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907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方水稻施肥方法介绍水稻施肥方法 1、水稻一生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水稻生长依靠地上部的叶、叶鞘和茎吸收光、热和二氧化碳,依靠地下部根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制造有机物质。这些营养元素中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特种元素。大量元素有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锰、钼,特种元素有硅等,共16种元素。 2、水稻吸收各种养份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水稻对养份的吸收利用受两规律的支配:一是报酬递减规律:不论施何种元素,当施用量在一定范围时,产量随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施用量再增加产量反而降低,这种现象在三要素中以氮肥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 不能替代规律:在任何情况下,水稻所需的各种营养元

2、素的数量之间,不但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且各种元素又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生理作用,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不能替代,只要有一种元素供应不足,这种元素就成为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 3、为什么水稻生产中强调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料含有机质多,腐熟后腐殖质多,养分齐全,质量高,肥效期长,既有缓效作用,并有胶体的性质。它的粘结性、吸附性和代换量都很高,因此具有改善土壤不幸、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但近年来北方稻区的有机质肥料施用量很少,稻田土壤中缺乏有机质,有机质少的稻田不抗旱、不保水,板结严重,透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经常出现缺素僵苗和早衰倒伏现象。造成减产,所以水田必须增施有机肥

3、料。 4、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缺素症状和过量的害处是什么?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成分,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可促进根茎叶籽实的发育,缺乏氮时,水稻会叶色黄绿,叶片狭小,植株矮;茎秆硬而细小,穗子短小;不发根,不发蘖。氮过量时,水稻会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垂;分蘖多,但软弱。 磷,是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势,籽粒充实;增加淀粉合成;加强各生长点的发育。缺乏磷时,叶片暗绿,叶片狭窄,有赤褐色斑点;分蘖少,严重缺乏时停止生长,不分蘖;延迟成熟,籽粒不饱满;磷过量时的害处不明显,但无增产作用,还会引起缺锌症而减产。 钾,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不能缺钾,钾是提高根的活力、延

4、缓叶片衰老,同时能增强抗御病虫害等灾害的能力。缺乏钾时水稻的叶色暗绿、叶片宽而短,出现棕色斑点,叶尖及叶边缘卷曲,叶远看似火烧;根短而细,秆弱易倒伏,钾肥过量无害处,但无明显增产现象。 5、生产500公斤稻谷需要氮、磷、钾三要素各多少? 杂交稻需氮肥13公斤,磷肥7。5公斤,钾肥21公斤。 常规稻需氮肥15公斤,磷肥8。5公斤,钾肥22公斤。 氮、磷、钾的比例为2:1:3。 6、水田生产怎样提高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 氮:深施基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0-15%。 磷:集中施磷比分散施磷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蘸秧根; 插秧前1-2天集中施肥; 将磷肥施用于绿肥,通过绿肥利用磷肥; 把绿肥做水田基肥。

5、 7、水田生产为什么要施用钾肥?钾肥种类有哪些? 水田的耗钾量很大,近年来缺钾水田逐年增加,施钾肥对提高水稻单产有显著作用。目前钾肥有KCL、K2SO4,草本灰等。 8、目前,我省稻区常用施肥方法有哪些? 水稻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插秧前结合水耙地时施肥统称基肥,过去以农家有机肥为主,现在是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插秧后施肥,统称追肥,有返青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 9、为什么要强调层施肥? 化肥深施的好处很多,深施在还原层中,铵态氮稳定,利用率高。各地试验结果:碳酸氢铵深施工比表面施利用率提高13-19%,1公斤化肥能增产1.5公斤稻谷,尤其在碱性土壤效果更突出。化肥深施不仅能大幅度提高肥效

6、,减少铵的挥发,降低了氮素渗漏流失,增加了水稻吸收利用率,而且能够达到前缓、中稳、后劲长。深施肥肥效长达40-50天,改变了表层失肥的前猛、中弱、后劲差的弱点,提高了结实率和粒重,是高效益施肥的好办法。 10、怎样施好底肥和分蘖肥? 依据水稻需肥规律和分蘖需要,蘖肥分三次施,既能提高利用率又有利于促进分蘖。第一次在插秧后5-7天亩施硫铵7。5公斤,可用些过磷酸钙和硫酸锌等,第二次要重施,隔10-20天,第三次追要注意促进平衡生长,分蘖结束前5-10天施入。 11、怎样施好穗肥和粒肥?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施用穗肥很重要,能增加颖花数量和促大穗和防止颖花退化,提高千粒重,幼穗形成肥是在抽穗前25天

