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713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 初中科学说课的方法及案例 一、说教材 1、简析教材 _是科学_第_章第_节,是一_节,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_, 与前后知识的联系_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 难点 二、学法和教法 1、学法 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自主学习方式是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

2、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它是强调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该学习的基本程式为生疑质疑释疑拓展。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2、教法 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的优势,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联系生活法即把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培养

3、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鼓励质疑法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互动学习法即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引入 复习旧知识引入;设置熟悉的情景引入;实验引入;故事引入。 、教学过程 是说课的重点内容,整个说课的重头戏,把每个环节讲清楚,并且说出设计的目的,这部分应该多花心思。 、课内训练 、板书设计 电的安全使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的安全使用是义务教育浙教版初中科学第四册第四章第7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

4、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5、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根据我校教育的特点,考虑到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

6、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事例引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幅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图片,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

7、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通过媒体的动态效果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

8、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 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练习: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9、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近高压带电替。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达标练习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57中的图,巩固知识,加强安全用电意识。 2、请个别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存在的为了防止触电而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体验科学的价值。 四、作业布置 针对初二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由人体触电讲到安全用电,实质是围绕一个电压、两种情况、一个原则讲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目的。我采用这种脉络式的板书,便于教师总结归纳,也便于学生学习的系统化、网络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