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现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887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现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二现象如何应对初二现象 泸县城北分校15级 徐莉萍 常说初中三年“初一势均力敌,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我们15级的学生现在正在初二这条分水岭上,他们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初二阶段是他们发展的危险期,因此也成为教育的关键期。这一现象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北京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首次提出“初二现象”这一概念,并把初二视为“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是“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 一、初二现象的具体表现 1.老油条现象。这是“初二现象”的首要表现。“老油条”学生自诩“天不怕地不怕,更无畏老师打电话”,自以“摸透”了

2、老师脾气,好摆谱,搞恶作剧,玩手段,油嘴滑舌,颇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老油条是“初二现象”最棘手的表现之一,是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头号“劲敌”。 2.沉默的大多数。沉默是“初二现象”又一重要特征。一句话:学生变得不爱发言了。课堂沉闷,学生不主动,少发言,内心深处缺乏与教师坦诚交流的愿望。这一现象具有正反、黑白两种性质完全迥异的发展朝向,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其潜在的危机令人担忧。 3.最后一排现象。这是学生发展水平的“分层”而导致“两极分化”的必然表现。简单讲:有学生掉队了。这类学生颇似“无人问津的小草”,落寞地呆在清冷的“最后一排”。他们冷漠的神情令人

3、黯然神伤,他们破罐子破摔的举动使人揪心长叹,他们痛苦的内心颤动常让人陷入忧思。 4.逃课现象。这是“初二现象”最为极致的表现。学生不仅掉队了,而且想听都听不懂了。他们逃避知识,由于听不懂;他们逃避教师,因为不愿听;他们逃避责任,源于无颜见父母;他们逃避自我,基于不愿剖析自己。逃课虽少数,但后果严重。其一,学生不听话,老师的教育失控。 5.青春期的困感。现在青少年的生理趋于早熟,无论是调查和观察都早已证实。同时由于各种社会约束的减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青少年青春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对异性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这些困惑的主要类型有:爱慕型:这类学生对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急切地希望接近对方,并得

4、到对方的好感。笔者调查初二班级,有60%的同学有这种倾向愉悦的感觉。顾虑型:面对异性,既有接近对方的内心冲动,又怕旁人的议论与嘲讽,更不知如何把握尺度。冲动型:这类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难以驾驭自己的感情。梦幻型:部分学生对异性想入非非,时常做白日梦,在梦幻中满足自己的欲望。笔者在同多位学生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困惑有较大的共同性,对异性的概念是明确是极为倾慕,表现形式多样性,朦胧之中他躁动、羞涩、狂热、迷乱,有时归于平静,多有不确性。 二、初二现象形成的原因 引起“初二现象”的原因比较多,涉及学校、教师、教材、教育体制、家庭及学生本人等,主要有: 在学习上,初二是一个分水岭,学科数量明显增多,学习方

5、法也有所改变,一些学生能及时调整适应变化,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同学到了初三往往很难有所突破,中考的失利难以避免。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如我们班流失的学生杨炎,学习跟不上,便自暴自弃,天天流连校外网吧,最终在初二上册便自己辍学了。 初二学生的另一特点是逆反心理加重,表现为对家长和老师“不服管教”。学生进入初二后,会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一些同学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

6、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对着干”。这还表现为课堂纪律比初一明显松散,只要有同学捣乱,全班同学就会长时间大笑和混乱,从众心理很强,对老师的批评也不在意。如我们班的刘家杰,伙同他班学生打架头殴,天天东晃西晃的,没有学习目标,只想着混,这样的学生在我们15级也屡见不鲜。 初二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小秘密,不再什么事都向给家长和老师汇报,开始有意地疏远长辈,同时开始在同龄人中寻找亲密伙伴,与同伴分享秘密。 初二的学生也开始注重外表,变得好打扮,如喷香水、打发胶等,衣服鞋帽也讲究品牌,一些男生开始沾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

7、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 初中阶段,初二学生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不停地打游戏。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过沉迷网络对自己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络,但往往管不住自己,抵御不住网络的诱惑。 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他们喜欢出人头地,但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 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换发型”、“男生养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如网友”、“抽烟”、“早恋”等。 在经历了对学习任务由不适应到适应之后,学习新鲜感的淡化几乎是一种必然。其一,按理性体系构建的学科内容是

8、相对“限定”的,学生一旦整体性地把握其逻辑结构后,就可能对学科内容不再感到新鲜。其二,教师的教学风格无论好坏、优劣,都具有“固性”,不易更新,也不免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感到“倦怠”。其三,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对校园了如指掌,而对于学校环境熟稔间接地强化了学习新鲜感的减退。 三、应对措施 杰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全面去教育人,那么他就必须首先全面去了解这个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针对上述出现“初二想象”的种种原因和表现,要求教育工作者持有相应的办法来解决。下面结合现实孩子接受教育的环境,仅仅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简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初二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

9、阶段,家长之所以感到焦虑、困惑,是因为他们没有随着孩子成长而成长,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家长应该提早认识这种现象,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从容应对,不急不躁、坦率交流。 初二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应特别关注这个时期孩子的变化,但同时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自由,让他们健康成长。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出现问题,很焦急,情急之下会采取比较暴力的手段。也有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是哭诉,想以此软化孩子,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教育效果可能反而更差。 初二的孩子有了独立的思想,当问题出现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坐下来正式跟孩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

10、守住自己的情绪,学会聆听,不要打断孩子的发言。有时,孩子不愿跟家长交流,这时候切记不要步步紧逼,可采取其他手法,比如写个小纸条,让孩子打开心扉。 “初二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为了避免、减轻这种现象发生,就要及时转化问题生。问题生大多成绩差,不太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容易遭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如果只是一味指责,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其实“问题生”和“好学生”一样渴望进步,他们的根源只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老师和家长要发现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给予指引和肯定,让他们各尽所能,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这时,再逐步从学习上要求他们进步。 家长需要常和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就一些

11、问题,双方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同时,学校可开展心理咨询室,对有问题的学生个别辅导,但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 另外,在学校里,班级应多开展一些与青春期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自己主持、畅谈,消除孤独感。 人一生可以不做坏事,但绝不可能不做错事。初二则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发展顺利,固然幸运;产生了一点麻烦,一些困惑,也不必紧张。我们应该认识到,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备代价。一个学生不让在校园里犯错,就会留到社会中去犯错,这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这个信心和耐力,有这个认识高度,有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能力。学校和家庭一起研究,共同努力,让这个“事故多发的阶段”平稳度过,让所有初二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都能逐步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