7、施用,这个时期是倒2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开始出现苞毛。 水稻开始见穗时,为促进齐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要施齐穗肥,齐穗肥用量宜少不宜多。施齐穗肥后为防止叶片迅速老化,要少施粒肥,对排水不良的稻田不要施粒肥,可进行根处喷施液肥。具体方法是用1%的尿素加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叶面,可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 12、为什么要进行根处追肥?怎样追施叶面肥? 水稻一生中共需16种元素,仅从土壤中得不到满足,实行根处追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特别对徒长封行过早和长期淹水根衰老。吸收机能减弱的地块进行叶喷更是促进根与发育,增强吸收和机能的有效办法。根处追肥吸收快、利用率高,成本低、经济有效。根处

8、追肥的方法是: 1、喷施氮、磷、钾肥,即用0.5%的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 2、喷施锌肥,喷0.3%硫酸锌。 3、喷施微肥和激素,如微钛肥,PP333、亚硫酸氢钠、叶面宝等。 喷肥在分蘖、拔节、抽穗、开花期均可,要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要在无露水、无风晴天进行。 13、盐碱地水田施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盐碱土稻田,在水稻插秧前和收获后,地面脱水后容易返盐,又容易干裂。因此在水稻收获后应立即翻耕整地,播种绿肥牧草或在收获前将绿肥牧草种子撒在稻田中,收稻时绿肥已长高,覆盖地面防止返盐。 钠盐土灌水时渗透性很差,脱水后很容易干裂,干湿作用较强。因此土壤中的铵易被氧化成硝酸而受到较多的损失,

9、此外,钠盐土分散性强,灌水后通透性很差,氧气缺乏,根际周围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而显著的抑制了根对氮的吸收能力,所以钠盐土要多施氮肥,同时氮肥在盐碱土上应深施。 另外,钠盐土施用石膏可起到改土增产作用。而且钠盐土及盐土都缺磷、钾和锌肥,因此,应多施磷、钾、锌肥。 盐碱地在施肥前应排水洗盐,施肥3-4天左右在灌水上要注意做到白天灌水,夜晚排水放好露,防止临时性积盐影响肥效发挥。 14、新开发水田施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稻田淹水后土壤性状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土壤中植物养分也随之变化。在施肥上应适应变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肥料深施到空气少的还原房中,这样使化肥在少氧的环境中铵能保持稳定,防止

10、流失。 2、水稻前期基本不吸收硝态氮,新稻田施用硝态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随水流失,因此新稻田决不能施用硝态氮肥。 3、新稻田灌水后,土壤中的钾有一部分随灌溉水流失,容易缺钾,新开水田灌水后提供磷能力较高,但抑制了锌的释放,所以新稻田都缺锌,在施肥上应注意钾肥和锌肥的施用。可在追返青肥,分蘖肥时将钾肥和锌施下,也可进行下面喷施,喷0.1%的磷肥二氢钾和0.3%的硫酸锌。 4、在施肥方法上要分期施肥,少吃多餐,平稳促进,不能采用施大头肥的方法,以免引起发病。 15、怎样提高水稻结实率? 1、前期培育带蘖、根系发达的旱壮秧。 2、适时早插稀插秧。 3、中期烤好田,增加淀粉积累。 4、施好减数分裂

11、肥。 5、抽穗开花期保证水肥供应。 6、控制住病虫、杂草。 7、实行叶面喷洒尿素加磷酸二氢钾。 总之,前期秧苗壮,中期烤好田多积累,后期采取养根抒叶措施,增施磷、钾肥,多次叶面喷洒微肥和激素等。 16、怎样防止水稻贪青晚熟? 1、选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适时早插秧; 3、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硅肥。 4、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分蘖期适时适度烤田,促进尽早向生殖生长转化。 5、进行叶面喷肥,着重喷磷、钾、锌肥,微肥和激素,对促进早熟有良好作用。 适当早断水,后期水分不足会加快营养物质运转速度,收到促早熟效果。 水稻施肥技术 一、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

