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32911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 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北部,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同里概况导游词1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

2、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各式建筑皆紧贴水面,如浮水上,被当代园林学者、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之为“贴水园”。退思草堂是全园的主景,古朴素雅,稳重气派,体现了主人的身份。退思草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原碑与太仓墨妙亭同时遭毁,故碑拓愈显珍贵。置身堂前贴水平台,环顾四周,一幅浓淡相宜、恬澹静谧的山水画长卷正缓缓展开。大家请看

3、!闹红一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人站船头,因波荡而似船行,因鱼游而显船动,更有行云倒影浮动,恍若扁舟启航,别有情趣。再看水地对岸,天桥与辛台相联,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它模拟秦王朝阿房宫的复道建筑。横空出世,飞越山巅,将菰雨生凉轩与辛台连为一体,循山洞经石径拾级而上,登临天桥,使人豁然开朗。1985年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时,专家首推天桥代表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天桥楼廊尽处,有“行至桥端似无路,随山拾级豁然通”的辛台。辛台当为求学之所,当年园主苦心教子读书,虽未必“头悬梁、锥刺股”,却也曾付出“为觅一佳句,捋断三根须”的代价。因而,有任兰生之子任传薪追随革命,倡

4、导钱钟书之父),书法家钱祖翼以及范烟桥、任传鹤、顾乃复等,使得“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开近代中国女子受教育风气之先。出草堂往东,有三曲桥平卧水面,清波倒影,形似凌波。桥南古木参天,假山叠翠,桥北水涯山坞边琴房掩映花树间。假山之巅的眠云亭,拔地而起,亭下周叠湖石,上亭下洞,为江南园林所仅见。登亭迎风待月,楚河汉界,飘飘欲仙。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十分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天衣无缝。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

5、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嘉荫堂旧称柳宅,主人柳炳南是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十分精细的雕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 “厚道传

6、家”四字则是主人希望后人将诚恳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央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未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单朴素,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好联想。在结束今天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此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叶茵构筑别业,称“水竹墅别业”,园有十景,如“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等,都是与水相联的水上景色。元代,同里的

7、“水花园”为叶振宗所居,地广数里,在同里湖畔。明代同里有“湖林别业”,为任秀之园第,地处庞山湖畔。清代有著名的贴水名园退思园,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指出:任氏退思园于江南园林中独辟蹊径,具贴水园之特例,山、亭、馆、廊、轩、榭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陈从周教授还高度姜夔描绘的景色如此具象,园艺师用至阴至柔至幻的物种磨灭了建筑的棱角,以致于游者绝倒于幽谧中琴声催开的紫藤花落、带着莲香的水汽、桂香浸泡的水中月影和冰雪寒窗的笔墨纸香。正如我们身边的这条游廊花窗里嵌着几个字写道: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文字属石鼓文,字出自李太白的诗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文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整个建筑布局依琴棋书画四大主题

8、来布置,依次是琴室、眠云亭、辛台和水香榭,两高两低,在水两侧互为犄角。园总体是以退思草堂为中心,由揽胜阁向菰雨生凉逐层往低,向东南方敞开。如果说全园灵魂从琴室曲桥处引气,那么在菰雨生凉和眠云亭之间则作漏气处理。在空中另有揽胜阁、眠云亭、辛台复道天桥相互成为对景,把阿旁宫勾心斗角的华美曲线勾画地美不胜收。作为建筑上的成就,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登者若白云在握;而眠云亭如同一座凌空的楼阁,假山即是它的基础,又形成了一个阴凉的石室;再者,天桥前面的一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似人仙境不愿离去的老者,峰顶还有一块色近的灵璧石,是不是象醉饮了这里的玉露琼浆昂头向月呢?如

9、此天成的配合真是天下无双了。而在退思草堂内鸳鸯厅北面隔扇上藏有元代书法家赵孟?所书的归去来辞的珍贵碑拓,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有幸观摩一下他的真迹了。其实,在南侧的菰雨生凉的一幅侯遗范”、“商贤遗泽”,体现主人作为一名商人的良好品德指出了福泽后代的经世良药。虽然在外观上崇本堂保留了与古典园林同样的特征,但在艺术上远逊于后者;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沟通、人本化的自然的生活之道上、天人合一的追求上,作为商贾大产的崇本堂已经与前人的艺术生活相去甚远了。不过,今天我们在崇本堂里设置了小型的民俗博物馆倒相得益彰。走三桥的朋友,不妨继续你们的参观,去“喜堂”、“寿堂看看当年花轿送女、红绿绸带结姻缘、媒婆点婚的蜡人

