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33219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依旧会接过先辈的衣钵,把抗美援朝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中国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那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一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特别的“方式”,至高的“崇敬”,这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荣誉称号。无论是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孙景坤,还是“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的徐振明,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

2、杰出代表,都有着闪亮耀眼的共同名字:时代楷模。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是卫国以脊梁、报国以热血的人民英雄,是建功伟业的领跑者,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不卑不亢、不弃不馁,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锻造出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立下了赫赫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是报国以光热的人民楷模,不改初心、永葆本色、倾力奉献,“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根植平凡中彰显伟大,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与认同。时代楷模是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燃灯者”,他们为祖国的发展与建设发光发热,为人民的幸福忙前忙后,为身上的责任敢闯敢拼,以实际行动证初心、践承诺、赴大道,博吾辈以精神瀚海,领吾辈以守正言行,高山仰止的好品行和春风化雨的正能量点燃了忠诚之美

3、、奉献之美、担当之美,拨亮了一簇簇精神火焰,激发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我”力量,烛照一代人砥砺前行、再书华章的奋进征程。为祖国“燃灯”,“以身许国岂邀名”感召着“忘我”精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孙景坤舍生忘死、屡立战功,却深藏功名当“村民”,将功名勋章压箱底,把报效祖国放心上;徐振明弹伤做勋章、退伍不褪色,隐姓埋名守陵园,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做好工作的动力。“蜡炬成灰泪始干”,70年前的他们“忘我”地奋战沙场,践行报国之志与力,如今的他们依旧“忘我”地炽热燃烧,释放报国之光与热。他们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战以英勇、守以坚忍,在民族危难之际选择投身报国,在祖国建设之时选择执着坚守,时

4、代楷模的“选择”中托举起报效家国的“忘我”精神。在人生赛场上奔跑,我们当学习时代楷模至诚报国的赤子之心,胸怀报国之志与爱国之情,将祖国富强与民族复兴作为毕生追求,始终心系祖国、忘我奋斗,矢志登临高峰、建功时代,将情怀、智慧与力量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激发报国强国“我力量”。为人民“燃灯,“化作春泥更护花”示范着“大我”奉献。孙景坤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徐振明默默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他们的“前半生”为人民的幸福战斗着,“后半生”为人民的幸福耕耘着,放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小地方”做着为民奉献的“大事业”。他们用春泥护花、春蚕吐丝般的无私奉献擦亮为民初心,用行动与时间践行着“人民至

5、上”的价值理念,在扎根人民中绽放着青春芳华。无言胜千言,无声胜有声,孙景坤和徐振明为民奉献的先进事迹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当对标时代楷模无私奉献、务实为民的精神风采,胸怀“大我”,做到为民上阵不犹豫、为民吃苦不抱怨、为民挨累不放弃,将心血与力量倾注到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树立“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到人民群众的事情心中记、马上干、抓紧办,致力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用心用情的奉献中增强自豪感,激发为民服务“我”力量。为使命“燃灯”,“五千仞岳上摩天”引领着“有我”担当。无论是孙景坤还是徐振明,他们身上无不集中体现了革命战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走过炮火纷飞的

6、战争年代,他们赓续发扬实干苦干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接续奋斗、再创荣光。时代楷模身上的责任感是引领时代前行的重要力量。古语云:“为政之要,重在履事,贵在成事。”我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当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拧紧绳子”和“钉牢钉子”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将责任感转化为真抓实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鼓足“建功必定有我”的干劲,以“磨剑”之实功、拔剑”之勇武、“亮剑”之刚毅聚势谋胜,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等各条战线上,积极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敢于叫响“让我来”和“我先上”,面对“最近的炮火”不退缩,在“打响的战场”上敢冲锋,不因高峻而畏惧,不因艰险而止步,不因跋涉而退缩,敢打

7、硬仗、多打胜仗,既带领人民群众斗疫战洪、闯关夺隘,也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激发担当作为“我”力量。致敬“燃灯者”,不是举起双手鼓掌或是伸出拇指点赞,要记住他们燃的火、点的灯、绽放的光,集聚“燃灯”力量,在“忘我”精神、“大我”奉献和“有我”担当中,汲取时代楷模的强大力量,传承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以“精神灯塔”为引领缝制接续奋斗的铁衣铠甲,以砥砺奋进之“我”擦亮党员名片,接唱精神序曲,耕耘伟大事业。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二一是英勇,一是奉献,一是淡泊,一也是笃定。初心既定,必扶万物以致于道。能生于一,而历经岁月蹉跎依然坚守如故,永留“一”之本色。一位老兵用行动诠释了“一”之

