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3054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络放血疗法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刺络放血疗法总结中医奇术井穴的临床应用 井穴是十二经脉中位于手足之端的穴位。灵枢将其喻作水之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故此命名。灵枢根结篇中又将井穴称之为“根”,更有脏腑、经气之根本的含义。可见,井穴对于周身脏腑、气血、经脉之气的调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代针灸医家很重视井穴的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针灸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笔者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也经常选用井穴治病,有不少深刻的体会。 井穴的清热作用 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井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其具体内容又可以分为个方面: 清本经热 一般来说,每一个井穴都可以治疗所属经脉和所属脏腑之热证。例如,少商穴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症。尤其对风热邪气

2、侵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用少商放血的方法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少冲善清心经热,可用治心烦。关冲穴清三焦郁热,足窍阴泻胆火,胃经厉兑清胃热,善治胃经火热诸证。 1.2清泻周身热 井穴不但可以清泻所属经络的火热,许多井穴还可以治疗以全身发热为主的病证。例如,少商、商阳、中冲、关冲等井穴放血可以治疗外感引起的高热不退,少泽、少冲、中冲可用于治疗热陷心包、痰火扰心等温热邪气导致的高热神昏谵语等,效果明显。 清泻互为表里经之热 十二经脉中属脏和属腑的经脉有阴阳表里对应的关系。在井穴的清热作用中也同样体现出阴阳表里经的对应特点。如:大肠井穴商阳可清肺热,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等证;胃经井穴厉兑不但善清胃热

3、还可以用治脾经湿热之黄疸;胆经之井穴足窍阴穴更以清肝泻火而见长;小肠之井少泽穴清心热,治心烦失眠;肾经井穴涌泉清膀胱湿热而通淋等等,不胜枚举。 井穴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作用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该处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十分敏感,针感极强。俗话说,“十指连心”,因而刺激井穴具有很强的醒脑、苏厥、开窍、安神、止痛作用。 醒脑、苏厥、开窍作用 乾坤生意中说:“凡初中风跌倒、暴卒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此处言手之井穴可以醒脑,苏厥,救急,其实足之井穴在治疗各类昏厥、醒脑、开窍方面,也有十分

4、广泛的应用。外台秘要云:“厉兑治尸厥口噤气绝,脉动如故”。甲乙经有“隐白、大敦治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另外,肾井涌泉在此方面作用更为显著,常用于治疗中风、癔病、发热等各种昏迷及休克等。 治五官九窍之疾 前之所言“开窍”指苏厥而开脑窍,此处所述“井之开窍”指一番含义,即井穴可以治疗与其相通的“五官九窍之疾”。 少商、商阳开肺窍治疗喉痹、鼻塞等。 中冲、少冲开心窍以治舌强不语、舌肿痛等。 厉兑善治口噤、口喎、口撮等,而开脾胃之窍。 关冲、足窍阴可开眼窍及耳窍,用治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病证。 少泽可治目翳遮睛、舌强、喉痹,并善于通乳,治疗产后乳汁不通。 大敦既可开肝之窍治疗眼疾,又善

5、于通淋,治阴肿、疝气等前阴病证。 涌泉有显著开肾窍之效。千金要方云:“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若聋,腰痛,时时失精,此可治,春当刺涌泉”。另外,甲乙经云:“腰痛大便难,少腹中满,小便不利,涌泉主之”。 至阴:膀胱之井穴经脉贯通周身上下,故而至阴既可开上窍通鼻、明目;又可通下窍而治小便不利、尿潴留等疾患。 安神镇静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井穴还是治疗颠、狂、病、失眠、小儿惊风、忧郁症等多种神志疾患。 少商:资生经云,灸之善治狐魅神邪及癫狂病。可见,其善治神志疾患。笔者用少商配神庭、隐白治癔证、幻视、幻听效果很好。 中冲:善清心泻热而治心火上扰之癫狂、失眠。太平圣惠方云:“小儿夜啼灸中冲

6、穴一壮,炷如小麦大。”笔者常在临床中用中冲放血治疗忧郁症之心烦,颇有效验。 少冲:为心之井穴。心主神志,其在临床常用于治疗癫狂、悲喜无常、烦躁不安等神志失常病症。 隐白:具有很好的安神镇静作用,善治癫狂、梦魇不宁等病症。 厉兑:针灸大成云:“其治狂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相当于现代狂躁型精神病。另外,百症赋言:“与隐白相谐治梦魇不宁。” 大敦:千金要方说,此穴治气癫治百郁,狂走癫厥如死。因其善于疏肝理气,是临床治疗忧郁症的首选要穴。 涌泉:同样是治疗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疾患之常用穴。千金要方言:“涌泉主癫疾”。临床报道,针涌泉穴治疗癔病,效果非常显著。失眠患者于睡前自我按摩此穴80100次同

7、样有安眠作用。 井穴的循经治疗作用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者取之井”。井穴喻之为水之源头,是经气所发之处,可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病,并具有很强的循经治疗作用。在现代循经感传的研究中,用电鍉针在各井穴上施以一定的刺激,可以诱发出经脉走行分布的感觉传导,这可以说是井穴具有循经治疗作用的有力佐证。 少商:治肺热咳喘。在循经治疗方面,针灸甲乙经云:“手臂不仁手腕挛,指肢痛少商主之。” 中冲:治心热如火、心痛、心烦闷。 少冲:治心痛、心悸及胸胁痛、上肢内后侧痛、手蜷不伸等。 关冲:主三焦邪热。另外,可用于治疗肘臂痛难以上举、偏头疼等病证。 商阳:其循经治疗作用很明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治颐颌肿

