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534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1).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弘扬劳模精神、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推动机电创新模式研究提升的场所,为保证工作室工作正常运行,制订以下制度,希望工作室全体人员严格执行。 1、忠于团队,履行责任,遵章守纪,乐于助人,大公无私,严格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团队声誉及利益。 2、工作室成员除完成工作室分配的任务外,还必须认真完成机电运输科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 3、工作室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发现问题互相提醒,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工作室成员之间需要以礼相待,对他人热情有礼,并耐心帮助机电运输专业各单位解决遇到的工

2、作难题。 5、工作室设主任一人,理事3-5人,负责联系成员和相关管理工作。做好活动记录,对各种资料按要求保管存档。 6、工作室活动经费要按照柴里煤矿工会的规定严格管理和支出,款项公开,确保专款专用。 7、工作室成员要对机电运输科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并参与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对频繁出现的事故制定创新开发方案,从创新的角度进行彻底解决。 8、工作室成员要定期对机电运输科特殊工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应开设专门的培训班。 劳模创新工作室职责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旨在为劳模和机电运输专业的技术人员、职工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

3、不断提高劳模和机电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机电运输管理水平。本工作室是研究型技能型实践型团队组织。把开展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将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措施。通过 “传帮带”放大劳模品牌效应,培养出更多的先进人才和管理能手,造就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为此,明确工作职责如下。 1、围绕柴里煤矿机电运输专业年度发展目标、明确机电运输专业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工作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研究课题。 2、及时了解和掌握前瞻性、新理念、新办法、新经验等信息,及时机电运输科工作需求信息。向机电运输科和工会提出建议、推介好做法。 3、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活动,树立创新示范样板。每年组织1至2次示范交流活动,完成1至2篇调研报告。1-2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3项专利。 4、围绕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集思广益,培育集体凝聚力,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5、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发挥劳模作用的常态工作机制。组织和带领机电运输科技术人才为柴里煤矿发展献计献策,争做贡献。 6、自觉接受机电运输科和工会的业务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