8、奥义。“事了拂衣去,初心守一生。”这是对老英雄孙景坤的真实写照。战争时保家卫国,英勇无畏,荣立战功无数;退役后初心不改,深藏功名,默默无闻奉献社会。这么多年,他就在我们身边,用一心一意,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光辉与誓言。“一”是英勇。回首望,多少年雨雪兼程,本色依然。风霜虽厉,但不及初心坚定;日夜更迭,却难掩党性光辉。一次次冲锋号中,您与战友们穿枪林,历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用青春与无悔,铸就华夏丰碑。中国正是拥有千千万万个像您一样,誓死卫国,坚守初心的勇士,才换来今朝我们充满阳光,和谐美满的生活。“一”是奉献。战场上奋勇向前,退役后扎根一线,带领村民苦干实干,改变家乡面貌。几十年的默默

9、无闻,几十年的勤勤恳恳,几十年的无私奉献,几十年的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心。这些年无论何时您都如一块砖、一片瓦一样,静静地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笃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一”是淡泊。一枚枚军功章,是那么光彩夺目,任何一枚佩戴在胸前都将是无上荣光。但您却选择把它们收在柜子里,尘封在回忆中。您没有用它们向国家索取丝毫,虽然那本是理所应当。甚至就是子女,都不曾想过身边的慈父,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决心。纵使名利本可轻易取之,但您却无悔放弃,依然为民服务,固守清贫。淡泊名利是对您最好的褒奖,默默付出是对您最真的刻画。“一”是笃定。大音希声,英雄无言,但您的光辉经

10、历却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大象无形,仁者归隐,可您的坚定足迹仍铿锵有力,引领后人。在这个世界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者,固然受万人敬仰。但像您这样,隐没荣誉,默默付出的人,同样会得到时代的礼赞。通过您的故事,我们懂得了应该如何去塑造一段有意义的人生笃定信念,铭记初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心中的“一”,可舍生忘死,可固守清贫,可默默奉献,可淡泊名利。老英雄孙景坤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一个政党需要有一个“硬核”的精神实质,对中国共产党来讲,这精神实质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这种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向前,纵然路途坎坷,纵然荆棘丛生。我们把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

11、一起,用个人梦去成就中国梦,伟大的复兴必定如约而至。这个时代在召唤英雄,而英雄们也纷纷涌现在这个时代,你我身边一个又一个“孙景坤”,看淡的是名利,心怀的是人民,笃定的是信仰,不忘的是初心。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三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

12、。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脚上的肉都烂了”。1955年解甲归田的孙景坤把荣誉证书尘封起来,只字不提战争年代的事迹。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英雄吧,在硝烟炮火中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杀,一切归于平静后,也能够在和平年代甘于清贫,只顾建设家乡。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上百亩烂泥滩变良田,数百亩荒山上种满板栗、落叶松,几十年如一日,村子终于成为十里八乡有

13、名的富裕村。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这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至此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孙景坤为什么这几十年都不愿提及那段峥嵘岁月?他从来不看战争片,真正的战争远非影视剧所能描述,过往的经历每每忆起,总会让老人潸然泪下,“实在太难过了”。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四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孙景坤,现如今已到了96岁的高龄。70多年前的1948年,年仅20多岁,正在家乡丹东担任农会副会长的孙景坤,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决定参军入伍,而那个时候,他才新婚不到一周。加入军队的孙景坤在随后的几年间经历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

14、战役,这一路走来,他跟随自己的部队从北打到南,从未停歇。跟着这些战役的还有孙景坤立下的赫赫战功。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途因负伤回国治疗,但伤刚好,他立刻又重新回到战斗前线,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经过多次战役的孙景坤对1952年10月发生的一场战役记忆尤为深刻,在当时,身为副排长正配合上甘岭战役的孙景坤接到了营长的增援命令增援已处于敌人火力控制之下的161高地。孙景坤老人回忆道:“营长告诉我,你带领这9个人,扛多少手榴弹,扛多少子弹。”而当他们一出发,敌人的飞机就来了,连同孙景坤在内的十名战士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范围内,他们便等待时机,一瞅到机会,便奋不顾身地往上冲。在敌人

15、的强大炮击下,冲上阵地后,原先10人的“小部队”已所剩无几,但孙景坤无暇伤心难过,更强大的责任感让已身处轰隆炮声、战火纷飞的孙景坤立马进入到了战斗状态。当时的161高地有三面正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但凭借着孙景坤同战友们的顽强拼搏,总共6次打退敌人的反扑进攻。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半夜,256发手榴弹全数用尽,仅孙景坤一人便击毙了21名敌人。经过敌对双方的激烈交战,他们最终不负众望守住了高地,而身旁的战友们早已伤的伤、残的残。因为这场战斗,作战英勇的孙景坤荣立一等功,并在1953年,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的成员,他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接见。1955年复员后,回到家乡的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

