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857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 一、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开始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吗? 1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 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 椎鼓径进 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参考答案: 11慢;看。12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

3、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老婆善于织缟,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鲁国人说:“为什么?”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 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的国家,想让不穷,这 可能吗?”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或谓之曰 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4、有人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

4、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张焘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1、解

5、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一牛且数万斤。 募能出之者。 徐去其土。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四、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困难。我今天的俸禄哪能长期享有?自己哪能长期保持?有一天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一定会弄到饥寒无依,何如我作官或不作官

6、,活着或死亡,固定像一天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凡庸的人所比得上的呢!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可办粗饭几日 何必图好吃好着 莫待无时思有时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五、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7、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

8、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解题过程 上面提供了该文段的译文,请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完成作业。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立有间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2、 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

9、是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 B 今以柴与汝 尝与人佣耕 甚矣,汝之不惠 C不取直而归 D我有死而已 系向牛头充炭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以刀劈狼首 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将“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

10、;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

11、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 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

12、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

13、,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体体裁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

14、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案: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八、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

15、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 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 (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答案:1.(1)从前 (2)都、借

16、(3) 但是 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九、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仔细想来,那

17、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喂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于是,他立即拼命种田。拼命种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钱挑选好狗;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从此,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 认准目标,就努力去做,这目标就准能实现,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点词。(4分) (1) 入则羞对其家室( )(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3) 君宜致力于耕作( )(4) 于是退而疾耕( )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

18、所有余 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答案:1.(1)在家中(2)原因 (3)应该 (4)勤奋地耕地 2.A 3.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 4.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十、张良受书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

19、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翻译: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非常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慢来,为什么呢?”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又非常生气地说:“慢来,为什么呢?” 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拿出一卷书,说:“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将建立,十三

20、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遂去,无他言 (2)与老人期 (3)喜曰:“当如是” (4)良因异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常习诵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孤之有孔明 B、寡助之至 C、公将鼓之 D、公将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2分) 4.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 的优秀品质。(2分) 1.(1)离开 (2)约会(3)这样(4)对感到奇怪 2.D 3.张良对这件事感

21、到奇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 4.恪守诺言,虚心求救。 十一、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中山:地名 盍:何不 垣墉:墙壁 若之何:为什么 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

22、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 (3)是非若所知也( )(4)不病于无鸡乎?( )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

23、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答案:1.(1)忧虑 (2)赶走 (3)这件事 (4)担忧 2.(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3.C 十二、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

24、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 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沟洫,沟渠;甫,刚。 翻译: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1.解释加点字

25、: 会: 几: 岂: 惟: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类的一项:( ) A、自练乡兵与之角 B、前人之述备矣。 C、益慕圣贤之道 D、祗辱于奴隶之手 3.翻译画线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4.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案:1.会:恰好,遇上(2)几:几乎(3)岂:难道(4)惟:只 2.A 3.A: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B: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 4.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十三、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

26、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翻译: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压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给他食物吃,这个防守的人因此私下里和管仲说:“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判刑,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话,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有才能得以发挥,自已的成就被大家赏识,我为什么要谢你呢?”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恨管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适幸及齐不死 (2)如

27、子之言 (3)封人怨之 (4)我且贤之用 2.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2分) ( ) 例句:自鲁之齐 A、乌封人跪而食之 B、如子之言 C、我且贤之用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2分) 答案:1.(1)到 (2)你 (3)恨 (4)将 2.D 3.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4.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 十四、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

28、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芒山盗对母亲说:“我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母亲让他吮乳,芒山盗咬断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怀恨把她杀了。”啊!真是与众不同啊,俗话说:“教育子女要从幼儿时就开始。”这真不假啊!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因告刑者曰 (3)以至不检 (4)夫语“教子婴孩”

29、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译文: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答案:1.(1)吮吸 (2)于是 (3)约束、检点 (4)语气词 2.(1)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

30、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2)“教给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啊! 3.B 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意见对即可) 一五、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ng)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注释:攘:窃取,偷。 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4) (1)是非君子之道 (2)请损之 (3)以待来年然后已 (4)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2分) A、欺速已矣 B、惧其不已 C、可以已

31、大风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2)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2分)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就让我少偷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如果知道那是不对的,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来年? 感:这个故事在今天,似乎显得太平淡乏味。既无哲理又无智能。只是简单的说教:知错就改。 1.(1)远 (2)减少 (3)明年 (4)有人 2.D 3.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4.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一六、陈万年

32、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注释: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戒:同“诫”,教训。 译文: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 (1)欲杖之 (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 (4)大要教咸谄之 2.下

33、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2分)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答案1.(1)用杖打 (2)完全,都 (3)认错 (4)大致 2.A 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十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34、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

35、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 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 3 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8/uQ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译文: 成语: 4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十八、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

36、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凡得学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吾徒相教 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译句子。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文 3、书塾中

37、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l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

38、钱,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采稆负贩 忘恩负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

39、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苦渴无日译文: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答: 二十 推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

40、之交。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41、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炼之未定 观者讶之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 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答: 二一 勤训恒斋文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