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第一章 绪论 1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适应性 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稳 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3试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
2、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4比较正回馈、负反馈与前馈调节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三者间的共同点:都精密的调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者间的不同点:正回馈:在死循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影响受控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负反馈:在死循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影响受控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前馈调节:当受控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时,受控部分不发出回馈信号,而是由某一监测装置在受到刺激后发出前馈信号,作用于控制部分时期,及早做出适应
3、性反应及时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生理意义:负反馈:在其作用下,可以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正回馈:在其作用下,可回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前馈调节:在其作用下,可避免负反馈调节时矫枉过正产生的波动和反应的滞后现象,使调节控制更富有预见性,更具有适应性意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各自功能。 脂质: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骨架。 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是一些载体,负责运输。 2细胞膜转运物质有几种方式?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各有何特点? 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
4、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O等。 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易化扩散的类型: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的特点:1.特异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通道转运:指借助于通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通道的分类: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机械门控通道。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
5、+、K+。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信道的功能状态。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白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主动转运: 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下,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子物质,如Na+、K+、Ca2+。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生物泵作用,消化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 出胞与入胞: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素、消化酶、细菌
6、、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 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方式的异同。 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O等。 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易化扩散的类型: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的特点:1.特
7、异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通道转运:指借助于通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通道的分类: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机械门控通道。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K+。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信道的功能状态。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白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主动转运: 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下,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子物质,如Na+、K+、Ca2+。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生物泵作用,
8、消化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 出胞与入胞: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素、消化酶、细菌、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 4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方式?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有:1.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信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这些信道蛋白可以分为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机械门控同道三类,另外还有细胞间通道。2.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9、系统。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5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为什么说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细胞膜上有Ungated钾通道,始终开放。而钠钾ATP酶又在把钠输出,钾摄入。摄入的钾又有顺钾通道流出的趋势。这时阻止钾流出的就是电场的内负外正的钾平衡电位。插入膜内的是尖端直径1m的玻璃管微电极,管内充以KCl溶液,膜外为参考电极,两电极连接到电位仪测定极间电位差。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 6试述兴奋性和兴奋的区别。可兴奋细胞有何特点? 可兴奋细胞的兴奋能力称为兴奋性。而可兴奋细胞在阈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兴奋。可见兴奋性是兴奋的
10、基础,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一个没有兴奋性的组织或细胞给予任何强大刺激也不会产生兴奋。但是,没有产生兴奋的组织不一定没有兴奋性。例如给予肌肉组织以光或声的刺激,不会引起兴奋,给予其电刺激则可引起兴奋。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的膜将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暂时变成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则仍处于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这就是局部电流。它的流动方向是:膜外有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胞内有正电荷由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但是在突触处,传导是单向. 第三章 神经生理 1、比较兴奋型突触和抑制型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二者传递时,突触