16、会,就如他参军入伍时的果断决心一样,他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家乡。而那段时间的孙景坤对于他曾经的显赫战功只字未提,就连那几年的事都鲜少和家人提起。每次家人问起他当年持枪战斗的往事,孙景坤总是说:“我不能说,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都倒下了,我不愿意说那些,心里难受。”战斗的残酷更多的是对于人的残忍,这些幸存下来的民族英雄接受着我们的爱戴,但他们心里笼罩着的却是同伴们英勇牺牲时的画面,这种心理阴影将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在他们的脑海中永远的扎根留存。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五近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辽宁省丹东市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历经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

17、争的战火洗礼,荣立一等功。复员回乡后,孙景坤将自己的功勋封存起来,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孙景坤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像孙景坤那样坚定对党的信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做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者、奉献者。勇于把“小我”融入“大我”。孙景坤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当我们实现全面小康、走向富强时,应该想到为祖国在战火中洗礼的英雄们,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祖国的强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党员干部要向孙景坤同志学习,坚持以祖国、人民、岗位的“大我”为中心,积极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工作中

18、,乐于奉献、甘于实干,在实现“大我”梦想中努力奋力、找准坐标、创造业绩。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理念,志存高远、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不计得失埋头苦干,舍小家为大家,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弘扬新时代青年干部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勇于把“吃苦”当做“快乐”。孙景坤同志甘于吃苦,复员回乡后,将自己的功勋封存起来,在苦中作乐,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党员干部要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年轻就是用来吃苦的,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作为党员干部,不应该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也不应该在该奋斗的时代选择懈怠,要在艰苦岗位、重要岗位上经受磨炼,在难事急事上经

19、受摔打。“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要坚持到吃苦的岗位上实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敢接“烫手山芋”,敢闯“矛盾窝”,多当“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勇于把“初心”化为“行动”。孙景坤同志历经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洗礼,荣立一等功。复员回乡后,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作为党员干部要向孙景坤同志学习,把初心使命印刻在心间,转化为具体行动,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民服务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实际行动践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的时代赞歌。孙景坤同志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以平凡而精彩的生命无私奉献。党员干

20、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光芒,在自己岗位上做负重前行的人、披星戴月的人、鞠躬尽瘁的人,以“夙夜在公”的无私境界、“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担当,甘心吃苦、甘愿吃亏,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负重前行。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六徐振明即将退休时,将守护陵园的 接力棒 交给了儿子。然而他依然时刻牵挂着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地方,每天一大早,都会照旧来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退休在家休息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陵园,成为了一名门卫。有一天我去陵园,突然发现我父亲在当门卫,一问才知道是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回来的。我最初很是不解,他以前是这里的领导,怎么能去当门卫

21、呢?但是他十分坚持,说只要能在这儿继续为将军守陵就很满足。发布仪式在吉林广播电视台设立分会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大家被他的故事所感染,听到动情处时,不少观众眼含热泪,自发起立鼓掌表达敬意。 我们吉林省军休所 20名老兵今天有幸来到分会场观看发布仪式,大家都被徐振明老人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以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所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老英雄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崇高精神,把历史使命担在肩上。原 16 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张义军在观看发布活动后动情地说。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高境远曾和徐振明一起共事,在观看发布仪式后

22、,她说:徐振明老人是我们陵园的老领导、老前辈,也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我们要学习他忠于事业、不忘初心的精神,更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柏合暖兵服务队队长李桂梅从 20XX 年开始便投身多种形式的关爱老兵活动。今天现场,我受到徐振明老人先进事迹的感染,今后将带领志愿者们全心全意关爱老兵。 她说。发布仪式即将结束时,主持人刚强与徐振明老人面对面交流。徐老已经不能用言语流畅表达,然而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芒。听说您还会唱歌呢,咱们一起唱一段好不好啊?雄赳赳,气昂昂 在主持人

23、的带动下,老人唱道: 跨过鸭绿江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短短几秒的即兴演唱,仿佛让眼前这位跨过近百年风雨的老人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金辰蓉在节目录制结束后说:徐振明爷爷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担当,令我印象深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七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之际,10 月 25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时代楷模、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

24、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14 日, 时代楷模发布厅 节目在北京、吉林两地同时录制。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徐振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他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主动申请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2 年,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录制现场,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徐振明先进事迹,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在场观众无不

25、为之动容。95岁高龄的徐振明老人精神矍铄,全程参加发布活动。2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一个甲子,这其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发布仪式现场,曾多次采访过徐振明的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为大家讲述她眼中的这位老英雄。徐振明身上那股执着劲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大家看我手里拿的这双靰鞡鞋,是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它是陵园的一件收藏品。孙艳华现场为大家讲述鞋子的来历。有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他不畏天气严寒、道路险阻,顶风踏雪去了三次。 徐振明刚到陵园时,他最忧心的事,就是陵园里的藏品有 90% 都是复制品。他坚持认为,搞教育得用真东西,讲真故事。孙艳华说,徐振