12、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锰、铜、钼、硼及硅。碳、氢、氧在植物体组成中占绝大多数,是水稻淀粉、脂肪、有机酸、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它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不需要另外补充。氮、磷、钾三元素是水稻需要量大,单纯依靠土壤供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另外施用,所以又叫肥料三要素。对其他元素需要量有多有少,一般土壤中的含量基本能满足,但随着高产品种的种植,氮、磷、钾施用量增加,水稻微量元素缺乏症也日益增多。 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分别为1.5或1.9千克、0.18或3.82千克,大致比例为2:1:3。由于其中不包括根的吸收和水稻收获前地上部分中的

13、一些养分及落叶等已损失的部分,所以实际水稻吸肥总量应高于此值。而且随着品种、气候、土壤和施肥技术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特别是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吸收量的差异十分显著,通常是随着生育时期从秧苗到成熟期的过程中,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呈正态分布。 二、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 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两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 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量远比氮肥低,平

14、均约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后期仍需要较多吸收。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素,其吸收规律与氮素营养的吸收相似。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此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量约占全生育期总磷量的54%左右,分蘖盛期每一克干物质重含表示,富含磷酸铁的酸性土壤磷A值较高,而磷酸铁含量低的钙质土壤和腐殖土壤淹水后有效磷却没有增加。因此,土壤淹水后水溶性磷浓度增加,以含铁量低的钙质沙土最明显,含铁量低的酸性沙土次之,再次为近中性黏土,酸性铁质铝土最少。 淹水条件下钾的变化:淹水后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离子和锰离子增加,同时将交换性钾置换进入土壤溶液,在某些条件下土壤中存在的过量亚铁离子,会与土壤中钾盐结

15、合形成由K2SO4、F2SO4和水以不同比例组成的难溶性二价盐,从而降低了钾的有效性,铁吸收过多会妨碍钾的吸收。 四、水稻高产施肥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水稻高产施肥的基本原则:重视化肥,配合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改良培肥土壤的效果十分显著,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储量,改善土壤有机质组成,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加强了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状况。 氮肥、磷肥或氮、磷、钾配合施用。高产栽培条件下极易贪青、倒伏、发生稻瘟病,空秕率增加。因此,在施肥上要坚持氮、磷、钾配合施用。 适量施肥与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施肥量要适宜,配比合理,要根据不同的地块肥力不同,进

16、行确定施肥量,做到配方施肥确保高产。 高产施肥注意的事项。 施足基肥。有机肥料分解慢,利用率低,肥效期长养分完全,所以作基肥施用较好。但由于稻区早春气温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缓慢,为了促进高产田秧苗早生快发,可以将速效氮肥总量的30%-50%作为基肥施用。磷肥和钾肥均作为基肥施用,也可以留一部分在拔节期施用。 早施蘖肥。水稻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可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增穗作用明显。分蘖肥分二次施用,一次在返青后,用量占氮肥的25%左右,目的在于促蘖;另一次分蘖盛期作为调整肥,用量在10%左右。目的在于保证全田生长整齐,并起到促蘖成穗的作用。后一次的调整肥施用与否主要看群体长势来决定。 巧施穗肥

17、。穗肥不仅在数量方面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而且施用时期也很关键。穗肥在叶龄指数91左右施,可以促进剑叶生长。当高产群体较繁时,穗肥在叶龄96时施,起到保花作用。 酌情施粒肥。水稻后期施用粒肥可以提高籽粒成熟度,增加千粒重,要控制好粒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 五、为什么水田强调多施有机肥料?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和一定量的钙、镁、硫、铁等元素,而且还要吸收少量的氯、锌、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大约为氮的10倍,大量的多种营养元素被吸收,还有一部分被淋溶损失,仅靠无机肥料补充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必须实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施用有机肥

18、料,不仅可直接为水稻提供各种丰富的养分,而且还能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中,使一部分有机质起腐殖化作用,合成土壤腐殖质,这对改善土壤物理性和结构,增加土壤胶体的数量与品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方面有很大效果。此外,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还可以使水田土壤部分迟效性磷、钾活化,并产生各种促进水稻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和维生素B和生长素。 六、化肥在水稻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化肥又称无机肥或矿质肥,是指直接或间接提供植株营养元素,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化学物质。水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硅、硫、钙、镁等。还需要少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锌、钼、铜等水稻生长所需要的

