13.94% 321.2g 30.0% 410.6g 3.0% 专题15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A 2BD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氧气与4g硫完全反应生成8g二氧化硫第一次实验剩余2g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氧气与6g硫完全反应生成12g二氧化硫。第三次实验以后,剩余氧气。 4 4g 3:1:4 5. 23.3 142 解:设BaCl2 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BaCl2+Na2SO4 =BaSO4+2NaCl 208 233 117 x 23.3

34、g y 208:233=x:23.3g x=20.8g 233:117= 23.3g:y y=11.7g 6. 由表中数据知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6.75g,则锌的质量为3.25g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Zn + H2SO4 = Zn SO4 + H2 65 98 3.25g x 6598 = 3.25gxx=4.9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9g 100=9.8 50g3.25 100=32.5 10答:略 7解: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202.8g200g2.8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 3H2+Fe2O3高温2Fe+3H2O 160 54 x 2.8g 1

35、6054=x2.8g x = 8.3g 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3g8.5g100%=97.6% 答: 实验装置:在B装置后增加一个干燥气体的装置 数据处理:可以利用玻璃管中固体减少质量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氧元素的质量302.4g308g氧化铁,从而计算出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综合训练试题一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B 3 C 4 C 5 D 6 7 8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B D B A D B 答案 C D A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题号 答案 17 C 18 D 19

36、AC 20 B 21 CD 22 AB Ca(OH)2 三、理解与应用 23 H2 CO2 C N2 CaO + H2O3HCl+Al(OH) 3AlCl33H2O盐 红 置换 24O2 50 25硫酸铜 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 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生成无色气体 四、实验与探究 26酒精灯 试管 A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CaCO3+2HCl=CaCl2+H2O+CO2 B E 27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283CO+Fe2O3高温2Fe+3CO2红 黑 A 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9二氧化碳 甲烷

37、B 甲烷 五、分析与计算 30100 40 0.5 31盐酸 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x 5g 106100=x5g x = 1065g100=5.3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3g(30g-5g) 100%=21.2%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2%。 综合训练试题二 题号 答案 1 C 2 D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3 A 4 B 5 D 6 B 7 B 8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B B A C C B 二、选择题:每题

38、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题号 答案 17 B 18 CD 19 C 20 BC 21 D 22 AD 说明: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选对的得1分。 第II卷中第三、四题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或未配平不得分;缺条件或气体、沉淀生成符号扣0. 5分。 三、理解与应用 23氧气 食盐 石灰石 二氧化碳 24混合物 氧气 水 隔绝氧气和水 高温 Fe2O3 + 3CO 3CO2 + 2Fe 节约金属资源 25 碱 26CaO + H2O = Ca(OH)2 不可以;用过量的碳酸钠除尽过量的氯化钡; 除尽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四、实验与探究 27外焰 检验气体的纯度 装少量水 保持水平 说明:每空1分,共4分;答案合理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