10、场面;还有老寿星龙头拐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过长庆桥,穿过对面小巷,左折入,进嘉荫堂正厅,在庭院中央这里是书香门第柳炳南的私家住宅,名“嘉荫堂”建于1922年,占地一亩四分,共四进三十二间。整个建筑前临街后临河,正对崇本堂,车船方便,带有明显的水乡建筑特点;同时由于建筑年代较近,受到相邻建筑的限制,建筑因地制宜,平面上前牛部小后半部大,中轴不对称。 虽然是民国建筑,但是却不象年代稍远的崇本堂那样一味堆砌雕刻图案,在细节处理上极具文化性。在整个建筑方面,虽然没有退思园一样精细优美的园林布局,但是在正厅和后宅之间却辟出大块空地,青瓦为墨,粉墙作纸,屋脊线、窗檐线、走廊线条、门亭屋面曲

11、线等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沉静的图案。由围廊牵引,廊间蕉竹小品点缀,青枫金桂墙前,疏朗有秩,明风犹存,在这 一点上比崇本堂更人文化。还在堂楼衍庆楼后另筑水秀阁,借窗外水景入屋中,给呆板的建筑带来了许多生气,给沉滞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灵动。而同时正厅“嘉荫堂”仿明纱帽厅的形式,也许是读书人对明代文化江南正宗的尊崇吧。在细节处理上,我们注意看大厅的廊轩,棚顶呈棱行,俗称“鹤胫一枝香”;后面衍庆楼的廊轩顶中部又设斗搁绗条“菱角一枝香”。同样是纱帽翅,大厅里作三国演义英雄忠义故事,内宅作孝亲传道的透雕。总体上一致,细微处做*。总之,含蓄简雅的明风扑面而来,各种雕刻细腻传神,比如“暗八仙”的砖刻,“博古图,的木刻

12、,“称心如意”“笔锭高中”的铺地石纹。在文化内涵上,我们不难发现诗书世家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渎书为上品”的人生信条。在嘉荫堂梁顶云遮雾绕的装饰性雕刻中有“鹤鸣九皋的雄心壮志,门板上有“蟾宫折桂”的仕途理想,更有“必定高中”的暗喻。而对于装饰图案,又以人格化的梅兰荷菊作为首选,清雅可人,书卷气十足。整个建筑的气氛可以由门厅里的幅楹联作为总结: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渎书。“万般皆下品,唯有渎书高”。柳家为代表的书香门第,深居简出,以不甘寂寞的生活态度,在渎书过程中追求出入头地的官运亨通,同时在个人的精神世界追求极致完美。深厚长久的文化传统不但使同里人才辈出,还使同里民风淳厚,真正做到了

13、“厚道传家”的思想传承,还使同里古镇真正做到了“出世”“人世”的两相不悖。巨大的宽容使我们今天在同里还能看到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和平相处,三种不同的文化仕、商、书膑足而居,在“思、德、道”交错的涟漪中增添了文化古镇同里的魅力。同里概况导游词2同里镇区市河总长5.14公里,面积9.37公顷,平均每个市民占有13.9平方米;石驳岸总长6.04公里,临水民居5.46万平方米,占民居总建筑面积的36.9%。市镇布局一切环绕水做*,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桥、民居、园林等融为一体,构成了古镇同里特有的水乡风貌。明定同里“前八景”中,不少景观也以水为背景,以水定景,

14、如“九里晴澜”、“莲浦香风”、“水村渔笛”。“后四景”中“罗星听雨”景观,更是以水景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因为有水,同里人喝茶的习惯也比其他古镇浓。抗战前同里有茶楼20余家,为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沿河,河水经矾沉淀后即可沏茶。同里镇现辖5个社区同里镇、12个行政村。1929年设区,1985年乡、镇合并为同里镇。1996年,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燕浜、潦浜、照浜、栅桥、小桥、文安、浩浪、田浪、俞厍、湖南、双庙、群益、九里、厍浜、仪塔、张塔、后浜、叶明、叶新、彩字、叶泽、叶建、北圩、渔业、蔬菜25个村委会和东溪街、富观街、新镇街、竹行街、南新街、上元街、三元街、鱼行街8个村委