11、前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释放的递质的功能不同。在突出后过程中,虽然都是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离子通透状态改变,从而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在兴奋性突出中,兴奋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使钠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去极化的突出后电位,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突出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而在抑制性突触中,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主要是Cl-通透性增高,引起Cl-内流,产生超极化的突出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不宜产生兴奋。 2简述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及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在突出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及相应酶系统,并能合成递质合成的递质储存于突出小泡内,神经冲动到来时能将其释放入
12、突触间隙能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在突出部位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机制有特意的受体阻断剂能阻断递质的作用,也有激动剂能增强递质的效应。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他递质 3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发生机制及生理意义。 牵张反射的概念: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类型: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缓慢的持续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发生机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外力牵拉时,肌梭内螺旋形末梢变形导致a类纤维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运
13、动神经元的兴奋,梭外肌收缩。运动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整块肌肉缩短,但可使梭内肌收缩以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并引起a类传入纤维放电,导致肌肉收缩 生理意义:1、维持身体姿势 2、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4试述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一方面,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由于失去了大脑皮层和尾状核后行抑制性冲动的控制,其抑制作用相对减弱。另一方面,网状结构的异化系统和前庭核的活动又有所加强。两方面效应相结合,四肢伸肌及所有对抗重力肌肉群的牵张反射便处于绝对优势。 5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特征:
14、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2紧张性作用。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 6试述牵涉痛及其产生的机制 内脏疾病往往会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发生牵涉痛的原因尚不很清楚,但有两种说法:1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支配牵涉痛的体表部位和患病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起自相同脊髓节段,相应的内脏和皮肤的第1级传入神经元汇聚于脊髓背角的第2级神经元,上达背侧丘脑和大脑皮层。产生类似于皮肤的痛觉;2认为来自内脏的过度刺激在同一脊髓节段的背根进入部位向后角细胞扩散,提高了与体表痛有关的后角细胞群的兴奋性,以致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较正常情况下更强的中枢活动,从而表现
15、为痛觉过敏。 7下丘脑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体温调节 调节水平衡 摄食活动的调节 行为与情绪反应的调节 调节垂体功能 对昼夜戒律活动的调节 第四章 肌肉 1.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过程,Ca2+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有何作用? 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 进入肌浆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启动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肌肉舒张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后肌膜电位复极化终池膜对Ca2+通透性肌浆网膜Ca2+ 泵启动肌浆网 膜Ca
16、2+原肌凝蛋白覆盖的横桥结合位点Ca2+ 与肌钙蛋白解离骨骼肌舒张 2.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 、动作电位的传导。 、信息在三联管部位的传递。 、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和再积聚。 3.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有哪些? 前负荷 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随前负荷增大而增加,达最适前负荷时,其收缩效果最佳; 后负荷 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随着后负荷的增加,肌肉长度增加,出现肌肉缩短的时间推迟,缩短速度减慢,缩短距离减小。后负荷增大到一定值,肌肉出现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可显著影响肌肉收缩效果,而收缩能力又受 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
17、响。 4何谓终板电位,有何特点? 答:终板电位:是Ach作用于终板膜的受体,使各种小离子通道开放,主要是Na+通道开放,终板静息电位减小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特点:1)等级性反应 2)电紧张性扩布 3)总和现象 第五章 血液 1、试述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构成,占总血浆渗透压的99.5%。其中80%来自Na+和Cl-,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中其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构成,仅占总血浆渗透压的0.5%,血浆蛋白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使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有利于保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2.红细胞有
18、哪些生理特性和功能? 1、红细胞的特性 膜的选择性通透 渗透脆性与溶血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沉降率 2、红细胞的功能 血红蛋白与气体运输血红蛋白红细胞成分的30%亚铁血红素、珠蛋白组成 血红蛋白的酸碱缓冲功能 3.试述各类白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在发生炎症时发挥作用,主要与过敏反应的发生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中性粒细胞:其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酶,有活跃的变形运动、高度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作用,是对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过程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还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单核细胞:能吞噬和消灭