19、这些营养元素土壤中不可能全部提供。因此,只能施化肥来补充不足部分的营养元素。例如根据15N示踪测定,从移栽到最高分蘖期的氮吸收量31%来自土壤氮,69%来自肥料。如果移栽后不能及时追施返青肥和分蘖肥就不能保证有效分蘖。所以说,化肥字水稻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合理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元素,积累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提高产量;不同阶段施用化肥可以增强水稻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稻米质量,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 七、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氮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在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最大,水稻不同生育期和器官氮素含量不

20、同。一般茎叶中的含量约为1%-4%,穗中含量为1%-2%。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水稻体内的核酸、磷脂、叶绿素及植物激素,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重要物质也都含有氮,所以氮素对维持和调节水稻生理功能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氮素供应适宜时对根部生长快,根数增多,但过量反而抑制稻根生长。氮素能明显促进茎叶生长和分蘖原基的发育,所以植株体内含量越高,叶面积增长越快,分蘖数越多。氮素还与颖花分化及退化有密切关系,一般适量施用氮素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形成较多的同化产物,促进颖花的分化并使颖壳体积加大,从而可增颖果的内容量,便于提高

21、谷重。 缺氮症状通常表现为叶色失绿、变黄。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缺氮会阻碍叶绿素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减弱光合作用和影响干物质生产。严重缺氮时细胞分化停止,多表现为叶片短小,植株瘦弱,分蘖能力下降,根系机能减弱。氮素过多时叶片拉长下披,叶色浓绿,茎徒长,无效分蘖增加,容易生育过度繁茂,致使透光不良,结实率下降,成熟延迟,加重后期倒伏和病虫害的发生。 磷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茎叶中磷的含量一般为0.4%-1.0%,穗部含磷量比较高,在0.5%-1.4%之间。磷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直接或见解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一些高能磷酸又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场所。磷素供应充足,水稻根系生长良好,

22、分蘖增加,代谢作用旺盛抗逆性增强,并有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磷参与能量的代谢,存在于生理活性高的部位,因此磷在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的发育上是不可缺少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更为重要。水稻缺磷植株往往呈暗绿色,叶片窄而直立,下部叶片枯死,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生育停滞,常导致稻缩苗、红苗等现象发生,生育期推迟,严重影响产量。 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钾的含量约为1.5%-3.5%,穗部含量较低,一般在0.5%-1%以下。钾在植物体内几乎完全成为离子状态存在,部分在原生质中处于吸附状态。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原生质、脂肪、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但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谢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

23、解和转移等,钾都具有触媒作用,能促进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施氮越多,对钾的需量也就相应增加。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适量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使细胞壁变厚,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的能力。 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边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但叶片比较短。严重缺钾是,首先在叶片尖端产生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茎部变软,株高伸长受到抑制。钾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能从老叶向新叶转移,缺钾症先从下部叶片出现。钾不足时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减少,水稻处于繁茂遮阴或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后生育大多可以得到改

24、善。 八、主要微量元素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硫:水稻体内含硫。这种固定作用也有有利的一面,可以减少淋洗作用引起的损失,被固定的一部分磷素是弱酸溶性,可供第二年作物吸收利用。稻田在淹水条件下有助于磷素的释放,所以水田土壤有效磷的含量都比相应的旱田土壤高。 钾肥的利用率:由于土壤黏土矿物类型、水分状况和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土壤对钾的固定量差别很大,一般可在11%-77%之间。钾的固定可以减少淋溶损失,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重新释放出来,通常是干湿交替作用频繁、PH升高,钾的固定量增加。 土壤中钾的消耗主要是水稻吸收和淋失,而钾的补给主要来自于肥料,降雨带来少量的钾,另外残留于土壤中的根茬补充一定的钾

25、。总的来看,土壤中钾的移动性小于硝态氮而大于磷,所以也有一定的淋失量,钾的当年利用率一般为50%-60%。 十一、生产600千克稻谷需要氮、磷、钾三要素是多少? 水稻生产600千克稻谷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数量,因不同稻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品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无论在北方不同生态区,还是同一省内不同稻区,大都是随产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加。生产600千克稻谷一般需要纯氮8.93千克,五氧化二磷6.90千克,氧化钾16.44千克,三要素之比为1:0.77:1.84。 十二、怎样计算和确定每667平方米化肥的施用数量? 施肥量的计算要根据品种、产量指标、土壤肥力、肥料类型等综合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