15、会。2003年,屯村镇并入同里镇。原屯村镇位于吴江东北部。辖区四周有澄湖、白蚬湖、南星湖、同里湖、九里湖。1950年建屯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改镇。1996年,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旺塔、韩墅、裴厍、梅湾、斜港、严舍、沭庄、小湘、双溇、夏具浜、谢巷、方港、三友、邱舍、旺东港、三合、横港、张家港、肖甸湖、渔业20个村委会和东关路、屯溪路2个居委会。同里概况导游词3同里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那里一座座的明清小楼都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细细的河流纵横交错,也有小船在上面缓缓的划着,船上有着很大的黑色鱼鹰,古老的弄堂与街道不宽,却有着密密麻麻的游客,一片悠闲的

16、世外桃源,别有一番风我们去的那天,天是阴沉的,像染了淡墨色,与小镇的气息相协调,于是我们来到了退思园。退思园“窝”在一个角落里,因为园子不大,所以能在小的地方“藏身”。退思园是晚清私家园林,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园主是任兰生,请本镇画家袁龙设计,园名顾名思义,是取“退而思过”的意思。退思园是简朴淡雅的,建筑粉墙黛瓦,大半个园子都荡漾着清绿的水,楼房都紧贴着水面,园子就好像浮在水上似的。一进院子,就能看到一棵一百多岁的广玉兰,园内有揽胜阁、岁寒居,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每一建筑都可独立成景,房内的家具陈设,门窗装饰也大都是朴素无华的,体现出园主的高尚品质。它

17、们的窗户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五边形、六边形、菱形、梅花形从每一扇窗户向外望去,都能看见一幅浓重的水墨山水画长卷,可谓处处成景。花园植香樟、玉兰,苍劲古朴。小院所用笔墨不多,却引人入胜,衔接自然,花园的中心是水,湖面平滑如镜,水色清绿,清澈无比。高大的假山沿湖边坐落,与水、树组成一幅清秀的山水画,有无限诗情画意。同里古镇古色古香,悠闲自然,真是一片世外桃源,值得一去。同里概况导游词4?同里镇三元河畔,有一条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远处,便是陈去病故居。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幽静。陈去病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居名,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四点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见有半亭、家祠旧迹

18、,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垣几近残 危房。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是青苔微绿。据载,绿玉青瑶馆初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故居原占?地二亩二分半,共有房屋42间,大门面西,房屋临河而立,故居内原有楣额“孝友旧业”四字,进门原有半亭,现已不存。宅内主要建筑有浩歌堂、百尺楼、绿玉青瑶馆、书记及家庙等。 故居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 百尺楼

19、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有13间。进堂楼首先扑入眼中的是由近代书法家杨千里先生手书的“绿玉青瑶馆”五个大字镶嵌在楣额中。堂楼北侧及北厢楼系陈去病的卧室和又一个写作的地方。同里概况导游词5今天,我去了位天苏州的同里古镇去旅游。同里是一个朴雅的典型江南水乡,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物色,人文景观的悠久历史而蜚声海内外。有东方威尼斯,明清建筑群,天然摄影棚之美誉。我怀着一颗期盼的心,跨进了同里。同里是一个水镇,四周环绕着水。碧绿的水像一条绿色的玉带镶嵌在古镇周围。说到水,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桥。没错!

20、同里古镇还有著名的三座桥: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小桥下清澈的河水静静地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流过。岸边的小船上几只鸬鹚栖息着,看!多么宁静,美丽的画面呀!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珍珠塔”,珍珠塔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塔嘛!可是进去后,别说是塔,连塔的影子也没瞧见。经我一问才知道,原来珍珠塔并不是一座真的塔,而是一座高约10厘米由珍珠雕成的一座塔,因为被盗,所以至今下落不明。而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庭园里。这时,我看到头顶有两根杆,便问导游:“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用来让乌鸦吃食和休息的地方,因为以前乌鸦帮他们打了胜仗,所以把它奉为神鸟.再往里面走,是一座高庙寺,正对面坐着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边上放着504个姓氏的牌位,我很快就找到了王氏家族的位子,于是,我们对着我们的祖先祈福,心里默默地祝福着家人平安,健康。然后来到退思园,它的建筑格局突破了常规,改纵向为横向.退思园是同里最漂亮的一个庭园.印象最深的是荷花池中间,一个亭子像船头一样停泊着,里面一块巨大的境子前放着一张床,四周都是木窗户.当我还在想它的用途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夏天主人纳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古人真有诗情画意.夏天,荷花盛开,鱼儿在水间嬉戏,主人躺在床上,木窗子里透进习习凉风,镜子反照着外面的荷花,不真像章睡在荷花上吗?十分惬意。同里的水,令我陶醉,同里的亭,台,楼,阁,令我神往同里概况导游词范文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