26、明一有空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随后,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和父亲守陵的故事。 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八“杨靖宇将军身上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千万八路军将士的斗志,能为英雄守陵我感到光荣。”虽已离休,可每当被问及“守陵”的初心,徐振明总是这样回答。1942年,不满18周岁的徐振明光荣入伍。新兵培训时,他曾听教导员多次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从那时起,杨靖宇就成了徐振明的精神偶像。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面临3个职业选项:一个是招待所所长,一个是福利院院长,还有一个就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为了让

27、长眠于此的英烈安息,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栽植松柏、种花种草。“那时候他恨不得天天长在陵园。”徐振明的妻子龚凤兰说,遇到刮风下雨,即使是半夜,徐振明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有无漏雨,看看树木是否折损,从之前的荒山秃岗到现在的满岭翠绿,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1980年,徐振明离休时,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革命烈士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凝聚了徐振明大半生心血,是他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离开这里。经过再三申请,已离休的徐振明又回到陵园当起了门卫。如今,身体行动不便的他,仍

28、不时回到陵园看看。“不能忘本,这是父亲过去常跟我说的话。”徐永军说,父亲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难忘的经历。“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在心底里埋下了红色种子,更加尊重英雄、爱护烈士陵园。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轻人多了解历史,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九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苍松翠柏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在这里,有一位老人曾在战争中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退伍不褪色,不忘初心使命为党和国家建设默默耕耘,他就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62年间他恪尽职守、默默做着杨靖

29、宇将军陵园的“守陵人”,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历史、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请听录音报道永不磨灭的老兵精神,采制:吉林台记者李奂锐。如今,徐振明已经年过九旬,但只要天气晴好、身体尚可,他就会坐上轮椅让子女推着到陵园四处查看,静静瞻仰将军的陵墓和塑像,亲手抚摸那些早年种下的松柏回忆往昔。1942年参军入伍的徐振明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立大功两次、小功多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徐振明曾担任38军112师通讯连的一名排长。除了指挥通讯员,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任务:随时顶上牺牲的战友,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达到作战一线并随时将战斗情况回传。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那时候通讯

30、兵全靠电话线,有一次他们这个团和上面联系不上了,联系不上,线肯定有折的地方,顺着线开始查,快查到头的时候发现有个地方断了,但是断的地方正是敌人封锁最密集的。根本就接不上你也过不去,我父亲他们两个在一个炮弹坑里“猫”起来,过了一会儿扫射轻一点的时候他就过去,刚一过去又一梭子子弹,在那待了好长时间,天有点黑了过去把电话(线)拉过来接上,这下电话又能打通了。”徐振明先后随部队参加了白马山战役、“394.8”高地战等战斗。那时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战斗尤为惨烈,徐振明可谓九死一生。徐振明的儿媳阎锡兰:“咱们都是步枪和炮火,敌人都是飞机从天上往下扔的炸弹,杀伤力特别强。公公那时候带的一个加强连

31、大概有270人,这个战役下来的时候就剩下6个人,公公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能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真是不容易,九死一生真是了不起的英雄。”1958年,徐振明以营职干部转业到通化市民政局。当时,有三个工作岗位供他选择,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而这一守就是一辈子。通化市政协党史专员孙艳华:“他说就是崇尚杨靖宇,是我心中的大英雄,这一辈子能给他守灵是我最大的荣誉。”1980年,徐振明离休告别了所长的岗位。在老人的影响下,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放弃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接下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而徐老终究放不下对陵园的牵挂,选择重返陵园当了一名普通的门卫继续为陵园的建设出力。徐永军:“因为他离不开

32、陵园,在这待的时间太长对陵园了解的太深了,什么事他都能给你出主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杨靖宇将军以及抗联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一直是徐振明心中的大事,也是他始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他不仅为来到陵园的人们义务讲解,还在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时刻主动走进党政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通化市东昌区新岭小学退休教师许传珍:“徐老先生每年不定期的到学校做报告,每次讲一个故事。这个勋章的来历,学生也明白了这个勋章并不是戴着好看,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得来的,学生就感到思想上一种升华。”如今,徐振明老人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看到陵园里的一草一木老人还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33、到在陵园里默默守护,徐振明老人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老兵精神”,父与子62年的守护更是让这种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十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70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血战到底!时隔70年,尽管抗美援朝

34、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我们仍能感受到志愿军敢打必胜、敢于亮剑的信念。越是面临重大挑战越要斗争到底,越是面临重大机遇越要团结奋斗。着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让伟大精神照亮必胜信念。英雄远去,精神永存。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最可爱的人”。7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已成为勇敢、坚毅、顽强、无畏的代名词。10月19日,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