26、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化肥施用量=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量-有机肥供肥量/肥料含养分百分率肥料利用率 式中计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每667平方米计划产量一千克稻谷需要的营养元素量 土壤供应肥量=无肥区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有机肥供肥量=每667平方米施用量含氮量利用率 一般有机肥含氮量为0.5%,利用率氮为25%,磷为25%,钾为50%,化肥利用率一般氮40%,磷15%,钾50%。 十三、怎样提高水田氮肥的利用率? 氮肥的损失有多种途径,但除氮的挥发损失外,都是通过硝化作用产生的,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主要是以防止铵的硝化为主。 深层施肥。把铵态氮肥或尿素深施到3-5厘米深的还原层中,铵离子为

27、土壤胶体吸附,保持在还原层中避免肥料在氧化层进行硝化作用,以提高氮的利用率。深层施肥可分成球肥深施、全层深施和液肥深施。 氮肥增效剂。又称硝化抑制剂,即使用化学制剂来抑制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以减少脱氮的损失。目前我国的主要氮肥增效剂有西吡、吡啶等 长效氮肥。长效氮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机合成氮肥,如尿素甲醛肥料;二是包模肥料,如硫衣包模素;三是长效性无机氮肥,如硫酸镁铵。长效氮肥的目的主要为了防止可溶性氮肥的流失,使氮素的供应尽可能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氮素吸收相吻合,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避免大量氮肥集中施用引起烧苗。 十四、生产怎样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施用磷肥效果的大小,既取决于土壤中可

28、给态磷的含量,也决定于土壤性质,如有的土壤可以促进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而另外一些土壤则能引起可溶性磷酸盐的固定。一般磷肥施到土壤后,很快和土壤中的铁、钙、和铝等结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即磷的化学固定作用,这是磷当年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一是一般将磷肥作为基肥施用,水稻苗期需要丰富的磷,吸入体内的磷可以多次再利用。而在生长后期,水稻根已经充分扩展,其吸磷的能力明显大于前期。另一方面淹水的好似件越长,土壤磷的有效性也增加,所以一般基肥优于追肥。二是磷肥集中施入水稻根际附近,由于磷在土壤中很难移动,应使磷肥所施的位置靠近水稻根系。集中施磷不仅可以使局部土壤得到更多的磷,保持较高的水

29、溶性磷含量,而且也有利于减少磷的固定作用。另外,根外追肥可以促进水稻吸收磷肥 十五、水稻为什么要施用钾肥?钾肥种类有哪些? 随着氮、磷肥料用量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施用钾肥已成为一些地区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土壤对于钾肥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钾素供应水平。土壤钾素来源于土壤含钾矿物,但含钾的原生矿物和黏土矿物只能说明钾素的潜在供给能力,而土壤实际上能供给的钾素水平,则取决于含钾矿物分解成可被作物吸收的钾离子的速度和数量。高产水稻需要大量钾肥,由于土壤中钾的消耗不断增加,仅靠数量有限的有机肥和土壤本身所提供的钾素已不能满足高产水稻需要,过去不缺钾的土壤现在开始表现出有效钾不足的症状。因此

30、,水稻生长期间要进行钾肥补充。 硫酸钾。纯净硫酸钾为白色或灰色结晶,吸湿性弱,储存时不结块,易溶于水是速效钾肥。硫酸钾属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钾离子可被作物吸收和被土壤吸附,而硫酸根留在土壤溶液中形成硫酸,增加土壤酸性。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但因钾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一般宜作基肥或早期追肥效果好。 氯化钾。纯氯化钾是白色结晶,有时稍带浅色或浅砖红色。有吸湿性,能溶于水,也是速效钾肥。氯化钾施入土壤中,钾离子既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也可以与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残留下来的氯离子相应地产生盐酸,氯化钾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草木灰。是稻田广为应用的钾肥,呈碱性反应。它成分较杂,含植物所有的各种

31、矿质元素,其中含钾元素最多。草木碳是速效性碱性钾肥,其钾素主要呈碳酸钾形态,有少量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碳可作底肥和追肥。 十六、什么叫配方施肥?水田怎样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是科学地确定有机、无机肥料如氮、磷、钾肥料搭配的最佳经济用量和比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的施肥方法。一个配方只能在一定时期内适用于特定的土壤、品种及耕作条件。因此掌握制定配方的方法至关重要。 施肥原则。稻田施肥的原则应该是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结合,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粒肥,瞻前顾后、平稳促进。 施肥种类和数量。根据养分平衡学说先确定计划要求的产量所需要吸收的肥料种类和数量。同时,调查土壤的供肥量和肥料