19、病原体和异物,并能识别和清除衰老的细胞核组织碎片,在体内发挥重要的防御功能;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同时也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可进一步分为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4.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异同点? 第一阶段:凝血因子启动成a,并形成凝血酶原启动物 第二阶段:a 作用下,启动成a(凝血酶) 第三阶段: a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内源性途径:参与的酶较多,凝血过程较慢,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使因子启动的途径。 外源性途径:参与的酶数量较少,凝血较快,
20、依靠血管外组织因子来参与因子激活的途径。 两条途径并不完全独立,且参与两条途径的一些凝血因子可以相互启动,最后将两条凝血途径联系起来。 5.试述加速和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 加速:适当升高温度,血液接触粗糙面的物质,血液接触带负电荷的物质,术前补充维生素K 延缓:加抗凝剂,降低温度,脱纤法,血液与光滑面接触,双香豆素 第六章 血液循环 1试比较心室肌细胞、自律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骨骼肌的动作电位特点: 骨骼肌的动作点为由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4个时期。 1)去极化和反极化:Na+内流。从90mV到+30mV。 2)复极化期:K+快速外流造成
21、。 3)超极化期:k+持续外流超过静息电位。 4)恢复期:恢复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的正常比例。如钠钾泵的活动,钠钙交换。 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1. 绝对不应期 2. 相对不应期 3. 超常期 4. 低常期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特点: 心肌的动作点为由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0、1、2、3、4五个时期。 1)0期:去极化,Na+内流。从90mV到+30mV。 2)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K+外流造成,10ms。 3)2期:平台期,为Ca+的内流和少量的K+的外流造成,100ms,是复极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4)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Ca+的内流停止和K+的快速外流。 5)4期:静息期或舒张期,恢
22、复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的正常比例。如钠钾泵的活动,钠钙交换。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特点: 在没有外来刺激时,心室肌细胞4期膜电位稳定。而在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达最大值或最大舒张电位时,4期膜电位便开始自动缓慢地去极化,待达到阈电位水平时,便爆发新的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由于在4期中发生的进行性净内向离子电流所引起。不同类型的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和离子基础不同。 2.影响心肌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自律性高低既受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差值的影响,也取决于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到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短,则自律性高。最大舒张电位水平上移,或者阈电位水平下移
23、,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缩短,则自律性也增高。 3、正常生理条件下,窦房结是如何控制心脏活动节律的? 心脏的正常兴奋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发出兴奋性,经心房肌及功能上的优势传导通路,传播到左右心房。再经房室交界传到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最后经蒲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进而引起整个心室兴奋。 4、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机制: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素:每搏量:每搏量增大则心收缩压明显升高 心率:每搏量和外周阻力不变,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最终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 外周阻力: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反之,则血压降低。 主动脉和
24、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减缓收缩压,维持舒张压,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任何原因导致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系统容积相对增大,都会使血管系统的充盈度下降,致使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将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5、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生成: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的。毛细血管中的水和低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生成组织液。 影响因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血压逆行性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有效滤过压增大
25、,组织液生成增多。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使局部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造成组织水肿; 淋巴回流:若淋巴回流受阻,则组织液积聚在受阻淋巴管前段部位的组织间隙中,可导致组织水肿。 第七章 肺通气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胸膜腔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胸膜腔由两层胸膜构成:内层是脏层,紧贴肺的表面;外层是壁层,与胸壁内侧面相接。两层胸膜间有少量浆液。 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 大气压可通过肺内表面直接作用于胸膜腔。由于肺的弹性和肺泡表面张力均有使肺回缩的趋势,只要肺泡一扩张就形成回缩力。肺的回缩力要抵消一部分大气压力,从而
26、造成肺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生理意义:胸内负压是保证呼吸时肺泡张缩的重要条件; 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能持续的与周围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可降低中心静脉压,从而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和右心的充盈; 有利于呕吐反射与反刍作用。 2机体是如何通过肺换气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和通过组织换气将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 答:1)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内的氧分压高于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分压,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分压总是低于混合静脉血的二氧化碳的分压。从而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动脉血,组织中的氧分压低于动脉
27、血。结果,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又变为静脉血。 3.O2和Co2的运输过程?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是以两种方式运输的: 1)物理溶解状态; 2)化学结合方式,占绝大部分。 物理溶解的量从血液运输气体的量上看无多大意义,但从气体交换的角度看,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氧的运输 血液中的氧主要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而运输,约占98%;溶解的量1.5%。 二氧化碳的运输 大量CO2进入红细胞,红细胞内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催化CO2+H2OH2CO3HCO3-+H+; 细胞内HCO3-不断增加,向细胞外扩散并与Cl-交换叫氯转移; 结果CO2是以NaHCO3、KHCO3的形式被运输, 还原型Hb
