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916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初二语文写作辅导教案 回顾总结 作文快速破题的方法 本课重点 记叙文、散文的整理阅读与训练 建议提醒 随笔选题 课后作业 一篇记叙文阅读题 记叙文基础知识 1. 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 划分层次? 按时间划分 按地点划分 按事情发展过程 总分总 7

2、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9 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顺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3、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事的特点、性格、思想

4、、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抒情散文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写作手法: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12、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

5、、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6、.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做铺垫 17.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技巧 1、读懂文章、读懂题目,找准区间、顺序答案,按照最后区间的原则把答案找到,然后根据要求或者整合或者提炼,最后以文解文,用文中的信息解答提出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规律。 2、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阶段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

8、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3、开放性试题 常见的开放性试题的题型有:模拟仿写类、浅谈理解类、表述感悟类、补句填空类、联想类、献策类等。 这种题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答案多样,答题时应弄清文章的主旨或理解文章的内容,有时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明确观点,要做到表述言简意明。 开放性试题考查角度比较灵活;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等,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

9、习实际密切相关,应该说,每个考生都有的可说,但要说好却不容易,必须做到: 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丰富的材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或说明、或议论、或记叙;语言力求简明扼要,一般在百字左右。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

10、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的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

11、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

12、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1.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 2.第11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父亲的自行

13、车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

14、,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片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父亲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

15、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

16、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1、“父亲的自行车”这个文题,引起了我们哪些思考? 从写作内容看: ; 从文章体裁看: ; 从行文的作用看: 。 2、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 3、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4、第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 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

17、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 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1.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2.心灵之花:感受到人间真情和温馨;心灵之树:自己爱心的萌芽、壮大,并进而向他人奉献爱心。3. 爱满人心、爱满人间4.如末尾两句,作者用祈使语气,表达了爱满人心、爱满人间的美好愿望,感情真挚,感染力强。 父亲的自行车 1、写父亲的自行车;记叙文;行文和感情线索。2、接送儿子上下学;辅导儿子的学习;看望生病的儿子。3、“淡淡地”从语气的角度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独生子朴素而深沉的爱.4、

18、父亲的自行车只是全文的线索,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的中心是“父亲是惟一人”,而第段所写的内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崇拜父亲的原因,所以该段并没有脱离全文的中心。5、略 课后练习 (四) 美丽乌龟 我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都是翠绿色的,翠绿色的壳上有着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地对人注视,一眨不眨。 是在一位朋友的画室里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 “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带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

19、龟的来历。他在巴西旅游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他没想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请,出了高价才从原主人处购得。 但是,这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30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出口的种种检验,才通过海运将它用货箱托运了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它死掉了,就留着做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美丽的乌龟。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它的壳,我留下来作纪念。” 航行超过万里、在木箱里靠着一息都能存活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

20、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乌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在饥寒交迫中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的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2. 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20字以内) 3.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 的感悟。 4.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中的“对比”。 5. 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