32、利用率。棕黄壤开垦的水田一般含钾比较多,含氮、磷比较少,增施氮、磷肥效果比较好;草甸土开垦的水田有机质含量高,含氮较多,磷、钾一般比较少,增施磷、钾肥效果比较好。老水田经过多年种植,钾和微量元素往往不足,施用钾肥和农家肥,增产效果比较显著。因此,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丰缺施肥,有利于发挥土壤的生产能力。 施用时期与方法。施肥水平相同时,各生育时期分配的比例不同,水稻产量差异也比较大。因此,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和高产群体的养分动态变化确定肥料特别是氮肥的分配比例,分段多次施肥,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 十七、目前北方稻区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哪些? 前促、中控、后补法。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蘖肥,

33、酌施穗肥,基肥占施肥量50%以上,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粒数和粒重。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总量的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中控即施穗肥氮肥占总量的20%,钾肥占总量的50% 后补即可根据田间长势适当补施粒肥,但施用氮肥量不能超过10%。 前、后分期施肥法。前、后分期施肥法是以水稻对于氮素营养需要也嗲为依据提出的,所谓前期施肥是指营养生长阶段的施肥,主要是底肥和分蘖肥,后期施肥是生殖生长阶段的施肥,主要穗肥。是一种省肥、稳产、高产的施肥方法。 前期施肥:有机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磷

34、肥一般作辅助肥,钾肥一般50%作基肥氮肥得30%-40%可采用辅肥、全层施肥、深层施肥。分蘖肥可在移载后10天内进行,调整肥主要是防止分蘖肥施用不均或补救部分生长较差的地块。 后期施肥:适时施用穗肥。穗肥施用要根据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时间。北方稻区一般幼穗分化与基部节间伸长同时进行,此时施肥,有增加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但也可能会助长节间伸长过度而引起倒伏,施肥时要注意。正常穗肥施用时期以减数分裂期为宜。巧施破口肥和齐穗肥。齐穗肥和破口肥要以水稻长势和长相来确定,一般高温年效果大于低温年。 配方施肥法。配方施肥法科学地确定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氮、磷、钾配合的最佳用量和比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

35、料的增产作用。根据不同品种、地块确定不同的施肥量,北方近几年这种施肥法引用较多。 十八、为什么强调深层施肥? 前面已经谈到,施用于水田土壤的氮素化肥,能为水稻吸收利用的有30%-50%,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深层施肥是将铵态氮肥深施于水田土壤还原层,受硝化作用影响小,以铵离子形态为土壤胶粒所吸附,从而减少渗漏。同时由于缺乏反硝化作用基质的,还可以减少脱氮造成的气体损失。因而深施比表施可以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十九、为什么强调不施大头肥? 大头肥是一种以重施分蘖肥为主的施肥体系,将总施氮量的大部分作为分蘖肥,后期一般不再施肥。在寒冷稻作区施用大头肥对保证水稻

36、能够获得一定产量曾起到良好作用。但当氮肥用量明显增多后,如仍沿用这种施肥方法则极易诱发倒伏和病害。特别在低温年份前期氮肥施用量过大,多导致生育期延迟,从而加重冷害的发生。因此,目前在水稻栽培水平高的稻区和施肥量较高的稻区一般不提倡施大头肥。 二十、怎样施好分蘖肥? 北方稻区水稻生育期比较短,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强调施用足够数量的氮肥、磷肥作基肥,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施用分蘖肥。减少分蘖肥比例是北方稻区高产栽培发展的趋势。氮肥施用量增多之后,如仍沿用以往重施分蘖肥的方法,则极易引起无效分蘖提高、植株生育过分繁茂、叶片披垂重叠遮荫等后果,而且叶片含氮量过高,还会阻碍以氮代谢为主向碳