28、较氧合型HbO结合CO2更强。 4叙述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过程。 指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包括肺扩张、肺缩小反射。 1 )肺缩小反射:是肺缩小而引起吸气兴奋的反射。 在平静呼吸调节中的意义不大,但对阻止呼气过深和肺不张等可能起一定作用。 2.)肺扩张反射:是肺扩张时引起吸气抑制的反射 过程: 肺扩张肺牵感器兴奋迷走N延髓兴奋吸气切断机制N元吸气转化为呼气 。 意义: 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与呼吸调整中枢共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第八章 消化和吸收 1.与骨骼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伸展性:胃可以容纳好几倍于自己原
29、来初容积的食物,而胃内压及胃壁的紧张性却没有多大改变。 (2)紧张性收缩:内脏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持续的收缩状态,平滑肌本身所固有的。 动节律性:不如心肌那样有规律,而且收缩非常缓慢,持久。 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于其它肌肉,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化学的,温度的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不稳定,波动大,约-50mv-60mv, K+的外流是主要原因,也存在着少量Na+内流和Cl-外流;Ca2+的跨膜扩散和Na+泵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产生。 (2)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有节律性的、自发的去极化、复极化电位变化,因频率较低而被称
30、为慢波电位。 慢波电位并不引起肌肉的收缩,但可使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一旦去极化达到了阈电位水平,即在其波幅上产生1至数个动作电位。这种慢波变化决定着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因此,又被称为基本电节律,也被称为平滑肌起搏电位。 (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基础上去极化发生的。 上升慢,持续时间长,与慢波相比,它又要快得多,因此又称为快波. 平滑肌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由一种慢通道介导的离子内流引起。 2简述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消化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胃肠道激素。 胃肠道激素的作用: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一些
31、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称作营养作用。 影响免疫功能,胃肠激素对免疫细胞增生及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球蛋白的生成、白细胞的趋化与吞噬作用等都有广泛的影响。 对肠道水和电解质转运的影响。肠道粘膜下神经丛及其分泌的神经肽能直接调节肠上皮的分泌和吸收。 3.消化道运动的方式有几种?分别发生在何处?对消化有何意义? 食道、胃、肠的运动形式: 分别有蠕动、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胃容受性舒张、钟摆运动。 容受性舒张是一种反射活动,其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是迷走神经,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反射即消失,故称此反射为迷走-迷走反射。 消化道运动的作用: 暂时贮存食物,主要是胃的功能。 搅拌及碾磨
32、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匀。 将食糜分批、少量地向消化道下段推移或排放。 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4.何为胃的排空?促进和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各类食物排空速度有何不同? 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的收缩是胃排空的动力。 (1)胃的排空速度受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一般流体的食物比固体的排空快;颗粒小的比大块食物排空快;等渗溶液的排空速度比非等渗溶液的快。 胃排空的控制: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a)食量:胃内容物的扩张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和迷走-迷走长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 b)胃泌素:食物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消化产物引起胃窦粘膜G细胞释放胃泌素。 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a)肠-胃反射
33、: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对肠壁上相应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抑制胃的运动,胃排空减慢。其传出神经可能是迷走神经、壁内神经或者是交感神经 b)十二指肠激素的抑制作用:当酸或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小肠粘膜分泌胰泌素、抑胃多肽等肠抑胃肽。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 c)抑制作用的拆除:随着盐酸在肠内被中和、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它们对胃的抑制性影响便渐渐消失 5.胃酸由何种细胞产生?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粘液、碳酸氢盐和内因子等。 (1) HCl也称胃酸,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 其生理功能有: a)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b)能
34、启动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c)为胃蛋白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消化; d)HCl进入小肠后,可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 e)HCl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HCl的分泌: a)HCl中的H+来源于壁细胞浆内的水,H+被主动分泌到管腔; b)HCl中Cl-的来源于由H2CO3解离产生的HCO3- 与血液中的Cl-进行交换; 胃消化酶 a)胃蛋白酶:主要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起先由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形式存在,盐酸启动后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后者也可启动其他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示和胨 ,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
35、酸。胃蛋白酶最适酸性的条件为pH2。 b)凝乳酶:幼小动物在哺乳期时,胃液中存在凝乳酶,其在酸性条件下启动,可使乳汁发生凝固,延长乳汁在胃中停留时间以利于其的消化。 c)胃脂肪酶: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中含量少,活性弱,只能分解乳化的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和HCO3 粘液由胃表面上皮细胞及胃腺的粘液细胞和贲门腺、幽门腺所分泌。粘液主要作用是润湿食物,保护胃黏膜免受机械损伤。 胃内HCO3-主要由胃粘膜的非泌酸细胞所分泌。 在胃内与粘液间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内因子 是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可与进入胃的维生素B12结合而促进其吸收。 6.何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他为什么能