8、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笔者常用其治疗面部炎症、下牙痛、三叉神经痛、桡神经痛及麻痹、食指疼痛、麻木等等。 隐白:其经脉起于足大趾,循经胸腹,善治各种血症及胸腹胀满、下肢运动不利等。 大敦:肝藏血,肝经绕阴器抵少腹。其配隐白穴主治崩漏、便血、尿血等多种血症,又善于治疗疝痛、阴肿、少腹、胸腹疼痛等。 厉兑:可治疗心腹胀满、消谷善饥,更长于循经治疗。对于膝髌肿痛、足胫寒冷以及胸腹的前面、下肢的前面、足背部等循胃经各部位出现之疾患皆可治之。 有关足窍阴穴善治胁肋疼痛,至阴穴治疗项强、腰胁相引急痛等等,均属于井穴的循经治疗特点,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尽举。此外,笔者临床体会到,阴经井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9、作用显著,阳经井穴对于循经病证循经疼痛的疗效显著。 同名经井穴常可相互为用 临床医师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井穴还具有对同名经病证的治疗作用。 在太阴经中,手太阴之井少商可治食不下、心下满、呕吐等太阴脾之病证。反之,足太阴之井隐白也可用治肺失宣降之胸满咳喘之证,故而在此方面少商、隐白穴可以配合选用。 商阳、厉兑:两穴在功能主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可共同用于阳明之火热证。 关冲、足窍阴同属于少阳经之井穴,两穴在许多方面息息相通。如在治疗胆火上扰之偏头痛、耳聋、耳鸣之病证时既可以选用足少阳胆经之井穴足窍阴,也可以选用手少阳三焦之井穴关冲来清泻少阳之火热。 涌泉穴为足少阴之井却可清手少阴心经之热,用于治

10、疗心中烦热。 此外,用中冲配大敦疏肝理气,清肝热用治忧郁症;用少冲配涌泉交通心肾,治失眠;用少泽至阴穴相配治疗癫狂和后头疼痛等等,效果明显。 阳经井穴善治头面阴经井穴善治胸腹 此特点是和十二经脉循行密切相关概括来讲的。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至头,足之三阳从头至足,足之三阴从足至腹胸。十二经脉中所有阳经均上达头面。头为诸阳经之会,因此,阳经井穴均有善治头面之疾的特点。以足三阳经井穴为例: 厉兑:针灸甲乙经言,其治鼽衄面浮肿喉痹龋齿鼻不利;针灸大成介绍,其可治上齿龋、口渴、唇裂。总之,头面口齿、唇、鼻、喉之疾均可选用。 足窍阴:根据针灸文献所载其治头面之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舌

11、强、喉痹、舌卷口干等确有良效。 至阴:肘后歌所言的“头面之疾针至阴”是对该穴善治头面之病证的最精辟的概括。 同样,由于阴经经脉与胸腹密切相联,因此,其井穴善于治疗胸腹部位气机失调之证。难经六十八难所言的“井主心下满”正是此意。例如,少商用治心胸胀满、咳逆不舒、腹胀等;少冲用治心胸疼痛、心胸烦满;中冲可治心痛气短、心胸烦闷不舒;大敦用于心痛、腹脐痛、癥瘕积聚腹痛;隐白可治胸痛、腹中寒冷、气胀喘;涌泉可治心胸疼痛、胸闷喘逆、少腹痛等。 井穴的施治方法 一般来说,井穴的刺激方法有补法和泻法两类。 泻法 在清热、醒神开窍、通络止痛等治疗中可用泻法,具体为放血方法和毫针刺法。 放血法 放血法即用三棱针或

12、较粗毫针在井穴上速刺放血。根据情况可放数滴或数十滴不等。如果属于热证、实证,出血颜色应为紫黑、深红或鲜红色,出血量较多,轻挤即出,也有不用挤压而血如泉涌者,此为放血方法应用之指征,往往收效甚佳。若以三棱针点刺后出血很少,挤压亦不易出,血色较淡则多属虚证不宜用此方法。 毫针刺法 在醒神开窍治疗中,用较粗的1寸毫针刺井穴效果较放血法更好。可稍斜向上刺入23分深,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数次以增强刺激。此种方法刺激量大,反应强,适用于神识昏迷之患者。 补法 毫针补法 选用较细1寸毫针施以井穴浅刺。手法宜轻刺入1分左右,令针体能立住即可,留针期间不再捻针。患者肢端可有温热或麻木感觉。此法用于治疗一些虚证,如末稍神经炎、雷诺氏征、手指麻木疼痛者效果很好。 灸法 直接灸:取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置于井穴皮肤上,用线香直接将其点燃,患者局部感觉烫即止。一般灸13壮。 间接灸法:用线香或佛香点燃后悬灸井穴515分钟。该法适用于手指麻木挛痛、手指冰冷、类风湿等症。 灯心草灸:以灯心草一根蘸香油点燃,迅速用其点烫井穴一下即止。 此外,经常用牙签或指甲按压刺激十二井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健防病之作用。对于高血压、失眠症患者于每晚睡前手搓足心涌泉穴处100300次可调节血压,镇静安眠。 范荣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