37、代谢为主的转移,有可能延长营养生长而推迟出穗期,这些都不利于增产。因此,分蘖肥的数量一般可占总施氮量的25%-35%。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或容易发生稻缩苗的田块,追施质量高的磷肥,如磷酸二铵或三料磷肥有显著效果。在缺钾的水田,分蘖期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每667平方米5-7.5千克,也有比较好的作用。关于分蘖肥的施用日期,一般早载的可在移栽后5-10天内进行,随着移栽时期的推迟,分蘖肥日期应逐渐缩短。对分蘖肥的施用不均或补苗部分生长较差的三类苗地块,还可以重点施用调整肥。调整肥不宜过大,每667平方米平均不宜超过5千克。 二十一、怎样施好穗肥? 穗肥既能促进颖花数量增多,又能防止颖花退化。在基肥和分蘖

38、肥比较充足的前提下穗肥不宜在穗分化始期施用,因为此时施肥,虽然增加枝梗和颖花数,但亦能助长基部节间和上部叶片的伸长,群体过大恶化光照条件,引起倒伏和病害的发生。对于大穗型品种,还会因颖花分化过多,导致结实率降低。剑叶抽出时正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部节和叶片伸长趋于稳定,即使氮素浓度较高,亦不会造成株型恶化,因此穗肥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较为适宜。施肥量不宜超过总施氮量的5%-8%,如果水稻长势过于繁茂或有稻瘟病发生的症状则不宜施用穗肥。 二十二、怎样施好粒肥? 粒肥有延缓出穗后叶面积下降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增强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减少秕粒增加粒重的作用。但粒肥施用不当则可引起

39、贪青晚熟。因此,粒肥的施用一般是在安全抽穗期前抽穗或生长后期有早衰、脱肥现象时才能施用。粒肥应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天内施用,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势和叶色浓度来确定,一般土壤肥力高、前期施肥充足、水稻长势良好的岛田不宜追施粒肥。 二十三、为什么要根外追肥? 水稻除根以外还可以通过茎叶吸收养分,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这种通过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根外营养。向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就是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但可以较快地被茎、叶吸收利用,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及脱氮的损失。水稻后期根外追肥,可有效地缓解后期根系衰老,肥料供应不足的矛盾,从而延长中部叶片寿命,加强上部叶片的光合功能,增加碳水化合物的

40、形成与积累,促进早熟,增加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根外施肥的种类:不是所有的肥料都能适用根外施用,不适合根外施肥的肥料有:不溶于水的化肥,如钙镁磷肥;具有挥发性氨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氨;含有毒物质的化肥。尿素是中性有机物,易被水稻茎叶吸收而又伤害极少,特别适用于根外追肥。追肥30分钟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即有增加,5小时后可发现吸收50%左右,最后可吸收90%左右。 根外施肥方法:根外施肥通常是在齐穗期至灌浆期喷施,其作用与粒肥相同,如果缺氮以选择尿素为易,喷施浓度在1.5%-2.0%为好。如果是磷、钾不足,可选择0.5%磷酸二氢钾+1%尿素。微量元素浓度在0.1%-0.5%左右为易。喷施时间

41、最好在下午或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 二十四、冷浸田施肥应掌握哪些要点? 这类稻田的特点是水分过多,空气过少,土质冷凉,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所以有效养分含量极低,并因常处于还原条件下,水稻根系生育不良,致使前期生长十分缓慢,分蘖少。后期则随气温的上升,有机质矿化迅速,又易促进水稻过量吸收养分,使植株猛发徒长,诱发稻瘟病和延迟出穗影响产量。因此,凉浸田施肥要掌握的原则是:早追施返青肥,适当控制后期施肥,防止贪青晚熟及成熟度低;增磷补锌,冷凉条件下水稻吸收磷受阻,因此要增加磷肥的施用量,同时补充锌肥。 二十五、盐碱地种稻施肥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

42、质可增加土壤对有害阴、阳离子的缓冲能力,有机肥又是迟效肥,其肥效持久,不容易损失,有利于保苗、发根、促进生长。盐碱地施用化肥量不宜过多,一般碱性稻田可选用偏酸性肥料施用,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盐量较高的稻田可施用生理中性肥,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次少量施用。 增施磷肥,适当补锌。磷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土壤pH6-7.5的范围内速效态磷较多,pH大于7.5时则形成难溶性磷酸钙盐,速效磷量降低。pH小于5.5时由于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速效态磷量也降低。盐碱地开发种稻后淹灌30-50天土壤pH由8降到7.0-7.3,因此有效态磷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仍低于非