36、阻止胃酸及蛋白酶对胃壁的侵蚀?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粘膜上皮表面覆盖的富含HCO3-的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 起隔离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中和H+的作用,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自身消化。 正常时,胃酸和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持动态平衡,若胃酸分泌过多,或粘液产生减少,屏障受损,导致粘膜自身消化,可形成胃溃疡。 胃粘液的粘稠度约为水的30260倍,H+和HCO3-等离子在粘液层内的扩散速度明显减慢,因此,当胃腔中的的H+向粘液凝胶深层弥散时,就会与从粘液层下面的上皮细胞分泌的向表面扩散的HCO3-相遇,并在粘液层内发生中和反应。在胃粘液层存在一个PH梯度,从胃腔面到上皮细胞,PH从2变到7,这样就
37、保护胃黏膜免受H+侵蚀,而粘液深层的中性PH环境还可使胃蛋白酶失活并丧失分解蛋白质的能力。 7.何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0%以上被肠黏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重回肝脏,再合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被反复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8.瘤胃为什么是微生物发酵的场所? (1)瘤胃微生物生存条件: 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瘤胃节律性运动,将内容物搅和与后排。 内容物含水稳定,渗透压接近血液水平。 发酵产热,温度相对较高。 PH值5.5-7.5,微生物产生的酸与唾液中和。 内容物高度乏氧有利于嫌气性细菌繁殖。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38、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 (二)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 “额外” 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39、。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四)环境温度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 4.舰艇舱内温度可高达60,故舰员的能量代谢率很高。 2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室温20-25,清晨空腹,静卧半小时以上,清醒,安静,全身肌肉松弛。即排除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肌肉活动、环境温度、和
40、神经紧张等影响因素。 3简述散热的几种基本方式和循环系统在散热过程中的作用。 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传导散热: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
41、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 蒸发散热: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每1.0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4KJ。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
42、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 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 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如烧伤病人)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 第十章 泌尿 1、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凡能影响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的因素都能影响到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从而影响到肾小球的率过滤。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由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动脉血压在10.6-23.9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
43、,具有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及有效滤过压也能维持恒定。 囊内压 囊内压降低,增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变化不大,只有当全身血浆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 2、试述哺乳动物尿的生成过程。 答:尿来源于血浆。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3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在此发生超滤,进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超滤液。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滤过液的成分被选择性的重吸收回血液,血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分泌到肾小管中,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3、哺乳动物尿的生成是如何调节的? 答:
44、尿的生成的调节主要体现在调节滤过、重吸收、分泌作用。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滤过面积,滤过膜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滤过膜。 4、如果向兔子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20ml,动物的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动物尿量会增加。因为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当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时,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所以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5、动物大量出汗或腹泻后,尿量有何变化?
45、为什么? 答:大量出汗或腹泻会使尿量减少。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引起机体失水过多,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被浓缩。 第十一章 内分泌 1、简述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含氮激素不能穿透细胞膜,只能与胞膜上受体结合。这类激素先与胞膜受体结合,再通过激发细胞内生成第二信使物质,而实现调节效应。 类固醇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并向细胞核内转移,再与核受体结合变成有生物活性的核内激素-受体复合物,触发基因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新的蛋白质的合成,再引起细胞的最终效应。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哪
46、些?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内分泌 、神经分泌 、自分泌 、旁分泌 、腔分泌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的高效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腺垂体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何作用? 、生长激素, 作用:促进机体生长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释放 、促甲状腺素, 作用: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 、卵泡刺激素, 作用:促进卵泡或精子生成 、黄体生成素, 作用: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孕激素、雄激素分泌 、催乳素, 作用:刺激乳房发育及泌乳 、黑素细胞刺激素, 作用:促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促脂激素,作用:溶脂作用和轻微的黑素细胞刺激作用 4、试述甲状腺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分解增强小肠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生糖作用。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的氧化分解增加。 、脂类代谢: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既能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加速其降解,但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