43、盐碱地土壤淹灌后磷的含量。因此,盐碱地水田要增加磷的施用量。在内陆盐碱稻区缺锌比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所以盐碱地水田区要适当补锌,采用底肥施用或插秧大时蘸根的方法。 改进施肥方法。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大,深层施肥肥效明显高于浅表施肥。因此,改进盐碱地施肥技术一是应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表面积与土壤接触,二是多次表施改为80%作为基肥深层施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二十六、新开水田施肥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开水田土壤的通透性好、疏松、土温高,土壤氮素主要一硝态氮为主,铵态氮含量很低。改种水田淹水后相当长时期内,土壤氮素形态仍以硝态氮为主体,还不能及时转化为铵态氮。由于硝态氮比

44、较活跃,很容易出现稻苗长势缓慢,分蘖延迟。另外,旱改水后稻田中磷素也不足。因此,新开水田施肥原则是: 基肥氮、磷要充足。新开稻田基肥中氮素要比一般水田施用量高,磷肥施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低洼冷凉、有机质的地块施用量要提高。 增施锌肥。锌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中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有关,又与生长素的前身-色氨酸的形成有关,是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必需微量元素。新开水田稻苗容易出现缺锌症,适当增补锌肥。 二十七、为什么在施肥方法上要讲求少吃多餐? 水稻土壤的保持性和供肥性如何,直接影响化肥的利用率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好的稻田土壤供肥性与保肥性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质地较黏重、有机

45、质较多的土壤,保肥性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施肥后见效慢,一次施用量过多容易引起贪青晚熟或病虫害的发生。沙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施入的硫酸铵、尿素、氯化钾等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供肥性好但无后劲,后期容易脱肥。因此,采用少量多次,以免一次用量过多引起养分流失,防止后期脱氮引起早衰。 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确定总施肥量,采用前、后分期施肥法。即把前期施肥分成基肥、返青肥、分蘖肥和分蘖中期的调整肥。后期施肥分成幼穗分化期的接续肥、枝梗分化期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穗肥,临近出穗的破口肥以及齐穗肥。 二十八、何谓水稻生长调节剂?有哪些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区别于植物内生激素和天然生长调节物质。是指

46、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类似于天然植物激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的有机物质,除了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脂等六大类“类似激素”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植物激素衍生物,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这些物质具有很大的生理活性,使用得当可以促进提早发芽,加快生根,使枝叶生长茂盛,提早成熟,改进品质,防止脱花落果,改变作物形态等。目前已不再限于用植物激素的衍生物而是各种化合物,应用的生长调节剂已达到70多种。 二十九、如何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 1、与栽培措施相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剂,它只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对温、光、水、肥等需求,也不能代

47、替植物正常代谢,因此离不开正常的栽培措施。 2、正确选用药剂,做到对症用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抑制型和促进型,每种药剂都具有不同特点和生理功能。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对各种药剂的作用有充分的了解,根据施用目的与预期收到的效果来选择适用的药剂。 3、正确掌握使用浓度和用量。水稻对激素类药剂比较敏感,在适宜浓度和用量范围内,可收到预期效果。浓度低或用量少,则效果不显著,浓度和用量超出适当范围则会起到相反作用。甚至水稻受害致死。 4、掌握好施药时期、次数和部位。同一种生长剂在作物不同生育期施用会产生不同效果。如在水稻分蘖前施用赤霉素,有促进分蘖作用,在分蘖盛期或末期施用,对分蘖就有抑制作用。实践证明:施用

48、激素类药剂,一般以小剂量多次施用比大剂量一次使用效果好,有的单一生育期施用不如多期效果好。 5、注意PH影响。如乙烯利在PH3以下不释放乙烯利稳定,而在PH4.1以上时才开始释放乙烯,故使用时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不同水质的PH也不同,在配药时不宜用硬水,以免不溶解的钙盐和镁盐影响药效。 6、正确间施、混施。实践证明,促进型和抑制型植物生长剂,间施或分别与化肥、农药混合施用,只要搭配得当都可提高效果,如果混合施用产生拮抗作用,就会相互抵消降低效果。有的激素类能与化肥、农药混用,有的不能混用,多数遇碱性化肥、农药则失效,不能混用。 三十、怎样提高水稻结实率? 水稻的结实率是构成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结实率高低的时期,大体从穗分化期或颖花分化期开始到出穗后大约在33-38天。颖花分化始期、减数分裂期和乳熟期对结实率影响最大。因此,减数分裂期的保花肥、齐穗期的粒肥均对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